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每年11月1日,乃西方的傳統節日。萬聖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
而同時傳說這一晚,各種鬼怪也會裝扮成小孩混入群眾之中一起慶祝萬聖節的來臨,而人類為了讓鬼怪更融洽才裝扮成各種鬼怪。
萬聖節最早可溯的起源是凱爾特人的新年,薩姆汗節。萬聖節伴著它強調豐收和模糊邊際的特點,在十九世紀被逐漸復興成一個有宗教色彩的世俗節日,並傳播到世界各地。
為慶祝萬聖節的來臨,小孩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向逐家逐戶地敲門,要求獲得糖果,否則就會搗蛋。
中國三大鬼節,我國北方一些地方將傳統節日裡祭祖的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三個節日,合稱為「三大鬼節」。
清明節清明節,又稱祭祖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是傳統節日,在公曆4月5日前後。這一時節,陰衰陽盛,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墓祭的好時節。
中元節,別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盂蘭盆節、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
寒衣節,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民眾稱為鬼頭日,是我國傳統的祭祀節日,相傳起源於周代。寒衣節流行於北方,不少北方人會在這一天祭掃,紀念仙逝親人送寒衣。
西方萬聖節在於一種全民娛樂,歡慶節日的氣氛,即使這節日名字不太吉利。而中國鬼節更多的是烘託出凝重莊嚴的氛圍,表達出後人對先祖們的哀思敬重。
朋友們,你們知道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