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肌肉主要包括腓腸肌和比目魚肌,小腿變得強壯之後,可以讓跑者更好的保持正確的跑姿,跑速更快,輸出的能量更多提高跑步經濟性。
如果跑者的小腿不夠強壯,容易導致跟腱炎、脛骨疼痛、小腿拉傷甚至足底筋膜炎等傷病的發生。下面的6項訓練,既能讓小腿變得強壯,又能降低受傷風險。
1、腳尖走路
這項練習主要是增強小腿的肌肉力量。雙手各握一隻啞鈴,雙臂自然下垂位於身體兩側。將腳後跟抬起,用腳尖向前走路60秒鐘。在此過程中,確保身體直立。這項訓練不僅鍛鍊小腿,還有助於心血管健康。如果感到輕鬆,就加大啞鈴的重量。
每天做3組。
2、提踵
這項練習主要是拉伸和增強小腿肌肉。站在一個木箱上,雙手放在腰間,腳後跟懸空,用腳尖支撐著身體平衡,身體保持直立。將腳後跟向上抬起,然後緩慢的下降,大約持續10秒鐘,腳後跟降至木箱水平面以下。
每次做3組,每組15次。
3、增強式跳躍深蹲
這些訓練主要是拉伸小腿肌肉,提升能量輸出效率。擺好站姿,雙腳比肩略寬,腳尖略微向外。雙手放在胸前並握緊,臀部向後下沉,膝蓋彎曲,擺出深蹲的姿勢。然後身體發力,向上跳躍,雙臂自然打開,儘可能跳的越高越好。落地時要輕柔,並保持深蹲的姿勢。
每天做3組,每組15次。
4、下犬式
這是瑜伽運動中的一個動作,主要是為了拉伸小腿肌肉,在劇烈運動之後讓腓腸肌得到放鬆。先跪在地面,手腕位於肩膀正下方,膝蓋位於臀部下方。雙腳向後移動,擺出平板撐的姿勢。臀部逐漸向上抬起,身體與地面呈現三角的形狀。雙腿要繃直,背部不能彎曲。雙腳要完全貼著地面。保持這個姿勢10秒鐘。
跑前或者跑後各做3組。
5、小腿拉伸
這項練習適合在跑後進行,可以減輕肌肉疼痛。面對一堵牆站立,雙臂在身體前方伸直,雙手完全貼著牆面。先將左腿向前邁一步,膝蓋彎曲,腳貼著地面,然後將右腿向後方完全伸直,腳完全貼著地面,此時能感受到對右腿的拉伸。保持30秒之後,換左腿進行拉伸。
每天練習3組。
6、滾泡沫軸
這項練習適合在跑步結束後進行,緩解肌肉緊張,增強靈活性。坐在地面上,在左腿踝關節下方放置一個泡沫軸,右腿放在地面或者交叉放在左腿之上。雙手在身體後方支撐著身體,臀部抬起離開地面,然後將泡沫軸在左腿的腳踝和膝蓋之間來回滾動,15次之後換右腿進行練習。
每天練習3組。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