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銀行強勢關注小微市場 小銀行進一步下沉基層拓展客戶

2020-12-26 新浪財經

來源:上海證券報

疫情發生以來,在支持復工復產的政策倡導下,國有大行支持中小微企業的力度進一步加大。但在大行發揮「頭雁效應」的同時,中小銀行也面臨優質貸款客戶被「掐尖」的新問題。隨著區域市場競爭加大,中小銀行不管是主動應變還是被動接招,都不得不進一步下沉到「基層」市場拓展客戶。

「中小銀行業務受大行擠壓的現象一直存在,但今年更明顯。國有大行在政策倡導下,積極將更多的信貸資源投放在小微客戶身上。剛開始,我們以為國有大行無非是『來去一陣風』,但實際上,一些國有大行已明顯通過各方面調整,把關注點放在小微客戶身上。」華東地區一家農商行的縣域業務相關負責人回顧今年的變化時感慨道。

「小微企業貸款增長30%以上」以及「首貸率」等政策指標,一直考驗著銀行的下沉能力,也推動國有大行不斷加大對小微企業貸款投放支持。

上海證券報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不少國有大行通過提高信貸額度、放寬貸款條件、降低貸款利率、提高貸款審核效率等方式,著實從區域銀行尤其是農商行等銀行手中「拐走」了大量客戶。

浙江省台州市金融學會近期發布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通過匯總28個樣本縣市不同類型銀行小微貸款較年初的增長情況,發現村鎮銀行增速最慢,僅為0.55%,說明國有大行的小微信貸政策「掐尖效應」對村鎮銀行影響最為明顯,其餘依次為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

隨著國有大行在小微信貸市場佔比大幅提升,也倒逼中小銀行進一步下沉市場。

「在小微客戶的爭奪上,我們當然很有壓力,但也有空間。以我們當地為例,這個縣域內駐紮著十幾家金融機構,雖然大項目我們參與不進去,但在鄉鎮地區仍然有足夠的市場容量可以挖掘,不過需要時間去發展新客戶。」上述相關負責人表示,從一線看,農商行由於決策鏈條短,效率相對高一些,決策機制比較靈活,整體看,在審貸效率方面比國有大行有優勢。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對於下沉市場的方向,目前不少區域銀行除了投入大量人力進行調查走訪這一傳統「掃街」方式外,還通過與政府部門、三農企業合作,拓展三農等鄉鎮經濟主體。例如,與當地農業局等政府部門合作,實現畜牧「活體」抵押擔保,並搜集、規整轄內養殖戶的數量、養殖規模和信貸需求等數據,形成相對標準化的申請、審核流程,以支持區域養殖業發展。

「政府會引導當地的農商行、村鎮銀行去支持三農,比如開發生豬養殖貸款產品等。同時,人民銀行也會提供一些扶貧再貸款工具,降低我們的資金成本,支持服務三農。」上述相關負責人表示,人民銀行低成本資金傳導到客戶端,三農客戶的經營性貸款利率反而不是很高。

相關焦點

  • 大數金融與近百家中小銀行探討數字小微突破路徑
    本屆論壇以「十四五時期中小銀行戰略探討」為主題,邀請諸多經濟學家、銀行家、金融科技領軍人物就相關話題開展了精彩演講對話。著名經濟學家張維迎發表開幕演講,管理學家陳春花作閉幕發言。作為金融科技領軍企業代表及小微信貸領域專家,大數金融總裁王海龍受邀出席,並作主題發言——數字小微的突破路徑。
  • 黃志凌:發展基層區域經濟需特殊銀行體系
    「自我管理」意為對合作社實行民主管理,由社員共同管理,實行「一人一票」原則,避免大社員為自身利益操縱銀行經營,欺壓小社員,還可避免過度授信問題。「自我負責」意為合作社作為獨立法人,進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既對內部社員負責,也對外部客戶負責。IMF的研究發現,由於合作銀行客戶大多是其所有者(社員),相比商業銀行,合作銀行更容易獲得客戶信任,也更了解客戶。
  • 這家銀行小微穩健增長憑藉什麼?
    都說小微企業融資難是「世界難題」。為破解難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了強化普惠金融服務,讓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增加活力。在黨中央引導下,銀行躬身耕耘小微金融業務,並作為服務實體經濟、貫徹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舉措。
  • 5000萬元銀行標準?政策大力祝福小微銀行!
    5000萬元銀行標準?政策大力祝福小微銀行!加強中本地小銀行建設金融服務能力方面因此,監管部門強調,要支持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就要推動中小銀行回歸源頭,建立穩健的管理文化,加強中本地小銀行建設金融服務能力方面,要完善和優化小銀行的公司治理機制,充分發揮董事會和股東大會的作用,政策祝福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進一步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在中國
  • 銀行系統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焦點話題:金融支持小微、銀行...
    《證券日報》記者通過公開報導梳理發現,幾乎每位銀行家都在為銀行如何更好地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建言獻策。小微企業融資難仍是焦點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中小微企業成為社會各界最關注的群體。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保障就業和民生,必須穩住上億市場主體,盡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再延長至明年3月底」、「鼓勵銀行大幅增加小微企業信用貸、首貸、無還本續貸」。如何更好地幫扶中小微企業,是全國兩會期間,來自銀行界的代表委員們最關注的話題。
  • 民生銀行寧波分行:多點發力穩小微保就業
    該行以推進「百行進萬企」活動為契機,主動聯繫企業,通過面談了解到客戶有擴大經營的需求,但客戶從未在銀行貸過款,一直認為銀行貸款手續麻煩。該行客戶經理通過多次上門溝通、交流,成功幫助客戶獲批貸款102萬元。該筆業務從資料收集到資金到帳僅用時5天,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 民生銀行武漢分行:傾聽小微心聲 照亮企業前路
    今年部分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生產經營遇到很大困難,急需金融機構搭把手、拉一把、送一程。民生銀行武漢分行第一時間挺身而出,撥打數千通電話對所有存量貸款小微客戶開展回訪工作,及時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掌握客戶訴求,向廣大小微客戶送去暖心問候,對有需要的客戶施以援手,解憂紓困。
  • 民生銀行唐山吉祥路小微企業專營支行:以客戶為中心
    【網點介紹】    中國民生銀行唐山吉祥路小微企業專營支行,位於唐山市吉祥路萬博園後身,營業面積600平方米,由營業部、廳堂、客戶經理、辦公室及貸後服務團隊構成,員工共計在行領導的帶領下,我支行在所有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截止至2015年11月底,我支行存款規模64651萬元,其中儲蓄存款61298萬元,對公存款3353萬元;貸款業務規模88748萬元,理財日均7788萬元,支持小微企業600餘戶,業務面積覆蓋唐山市區及周邊各縣域,為唐山市小微企業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和力量。
  • 寧波銀行提升小微服務質效 金融助力小微企業發展施力
    為幫助小微企業恢復經營與正常生產,近日,國務院會議部署推動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會議上提出,明年實現普惠小微貸款綜合融資成本再降0.5個百分點,貸款增速將繼續高於各項貸款增速。在幫助小微企業成長和發展上,寧波銀行一直非常重視該項工作的開展,並堅守「服務小微企業」基本定位,將服務小微企業作為自身發展的使命,金融助力小微企業成長發展。
  • 創「夥伴銀行」 當「小微」發展好夥伴
    12月17日,溫嶺農商銀行松門支行客戶經理施嘉輝又一次來到溫嶺市工業轉型升級示範園區,了解園區內小微企業的金融需求。溫嶺市工業轉型升級示範園區是溫嶺農商銀行開展「夥伴銀行」創建以來首個對接成功的小微企業園。
  • 「微」中有為 民生銀行深圳分行力撐小微
    創新服務,與小微企業共度時艱疫情發生後,民生銀行深圳分行第一時間啟動小微企業關懷活動,對存量近2萬戶小微企業客戶逐戶聯繫回訪,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餐飲、物流等行業中小微企業承諾「不抽貸、不斷貸」,「一戶一策」制定扶持方案。並進一步單列小微信貸計劃,優先支持小微貸款投放,敞開供應、不設上限,持續「輸血」實體經濟。
  • 廈門國際銀行:創新普惠金融模式助力小微企業
    本報訊(記者張一鳴)12月8日,廈門國際銀行以「金融之上,共致未來」為主題,召開普惠金融主題知識分享會暨子品牌發布會。會上政府單位、金融研究專家、小微企業主、金融科技公司、銀行業金融機構等各界代表匯聚一堂,共話普惠金融新發展,為破解中小企業金融服務難題帶來新思路。
  • 國內第三家直銷銀行郵惠萬家銀行獲批籌建 網點價值有望迎來重估
    據了解,郵惠萬家銀行全稱為中郵郵惠萬家銀行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擬為50億元人民幣,是繼百信銀行、拓撲銀行之後的第三家直銷銀行,也是首家由銀行全資設立的直銷銀行。分析人士表示,獨立法人直銷銀行,是監管部門探索部分銀行業務板塊和條線子公司制改革的創新試點,旨在引導金融機構觸達更廣泛的長尾金融客戶。
  • 支持實體服務小微 平安銀行榮膺服務實體經濟卓越獎
    12月11日,《證券日報》社舉辦第四屆新時代資本論壇,公布了四屆中國證券市場金駿馬獎評選結果。憑藉在服務實體經濟、小微企業、民營企業方面的突出貢獻,平安銀行榮膺2020年度「服務實體經濟卓越獎」。
  • 面向全國小微商戶開放e商助夢貸助力「增量擴面、提質降本」_銀行...
    工商銀行面向全國小微商戶開放的一款普惠金融產品——「e商助夢貸」,讓我們看到了更多可能。  根據上半年公開數據測算,國有大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的戶均貸款餘額為83萬元,而「e商助夢貸」的戶均貸款餘額則降到了8.3萬元左右,服務客群進一步下沉到街邊夫妻店這樣的「草根」端商戶。
  • 指標任務重頻玩小微貸款「數字遊戲」 銀行屢收罰單
    受罰對象涉及35家銀行,主要為農商行,還有個別國有銀行的地方分行等,包括江西廣信農商行、江西南豐農商行、江西崇仁農商行、北京農商行等。如此多家銀行因虛報小微企業貸款數據遭到處罰,反映了小微企業經營風險高於銀行風險偏好的矛盾。建銀投資諮詢分析師王全月表示,小微企業融資難是世界性難題。
  • 發揮國有大行「頭雁」作用 深耕小微金融服務
    「引導大銀行服務重心下沉」,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大型銀行提出了新要求。業內專家認為,未來,大型銀行要發揮「頭雁」作用,下沉服務重心,大力發展普惠金融,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2019年12月,中國工商銀行在北京舉辦了首屆「工行小微客戶節」,發布了「萬家小微成長計劃」,全面推出以「融資+融智+融商」為核心的普惠金融服務2.0,致力於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加快自身經營轉型。未來,作為國有大型銀行的一員,工行將如何增強小微客戶金融獲得感?在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方面又有何新舉措?《金融時報》記者日前對工行副行長胡浩進行了專訪。
  • 微眾銀行被質疑:部分代理人薅小微企業羊毛?
    早在2017年,微眾銀行就推出了「微業貸」業務,專注提升小微企業貸款的可獲得性,為小微企業的發展不斷「輸血」。  然而,伴隨著業務的推廣和規模的擴大,微眾銀行在業務推廣方面採用了層層代理的機制。《每日財報》注意到,這一機制不僅為微眾銀行帶來微業貸業務量的猛增,也成為代理們的致富之路。
  • 第三家直銷銀行來了!郵儲銀行擬獨資50億元設立郵惠萬家銀行
    第三張直銷銀行牌照被郵儲銀行攬下。近日,郵儲銀行宣布該行擬出資50億元全資發起設立直銷銀行子公司,目前已經獲得銀保監會的批准。新設立的直銷銀行名稱擬為郵惠萬家銀行,註冊資本擬為50億元,註冊地擬為上海市。
  • 銀行大咖復盤2020不凡之年:數字經濟與普惠金融逆風前行
    未來,線上化、數位化的經營和管理就是銀行經營和管理本身,這也是轉型的意義所在。光大銀行數字金融部副總經理藥明進一步指出,銀行數位化轉型的重點主要包含三方面:開放平臺的建設、行業場景的拓展,以及數據資產的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