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
鞋子可以說是訓練者最重要的裝備之一,而你選的鞋子,應當與你的訓練方式相匹配。
如果你要跑步的話,應當配備一雙跑步鞋,而不應當用休閒鞋、籃球鞋等等去代替它。
跑步鞋的鞋底呈弧線,同時具有一定的回彈,跑鞋一般根據訓練者的腳型(內外翻以及足弓)和體重,基本分為支撐型,穩定型,緩震型三類,建議購買時詳細諮詢店員,做足型測試後再確定自己適合哪一類跑鞋。
asics,brooks,new balance,saucony,所謂的「四大」跑鞋品牌,在跑友中都有各自的擁躉,而近年來國產跑鞋也在飛快進步,比如361度國際線的跑鞋,是現今唯一得到美國專業雜誌跑者世界(Runner's World)及競爭者(competitor)雜誌推薦獎的中國跑鞋品牌;
比如多威,它的跑鞋在國內就是掃地僧一般的存在,樸實無華,性價比高,所以又被號稱是「體育生專屬品牌」,國內很多馬拉松大神都穿這個牌子,但緩震要差一些(多威的鞋墊也是出了名的爛),比較適合一定跑量、體重不大的訓練者穿。
舉重鞋和跑鞋的傾向相反,它完全不適宜用來跑、跳,只能用來進行舉重、深蹲訓練,舉重鞋的特點是鞋底既硬又平,來增大與地面接觸面積和摩擦力;
後跟高,可以緩解訓練者腳踝活動度不足的問題,活動度越差,越需要高一些的後跟。
國產的多威,還有adidas,reebok,nike,都是國內健友經常選擇的舉重鞋品牌。
在安踏贊助國家舉重隊之前,多威一直是國家隊、各級專業隊的舉重鞋專用品牌,國外也有很多大神穿這個牌子,質量不輸國外大牌。
2016年里約奧運會開始,安踏贊助國家舉重隊,這款配色的舉重鞋開始進入專業隊,在力量愛好者圈子裡質量和口碑都很不錯。
因為沒有對外廣泛發售,流出來的數量不多,穿這雙鞋進健身房訓練,就像五菱宏光車隊裡中插進一輛蘭博基尼一樣閃耀,前提是你的實力能匹配其他訓練者「這人是專業隊出來的吧」的企盼。
但如果實力不夠。。。就像電影裡邊演的,明明不是大佬,卻在身上紋個關公,那麼結果往往就會「壓不住」。
如果你只是用來練習深蹲,不進行舉重訓練,同時也不存在腳踝活動度受限的問題,那麼也可以穿平底鞋,例如匡威的薄底帆布鞋,帆布鞋的好處是你練硬拉時也可以穿它,而穿舉重鞋練習硬拉時會導致你的重心略微前傾,就不是那麼合適。
追求性價比的話,可以選擇回力,國產老品牌,值得信賴。
如果你既需要進行舉重訓練,又需要進行跑、跳等其他練習,典型的例如crossfit,那麼可以選擇一雙綜訓鞋,例如nike的metcon系列,reebok的nano系列。
但「綜合」的意思是,啥都能沾一點,但啥都不精,所以如果你有專項而不是綜合訓練的需求,比如我就是拿來練深蹲,那麼並不建議選擇這樣的綜訓鞋。
硬拉有專門的硬拉鞋,比如Titan出的這款,外觀與老北京布鞋極為神似,來自西方的現代設計師們,與古老東方五千年的文化傳承,在這一刻產生了來自靈魂深處的共鳴:人類的審美,最終都是殊途同歸的。
但國內比較少見,健友們穿的也少,我們對硬拉鞋的需求是底子平、薄,過高的鞋子會導致你相對槓鈴的位置太高,無法進入一個更省力的啟動位置。
硬拉鞋還需要有足夠的抓地力,特別是對相撲拉選手而言,以防止打滑。
綜合這幾點要求,國內健友一般選擇摔跤鞋或帆布鞋來練習硬拉,例如asics的這款摔跤鞋就很受歡迎。
一般來說,健身訓練對襪子沒有特殊要求,棉質吸汗即可,但硬拉除外,如果你不想把小腿迎面骨磨的鮮血淋漓,就需要一雙能遮蓋小腿的襪子,例如硬拉襪。
足球襪、小腿套也可以勉強用,如果不想另外再單獨購買這些裝備,還可以把套筒護膝護膝拽下來套住小腿。
輔助裝備指目的不是為了保護訓練者,而是為了輔助訓練,提高運動表現的裝備。
助力帶
儘管過早、過多地依賴助力帶,會導致你的握力發展滯後,但合理地使用握力帶,還是利大於弊的,它可以讓你承受更大重量或者組次數的硬拉訓練,也能讓你避免在引體向上時,手抓不住槓而完不成既定計劃。
記得選擇這種棉質的拉帶。
(請無視圖片上方這條廣告語,我只是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圖,只能去某寶上搬一張)
如果你在臥推時總是習慣肘部張的很開,這會給你的肩造成額外壓力,並且你的三頭肌處於不利的發力位置,那麼臥推彈弓將會是很好的糾正工具。
此外,臥推彈弓還能提供助力,特別是在下半程,它其實就是一個簡易版的臥推背心,能夠讓你推起一個更大的重量。
個人建議在日常的臥推訓練完成之後,再補充幾組彈弓臥推,但不適宜把彈弓臥推直接作為你的臥推訓練主項。
不同顏色的臥推彈弓彈性不一樣,需要根據自己的臥推重量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