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功能飲料行業銷售情況,新型功能性飲料實力不容小覷

2020-12-06 華經情報網

一、功能飲料行業概況

功能性飲料興起西方,21世紀之前,功能性飲料在中國國內發展緩慢。進入21世紀後,中國功能性飲料行業發展迅速,但目前功能性飲料佔整個飲料市場的比例仍很低,與歐美市場佔有率相比,差距十分明顯,正因如此,中國未來功能性飲料市場十分廣闊。

在功能飲料行業中,主要是形成了以水+功能添加劑為上遊、以功能飲料生產+加工+包裝為中遊和飲料的分銷的產業鏈條。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目前國內市場功能性飲料主要分類運動類功能飲料、多糖類功能飲料、維生素類功能飲料、礦物質類功能飲料、低能量功能飲料與新功能性功能飲料。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中國功能飲料行業市場現狀分析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及國內功能性飲料企業的大力推廣,消費者對功能性飲料的認知度大幅度提升,將來這一趨勢會越來越明顯,這將衝擊國內飲料市場,引領新一輪飲料消費升級。從功能飲料零售額來看,截至到2018年中國功能飲料零售額為456.7億元,同比增長10%。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銷售量來看,據統計,截至到2018年中國功能飲料零售量為139.6億升,同比增長9.2%。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5年中國功能飲料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三、中國功能飲料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在中國的功能性飲料市場中,真正意義上的運動飲料和功能飲料較少,更多的是概念上的「功能飲料」。這與各個公司綁定體育熱點的營銷方式有關。其中各大品牌主要通過贊助體育賽事、堅持體育營銷等方式,在品牌傳播中或多或少地和運動直接掛鈎。例如健力寶連續贊助1984年-1996年的中國奧運代表團,同時贊助了1990年北京亞運會和1987年-1997年的三屆全運會,品牌被貼上運動的標籤。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在競爭激烈的功能飲料市場中,新品研發成為功能型飲料破局的關鍵。在這一領域,產品細分持續進行,新產品亮相帶來的自然流量和關注度遠超其它飲料。在傳統的營養素飲料、能量飲料和電解質飲料充斥市場的時候,各大企業根據消費者的「綠色、健康、時尚」需求,推出了純植物飲料和複合型能量飲料,重新定義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新標準。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四、中國功能飲料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1、天然植物成分成為後起之秀

天然植物成分成為後起之秀,滿足多元化需求: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升,以及健康意識的加強,消費者對功能飲料的配方也有著更高層次的需求。據統計,40%被調查的中國消費者表示會購買由天然原料製成的能量飲料。相比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等傳統的營養劑,草本系天然植物成分因其「0副作用」、「0添加」等標籤而成為時下功能飲料的新寵,諸如瓜拉那、人參、接骨木、咖啡豆等提取物在功能飲料界新秀中層出不窮。目前新興的差異化天然配方和既有的傳統配方共存,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

2、低糖、低熱量、少添加趨勢

低糖、低熱量、少添加趨勢:近年來,在「健康、天然」的消費趨勢下,部分功能飲料受到「糖分過高」、「咖啡因過量」、「添加劑過多」等詬病。消費者對傳統高糖高熱量高添加類型的功能飲料需求持續走低。在健康消費的理念驅動下,更多低糖、低熱量、少添加的功能飲品將順應趨勢,搶佔更多市場份額。

目前,有機功能性飲料、抗疲勞以及老年人保健型功能性飲料為中國的主要功能性飲料,而在未來的消費市場上,健康類新型功能性飲料的實力不容小覷。新型功能性飲料,如低聚多糖、膠原蛋白功能性飲料等等,將受到市場的青睞;大豆類、發酵類等健康類功能性飲料也將越來越受到市場的歡迎;果汁、乳品、茶飲料的複合類功能性飲料也將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相關焦點

  • 中國功能型飲料保持年年增長的趨勢
    能量飲料屬於功能性軟飲料的一種,以往更多地是用於工作學習任務中,用來提高注意力和提神,而遊戲界的能量飲料開始推出,能量飲料開始蔓延至各種細分領域下,或許未來會蔓延至更多其他的細分領域。中國能量飲料市場規模從2011年到2018年保持年年增長的趨勢,從2011年僅90億元,到2018年漲至362億元,其增長勢力不容小覷。
  • 張金澤:「中國紅牛」是中國功能飲料行業的重要力量
    中國飲料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張金澤在致辭表示,「中國紅牛做了大量的市場培育工作,培養了幾個年代、一大批行業人才和重度消費者,推動了功能性飲料乃至整個飲料行業穩定、持續和有序發展,是中國功能性飲料行業重要力量。」中國功能飲料市場萌芽於上世紀80年代,開創於90年代。
  • 功能性飲料領域烽煙四起 難撼「三足鼎立」市場格局
    因此,擁有強大的渠道和品牌支持的雀巢,進軍一二線市場補水功能飲料市場,具有一定的機會。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進軍功能性飲料的浪潮中,雀巢的動作並不算早。僅2018年4月,行業就添入了兩支新軍——湯臣倍健(300146)[AI決策]的F6與伊利的「煥醒源」,整個2018年,中國市場上新推出的功能性飲料就達20多種。
  • 功能性飲料有哪些作用,疫情之下竟能技術革新逆勢增長?
    2020年持續至今的疫情,讓人們的健康理念產生了巨大的改變,現在的人們不再是生病後才去求醫問藥,而是轉變為保持健康的身體機能,減少疾病的發生。這,致使功能性食品飲料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無醇及低醇飲料,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其原有的色澤及風味,並且含有人體所必需的多種胺基酸、多酚化合物和微量元素,低熱量、助消化,減少血管中脂肪沉積,符合綠色健康消費趨勢的需求,特別適合女士、老人、兒童、司機、疾病患者及時尚青年。利用混合菌種發酵生產飲料正是利用幾千年以來各菌種之間的共生性--互相之間的生長代謝協調作用來代替許多情況下單菌發酵所不能進行的生產。
  • 「中國功能飲料博物館」在京落成
    該博物館介紹了中國功能飲料行業從萌芽、發展到繁榮30餘年的歷史,也展出了中國紅牛上個世紀90年代從籤署50年協議、獲得市場準入以及進行消費者培育等珍貴的歷史資料。中國功能飲料市場萌芽於上世紀80年代,開創於90年代。
  • 自帶2萬家便利店的中石油,要賣功能飲料了!
    反向觀之,在這場爭奪戰中,「兩桶油」對於功能飲料銷售渠道的把控,則具有壟斷式優勢。因而,在網上,有人稱加油站此次推出功能性飲料,是對紅牛等功能性飲料的「降維打擊」。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最新發布的「2018年中國便利店TOP100」榜單中石油旗下的崑崙好客,以1.97萬家便利店的數量,位居全國第二;而位居第一的是另外一桶油:中石化易捷銷售有限公司,以2.7萬家門店的規模,位居全國第一。而眾所周知的全家、7-11分別排名第7和第10。
  • 中國紅牛半年逆市收入134億 功能性飲料市場呈爆發式增長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在接受長江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020年的疫情,應該是整個功能性飲料板塊的加速器,因為隨著整個新生代的人口紅利不斷疊加,功能類的飲料已經成為他們的一個日常元素以及剛需。在疫情之後,公眾出於對健康的關注,功能性維生素飲料有望迎來一輪市場紅利期。」
  • 功能性飲料行業市場分析(下):國內外領導品牌的體育營銷探索
    在這裡,禹唐體育就重點闡述一下國內以及海外幾個重要功能性飲料品牌的體育營銷策略,希望為行業帶來更多思考和啟發。在全球的體育營銷市場,功能性飲料行業越發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雖然它們的總體投資體量與金融服務、汽車、航空等行業還有相當的差距,但是其市場份額的增長速度還是顯而易見的。
  • 魔爪推中國本土化飲料,能否攪動功能飲料市場?
    在東鵬特飲發布招股書,IPO更進一步之後不久,功能飲料品牌魔爪推出一款檸檬風味的「龍茶」。作為首款中國「本土化」的產品,這也被視為魔爪攪局中國功能飲料市場的一步棋。業內認為,東鵬特飲IPO後,中國功能飲料行業或將進入新的競爭階段,這一階段更強調產品差異化,因此不少企業開始在此發力。競爭或加速公開信息顯示,「龍茶」主打「精氣神」「茶能量」等中國傳統文化概念,檸檬茶的口味,在功能飲料中也頗有新鮮感。
  • 植物基飲料,行業新機遇?
    植物基一躍成為食品飲料行業發展的關鍵趨勢。數據顯示,到2025年,全球植物基食品飲料市場預計將達到384億美元。植物提取物為飲料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具有創新性的思路和舉措。 植物蛋白飲料 在眾多飲料品類中,植物蛋白飲料是近些年增長速度最快的品類之一。
  • 與農夫山泉、怪物飲料分食千億級功能飲料市場 為何其股價仍能一路...
    比如一家本來產銷多元化加工水果產品的公司,成功橫向伸延到功能性飲料領域,便是此例;說的正是天韻國際(06836.HK),皆因功能性飲料作為飲料行業中增速最快的細分品類,其巿場空間絕對容許其再生成多一家與自己目前體量相若的公司。
  • 愛喝飲料的看過來,2020年功能性飲料比較試驗報告
    目前我國並沒有針對功能飲料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2015年頒布的新規則GB/T10789-2015《飲料通則》,只有特殊用途飲料一類,分為運動飲料、營養素飲料、能量飲料、電解質飲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飲料五大類
  • 百變咖啡、療愈經濟、替代蛋白……|FBIC2020飲料&功能性食品專場
    在功能性食品品類,無論是針對口服美容、體重管理等與年輕消費者生活息息相關的細分需求,還是針對中老年、母嬰兒童等細分人群,國內品牌都在開發專門的食品來滿足他們的各種需求。在眾多功能需求中,哪些是消費者最為看中和需要的?在產品開發過程中,除了大眾已然熟知的功能性成分,近兩年市場上又出現哪些新型成分?
  • 艾媒諮詢|2020年中國飲料行業細分領域發展及典型案例分析報告
    報告根據艾媒數據中心、艾媒諮詢商業情報資料庫、艾媒商情輿情數據監測系統基礎數據,對中國(軟)飲料行業生態進行剖析,報告不僅針對碳酸飲料、含乳飲料、茶飲料、功能飲料、果蔬汁、固體飲料、飲用水、植物蛋白飲品等細分領域進行深度剖析和案例解讀,還分析了行業上遊產業鏈對整個行業的成本議價等因素,以此判斷2021年含乳飲料的發展趨勢。
  • 功能性飲料「師尊」,國人一直以為是「本土品牌」
    除了以上提到的這些飲料之外,還有一種飲料,不得不單獨說一說,這種飲料通過對營養成分和含量的調整,可以一定程度的調節人體功能,因此,人們把這類飲料叫做功能飲料。現在常見的功能性飲料有脈動、東鵬特飲、尖叫、樂虎等,其中還有一個品牌,在眾多的功能性飲料中獨佔一片天,那就是紅牛。
  • 天韻國際∶公司切入千億級功能性飲料賽道 創新產品受市場關注
    比如一家本來產銷多元化加工水果產品的公司,成功橫向伸延到功能性飲料領域,便是此例;說的正是天韻國際(06836.HK),皆因功能性飲料作為飲料行業中增速最快的細分品類,其巿場空間絕對容許其再生成多一家與自己目前體量相若的公司。
  • 一瓶飲料裡的江湖爭霸
    1碳酸飲料行業:新型碳酸飲料挽救行業頹勢碳酸飲料作為我國市場上最早出現的軟飲料,在人們的消費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可口可樂是其中當之無愧的巨頭,早在近百年前就進入中國,說是中國飲料市場的啟蒙者一點都不為過。在可口可樂的帶動下,大量中國本土飲料品牌開始加速誕生。
  • 天韻國際控股∶公司切入千億級功能性飲料賽道 創新產品受市場關注
    比如一家本來產銷多元化加工水果產品的公司,成功橫向伸延到功能性飲料領域,便是此例;說的正是天韻國際控股(06836.HK),皆因功能性飲料作為飲料行業中增速最快的細分品類,其巿場空間絕對容許其再生成多一家與自己目前體量相若的公司。
  • 見證珍貴歷史 講述品牌故事 「中國功能飲料博物館」在北京華彬中心
    該博物館介紹了中國功能飲料行業從萌芽、發展到繁榮30餘年的歷史,也展出了中國紅牛上個世紀90年代從籤署50年協議、獲得市場準入以及進行消費者培育等珍貴的歷史資料。中國功能飲料市場萌芽於上世紀80年代,開創於90年代。
  • 「招股說明書解讀」東鵬特飲-中國能量飲料民族品牌
    從2016年起,中國能量飲料龍頭-紅牛陷入品牌爭奪官司。紅牛中國代理商華彬集團和泰國天絲集團,已經開始就「紅牛」這一品牌歸屬問題鬧得不可開交。無論與該情況是否存在強關聯,但紅牛的銷售急轉直下,銷售額從2016年巔峰時的271.7億元,下落到2018年的2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