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咱一起同行變得更優秀
Hi,你好吖,我是寧悅。
專注個人成長,希望與你一起變得更優秀吖!
進入三伏天了,天氣好炎熱。三伏天要多多泡腳、艾灸,趁著這個特殊的時期提前保養身體吖~
01
減肥二三事
身邊有個「狠」閨蜜,是怎樣的體驗?
1.剛坐下開始吃飯,她就吃了10來口就說吃飽了.......
2.你不能再吃了,女生要保持在95左右......
3.一定要每年讓自己不斷變美、變瘦、變有錢......
4.她吃飯會告訴自己儘量避免碳水的攝入,我不相信節食減肥,只要管住嘴,邁開腿才管用......
5.大學那會兒一直在95,上了班就維持在88左右了......
一個對自己超狠的女生,和她熟了之後,對朋友也是挺狠的,和她在一起,真的要嚴格控制身材和體重。
我覺得女生體重控制不超過3位數就還好(根據身高比例來看),可以穿各種漂漂亮亮的衣服,身型看起來也會很舒服,拍照也會比較上相。
我過年在家吃吃喝喝,長胖了一些,一直嚷著要減肥,遲遲沒行動。
經松哥和瓜總的各種監督和督促,一股深深的壓力撲面而來。
從6月中旬到現在減重了將近5斤,離自己目標90還有3斤,不過想說真的好難啊......
開始的時候,一到晚上,我能說出不下20種好吃的。
還戒掉了最愛的芝士,奶酪。不過本身基數不太大,前期對自己也不太狠。看著記錄的體重指數堪比過山車,刺激。
我不斷的告訴自己,把能唾手可得的獎勵眼巴巴的先看著,提高延遲滿足的預期心理。
讓減肥成為訓練掌控自律的一件事。這樣減下去就能吃各種好吃的了......
飲食麵食、粥不能碰,只能吃米飯、炒菜,全麥麵包、脫脂牛奶、蘋果。
我的媽呀,我可是正宗的北方人,不能吃麵食對我來說挺崩潰的。
不過真的深深的體會到了減肥是件持久且有毅力的一件事。
我高中那會兒挺胖,然後大學的時候練了一個暑假的瑜伽,每天2節,特酸爽,掉到了2位數。
大學期間維持的挺好,後來由於工作的屬性,當時吃的蠻多,消耗也大,身體素質提高了不少,但體重卻沒漲,反而看起來很精瘦。
現在「上年紀」了,代謝慢,不運動,如果還想維持這真的只能靠克制飲食了。
身邊好多姐妹戒碳水好久了,各個都是狠人。
默默的想起《甄嬛傳》裡的一個梗:女人不狠,地位不穩。
你知道嗎?人的體重其實是有記憶的。
最近在減肥的你,如果成功減下來,要持續不斷的保持這個體重,這樣,你的腸胃針對攝入多少量也都能記得!
02
自律的前提條件:延遲滿足
剛才講我最近減肥路程,其實最重要的就是心理的延遲滿足與自律。
之前身邊人還去辟穀,半個月至一個月那可是什麼都不吃。
想吃麼?我猜應該是挺想的,雖然說只喝能量水就很飽,也不餓,但人體機能會給出條件反射。
就像累了想睡覺,回家第一句話我媽呢?這種自然而然身體給出的第一反應特徵。
要不然就是身體到了亞健康很嚴重的地步,或者實在太影響美觀,不然是真的不會踏上減肥的這條路。
因為它是悖論,違背人從食物中獲得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這個時候,就要潛意識的告訴自己:我一定要瘦下去,我一定會瘦下去的!
瘦下去才會得到獎勵,比如心儀已久的一條裙子,比如很自信的追一個女/男孩子等等。
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沃爾特·米歇爾設計了一個著名的「延遲滿足」的實驗。
實驗是在史丹福大學的校園裡一間幼兒園開始的。
研究人員找來數十名兒童,讓他們每個人單獨待在只有一張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間。
桌子上擺著孩子們最愛吃的棉花糖,但是研究人員告訴他們,你們可以馬上吃掉,或者等研究人員回來再吃就能額外再得一個棉花糖作為獎勵,他們還可以按桌子的鈴,研究人員會馬上返回。
實驗結果,大多數孩子堅持不到3分鐘就吃掉了棉花糖,還有一些孩子沒按鈴就直接吃掉了,另一些則閉著眼睛託著腦袋等待,幾分鐘之後按了鈴。
大約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遲了對棉花糖的欲望,他們等研究人員回來之後兌現了獎勵,差不多15分鐘左右的時間。
幾十年的研究跟蹤,那些等待更久的孩子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獲得成功,事業上更加出色。
延遲滿足的能力有多強,就越自律,自律已被身體所記憶,就更容易獲得成功。
03
讓自律成為一種記憶
最近在看《掌控習慣》這本書,從理論和實操層面解釋了如何才能更加的自律。
習慣是從經驗中學到的心理捷徑。也就是反覆重複的動作且身體有記憶並自動應用相同的解決方案。
增加你的新身份,成為你想成為的那種人。微小的習慣做法可以提供新身份的證據,從而帶來有意義的轉變,你變成了你的習慣。
創造一個有紀律的環境。毅力、勇氣、意志力是取得成功的要素,增強這些品質的途徑就是創造這樣一個環境。讓好習慣的提示清晰明了。
常說一個習慣的養成是21天,但作者給出結論:培養習慣不在於長短,而是不間斷重複的頻率,某一個動作重複了上千次,變成內化。
比如我早上起床洗完臉,就會開始禪修,每天定時定點。
我洗完臉,我的身體下意識傳遞給我的信號就是:打開小程序—調整坐姿—開始計時—深呼吸。
因此養成新習慣需要同樣的頻率。那新習慣的養成怎樣才能更容易堅持呢?
在原有的習慣上增加習慣,就像物理電路串聯一樣。需要足夠多的成功嘗試串聯起來。直到這種行為牢牢的嵌入頭腦中。
比如,還是剛才的例子,我洗完臉—開始禪修—結束之後—拉伸運動。這個拉伸運動就是在原來的習慣上增加的新習慣。
這個習慣我要不斷不斷的練習。就像每天跑步的人,如果今天不跑,就像少了點什麼。
這樣我就能不斷循序漸進養成另外一個新習慣,而且對我來說,還簡單易行。
一個習慣堅持不下去:
要不然就是難度太大
要不然就是沒有自我獎勵
要不然就是沒有感情的投入
要不然就是無法獲得快樂
你可以把喜好加進去,把習慣變的簡單易操作,給予充足的自我激勵,並且創造一個有利的環境!
使習慣成為一個常規,雖然後期可能變得沒那麼有趣,也不令人那麼滿意,但仍能繼續奮進的就是佼佼者了。
希望我們都能克服「三分鐘熱度」這個魔咒。
堅持習慣的複利,最有力的結果總是姍姍來遲!
這個暑期,在減肥的你,希望達到自己滿意的體重吖~
作者簡介:
寧悅
通過文字的方式深入思考提高復盤總結能力
一個會設計、會攝影、會穿搭的90後
短視頻/直播教育操盤手
用戶/社群/項目運營官
獨立設計師
VX公號:巷子口的姑娘
「一起變瘦、變美、變帥、變富吖」
有你的關注,就是最大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