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就能增強肌肉,跑者還有必要做力量訓練嗎

2020-12-26 跑步聖經

跑步過程中,對工作的肌肉來說,也是一個增強的過程。既然跑步能讓肌肉變強,那麼跑者還有必要進行專門的力量訓練嗎?

美國波士頓的運動生理學家兼跑步教練喬-麥肯基表示:「跑步的時候,大多數的肌肉工作或者收縮都是離心的,這是身體最大難度的負擔。」

當肌肉延長時才會出現離心收縮,比如在下蹲的過程中,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就會做離心收縮。

而在跑步過程中,腳落地時,來自地面的衝擊力是體重的2-4倍,肌肉也是在進行離心收縮。而在這個過程中,就會對肌肉生長產生刺激作用,特別是在跑步新手身上表現更明顯。

《鍛鍊與運動科學評論》雜誌曾刊登過文章就指出,跑步之類的有氧運動確實能促進肌肉生長。

麥肯基表示,像斜坡跑步,需要克服重力的影響,這就會要求肌肉需要提供更多的能量。

通過這樣的鍛鍊,讓肌肉的功能效率得到提高。還有速度訓練,由於強度比較大,對肌肉的要求同樣也很高。這樣的高強度訓練,對於增強肌肉都是比較好的。

那麼,跑者是否還有必要進行專門的力量訓練呢?答案是肯定的。因為跑步時鍛鍊到的肌肉畢竟是少數的,而且和力量訓練相比,效果肯定不如後者。

通過每周2-3次的力量訓練,跑者不僅能增強耐力表現,提升跑步效率和速度,還能夠讓肌肉和結締組織變得強大而預防傷病侵襲。

相關焦點

  • 跑者有必要進行負重訓練嗎?
    事實上,跑者比你想像的更需要負重訓練。在日常訓練中增加負重訓練,即使只是每周一到兩次,對於高效的跑步也是必不可少的。 負重訓練幫助跑者達成了三大目標,「它通過強化肌肉和結締組織防止你受傷;也會通過改善神經肌肉協調和力量助你跑得更快;它還會通過改善協調性和步幅效率來提高跑步的經濟性。
  • 如何增強跑者小腿肌肉力量?它關係到跑姿、跑速及跑步經濟性
    小腿肌肉主要包括腓腸肌和比目魚肌,小腿變得強壯之後,可以讓跑者更好的保持正確的跑姿,跑速更快,輸出的能量更多提高跑步經濟性。如果跑者的小腿不夠強壯,容易導致跟腱炎、脛骨疼痛、小腿拉傷甚至足底筋膜炎等傷病的發生。
  • 不做力量訓練,只跑步,這樣無法獲得你想要的效果
    許多跑步減肥的朋友可能會這樣困惑:既然跑步可以減肥,為什麼你還需要去健身房鍛鍊呢?然而,馬拉松運動員也有疑問:我喜歡跑步和馬拉松,平時多練習跑步就好了,為什麼我還要做力量訓練呢?跑了這麼久,你仍然持有這種觀點,那麼你對力量訓練真的有一個很大的誤解,下面就讓我們仔細來看看吧:1、跑步對減肥效果有限當我們跑步時,我們的身體需要氧氣來燃燒糖、脂肪和蛋白質來產生熱量,我們跑得越久,燃燒的脂肪就越多。然而,有氧運動無法將這種燃脂效果繼續下去,當身體適應運動時,只能通過增加跑步量和延長跑步時間來減肥。然而,顯然,我們不可能一直增加運動量。
  • 肌肉與跑步不可兼得?真正意義的「掉肌肉」只有一種情況!
    難不成,跑步真的是肌肉殺手嗎?當然不是!只不過,很多推崇力量訓練的人,也常勸誡少跑步,因為跑多了會掉肌肉。那麼……長期在健身房健身的人士受教練影響,排斥耐力運動,而跑者似乎同樣也很排斥到健身房做力量訓練。
  • 跑步減肥好,還是做力量訓練減肥好呢?看完這幾點你就知道了
    說到減肥很多人想到的第一種運動就是跑步減肥,跑步的運動效果確實不錯,當你剛開始堅持跑步後,你會發現自己的體重每天都會慢慢地下降,而且心肺功能也在提升,當你堅持了長時間的跑步之後,自己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好,感覺身體要比以前好得多。運動確實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大。那麼除了跑步能夠讓人瘦下來,堅持做力量訓練可以讓人減肥嗎?肯定是可以的。
  • 既然跑步可以瘦下來,為什麼還要多做力量訓練?
    很多人會選擇跑步作為燃脂瘦身的運動,因為跑步鍛鍊的熱量消耗是比較可觀的,每天跑步40分鐘,長期堅持下來你的身材就會慢慢瘦下來。但是,健身過來人告訴你,減肥期間除了需要多做有氧運動外,還需要加強力量訓練。有人就有疑問了:既然跑步可以瘦下來,為什麼還要多做力量訓練?
  • 增加坡度訓練,有效提高跑坡能力,成為更強的馬拉松跑者
    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兩點:第一:對於跑坡,跑者會自然形成一種畏懼和緊張心理。上坡時,不僅感覺費力,而且肌肉的緊張感也成倍增加,跑步體驗不是很愉快。第二:很多人訓練都是在學校操場或者周邊的公園,城市路面也很少能找到合適的坡進行訓練。
  • 如何提高跑步成績?跑者需要知道的5種速度訓練
    如何提高跑步成績?跑者需要知道的5種速度訓練 大多數人認為馬拉松訓練就是累積裡程,這樣就能讓你在比賽中堅持跑完42.195km。
  • 如何增強跑者核心力量?可以嘗試5個負重訓練,讓你跑步更穩
    導語:健身運動越來越成為人們追求健康的途徑,大家對於核心鍛鍊的重視度越來越大,關於核心訓練的說法不凡奇多,因為它的用途不僅表現在力量鍛鍊上,就連我們經常接觸到的跑步也和它有著緊密的關係,接下來的話題,讓我們一起了解跑步和核心鍛鍊有著怎樣的關係?
  • 間歇跑:每個跑者的魔鬼訓練,為什麼這樣說?
    間歇跑:每個跑者的魔鬼訓練,為什麼這樣說? 在跑步中,我們的間歇跑又是什麼?
  • 無傷奔跑的10大終極要領:最後一點很重要|跑步|跑者|力量訓練|慢跑...
    這個引發傷痛的跑步時長或者距離沒有定論,初級跑者可能跑幾公裡就會出現疼痛,成熟跑者某段時間跑量陡增或者速度跑得偏快,就會發生傷痛。  這說明跑步傷痛跟負荷積累有關。  身體能力與跑步負荷不匹配是導致傷痛的根源
  • 漲知識|跑者也得進行重量訓練,但該選多重的啞鈴?
    寒冬將至,不少跑者紛紛從戶外轉戰健身房,將「冬訓」的重點放在力量上。而力量訓練是門大學問,一個最簡單的問題,可能很多人都回答不上來——「你知道多大重量的啞鈴和槓鈴最適合自己,又能增強跑步表現嗎?」在有經驗的跑者中間,這已經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是不同於健身和健美,對於「嚴肅跑者」來說,對於力量的增強其實有一個限度,而並不是肌肉越大越好。「對於跑者來說,適度的重量訓練是最重要的,只有在選擇合適自己重量的啞鈴或者槓鈴進行訓練時,身體才能在增強肌肉力量的同時,不至於增長太多的肌肉。」
  • 越跑越虛!跑步會把肌肉給跑沒了?
    不是說跑步可以增強體質嗎?為什麼我跑步會「掉」肌肉呢?我們又該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跑步會不會掉肌肉這個話題困擾了很多人,有人會說:「你看馬拉松運動員那麼瘦,說明他們肌肉並不發達呀!」的確,如果將短跑運動員與長跑運動員放在一起,兩類人的體型差異一比就出來了,短跑運動員肌肉發達,而長跑運動員身材瘦削。很多推崇力量訓練的人,也會說少跑步,因為跑多了會掉肌肉。
  • 跑步VS擼鐵,哪個更減脂?真人實測後,結果出乎意料!
    跑步圈與擼鐵圈(做力量),他們代表著有氧黨和無氧黨,但總有一種感覺,這兩邊的人們都互存有偏見,甚至還會互有鄙視,不願嘗試對方的運動。在跑步圈,很多跑者動輒一個月跑兩三百公裡,卻從來不擼鐵;而在擼鐵圈,那些臥推深蹲隨便一百公斤做組的壯漢們,但是卻談跑色變。
  • 跑步訓練中的典型錯誤,大部分跑者都改不了
    「欲速不達」用來形容跑步訓練,特別是以馬拉松、超馬為目標的長距離耐力跑步訓練,真是再貼切不過了。很多跑者只關注配速,一開表就猛衝,其實對提高跑步成績並無益處。>比賽成績不理想時進行加量懲罰性訓練在受傷的情況下仍舊堅持跑步建議:高強度訓練只能一時起效,不論是保持身心健康,還是備戰馬拉松的跑步初衷,都要以長遠的眼光看效果,紮實的低強度有氧訓練能夠穩步提高耐力水平,更有助於跑的遠、跑的久。
  • 20分鐘3套力量訓練 增強跑者全身肌肉
    網易體育10月13日報導:通過力量訓練增強肌肉
  • |肌肉|力量訓練|跑步|慢跑_網易...
    不過近幾年也有一些比較前沿的訓練者認為,拉伸訓練可以放到健身中的最後一組,與力量訓練同時進行,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身體的肌肉力量,增強增肌減脂的效果。  此外,由於將拉伸融入健身的最後一組動作,還可以附加相對較大的力量,比起傳統只用自重的拉伸,境界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 如何利用耐力和爆發力,改變跑者訓練中的劣勢?
    跑步有方法和技巧的因素,也有先天的因素。而訓練方法也是和先天優勢有密切關係的,特別是當跑步遇到瓶頸的時候。同樣是速度訓練,有的跑者遊刃有餘,有的痛苦不堪;同樣是耐力訓練,有的輕鬆自如,有的咬牙堅持。跑者在訓練的時候,就應該從增強耐力的目標出發,採取對應的訓練方法。跑者在第一天進行間歇跑速度訓練,如果第二天把速度降下來,就會發現可以跑得更遠。同樣的道理,如果第一天進行長距離訓練,第二天縮短距離,就能跑得更快。這兩者訓練方法,看似降低了速度和縮短了距離,但最終是提高了訓練成績,一個增強了耐力,一個提高了速度。
  • 最適合跑者的交叉訓練選擇—騎動感單車!
    最適合跑者的交叉訓練選擇—騎動感單車!如果你是一位資深跑者,那麼你一定會知道交叉訓練的重要性。但是很多跑友往往忽略了交叉訓練又或者是完全不知道什麼是交叉訓練。那麼,什麼是交叉訓練呢?交叉訓練顧名思義,交叉訓練就是指訓練交叉進行。經常進行交叉訓練的人,就像一個不挑食的人,什麼食物都吃,所以營養會更均衡。同理,經常交叉訓練的跑者,他的身體各項能力都會得到均衡發展。跑步可以鍛鍊到我們身體的大部分肌肉和骨骼,但是有一些重要的肌肉群它卻沒辦法強化到,比如腹部核心力量。
  • 跑步技巧,提升你的跑步能力,馬拉松跑者必做的5個爆發力訓練
    跑者常說「跑馬拉松要練耐力,跑短跑要練爆發力。」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其實,跑馬拉松不僅僅需要練習耐力,當你從初級跑者,想通過更高的水平,跑步成績更上一層樓時,在訓練跑步耐力的同時,也需要訓練跑步爆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