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強跑者小腿肌肉力量?它關係到跑姿、跑速及跑步經濟性

2020-12-18 瀟湘晨報

小腿肌肉主要包括腓腸肌和比目魚肌,小腿變得強壯之後,可以讓跑者更好的保持正確的跑姿,跑速更快,輸出的能量更多提高跑步經濟性。

如果跑者的小腿不夠強壯,容易導致跟腱炎、脛骨疼痛、小腿拉傷甚至足底筋膜炎等傷病的發生。下面的6項訓練,既能讓小腿變得強壯,又能降低受傷風險。

1、腳尖走路

這項練習主要是增強小腿的肌肉力量。雙手各握一隻啞鈴,雙臂自然下垂位於身體兩側。將腳後跟抬起,用腳尖向前走路60秒鐘。在此過程中,確保身體直立。這項訓練不僅鍛鍊小腿,還有助於心血管健康。如果感到輕鬆,就加大啞鈴的重量。

每天做3組。

2、提踵

這項練習主要是拉伸和增強小腿肌肉。站在一個木箱上,雙手放在腰間,腳後跟懸空,用腳尖支撐著身體平衡,身體保持直立。將腳後跟向上抬起,然後緩慢的下降,大約持續10秒鐘,腳後跟降至木箱水平面以下。

每次做3組,每組15次。

3、增強式跳躍深蹲

這些訓練主要是拉伸小腿肌肉,提升能量輸出效率。擺好站姿,雙腳比肩略寬,腳尖略微向外。雙手放在胸前並握緊,臀部向後下沉,膝蓋彎曲,擺出深蹲的姿勢。然後身體發力,向上跳躍,雙臂自然打開,儘可能跳的越高越好。落地時要輕柔,並保持深蹲的姿勢。

每天做3組,每組15次。

4、下犬式

這是瑜伽運動中的一個動作,主要是為了拉伸小腿肌肉,在劇烈運動之後讓腓腸肌得到放鬆。先跪在地面,手腕位於肩膀正下方,膝蓋位於臀部下方。雙腳向後移動,擺出平板撐的姿勢。臀部逐漸向上抬起,身體與地面呈現三角的形狀。雙腿要繃直,背部不能彎曲。雙腳要完全貼著地面。保持這個姿勢10秒鐘。

跑前或者跑後各做3組。

5、小腿拉伸

這項練習適合在跑後進行,可以減輕肌肉疼痛。面對一堵牆站立,雙臂在身體前方伸直,雙手完全貼著牆面。先將左腿向前邁一步,膝蓋彎曲,腳貼著地面,然後將右腿向後方完全伸直,腳完全貼著地面,此時能感受到對右腿的拉伸。保持30秒之後,換左腿進行拉伸。

每天練習3組。

6、滾泡沫軸

這項練習適合在跑步結束後進行,緩解肌肉緊張,增強靈活性。坐在地面上,在左腿踝關節下方放置一個泡沫軸,右腿放在地面或者交叉放在左腿之上。雙手在身體後方支撐著身體,臀部抬起離開地面,然後將泡沫軸在左腿的腳踝和膝蓋之間來回滾動,15次之後換右腿進行練習。

每天練習3組。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跑姿沒有最佳但避免傷痛的跑姿有這些要求:10張圖展示無傷跑姿
    所謂摺疊:就是大腿和小腿摺疊,通過摺疊可以減少轉動半徑,增加轉動速度,讓腿更快前擺。當然並非任何速度下的跑步都需要充分摺疊大小腿,在速度快時,自然摺疊幅度也會加大,速度慢時,並不需要充分摺疊,跑者不要以一個刻板模式理解跑姿,因為跑姿是隨著速度變化而變化的。
  • 別再說你會跑步!這10個跑姿誤區讓你越跑越廢
    也許沒有最佳跑姿,但一定有科學合理的跑姿,科學合理的跑姿用專業術語說就是符合運動生物力學的基本原理,省力效果最大化,同時承受應力負荷最小化。因此,科學合理的跑姿對大眾跑者非常重要,一方面它可以幫助大眾跑者節省能量,提高跑步效率,一方面有助於減少跑步帶來的應力負荷,預防損傷減少傷痛。
  • 跑步總是跑不快,可能是雙腿力量不足,不妨試著這樣練
    導語:跑步是大家最為熟悉的經典運動形式,它不僅能夠幫助訓練者減脂瘦身,因為它是全身運動的標杆,通過跑步可以提高全身的運動水平,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對於跑步的知識到了痴迷的狀態,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如何提高跑步速度的話題。
  • 跑步傷痛如何應對,跑者必看
    於是想通過跑步來減肥,買了跑鞋和速乾衣服,在附近的操場或公園開始刷圈,但是沒跑多久,不僅沒減掉幾斤肉,反而就出現了各種傷病。 跑步最開始的1個月,先後出現腳踝疼痛,足跟疼,小腿腫痛,然後膝蓋內側、膝蓋外側也出現酸痛. 本來你是想跑出一個健康的身體,卻帶來了惱人的傷痛。
  • 跑者必須知道的10大關鍵跑步知識,你知道幾條?
    跑步可以很簡單,因為隨時隨地開展,無需同伴無需條件,跑步也可以很複雜,跑前熱身、跑後拉伸、正確跑姿、傷痛康復、力量強化、裝備選擇、營養補給……這些方方面面無一不是學問很深,跑者說起來可謂如數家珍。今天,帶給大家的跑步的1到10。
  • 為什麼跑姿因人而異?
    跑姿是動態變化的,不同速度跑姿表現不同,再加上初級跑者跑得慢,高級跑者跑得快,動態理解跑姿最終就變成了這樣一個事實:初級跑者的跑姿本來就和高級跑者的跑姿有所不同,所以對於不同水平跑者應當有不同的跑姿要求。那麼初級跑者的跑姿的關鍵是什麼呢?步頻。
  • 無傷奔跑的10大終極要領:最後一點很重要|跑步|跑者|力量訓練|慢跑...
    與靈活性相對應的就是穩定性,良好的動作穩定性是通過力量實現的,肌肉力量不足就會表現為動作鬆散、變形、不穩定。對於跑者來說,必須加強身體基本能力,這種基本能力就是靈活性和穩定性在跑者身體和諧統一。  一方面,你有足夠的靈活性,另一方面,你又具備良好的穩定性。
  • 為什麼專業跑者都注重力量訓練,跑步的力量訓練包括哪些內容?
    專業跑者和普通跑者的一大區別就是專業跑者比較注重力量訓練,而普通跑者則不太重視甚至不知道力量訓練,普通跑者大多認為跑步只要多跑多練就可以了,他們通常是通過積累跑量來提升跑步水平,實際上這正是他們無法脫離「普通」的一大原因。
  • 常見錯誤跑姿,你犯過嗎?正確跑姿中的10個關鍵點
    一跑就累,肌肉和韌帶拉傷了,小腿還越跑越粗。你有沒有想過,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可能是你錯誤的跑步姿勢!這些錯誤跑姿,你犯過嗎?這會導致身體重心過度前移,此時,脊椎和膝蓋將受到較大壓力,一方面容易因此失去平衡,還可能讓小腿越跑越粗。 02 手臂僵硬 手臂肌肉過分緊張,就無法更好地將力量集中於腿部輔助自己的步伐,還會加重雙腿受力,影響跑步效果,令人更加疲憊。
  • 作為跑者,如何進行核心力量訓練?
    而核心肌群在此過程中擔負著穩定重心、傳導力量等作用,同時也是整體發力的主要環節,對上下肢體的協同工作起著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 那麼,我們在日常跑休時,如何進行核心力量訓練呢? 跑步步幅太小?
  • 跑者有必要進行負重訓練嗎?
    很多跑者對負重訓練望而生畏,其實方法得當,即使只是每周一到兩次,也能慢慢感受它帶來的好處。 事實上,跑者比你想像的更需要負重訓練。在日常訓練中增加負重訓練,即使只是每周一到兩次,對於高效的跑步也是必不可少的。 負重訓練幫助跑者達成了三大目標,「它通過強化肌肉和結締組織防止你受傷;也會通過改善神經肌肉協調和力量助你跑得更快;它還會通過改善協調性和步幅效率來提高跑步的經濟性。
  • 以跑馬拉松為目的的跑者,可以如何利用跑步機訓練?
    路跑時稍微改動呼吸、擺臂、跑姿,配速多少都會引起波動。或者很多人跑著跑著就會「不由自主」的跑快/跑慢。在跑步機上就沒有這些問題。有些人會用「催眠功效」來形容在跑步機上跑步,殊不知長時間路跑很多人也會有這樣催眠的感受,只不過跑步機可以避免你因為「催眠功效」造成的配速波動。跑步機更適合專項的訓練。比如上坡跑和下坡跑(下面會具體說),訓練強度和配速精準控制的好處之一,就是訓練效果可以被更精確的量化。
  • 很多跑者已經將跑步融入自己的生活方式
    大眾跑者傷痛率高達88.3%男性跑者傷痛率高於女性從下表可見,膝痛仍然是跑者面臨的最主要傷痛,其中膝前痛和膝外側痛最為常見,除此以外,足踝小腿也是很常見。有一個新的需要關注的地方是肌肉拉傷也成為跑者發生的一種重要傷痛,而在之前傷痛調查中很少被提及,慢跑相比快速奔跑,肌肉拉傷概率要低不少。
  • 跑步就能增強肌肉,跑者還有必要做力量訓練嗎
    跑步過程中,對工作的肌肉來說,也是一個增強的過程。既然跑步能讓肌肉變強,那麼跑者還有必要進行專門的力量訓練嗎?美國波士頓的運動生理學家兼跑步教練喬-麥肯基表示:「跑步的時候,大多數的肌肉工作或者收縮都是離心的,這是身體最大難度的負擔。」當肌肉延長時才會出現離心收縮,比如在下蹲的過程中,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就會做離心收縮。
  • 適合跑者的肌肉鍛鍊法
    全文字數 | 1305字    建議閱讀時間 | 3分鐘與健身愛好者相比,大多數精英跑者的肌肉塊頭都不大,儘管如此,跑者的身體並不弱,相反,跑步會讓人更強壯。對跑者來說,衡量力量的標準也不單純是你能舉起多少重量,還有你能以多快的速度使用肌肉力量,以及肌纖維的能力。如果問,跑步能鍛鍊肌肉嗎?答案是肯定的。
  • 提升配速關鍵一步,跑者頂級訓練方式——間歇跑
    間歇時就是讓肌肉及其他活動器官得到休息,當心率恢復到10左右就可以進行下一組訓練;簡單說就是快速跑一陣,休息一下,再接著跑,接著休息,不斷循環的跑法就是間歇跑。戴劍松和鄭家軒一書《無傷跑法》中認為進行間歇跑時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間歇跑不適合初級跑者,建議有4~6周的訓練基礎後再開始間歇跑。 每次的訓練時間一般在2~5分鐘之間。
  • 為何頂級跑者的小腿超強大,不跑步時都堅持做這些!
    現在的跑者已經越來越重視核心、腿部、臀部的力量訓練,但有一個部位,很多跑者往往不知道如何訓練,這就是小腿。事實上,頂級的馬拉松運動員小腿力量非常強大,這既為他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蹬地動力,也為落地時有效緩衝和穩定支撐提供了可靠保證。
  • 小腿太粗,堅持晨跑不見效果,如何做才能瘦?
    跑姿不正確主要以下幾方面:①彈跳式跑姿,蹦蹦跳跳的在不規則的路線跑步,長期這樣跑容易造成肌肉撕裂或拉傷,小腿由於需承受來自身體帶來不同的壓力從而變粗。②剎車式跑姿,在身體發力向前衝的狀態時突然停下,雙腳在落地時的力量就會與相反的力量作用與小腿,這也是跑步時不能馬上停下來的原因之一,時間長了也會導致小腿變粗。③甩腿式跑姿你有留意到很多人在跑步時雙腿是不規則的,總是甩來甩去。
  • 跑步你跑對了嗎?跑者常見5大下肢傷害!
    跑步著地產生的地面反作用力是走路的3-5倍,大多數的傷害都是勞損類。下肢肌肉變得越緊繃,就會干擾到跑步時大小腿的活動功能和力學,也會影響骨盆、下背部和臀部的姿勢,都會降低跑步的效率,並增加受傷的機率。若沒有適當的復健和休息,將損傷降到最低,根據統計有50-70%的復發機會,以下將介紹跑步常見五大下肢運動傷害。
  • 跑步技巧,提升你的跑步能力,馬拉松跑者必做的5個爆發力訓練
    跑者常說「跑馬拉松要練耐力,跑短跑要練爆發力。」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其實,跑馬拉松不僅僅需要練習耐力,當你從初級跑者,想通過更高的水平,跑步成績更上一層樓時,在訓練跑步耐力的同時,也需要訓練跑步爆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