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幾根嬌脆水靈的春筍,切成兩半,筍尖做油燜筍,筍肉做醃篤鮮。
在物資不那麼豐足的年代,這是許多會「做人家」的上海人的辦法,藏著一種精妙的生活智慧:
筍尖細嫩,炒著吃最香;下部纖維感重些,正好和鮮肉鹹肉一起入鍋,「篤」到瑩潤泛光。
找本幫菜大廚請教了傳統做法和配比,再為你們做了些新手友好的改良。手殘如我試了試,居然也能做得像模像樣:
趁著春筍最好的時節,把菜譜給你備上,再不吃,就來不及了~
買幾根嫩嫩的春筍
剝春筍殼,你可以這樣,先沿著筍體豎切一刀。
再沿著切口掰開,筍殼就輕鬆脫下來了。
從根部往尖端方向,輕輕試切,直到能輕易切下,去掉老根。
你就獲得了一堆白嫩水靈的筍寶寶:
炒一盤不會失敗的油燜筍
不同的筍菜,對應的切法也不一樣。做油燜筍,最好先用刀背輕輕拍松:
再切成條狀。比起滾刀塊,這樣受熱更均勻些。
大廚說,這時節的筍,夠鮮夠嫩,不用焯水也不澀口。焯過水,反倒損了風味。
怎麼挑到鮮嫩好吃的筍?文末會教。
另一個小秘訣,是用豬油代替菜油來炒。就像醃篤鮮用鮮肉鹹肉來燉一樣,用葷油做油燜筍,對香氣也有指數級提升!
大火熱油,鍋裡微微冒煙後,將切好的筍倒入翻炒。
如果筍表面有水分,下鍋前記得用廚房紙吸乾。
大約3分鐘後,筍的邊緣開始略微泛黃,逸出焦香。
倒入小半碗水至剛剛沒過筍,再放入生抽、老抽和糖。
傳統的油燜筍講究濃油赤醬,老抽著色,生抽提味,碎冰糖亮色。
我們用的配比,是400克淨筍(大約是兩斤沒剝殼的筍),配20克生抽,10克老抽,和20克左右碎冰糖。
吃不慣濃油赤醬的,老抽可以再減些量,醬汁只包裹外層,筍的內部依然保持清甜。
許多菜譜會教你先倒老抽和糖上色,再加水和生抽熬。香是香,但新手特別容易炒出焦苦味。
改一改順序,先加水,再放調料,就能炒得氣定神閒~
蓋上鍋蓋,中火燜7-8分鐘。嘗嘗味道,開鍋蓋大火收汁。記得在這一步再撒適量碎冰糖,能讓油燜筍更鮮亮!
袁枚《隨園食單》裡說,「切蔥之刀,不可以切筍。」雖然許多人都習慣油燜筍加蔥花,但我們覺得蔥味確實會衝了筍香,因此略去。
春天的油燜筍,這麼簡簡單單地上桌,就足夠鮮甜~
燉一鍋很厲害的醃篤鮮
醃篤鮮的做法,比油燜筍更簡單。好吃的秘訣,在於選料。
鮮肉和鹹肉的搭配,要注意肥瘦。如果鹹肉用了較肥的五花肉,鮮肉就最好用肋排、龍骨或是蹄髈。
反過來,如果鹹肉用了鹹腳圈(豬蹄和蹄髈中間的一塊部位,骨頭多,膠原蛋白豐富),那鮮肉就可以拿五花肉來配。
再講究一點,可以用南風肉代替鹹肉——它的醃製程度介於鮮肉和鹹肉之間,有鹽醃的鹹香,又還留著一點鮮肉的風味,肉比較精瘦,配鮮五花肉最好。
追求更鮮的,可以放一小塊火腿,就一小塊!
鹹肉、鮮肉和筍的比例,傳統上是1:1:1。不過如今大家都更愛吃筍,可以稍微調整為鹹肉一斤,鮮肉一斤二兩,筍一斤半以上的比例。
水加多少?你用一個大砂鍋裝好材料,鹹肉和鮮肉分別佔五分之一的空間,筍佔五分之一再多一點,剩下五分之二的空間,加足水就行。
醃篤鮮不像其他燉湯,吃筍吃肉跟喝湯同樣重要,所以水不宜太多。燉好之後,整鍋湯有三分之二都是湯料——這樣的水量,就差不多了。
備好料,接下來的步驟非常簡單。鮮肉和鹹肉都切好塊,冷水下鍋,先焯一遍水。
鹹肉久燉易散,不要切得太小,上圖這麼大就好。
撈出後放入砂鍋,放一勺黃酒、兩片姜,加足水,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
燉濃湯醃篤鮮,可以轉中火,讓湯保持翻滾,油脂漸漸乳化,水就會變成濃濃的乳白色。
想燉清湯呢,就需要一點耐心:注意撇浮沫,燒開後火力轉到最小,保證湯水不要咕嚕咕嚕翻騰。
燉湯的時候,我們來把筍切成滾刀塊:
筍夠鮮夠嫩,可以不用焯水。肉燉到半小時左右,就把筍丟進去:
清湯別燉太久,保持小火不翻滾,再煮半小時就可以出鍋。濃湯呢,再煮一小時甚至兩小時,都沒問題。
大廚說,從前上海人做的醃篤鮮,油多且香,但未免有些膩。因此有不少人喜歡放百葉結來吸油。
但百葉結不能久煮,豆味進了湯裡,反而不妙。如果想吃,出鍋之前放一把,略煮一下就行。
筍節空隙裡汪著鮮美湯水,油脂浸潤下泛出白玉光澤。春日裡喝上一碗,渾身都暖了:)
最後,我們來聊聊怎麼挑筍
看筍嫩不嫩,可以用指甲掐一下底部筍肉。如果輕輕一掐就有深印痕,說明夠嫩。要是印痕太淺甚至掐不動,就是老筍了。
要是不能上手掐,也可以看長相。好的春筍,應該飽滿中略帶彎曲,從根部到尖部不超過30釐米。如果整根筍又瘦又長又直,通常是老筍。
筍節也是判斷依據,節與節之間越緊密,肉質也越細嫩。
如果,你連挑都懶得挑……
沒關係,今年的春筍,我們幫你備好了!
杭州臨安天目山上,有大片茂盛的竹林。其中有一種雷竹,因春雷後出筍而得名。響雷一過,竹筍就冒尖:
天目山雷筍向來出名。這裡地勢向東開口,迎接來自海洋的暖溼氣流,雨量充沛,還有疏鬆黃土和清澈山泉,特別適合竹林生長。
山裡晝夜溫差大,也利於養分積累,長出來的雷筍都白白胖胖,又脆又甜!
每天早上,農民伯伯都要進山採筍。現挖的筍,最是新鮮。
我們只挑生長期在20天以內,殼薄肉肥的新筍。大小也要經過篩選,太老太小都不能要。
清晨進山採挖,下午就發貨,帶著一點泥土保鮮,從產地送到你手裡,還是瑩潤水嫩的一籃筍寶寶。
掰起來手感特別爽脆!
不過,雷筍好吃的時節,僅有短短二十來天,錯過只能明年再見。
喏,我們緊趕慢趕上了架,就為了給你,最水靈的一口時鮮。
買竹筍前的Tips:
1、一份春筍帶殼重量4斤左右(15-20根),已剔除部分老根,同時留一小部分來保持鮮度,吃之前切掉即可。
2、收到訂單後,按順序安排清晨進山採摘,下午從產地發出。
3、春筍講究的就是鮮嫩,收到後儘快吃!如果一時吃不完,帶殼裝入保鮮袋,放入冰箱冷藏可保存3天。去殼切段煮熟後,保鮮袋密封冷藏也可保存3天左右。
企鵝市集 | 臨安天目山雷筍
58元4斤,包郵👇
或登錄企鵝市集淘寶店:¥4l1vbCSaXrh¥
感謝釘子哥、高超對本文的幫助
更多好吃的菜譜,請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