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杯記

2021-02-19 婁旭在玩兒

故宮博物院珍藏著一件雙嬰耳玉杯

玉杯由精美的雙層匣盒盛裝著

裡面還放著一冊乾隆<御製玉杯記>

冊上記述著一件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乾隆是個玉器鑑賞家 還精於鑑定

乾隆時期宮廷收藏了大量歷代玉器

其中就有上面這件的雙嬰耳玉杯

乾隆初見此杯 非常的喜愛

覺得它可能是漢代甚至更早的古物

但細細摸索品味 又覺得有些不對

便召來常向之諮詢玉藝的玉匠姚宗仁

姚宗仁看到便立刻認出是其祖父所做

並詳細解說了如何做舊與燒古

乾隆聞後頗有感嘆 遂寫成一篇<玉杯記>

這是我國玉器製作和做舊的極重要史料

乾隆能夠辨其偽 說明鑑定功力深厚

更難能可貴的是 乾隆雖身為帝王

能不恥下問於賤役工匠 並為之記言立傳

充分說明他求知若渴又待人平易

也讓一位手藝人姚宗仁因此流名千古

<御製玉杯記>

玉杯有黿其彩 紺其色而磷鱗其文者 驟視之若土華剝蝕 炎劉以上物也 撫之留手 餮饜非內出 

以視玉工姚宗仁 曰 嘻 小人之祖所為也 世其業 故識之 然則今之偽為漢玉者多矣 胡不與此同 曰 安能同哉 昔者小人之父授淳煉之法曰 鍾氏染羽尚以三月 而況玉哉 染玉之法 取器之紕顴且戀者 時以夏 取熱潤也 熾以夜 陰沉而陽浮也 無貴無瑕 謂其堅完難致入也 乃取金剛鑽如鍾乳者 密施如蜂蠆 而以琥珀滋塗而漬之 其於火也 勿烈勿熄 夜以繼日 必經年而後業成 今之偽為者 知此法已鮮矣 其知此法 既以欲速而不能待人之亟購者 又以欲速而毋容待 則與圬者圬牆又何以殊哉 故不此若也 

宗仁雖玉工 常以藝事諮之 輒有近理之談 夫圬者 梓人雖賤役 其事有足稱 其言有足警 不妨為立傳 而況執藝以諫者 古典所不廢 茲故櫱括其言而記之 

乾隆癸酉歲春正月上浣御製

大意

玉杯的光採有如白虹之氣 沁色紺紅多彩相雜而不亂 第一眼看上去有土蝕痕跡 似出於地下 感覺是漢代以前的東西 拿到手上撫摩 表面有些擋手 像附著了稠粥一樣的東西 且不是從玉肌內生出的

把這件玉器給玉工姚宗仁看 姚宗仁 嘻 地笑出聲說 這是我祖父做的 我家世代做這個 所以認識它 乾隆問 那現今製造的偽冒漢代玉器很多 為何不與這件玉杯相同 答 怎麼能相同呢 過去我父親傳授淳煉染玉之法時說 鍾氏染羽毛尚且需要三個月 何況染玉呢 染玉之法 需要找玉上有瑕疵不是很堅硬的 在夏季熱而潮溼的時節 利用夜間正當陰氣下沉陽氣上浮的時機 沒有瑕玷的玉 因其質地堅硬 染色難以侵入 於是用鍾乳狀金剛鑽 鑽出如蜂窩的坑孔 在上面塗上琥珀粉液並加以浸泡 用不大不小的文火 夜以繼日地煮烤 必須經過一年的時間以後才能製成 現在做偽者已經很少有人知道這種染色技法 即使知道 也因為想要買貨的人著急而想要速成 那些速成法所染制的玉器 就如同泥瓦匠抹牆泥一般 當然不像這樣了

姚宗仁雖是玉工 但自己常向他諮詢藝術上的事情 他談的也合乎道理 那些泥瓦匠和木匠們 雖然只是賤役 如果事情做得非常好 話說得非常對 也不妨為他們立傳 更何況用藝術的事情來諫言規勸 古代的典籍多有記載 所以將他的話概括記錄下來

在兩岸故宮 南京博物院 及其他博物館

還曾見過數件類似造型的玉杯

有各色玉質 也有翡翠 瑪瑙 水晶等材質

集在一處 供大家欣賞對比

相關焦點

  • 歷代玉杯,喝冰啤
    玉杯古代一般作為酒具或茶具。高足杯,器體作上侈下斂的圓筒形,深腹,高圈足,足柄為束腰圓柱體。
  • 葡萄美酒月光杯,古代玉杯大賞!
    玉杯古代一般作為酒具或茶具。高足杯,器體作上侈下斂的圓筒形,深腹,高圈足,足柄為束腰圓柱體。
  • 雲紋高足玉杯: 與阿房宮或許只是一場「誤會」
    直到20世紀70年代,玉杯被西安西郊的一位農民在平整土地時發現,才得以重見天日。這麼精美的玉杯到底屬於誰?是幹什麼用的?玉杯之謎一直牽動著人們的好奇心。長久以來,這件玉杯一直被冠以「秦玉杯」的身份,它的出土地也通常被標為「秦阿房宮遺址」。也正因如此,很多人認為它是秦始皇使用過的杯子。然而,這或許只是一場「誤會」。
  • 碑林藏著秦始皇用過的玉杯?或許你也可以擁有!
    雲紋高足玉杯1976年出土於西安車張村阿房宮遺址,青色玉,杯身呈直口筒狀,近底部急收,小平底。杯身紋飾分三層,上層飾有柿蒂、流雲紋,中層勾連捲雲紋,下層飾流雲、如意紋。足上刻有絲束樣花紋。這件玉杯玉質溫潤,巧奪天工,通高約14.5釐米,直口,深腹,腹壁較直,下部微斜收,高圈足呈喇叭形。
  • 「一捧雪」玉杯傳奇:忠僕莫成捨生,義妾雪豔報仇刺湯勤
    嘉靖年間,太僕寺卿莫懷古有一件寶物玉杯「一捧雪」,冬天將酒倒入杯中之後涼酒會變溫,而夏天將酒倒入之後酒就會自動變涼,因此又名「溫涼盞」。寶物自古以來遭人覬覦,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莫懷古萬分不舍自己祖傳的寶物,他一邊拖延嚴氏父子,一邊命人趕製了一件仿品玉杯。原本可以糊弄過關,可是卻被在嚴府裱褙書畫的湯勤看穿,為了向嚴氏父子表功,湯勤告發了莫懷古敬獻的「一捧雪」為贗品。這湯勤原是一名落第秀才,莫懷古在逛街之時發現他字畫方面造詣不錯,就把他留在了身邊。
  • 出土時甚至無法直立的一隻玉杯,卻是名副其實的國之重寶!
    趙眜金縷玉衣 西漢 廣東南越王墓博物館藏 眾所周知,南越王墓此後被譽為「中國近代五大考古發現之一」,後來也就地建設了南越王墓博物館,然而,這兩方印並不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南越王墓中最令人驚嘆的寶物,是這件出土時無法直立的玉杯
  • 崑崙和田玉做的玉杯,翠色如墨、溫潤通透,太美了!
    宋徽宗,是宋代生活美學的靈魂人物,他把簡約、素雅、大氣的風格帶入書法、繪畫、制瓷等藝術當中,引領了中國甚至是日韓等周邊國家一千年來的審美,至今也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趙學強便以宋代審美為理念,從宋徽宗的生平往事中尋找靈感,設計了兩款和田青玉杯,並取名「宋杯1082」。
  • 2020年湖南臨武寶玉石(雲)博覽會暨通天玉杯作品大賽開幕
    7月27日,2020年湖南·臨武寶玉石(雲)博覽會暨首屆通天玉杯作品大賽開幕。紅網時刻7月27日訊(記者 胡用梅 實習生 鄧美玲 通訊員 陳衛平)7月27日,2020年湖南·臨武寶玉石(雲)博覽會暨首屆通天玉杯作品大賽開幕。「雲上展廳」分別增設15個閃購、抖音直播廳,帶貨直銷通天玉、香花玉、礦晶等。
  • 每周一記|秒記象形字
    每 周 一 記 時間過得真快啊,又到了每周一記的時間啦!知識永遠記不完,不如把它當成練習材料,將記憶方法靈活運用到各個學科吧! 對於很多小學生記生字很困難,我們可以採用象形字的方式來幫助記憶,這樣會大大增強我們的記憶效果及記憶的持久性。 象形文字是由圖畫文字演化而來的,是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圖畫性質減弱,象徵性質增強。
  • 上海閒話|「一搖一搖」與「搖記搖記」
    比如有「一甩一甩、一飄一飄、一動一動、一搖一搖、一霎一霎、一抖一抖、 一趟一趟、 一記一記」等。我們來看例句: 小姑娘梳小辮子好白相,一甩一甩老有味道個。(小姑娘梳小辮好玩,甩啊甩的很有味道。)伊辣伊面一抖一抖,我撥伊搞得邪氣勿適意。(他在那裡抖啊抖,我被他 搞得很不舒服。)儂好好叫睏覺,勿要一動一動好好 ?
  • devotion怎麼記
    devotion這麼記碎碎念:de,拿出、取出,更多例子比如:devoid怎麼記, detach, degrade, etc. vote,投票、選舉。telecommunications怎麼記, variation怎麼記,
  • 筆記怎麼記更有效?給你一份實用的記筆記技巧
    為什麼要記筆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筆記的最基本的作用,就是記憶,老師在課堂上教授的內容,僅憑腦袋去記,難免會遺漏一部分,這時候,筆記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把一些你覺得重要的知識點、不懂的地方記在筆記上,課後,翻一翻,不懂的就去問老師問同學,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筆記的第二個重要作用就是複習。
  • 浮生六記
    芸娘病故後,沈復用清麗典雅之筆,作《浮生六記》六卷,以慰生死隔離之相思。《浮生六記》有著落花流水的時光散漫,庭園夢境的從容靜寂,與布衣蔬食的晨光之美。自晚清至今,已流傳一百餘年。《浮生六記》作者簡介:沈復清代布衣文人、畫家、園藝師。字三白,號梅逸。生於蘇州書香世家,一生淡泊名利,以遊幕為生。中年之後家庭頻遭變故,與愛妻芸娘顛沛流離,歷盡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