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和你在一起的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森田療法
順其自然與疫情「順變」
人的頭腦中有許多念頭,有愉悅的,也有痛苦的;有高尚的,也必然有骯髒的。它們都會自然而然出現在頭腦中,我們將它們統稱為雜念。雜念就像是情緒一樣,它們從出現到消亡必然有一套自己的規律,你接受它的存在,不去理會它,自然就不會受到影響,你越在意它,希望它趕緊消亡,反而成了一個方尖碑屹立在你的心理世界裡永垂不朽。
就像是失眠的人,希望自己不要再失眠,於是想盡了很多方法希望自己睡著一樣,結果卻有意識地注意,反而越發關注起自己失眠的所有症狀,不斷地加強這一印象,以此證明自己真的就是失眠。而那些接受了自己是失眠的事實,抱著自己即便是不睡又怎樣的狀態去面對時,反而減輕了失眠的症狀。
日本高知縣森田正馬,森田療法的創始人,經過數十年的精神探索,結合自身成長經歷,對病人採用「順其自然,為所當為」的主要理念進行治療。
順其自然指的是:
1. 要認清精神活動的規律,接受自身可能會出現的各種想法和觀念;
2. 要認清症狀形成和發展的規律,接受症狀;
3. 要認清主客觀之間的關係,接受事務的客觀規律。
為所當為指的是:
1. 忍受痛苦,付諸行動;
2. 面對現實,陶冶性格。
順其自然的主要要點不是對症狀的消極情緒的忍受,無所作為,也不是對症狀聽之任之,而是按照事物本來的規律去行事,症狀依舊存在,但是不抗拒,不排斥,而是帶著症狀去積極生活。
森田療法將經歷四個階段的過程:
1. 絕對臥床期,這個時期只能吃飯,去廁所,其餘時間躺著,禁止會客、談話、吸菸、讀書等一切娛樂消遣活動;
2. 輕微工作期,這個時期仍然禁止讀書、交際,每天臥床時間保持7-8小時,白天可以到戶外活動,並開始寫日記;
3. 普通工作期,這個時期繼續禁止會客,娛樂,參加較重的體力勞動,比如做家務清潔等,病人可以讀書;
4. 生活訓練期,這個時期病人開始做好回歸社會的準備,每晚回病房,並堅持記日記。
森田療法與正念療法都是對矯正個體注意力偏向有積極意義,尤其是對負面情緒難以控制的偏向行為。不同的是,森田療法多應用於神經症人格。正念療法多用於緩解抑鬱、強迫等情緒問題。
我們用大篇幅的文章介紹了森田療法的始末,原因就在於能將其理解並應用起來。
2020年的春節,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是一場難忘的春節,從武漢疫情的爆發,全國人民上下一心抗擊疫情。在此期間,政府為保障更多人民的生命安全,提出了將春節延長之後再返工的決定。並要求各位市民儘量宅在家,不出門以此防止疫情的蔓延。
面對長長的假期,面對長長的「禁足」,一時之間讓原本希望放長假的人們卻變得不知所措了起來。
一些健康的人們在年初一至初三期間還能按照政府要求宅在家,到了初四就有些按耐不住自己,開始偷偷上街。真有些應了媽媽們的老話,叫孩子往東非往西,叫孩子不要做什麼非要做什麼的「叛逆」階段。——過度自我。
還有些大言不慚地天真認為自己不會成為那個被疫情傳染的倒黴蛋。——過度樂觀。
還有些人們對疫情的恐慌開始蔓延,缺乏理性思考,過度關注。基本每天都要轉發各類信息給自己的親戚朋友,甚至恐慌到失眠,失控。——過度解讀。
還有些人們每日宅在家裡,白天昏睡到下午,晚上網遊,餓了胡亂吃兩口,身體一直保持一個狀態,基本不運動。生活變得無序,倦怠無聊的情緒蔓延。——過度無序生活。
讓我們再來回顧森田療法的四個時期,現在要求的只是宅在家,比普通工作期還要好,並沒像絕對臥床期那樣禁止一切娛樂,會客也可以通過網絡線上工具實現。怎麼就會讓人覺得無聊,不知所措,無所事事呢?關鍵在於:人受不了與自己獨處。
村上春樹寫過這樣的一幕,「當他一個人的時候,他開始感到無聊,於是會打開收音機收聽音樂,一會又去打開電視看看,總之沒有讓自己閒下來,總有一件事在做著。」這是害怕孤獨的人,讓自己忙碌而覺得自己是有事可做,而從來不敢停下來想想自己,因為他害怕自己是一個人。
順其自然,為所當為。要認清精神活動的規律,接受自身可能會出現的各種想法和觀念。當疫情到來時,接受自己將會面臨死亡的恐懼心理,這是正常的想法。是,人人都怕死,我也不例外,沒有誰不怕。疫情來了,不是一口一個害怕而不去面對它,而是科學有效地做好衛生防禦,做好基本的抗擊措施。在棋類世界裡有一句話到何時都是非常鏗鏘有力: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我們對疫情有理性的觀念,科學的認知,知道防禦的方法,做好每日清潔和自守。這樣的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
法國電影《屋頂上的輕騎兵》,講述的就是一個霍亂瘟疫的亂世界,死神奪走了成千上萬的人,無論貧窮還是富裕,無論賤民還是貴族,面對瘟疫都是一樣的寥寥性命。瘟疫不會因為你是富貴命而不「親吻」你,也不會因為你是賤薄命而「肆虐」你。不盲目樂觀,也不輕視,影片中的上校用果敢的精神,恪盡職守,救人危難。而今,祖國需要我們理性宅家,防止疫情蔓延,難道我們就做不到嗎?
電影《安妮的日記》中描述了二戰期間,為了躲避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安妮一家在朋友的掩護下,與四名猶太人躲入她父親公司的閣樓,開始了隱身式的的密室生活,所有的食物供給都是極大限度的低標配進行,甚至不能說話,甚至沒有娛樂。在這樣的情況下,安妮也沒有放棄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寫下了著名的安妮日記。相較於安妮,我們如今的宅,顯得多麼痛快,娛樂遊戲沒有一個可缺。我們卻也能覺得無聊?
正應了那句話,物以稀為貴。
森田療法中,經歷了絕對臥床期,輕微工作期等四個時期的人們,終於開始有了娛樂和社交。這久違的、而在他人眼中稀疏平常的事物,卻能讓人覺得格外的珍貴。也許,我們現在正在經歷暫時的不自由,可卻又是自己學會與自己相處的最好時機,耐得住寂寞,守得住芳華,與自己好好相處,了解真正的自己,一個人生中的頓點,不是為了停滯不前,而是為了更好的前進。
順其自然,為所當為。將雜念順其自然地接納住,該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理性積極地面對疫情,也許這些就是我們從森田療法中要學習到的內容。
作者:上海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螢火蟲老師鍾潔琳。
原標題:《我們和你在一起 | 森田療法——順其自然與疫情「順變」》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