來源:澳洲財經見聞
共3661字|預計閱讀時長5分鐘
中澳關係
2020年5月以來, 中澳關係迅速惡化。
中國方面,對澳大利亞葡萄酒和大麥等商品徵收關稅,並限制牛肉和海鮮、木材、煤炭等諸多澳洲商品。
但是唯獨對鐵礦石,中國沒有動手,一直持續在進口。
最近一個多月,澳洲鐵礦石瘋漲,每噸超過140澳元,鐵礦石主力2105合約盤中一度漲近7.86%至1135元/噸,創歷史新高。
沒辦法,咬著牙還要買。
那為什麼,中國為什麼在和澳洲關係破裂下,寧願忍著漲價壓力,也要買澳大利亞鐵礦石呢。
先說說,中國對鐵礦石多依賴吧。
對鐵礦依賴
鐵礦石,是任何一個強國工業化的基石,從英國工業革命,到德國崛起,從歐洲復興,到美國稱霸,這些統統離不開鐵礦石。
中國是全球鐵礦石第一大消費國。作為生產主要以長流程為主的鋼鐵大國,中國對鐵礦石需求量極大,其中89%的鋼材由鐵礦石煉製。
但是,長期以來,中國對鐵礦石高度依賴進口, 80%的鐵礦石全部依賴進口。進口金額僅次於晶片和石油。
2019年,中國鐵礦石進口量為10.69億噸,連續四年保持在十億噸以上的高位水平,
並且,中國鐵礦石進口嚴重依賴於澳大利亞!
2019年,中國的鐵礦石67%來自於澳大利亞,並且澳對華出口的鐵礦石佔其出口總量的87%,交易額達到歷史新高的1020億澳元,合人民幣近5000億。
為什麼,中國這麼需要澳洲鐵礦?
1. 經濟復甦
中國,外號「基建狂魔」。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一直以來,中國的經濟增長主要靠基建項目投資來刺激,比如房地產、高鐵,修路,建築、機械、汽車、能源、家電、鐵道等等,而這些產業全都大量需要鋼鐵,在很大程度上講,鋼鐵是支撐中國經濟正增長的重要原因。
鐵礦石又是煉鋼的核心原材料,所以,鐵礦石可謂是中國經濟命脈的來源之一。
疫情後中國要大力恢復經濟,要擴大基建,就更需要大量鋼鐵,據預計,預測2021年,中國鋼材需求量為10.04億噸,
這也意味著,需要大量的鐵礦石。
可以說,如果缺少了鐵礦石,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就面臨極大壓力。
要有面臨失業的可能,打個比方, 光首鋼就有8萬員工,沒有鐵礦石,就意味著高爐熄火,鋼材生產停工,大批員工要面臨下崗。
澳大利亞佔中國鐵礦石進口將近70%,因此中國幾乎沒有其他選擇。
2. 地緣
相比巴西、非洲等產礦地,澳洲其地理位置更靠近中國,並且由於澳大利亞鐵礦接近大海 海運的本錢又遠遠低於陸運,這就意味著,進口澳洲鐵礦,能大量節約時間成本和供應鏈成本。
3.供應
中國的鐵礦石進口來源中,有67%來自澳洲,其次是來自巴西的淡水河。
目前來說,全球可供應的鐵礦石其實並不多。
巴西淡水河谷也遭受礦難和疫情雙重影響,產量急劇下降,在2022年之前幾乎不可能恢復生產,其他鐵礦來源國比如印度、伊朗和南非幾乎全線停產。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國,也是能持續進行穩定供應的國家。
中國在市場上,很難從除澳洲的其他地方獲得鐵礦石。
4.鐵礦石品質
從量來看,中國的鐵礦資源其實看著也挺豐富,儲量位居世界第四。
但是,雖然儲量挺多,但是中國的鐵礦質量太差,99%都是含鐵量20-30%的低品質貧礦,不僅出鐵率低,而且汙染也嚴重,冶煉成本也更高,很多鐵礦硫磷達標。
簡單來說,就是看著挺多,能用的很少。
而澳大利亞的含鐵量能達到55%--60%,品質很高,每噸產出的鋼鐵更多,而且硫、磷、砷等雜質相對較少,造成的汙染也更低,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5.成本
中國的鐵礦,大多都深埋地下,需要打井開挖,面臨著環境、土地等多重約束,開發難度高,非常費勁,成本耗費巨大。
並且,即使開採出來,還是低品質的貧礦,還需要採取破碎、研磨等方式製成鐵精粉才能使用,這些工藝費時費錢,而且安全生產壓力大,加上陸路運輸成本,成本就進一步加大。
而澳洲的鐵礦石大多富集在地標,開採非常容易,而且礦石品質高,通過海運運到中國口岸的價格,比中國的鐵礦的成本還要低得多。
中國鐵礦開採成本(不含運費)是80美元一噸,
而澳洲的鐵礦基礎設施非常好,比如力拓超過100輛的巨型卡車、20多列智能火車、超過1700公裡鐵路組成的運輸網絡,從礦山深處直達港口,全天24小時運轉,運輸成本下降15%-20%。
並且,礦旁邊就是港口,海運的成本又遠遠低於陸運,比運用中國內陸的鐵礦更便宜。
這就使得澳洲鐵礦的成本基本在14美元一頓左右,到岸價也就15-30美元一噸。
所以,中國的採礦成本,要遠遠大於澳洲進口的鐵礦。
澳洲的礦石檔次還較高,煉鋼遠比運用中國本土的鐵礦煉鋼效率高。
成本上品質上的巨大差距,讓即使國內企業偷稅賣不帶票的比進口的鐵礦貴好幾倍,這讓國內鐵礦怎麼競爭?
6. 定價
中國雖然是全球鐵礦石需求量最大的國家,但是採購聯盟沒有形成,沒有鐵礦石的定價話語權。
2009年大基建刺激時,中鋼協澳洲三巨頭展開鐵礦石談判。
澳洲三巨頭對中國鋼廠採取懲罰措施,有的訂兩船發一船,有的一塊石頭也不給。
於是,就在國內鋼材需求旺盛,鋼廠卻買不到礦,中國大小鋼廠們崩潰了,開始分崩離析,單獨找澳洲礦產談:只要你肯賣,什麼價我都要。
至此,中鋼協的努力崩塌,各個鋼廠開始各自為戰,形不成統一定價權。
中國作為世界上鐵礦石進口的最大需求國,然而,卻從來都難以掌控鐵礦石的定價權,這也讓人很無奈。
2020年12月鐵礦石大漲後,中國鋼鐵協會再次與必和必拓進行了溝通,不過結果仍舊是無疾而終。
中國作為鐵礦石最大的進口國,卻一直被別人捏著價格,讓自己損失慘重。
想要收割你,沒有太多理由,鐵礦石再漲50%,該買,還是要買。
就目前來說,離開澳大利亞的鐵礦石,還真就不行。因為目前,真的找不到替代國家替代產品。
從短期來看,中國對澳洲鐵礦石依存度高的格局暫時不會改變。
所以,少看點網上的無腦反智文章,多關注澳洲財經見聞,給你真實詳實透徹的分析。
那麼,說到這,你覺得澳洲下一步,會對中國怎麼做?
中國,下一步,會對澳洲怎麼做?
歡迎留下你的評論,優秀的評論,我們肯定非常歡迎。
就等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