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減肥又要好吃 訂閱制中式代餐出道 撬動舌尖上的千億市場

2020-12-21 杭州網

每日商報訊 當同事們還在糾結中午吃什麼的時候,小萬把主餐為海鮮糙米粥的便當盒放進了微波爐加熱,不過這並不是小萬自己準備的。「我平時一個人住,工作又忙,哪有空做這些。這是我在線上購買的代餐產品,基本上以中餐為主。」小萬說。

預製的中餐也能成為代餐嗎?在大眾固有的印象裡,代餐大多是能量棒、代餐粉等提供營養與飽腹感的功能性食品,卻很難讓人獲得食物滿足感。事實上,食品創新極度多樣化的今天,代餐概念以升級的形式再一次出現在消費者面前。尤其在這一輪疫情的背景下,越來越多人宅家吃胖之後,聽起來遠不及外賣誘人的代餐產品,卻因為其健康、便捷、功能強等特點逆勢突圍。

訂閱制懶人代餐受追捧 中式代餐既要好吃又要健康

小萬選擇的這款代餐產品,名叫「咚吃」。記者在其淘寶店鋪發現,「咚吃」主營兩款產品,分別為3日代餐和21日代餐,包括早中晚三餐,可以讓用戶每天的熱量攝入量在1000到1200 卡之間。菜品種類以中式為主,比如廣式姜醋雞、海鮮糙米粥等,每天的花費平均70元左右。

與保質期較長的傳統代餐產品不同,中式代餐最重要的是口感和新鮮度。記者諮詢客服後了解到,目前「咚吃」共有10個冷鏈倉分布在全國,通過順豐或者京東冷鏈配送。用戶購買了21天的正裝後,「咚吃」會每隔3-4天配送一次,每次配送3日的分量。

主打正餐減重的不止「咚吃」一家。「Yota」也專門為減脂小白設計了多個系列的21天健康餐,熱量控制和價格與「咚吃」相差不大。

不過與「咚吃」不同的是,「Yota」是以外賣的形式,把冒著熱氣的食物在固定時間段送到用戶手中。

既能享受中餐的美味,還能在不知不覺中瘦身,這樣的「懶人瘦身」模式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注意。目前,「咚吃」淘寶店鋪的粉絲量已達68萬,躋身天貓雙十一品類銷量前列,「Yota」也已有數十萬用戶。

另外,代餐的口感也至關重要。代餐剛剛興起時,曾有人評價輕食是反人性的,當一種食物的口味不容易被記住或上癮,就意味著它大概率不會被主流市場接受。

仁弘資本投資經理楊雯就曾表示,在中國這樣一個吃貨大國,民以食為天,如果純粹是追求健康標籤而口味欠佳的代餐,在目前看來,還不具備普及的必要條件。也有投資人透露,雖然一直在關注健康食品領域,但始終沒有投資該類公司,產品不好吃是關鍵。而中式代餐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口感問題。

瞄準年輕消費群體 用社交裂變點燃市場

中式代餐只是代餐中的一種新形式。比如將食物深度加工以液體形式呈現的若飯、以膳食纖維飲料為切入口的元氣森林等創新品牌,均瞄準了代餐這個龐大的市場。

契合當代年輕人的消費心理,是代餐能夠流行的一大原因,另一個原因是,目前市面上的代餐品牌,傾向於用社交裂變的方式傳播。社交如今已經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尤其是Z世代年輕群體。

小萬當初購買「咚吃」,是看了小紅書App上一篇筆記後被安利的。記者在該App上搜索後發現,分享咚吃筆記的數量有近100篇,咚吃官方也註冊了帳號,除了發布介紹自己產品的筆記,也經常發布飲食瘦身的乾貨。

同樣瞄準了小紅書社交屬性的還有元氣森林。相比於咚吃,元氣森林深諳此道。在小紅書App搜索欄裡輸入「元氣森林」,會顯示有6000多篇筆記,是同為無糖茶飲的東方樹葉的5倍之多,並且還入駐了小紅書App商城。除了長期活躍於小紅書,元氣森林還經常出現在微博、抖音、B站等各大社交媒體平臺。直播界一哥李佳琦曾推薦過,14萬瓶飲料幾秒售空。社交裂變明顯帶來了不錯的效果,據了解,元氣森林只成立了3年,估值如今達到了40億元。

至於Yota,創始人鮑殫恆介紹說,Yota有70%的用戶來自口碑、拼團拉新等傳播方式。未來Yota將通過和連鎖健身房對接,獲得更多精準用戶。

千億規模的代餐市場

品牌在健康服務上做起文章

中國代餐市場剛剛起步,現階段主要面向有較強體重管理訴求的消費者,但隨著更多公司的入局,在技術和觀念對供求兩端的持續改造下,未來或可成長為面向大眾消費群體的市場。近一年來,香飄飄、康師傅、旺旺等零售大頭推出了零食類的代餐食品,王飽飽、野獸生活、超級零等創意品牌紛紛誕生,smeal、huel等國外廠商也開始在國內上線銷售……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聯合天貓食品發布的《天貓食品行業趨勢分析報告》指出,從銷售體量及消費者人數上來看,代餐食品的整體銷售均有著穩步的增長且呈現大於50%的增長率。而據歐睿國際數據統計,2022年中國代餐市場預計會達到1200億人民幣。

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也將會成為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代餐品牌如何在競爭中越走越遠?業內人士認為,代餐產品本質上的技術壁壘並不高,飲食瘦身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因此,與代餐產品相對應的「健康服務」顯得尤為重要,用戶還需要的是包括飲食行為記錄、營養師的指導、線上社群監督打卡在內的一整套解決方案。

「咚吃」套餐就提供了這樣的健康服務。在購買「咚吃」套餐後,消費者需要微信添加營養師,填寫問捲來做個基礎身體評測,「咚吃」會根據測評結果來承諾減重效果,如果沒有減到承諾斤數,就會賠付 30% 的款項。

「咚吃」的創始人俞立德表示,這樣還可以將大量用戶沉澱在微信上,方便進行後續對接。而其成果也是顯而易見,在3日代餐商品的前幾頁評論中,有繼續購買意願的人數已佔了近一半。「減肥效果是需要維持的,用戶要麼持續購買,要麼停吃復胖以後返回購買。」

相關焦點

  • 代餐市場,藏著千萬少女減肥的夢
    文|消費界失控的人生,需要減肥來拯救。「減肥成魔」每一個減肥的少女,都在幻想著有一天能穿上明星同款衣服,瘦成只有八十斤的名媛。減肥似乎成為了一個夢魘,折磨著每一個嘴上喊著減肥,但腳下卻遲遲邁不動步子的女孩。
  • 多企業入局,代餐食品千億市場仍需規範
    日前良品鋪子發布了瞄準泛健身人群,主打代餐解決方案的「健身輕零食」子品牌良品飛揚。而在此之前,百草味、旺旺、雀巢、百事等企業也已經入局代餐、健身食品市場。據天貓數據預計,未來幾年,功能零食市場將達到1500 億,空間廣闊。不過,雖然行業前景廣闊、且有不少企業入局該領域,但代餐市場仍存在一些問題。
  • 告別微商的代餐經濟,是機會還是泡沫?
    首先,滿足了消費者對低脂健康的需求痛點減肥絕對是年輕人生活中永恆的話題。但就減重這件事來看,速戰速決總比戰線(控制飲食+運動)拉得老長更能給人以正反饋。因而在減肥的這條漫長的道路上,吃,也絕對是減肥的第一大主戰場。當我們的生活,整天圍繞著0卡路裡、低糖、輕食、瑜伽、健身這些關鍵詞時,大眾的代餐消費圖景也在變得生動清晰。
  • 奶昔、蛋白棒等代餐食品託起千億市場,國內尚無強制規範標準
    代餐食品託起千億元市場,也暴露出魚龍混雜的亂象。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營養師顧中一表示,目前市面上很多產品配方單一,並不符合代餐的標準。而截至記者發稿時,這一新興市場中尚無任何強制規範標準。翻出花樣:新老品牌齊入局在工位常備一盒代餐粉,已經成了上班族苗宇的日常生活習慣。下班後,他不去食堂吃飯,衝一杯代餐奶昔就是晚餐。
  • 西班牙代餐品牌DIETOX對接國內千億市場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動輒996/007的都市白領忙到吃不上飯是常事,而不規律的作息和飲食會催生很多健康問題,如肥胖、內分泌失調、代謝紊亂等。為了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態,很多年輕人開始通過規律健身或者飲食結構調整來實現減脂瘦身,高營養、低脂、低糖,食用方便的代餐,便成為減脂瘦身的首選。2019年主流電子商務渠道的代餐產品銷售額超過10億元,增長率超過35%。
  • 零食不能當飯吃 代餐市場要規範-零食-中國食品安全網
    摘要:火爆全網的代餐食品託起千億元市場,但是目前市面上很多產品配方單一,並不符合代餐的標準。代餐食品託起千億元市場,也暴露出魚龍混雜的亂象。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營養師顧中一表示,目前市面上很多產品配方單一,並不符合代餐的標準。而截至記者發稿時,這一新興市場中尚無任何強制規範標準。翻出花樣 新老品牌齊入局在工位常備一盒代餐粉,已經成了上班族苗宇的日常生活習慣。下班後,他不去食堂吃飯,衝一杯代餐奶昔就是晚餐。
  • 要美味也要健康,代餐市場正在興起
    從老羅直播帶貨的新選品,到天貓食品增長的新類別,再到資本瞄準的新賽道,毫無疑問,代餐食品已經成為這個「健康」年份中的熱點話題。 7月8日,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聯合超級零發布了《功能營養代餐市場消費趨勢》,解析功能營養代餐的四大消費趨勢。
  • 「躺瘦」的年輕人,「養肥」千億代餐市場
    一年賣出上億蛋白棒、零糖零卡氣泡水,千萬奶昔、麥片、雞胸……未來年輕人到底在吃什麼?代餐真的是剛需嗎?01 想吃又想瘦,年輕人的焦慮值千億「健身卡買了就相當於練了,線上健身小視頻看過就等於做了。」小茹對觀潮新消費(ID:TideSight)表示,「之前跑了幾天步居然還胖了,帕梅拉跳了幾次也沒瘦,薄荷記飲食熱量也沒堅持住,這一時期的減肥就告一段落了。」
  • 代餐奶昔、蛋白棒……零食當飯吃成潮流 千億代餐市場誰來規範?
    火爆全網的代餐到底是先進的飲食理念,還是企業的營銷噱頭?代餐食品託起千億元市場,也暴露出魚龍混雜的亂象。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營養師顧中一表示,目前市面上很多產品配方單一,並不符合代餐的標準。而截至記者發稿時,這一新興市場中尚無任何強制規範標準。  翻出花樣 新老品牌齊入局  在工位常備一盒代餐粉,已經成了上班族苗宇的日常生活習慣。
  • 「代餐」真的是你的減肥「救星」嗎?
    與此同時,人們也不斷意識到肥胖給健康帶來的影響,對於自己的身體數據也越來越在意,由此掀起了一股減肥瘦身的熱潮。巨大的市場需求催生了許多相關產業,代餐產業就是其中之一。代餐,顧名思義就是取代部分或全部正餐的食物,常見的代餐形式有代餐粉、代餐棒、代餐奶昔以及代餐粥等。由於來源於食物,又具有高纖維、低熱量、易飽腹等特點,代餐很快就受到了熱捧。
  • 減肥代餐捨我其誰 婷美7天塑形計劃吸引眾多創業者
    理由二 千億大市場 潛力無限而近年來轉型做社交電商,組建自身團隊屢創銷售奇蹟的王女士,則更看重創業賽道的選擇。「做社交電商,選準賽道很重要,一個市場體量大、用戶需求頻次高的行業,會有更多的客戶資源可以挖掘,隊員們的努力會有更好的回報,賺錢也會更加輕鬆,這也是我始終專注於女性市場的原因。」
  • 代餐=好吃+健康+減肥?「網紅」代餐真做得到?
    代餐=好吃+健康+減肥?「網紅」代餐真做得到?好吃、健康、減肥這些文案無疑重錘擊中了減肥大軍的痛點你的朋友圈、微博被代餐產品的廣告刷屏了嗎?雖然代餐減肥效果顯著,但要注意的是,代餐減肥法是與健康相悖的減肥方法。因為,人體每日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除了能量以外,還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以及其它各種功能因子等。
  • 代餐的百億市場,是不是減肥路上的「智商稅」?
    市場上也很快出現了Soylent的模仿者們,代餐成為了越來越成熟的產品。現在,已經有了代餐粉、代餐棒、代餐粥、代餐奶昔等各種產品形式,適口性也越來越好。很多人會把自己只依靠代餐生存的體驗做成視頻或寫成文章放在網絡上分享,關於代餐,每個人的觀念是不同的。
  • 代餐市場,風口已至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一刻創投圈,作者丨梁紀童,編輯丨cxx毫無疑問,輕食、代餐成為了2020年的關鍵詞之一。蹭著直播風口,代餐品牌高舉「好吃不胖」「兼顧飽腹和減肥需求」的大旗,成為全網刷屏的常客,收穫了不菲的銷量。
  • 代餐餅乾、代餐奶昔、減肥代餐真的能減肥嗎?
    如何通過食物科學減肥?醫生:4點要注意在「以瘦為美」的今天,很多胖女孩都為自己身材感到苦惱,她們非常渴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擁有像「維密天使」那樣完美的身材。於是她們嘗試了各種天花亂墜的減肥方法,用盡了網絡上的減肥「小貼士」、「小妙招」,甚至是嘗試了很多的減肥藥。
  • 代餐火了,減肥App們笑了
    《天貓食品行業趨勢分析報告》顯示,現代年輕人在"吃"上主要有著三方面的改變:不僅要飽腹,還要能"塑身";體重管理需求持續上升;以及"成分黨"要好吃還要不胖。這讓代餐逐漸風靡起來。這些由魔芋、雞胸肉、穀物等做成的代餐粉、代餐棒、代餐餅乾、代餐飲料等,具有低脂無油無糖的特點,成為許多減肥人士心目中取代部分或者全部正餐的不二選擇。
  • 蒙眼狂奔的千億代餐市場
    「一盒代餐棒有7支,169元一盒,每天吃兩支,一個月花費接近2000元。」她覺得所謂的代餐其實只是一種安慰劑而已,「最初是想不用擠時間減肥,結果半年下來,反而胖了幾斤。」 與李可欣有著類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數,來自CBNData的數據顯示,2019年市場上的代餐品牌數量是2837個,而到了2020年這一數字變成了3540個。
  • 吃瘦大軍能「養肥」代餐市場嗎?
    在線下輕食洗牌之際,發力線上渠道的代餐品牌乘勝追擊,在2019年迎來「代餐市場元年」。由此看來,長期食用代餐產品會面臨營養攝入不全的問題,需要額外攝入其他營養素。加之,市場發展初期還沒有一套嚴格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標準,各家產品是否安全,還處於自我約束階段。此外,代餐有效需要建立在用戶長期堅持之下,但並非所有人都能堅持到效果顯現。最重要問題還在於,減肥一定要吃代餐嗎?「平時少油少鹽少碳水,也可以把體重控制在一定範圍內。
  • 千億規模、10餘起融資,「減肥」帶火代餐市場?
    隨著消費升級與健身經濟迅速崛起,「輕食代餐」的風潮也隨之席捲全球。2. 疫情影響之下、圍繞健康理念的代餐產品正迎來新一輪熱潮。3. 「好吃不胖」、「兼顧營養」成為當代年輕群體關注的焦點。4. 行業迅猛發展的同時,代餐食品也受到了資本市場的青睞。
  • 奶昔、蛋白棒……千億代餐市場誰來規範
    火爆全網的代餐到底是先進的飲食理念,還是企業的營銷噱頭?代餐食品託起千億元市場,也暴露出魚龍混雜的亂象。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營養師顧中一表示,目前市面上很多產品配方單一,並不符合代餐的標準。而截至記者發稿時,這一新興市場中尚無任何強制規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