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病人》:有些事即使有更好的選擇,你也別無選擇

2021-01-08 高婧讀書會

弗洛伊德說:未得到表達的情感是永遠不會消亡的。它們雖然被活埋,今後必將以更加醜陋的方式出現。

得不到的總是好的,比方說你心心念念了多年的初戀,對他/她的印象總是停留在最好的那一刻。這種感覺不會隨著時間消亡,它就像心中長久供奉著那樣一尊「男神」或者「女神」,不順心的時候拿出來「祭拜」一下。

這是一種美好的情感,還有一種情感與它相反,它是一切罪惡的根源。

有個電影,父親是高級督察,兒子從小生活在他的拳腳和「廢物」之類的責罵聲中。兒子長大後變成一個與警察做對的人,無惡不作。也許對一個「廢物」來說,也只能做一個真正的廢物了。

有一天,父親親手將兒子抓獲,仍大罵他是個廢物,給自己丟臉。兒子生無可戀,對著自己的腦袋開了一槍,死在父親面前。

人生最初那幾步仿佛是未來的濃縮景象,它可以是幸福的來源,也可以是痛苦的根本,它揮之不去,如影隨形。它會滲透到一個新的家庭,將它圍裹到密不透風,沉悶又詭秘。

你知道嗎?「有多少看似完美的夫妻,都在等待殺死對方的契機。」

這句話出自《沉默的病人》。

這本書是亞歷克斯,仿佛懸疑推理小說界橫空出世的超級巨星。《沉默的病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說,一上市瞬間引爆,熱銷45個國家。

他靈感的來源是希臘神話錯綜複雜的命運糾葛,還有過硬的心理學知識。兩者結使他的小說合情合理,又透露著詭異神秘。

《沉默的病人》講的是,一位女畫家,在丈夫被槍殺後,開始了長久的沉默。因此,人們指控她是殺人兇手。但無論是面對法庭,還是藥物,她始終不肯為自己辯護一句。沒有人知道她為什麼要沉默,她在保護什麼?還是有難言之隱?

01.人生最初的那幾步,決定了你的內心住著神還是魔。

一切始於一則古希臘愛情故事。阿德墨託斯被命運女神判了死刑,太陽神為他求得一個機會——如果有人願意替他去死,他就可以免於一死。阿德墨託斯去求父母,被一口回絕。妻子阿爾刻提斯走上前來,主動要求替丈夫去死。也許,她沒有想到阿德墨託斯會同意,可是他接受了。阿爾刻提斯毅然決然地去了冥界。後來,大力神將她救了出來,送返人間。阿爾刻提斯死而復活,阿德墨託斯見到她回來,感動得哭了。阿爾刻提斯卻從此保持沉默,不再說一句話。小說中,艾麗西亞是一名風姿卓越的女畫家,她在殺死丈夫之後的某一天,一改常態地完成一副詭異的畫作,取名叫「阿爾刻提斯」。艾麗西亞和阿爾刻提斯一樣,從此不再開口說話。兩個故事莫名的相似,但又讓人理不清頭緒。這件殺夫案因為艾麗西亞的沉默變得備受關注,又因為她的沉默不了了之,也因為這個艾麗西亞被送進心理治療中心,常年被藥物控制。她沒有朋友,不與任何人交流,甚至被一對一監視。

02.每個人都有過得最慘的那幾年,最不可能的可能是——有人拉你一把。

艾麗西亞的救世主出現的時候,她已經被藥物折磨到不成人形。

曾經湛藍的眼睛,優美的臉龐,現在骨瘦如柴,汙穢不堪,紅棕色的長髮髒亂蓬鬆地披在肩上。她張著嘴,嘴巴裡積聚了許多白花花的唾沫,口水止不住地流下來。這是西奧初見她時的樣子。

西奧是一名心理治療師,他聽說了艾麗西亞的事情後,特別希望能幫助他,於是應聘了她所在的心裡治療所。

他提出給艾麗西亞減少用藥,第一次交流便遭到艾麗西亞的攻擊,西奧認為這是好事,因為艾麗西亞終於有了反應。

這時候西奧又提出讓艾麗西亞重新繪畫。這次的代價是艾麗西亞將畫筆,戳進了挑釁她的工作人員的眼睛裡。

西奧被迫停止對她的治療,卻沒有放棄在工作之外研究她沉默的原因。她的朋友,親人,與她有關的一切,西奧都儘可能地去了解。

終於,西奧贏得了艾麗西亞的信任,她開口了。幾年的沉默讓她說起話來磕磕絆絆,但很快她就恢復如初,跟西奧講述了自己的經歷,隨後將日記本給了他。

日記成了西奧了解艾麗西亞的關鍵,他從裡面找到更多的線索。甚至殺害艾麗西亞丈夫的兇手,有隱隱浮出水面的趨勢。

悲劇發生之前的一段時間裡,艾麗西亞被一個陌生人暗中窺視,但是沒有人相信她。一天,那個陌生人蒙面闖進艾麗西亞的家中,打死了她的丈夫。

治療師們都認為這個「真相」是艾麗西亞編造的,正在進一步研究的時候,艾麗西亞服藥自殺,被搶救回來時只剩一口氣,卻不足以讓她死掉。

那本日記不翼而飛。

03.你以為你以為的「真相」,真的是真的嗎?

一天,西奧在電腦郵箱裡發現了妻子凱西的秘密,凱西出軌了。

原本西奧描述與凱西的一見鍾情是一種情慾,現在不知道一種什麼感情讓西奧不願意離開凱西,他拾起已經戒掉的大麻,一次次跟蹤凱西。

一次,他跟著凱西的情夫來到他的家,在一棵大樹下看著情夫的家,想著如何發洩憤怒,他甚至想幾種殺死情夫的方法。

之後,西奧有時間就會到情夫家附近監視屋裡的情況。

這一天,他發現情夫的妻子艾麗西亞,將院子裡的一間屋子收拾出來當做畫室,他尾隨在她身後走進畫室……

這時的西奧,正握著躺在病床上的艾麗西亞的手,看著她手腕上那個細小的針孔……

一天晚上,負責艾麗西亞案件的警官來到西奧家裡,拿出了那本西奧朝思暮想的日記,他大聲念著:「他非常害怕聽見我的聲音,他抓住我的手腕,往我的靜脈上扎了一針……」

結語

帶著初看本書介紹的時候那一點點詭異感,一口氣看完。不禁在想,警察是不是發現了男主人公的秘密?他會不會被抓?女主會不會再遭毒手?到底是誰殺死了女主的丈夫?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你相信嗎?「一切建立在虛偽與謊言上的東西,都會離你遠去。」只要你願意再等一等。

小說描述了兩個家庭悲劇,男女主角小時候的極端教養造成的惡劣影響,使兩個悲劇有了交集。明明可以選擇更好的生活方式,他們卻要自毀之後,再去傷害別人。

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做「選擇無助」。怎麼理解呢?科學家用狗狗們做了個實驗,簡單來說,就是將一塊場地,用矮矮的網分成兩部分,一半有雷擊,一半沒有。當狗狗被雷擊時,有的跳到另一半場地中。

問題在沒有跳過去的狗狗,就算雷擊一次次的打在身上,也不會跳過那個網。

原因是,它們不知道自己有選擇的權利。就像開頭說到的,選擇做犯罪分子的那個孩子,他不知道自己有做好人這個選擇。

佛家說:「因上努力,果上隨緣。」其實,有些時候,有些事即使有更好的選擇,你也「別無選擇」。

相關焦點

  • 《沉默的病人》:「我死了,一次一次」,因為死亡,我選擇了沉默
    當我從《沉默的病人》中看到這一句話時,說真的,心是猛地一涼。雪花易逝,想去抓住它,留下它,誰都知道,只會徒勞。而作者說抓住它,就像抓住幸福,難道幸福也易逝嗎?每一句話都有它出現的道理,作者亞歷克斯·麥克利茲說這句話是想表達什麼?他是在告訴我們,《沉默的病人》之所以沉默,是因為她的幸福如雪花一樣消失了嗎?
  • 懸疑小說《沉默的病人》:像阿爾刻提斯一樣的妻子們為何沉默?
    《沉默的病人》一書中有一個反覆提及的名字:阿爾刻提斯。阿爾刻提斯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是伊奧爾科斯(Ioclos)國王珀利阿斯(Pelias)的美麗女兒。她的丈夫阿德墨託斯被命運三女神判了死刑,但阿波羅出面求情,如果能有另外一個人替他去死,阿德墨託斯便可以倖免於難。於是阿德墨託斯去求自己的父母,被他們一口回絕。
  • 《沉默的病人》:比兇殺案真相更恐怖的,是婚姻的真相
    如果你只把這句話當成危言聳聽,那麼在看過下面這本書後,你恐怕會重新思考這句話背後的含義。在《沉默的病人》這本書裡,既沒有展示那200次要離婚時候的故事,也沒有講那50次為什麼有掐死對方的衝動。艾麗西亞殺死了自己的丈夫,她站在壁爐旁,身穿白色連衣裙像個幽靈。她的丈夫加布裡耶爾面部多處中彈,面目全非,早已不復存在。她為什麼殺了他?而後又企圖自殺?
  • 《沉默的病人》:一旦出軌了,就一定會被對方察覺
    02 一旦出軌了,就一定會被對方察覺有人說:「有些事,一旦做了,就會被發現。」對此,我深表認同。在婚姻中,特別是如此。西奧.費伯深愛著妻子凱西,儘管兩人之間沒有以前那麼激情,但他仍然很感激她的出現,讓自己的生活增添了色彩。可是,一旦出軌就會有蛛絲馬跡。
  • 贈書| 如果今年只看一本懸疑小說,一定是《沉默的病人》
    這兩天,小編又看了國外今年最火的懸疑小說《沉默的病人》,發現這種衝突到達了極點。   03   不做沉默的病人   「未得到表達的情感是永遠不會消亡的。它們雖然被活埋,今後必將以更加醜陋的方式出現。」   ——《沉默的病人》
  • 2021讀書4/100《沉默的病人》
    4/100#沉默的病人# 作者亞歷克斯·麥克利茲是作家、編劇。擁有劍橋大學英語文學碩士學位與美國電影學院編劇藝術碩士學位。2019年亞歷克斯出版了第一本小說《沉默的病人》。中文版2020年12月出版。她被精神診所收容,成為臭名昭著的「沉默的病人」,唯一留給外界的,只有一副詭異的自畫像。-我,心理治療師西奧,被她的故事所吸引,希望能通過心理 治療,幫助她走出沉默的死局。我確信,只有她能述說真相,只有我能使她開口。-哪怕艾麗西亞的沉默背後,是遠超我想像的黑暗深淵,正引誘我步步深入,直到萬劫不復……當她真的開始述說真相,我又真的有膽量傾聽嗎?
  • 《沉默的病人》我不開口說話就是在懲罰你
    時間回到2019年,作家亞力克斯.麥克利滋的小說《沉默病人》在世界暢銷300萬冊,它暢銷的原因是寫了跟《面紗》一樣的主題,「出軌」。跨越一個世紀以後,夫妻是如何面對出軌的?妻子艾麗西亞·貝倫森三十三歲。是個畫家丈夫加布裡耶爾四十四歲,則是個小有名氣的時尚攝影師。他們結婚七年,一直幸福美滿。可是突然妻子開槍殘忍地把丈夫殺死。
  • 撐下去,扛起來,你別無選擇
    這一切都是自己一手造成,所以不管現在多麼艱難,多麼無助,我們都要撐下去,應負的責任也要扛起來,因為我們別無選擇!身處困境中,只要還活著,我們就不應該輕言放棄,只要擁有希望,就能看到未來的風景,撐下去,才會有後來的一切,不管怎麼樣都需要堅強的撐下去。
  • 【今日書單】《沉默的病人》,不要幹涉他人生活,這是你我生存之道
    《沉默的病人》,不要幹涉他人生活,這是你我生存之道
  • 《沉默的病人》:為何一個懸疑故事令人如此悲傷?
    一個女人,在殺死丈夫後,始終保持沉默。這使得審判、精神治療,以及真相,一下都陷入了僵局。可她為何不說話?好奇的不止書中的心理醫生「我」——西奧,還有置身書外的讀者。就這樣,一打開《沉默的病人》,我們便隨著西奧破局的腳步,一步一步陷入這個故事裡。這個故事有多精彩呢?
  • 當他無視你時該怎麼辦?如何對他的沉默作出反應?
    作為接受者,你一定對他的沉默或阻撓感到憤怒或沮喪,你也需要足夠的時間來讓自己平靜下來。因此,給對方一個冷卻期,可能會持續幾天甚至幾周。 為重新聯繫做好準備 當然,如果他繼續沉默地對待你,你將別無選擇,只能給他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思考。
  • 《沉默的病人》:被掩埋的情感創傷,不過是尚未爆發的火山
    如果,這個世界上你最愛的人,因為自己的怯懦,讓你代他去死,你會是什麼感受呢?在思考這個問題之前,不妨先來看一則古希臘神話故事吧~一、沉默的緣起:歐裡庇得斯的戲劇《阿爾刻提斯》費拉亞國王阿德墨託斯被命運三女神判了死刑,幸好有太陽神阿波羅的出面求情,給了他一個機會——如果阿德墨託斯能說服另一個人替他去死,他就可以免於一死。
  • 沉默的病人:面對婚姻的背叛,放手還是扣動扳機
    不同的女子在遇到感情婚姻問題時候採取的應對方式不同,站立成望夫石還是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英國作家亞歷克斯·麥克利茲的第一部作品《沉默的病人》中主人公妻子艾麗西亞·貝倫森一開始就朝自己丈夫的臉開了數槍,之後不說一語保持沉默。這部心理懸疑小說2019年一問世就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榜,很多讀者讀完才知曉謎底,而對於小說裡涉及的家庭婚姻問題依舊值得去探索深究。
  • 沉默是金(文字語音)
    作者/葡萄枝 播音/路得卡萊爾有一句名言:「雄辯是銀,沉默是金。」足見沉默的可貴。在人與人相處的過程當中,產生矛盾與紛爭,是在所難免的。這個時候,有些理,你選擇不爭,是淡定。有些話,你選擇不說,是涵養。有些事,你選擇忍讓,是度量。
  • 一個人怎麼變得沉默了
    有的時候,你覺得有一個人可以值得你傾訴,想從對方那裡得到一點寬慰。去得到對方的:「你是不是太敏感了?」「多大點事,至於麼?」又或者說:「我懂你的心」,卻沒能給你最想要的安慰。與其這樣抱怨,還不如沉默些,踏踏實實地過好自己的生活。年輕的我們,特別喜歡跟別人訴苦,一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拉著親朋好友講個不停。但是後來我們卻越來越喜歡沉默的感覺。因為有些話,不必在說。為了生活,我們嘗遍世間心酸。
  • 有些人,即使還愛,也別回頭
    因為明天在旁,我們相信那麼努力優秀的自己,值得與一個更好的人,一生守望。此去,愛無反覆,一別天長。雖然不知道何時,才會真的將那個人放下,但受過的傷,已經教會了我們成長。也讓我們,學會了自我疼惜。沒必要將自己的一腔深情,青春的大好光陰,放在一個對自己忽冷忽熱的人身上。
  • 《沉默的病人》:一起殘酷的謀殺,一場致命的心理治療
    拿到《沉默的病人》這本書時,我馬上被封面的一句話震蕩得神思俱顫:多少看似完美的夫妻,都在等待殺死對方的契機。婚姻中那些讓人窒息、暴怒和絕望的瞬間,電閃雷鳴般劈進靈魂深處。無需多言,這一句話足以牽引人的神經,想要看看這部書中到底有著怎樣讓人振聾發聵的故事。本書的作者是亞裡克斯·麥克利茲,是懸疑界橫空出世的超新星。
  • 《沉默的病人》:全球最火懸疑小說,揭開婚姻中最真實的關係
    女畫家的腳邊,有一把槍和一把匕首。地板上全是血,有她丈夫的,也有她的。警察還發現,女畫家的手腕有幾道深深的口子,在汩汩流血。  經過搶救,女畫家生命無憂。但她在訊問過程中,始終沉默不語,沒有回答任何問題。警察指控她是殺害自己丈夫的兇手,她毫無表示。他們宣布對她實施逮捕,她依然保持沉默。對自己的罪行,她既沒有承認,也沒有否認。
  • 當一個人開始選擇沉默
    當一個人開始選擇沉默,也就意味著開始沉澱自己 ,開始步入成熟。生命,便踏上了一段新的旅程。人情比紙薄,看破不說破。只有小孩子才把喜怒哀樂寫在臉上。這幾個女老師,要麼是嫁給了有錢人,要麼是嫁給了有權的丈夫,因此,穿什麼,吃什麼,做什麼,自然都是被吹捧的。當自己的財力不足以支撐自己的欲望時,所做的一切,都無異於是東施效顰。你拼命想要獲得他人的肯定,並不是因為你本來是什麼樣子,而是因為你背後有什麼靠山。
  • 有些人和事,心裡明白就好
    越是想得到,越容易失去;你期待誰,誰就會離你越遠;你越是執著的人,越是會傷你最深。人心難測,感情也好,友情也罷,期待越高,輸的越慘;投入越多,傷的越痛。人與人之間,不是付出,就能有同等的關懷;不是什麼事,只要努力,就能得到同等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