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法鏡寺石窟:怎麼樣?是不是覺得這佛像神似滑稽的表情包?

2020-12-16 地理小生

最近,甘肅西和縣法鏡寺石窟的幾尊佛像成為了網紅,佛像修繕後,臉部帶著幽默滑稽的表情,最富有激情的笑佛誕生了。

網紅佛像位於法鏡寺石窟佛像西端,身陷坑地,佛像身軀是北魏時期的,佛首是當代人重新塑造的,粗俗不堪,毫無藝術價值,並且塗上了厚厚的泥層和鮮豔的顏料,這就是表情包佛像。

當地的佛教信徒,把這種給佛像改頭換面的行為通常叫做「給佛像洗臉」,這個令人啼笑皆非的功德善舉,使得佛像的原貌發生了徹底的改變,要想知道原始的創作,幾乎是不可能的,佛教信眾的動機原本無可厚非,但是他們造成的破壞性後果卻加大了對塑像年代的考證難度。從這個意義上理解,對沒有文化或者缺少文化的人群普及文物知識是彌補傳統教育中文化缺失的迫切課題之一。

法鏡寺表情包佛像
法鏡寺表情包佛像
法鏡寺表情包佛像

法鏡寺石窟,又名石堡石窟,位於甘肅省西和縣城北12公裡的石堡村,緊挨著漾水河,河水恰好在寺前掉頭東拐,上個世紀50年代,當地拓展祁山至西和的公路,攔路的五臺山被東西炸成兩段,法鏡寺石窟隨之一分為二,在隨後而來的運動中,法鏡寺石窟又遭到毀壞。

法鏡寺周圍遙感圖

這是法鏡寺的一尊釋迦牟尼佛像,佛像身穿V字領的衣服,是北魏孝文帝服飾改革以後,中原民族服飾與鮮卑服飾結合的產物。如今,這尊北魏釋迦摩尼大佛孤孤單單地站立在法鏡寺石窟中間,守護者昔日的繁華。

北魏釋迦牟尼佛

法鏡寺石窟進入我的記憶裡是因為杜甫的一首詩《法鏡寺》,公元759年7月,杜甫為了躲避「安史之亂」,從陝西華縣棄官西行,到了甘肅天水已經是這年陰曆10月,杜甫和家人經過西和去同谷(甘肅省成縣)投靠當官的好友,法鏡寺是杜甫經西和去成縣的必經之路,在法鏡寺杜甫寫下了詩作《法鏡寺》。

法鏡寺

【作者】杜甫 【朝代】唐

身危適他州,勉強終勞苦。

神傷山行深,愁破崖寺古。

嬋娟碧鮮淨,蕭摵寒籜聚。

回回山根水,冉冉松上雨。

洩雲蒙清晨,初日翳復吐。

朱甍半光炯,戶牖粲可數。

拄策忘前期,出蘿已亭午。

冥冥子規叫,微徑不復取。

西和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因古西和州而得縣名,地處西秦嶺南麓、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漢水上遊,屬暖溫帶半溼潤性氣候,氣候溼潤,四季分明。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誕生地、仇池國的故土和中國乞巧文化之鄉,是甘肅最適宜馬鈴薯生長的地區之一和久負盛名的中國半夏之鄉。

相關焦點

  • 歐洲版的「表情包笑佛」
    近日,甘肅法鏡寺石窟內的幾尊佛像,被村民修繕後成了「表情包」,引發網絡熱議。但事發當地的石堡鎮文化站站長堅稱:佛像原貌沒有大的改變,這些屬於「笑佛」,「笑」也是其特徵。  近年來,中國各地掀起了一股文化復古熱潮,但文物修繕中「事故頻出」。
  • 與莫高窟齊名的甘肅石窟 藏國內最早七佛造像 大佛容貌酷似武則天
    說起甘肅的石窟,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敦煌莫高窟,其實在甘肅省慶陽市西南25公裡處的覆鍾山下,還有一座雖知名度不高、卻在我國佛教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石窟——北石窟寺。因其文物大多保存完整,內容豐富,與敦煌莫高窟、麥積山石窟並稱為「甘肅四大石窟」。
  • 當滑稽遇上其他表情,吃瓜「陰陽怪氣」,問號臉成最受歡迎表情包
    大家平時在聊天時一定經常使用表情,除了現在越來越的表情包之外,黃臉表情可謂經典中的經典,當年貼吧用戶創造的「滑稽」表情,到現在也是黃臉表情中,最熱門的表情之一。例如「哭泣」的表情就是落淚,「可憐」的表情就是雙手放在臉的旁邊,做出委屈的樣子,「呲牙」的表情就是將眉毛上挑,把整齊的牙齒露出來……在這些表情包中,最火的就是「狗頭」、「滑稽」、「微笑」,這些表情包不僅在網絡上,還做成了各種各樣的周邊,比如說抱枕、本子等。
  • 滑稽大佬表情包大全
    , 嘴部上揚成弧線, 由於其可以同時表達多種複雜的感情, ,所以廣受用戶喜愛, 當某些平臺沒有滑稽表情的時候, 有些人會打出 「手動滑稽」120px滑稽表情滑稽的前世今生滑稽起源於百度貼吧, 最初名為「斜眼笑」, 在2012年時已經在貼吧得到廣泛應用, 後經幾次改版,最終攻陷整個網際網路
  •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石窟,你們知道是哪四個嗎?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
    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的雲崗石窟,創建於北魏初期。雲崗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創建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佛像造型明顯地趨於瘦削,面帶和善欣悅的笑意,刻畫人微。佛、菩薩及佛龕,都是精雕細刻,生動而傳神。
  • 還記得表情包最火的韓國小童星嗎?滿滿的回憶,長大後神似李現
    還記得表情包最火的韓國小童星嗎?滿滿的回憶,長大後神似李現說起小童星,不知道大家第一反應會想到誰?是《家有兒女》裡的張一山,還是功夫小明星釋小龍,再者就是跟釋小龍一起合作的搞笑小和尚郝劭文呢,怎麼樣,是不是滿滿的回憶感,的確,娛樂圈有太多太多的童星了,因為,這些小童星可以讓觀眾看到他們的單純,也因為年齡小,一舉一動,不需要特意去發揮什麼演技,所以表現得那麼自然。也正是如此,小編往往以前看到童星的作品時,都會開懷大笑。
  • 這就是雲岡石窟!
    」揭開了雲岡石窟開鑿的序幕從北魏文成帝復法啟開鑿之始到北魏正光年間終結營造這片盛景大致歷經了近70年之久而如今從洞窟形制到雕刻內容和風格均有明顯的漢化特徵而晚期的佛像與菩薩面形消瘦、長頸、肩窄且下削正是清新典雅「秀骨清像」大同雲岡石窟景區一座洞窟內的石刻造像。
  • 網上最火的表情包之一,用滑稽二字表示,都能有「畫面感」
    在網絡時代的發展長河中,表情包擁有著長遠的發展歷史,雖然我們無法追溯最早的表情包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但是我們能確定,最早的表情包是用特殊符號和簡單圖像來構造的。不過這裡我們不講表情包的發展史,我們就來講一個網絡界的表情包代表:滑稽,它的出現至少已有9年,而火熱程度依然持續至今,它甚至可以用文字表達,讓人有很強的畫面感。
  • 雲岡石窟:穿越千年的微笑
    雲岡石窟的開鑿大約經歷了三個時期:早期文成帝時曇曜開鑿五窟,中期獻文帝、馮太后、孝文帝時皇家經營雕造大佛像,晚期民間雕刻石窟佛龕。 「曇曜五窟」的佛造像是雲岡石窟造像中的經典,更是佛教造像藝術中的巔峰之作。佛像身披袈裟,服飾紋路清晰厚重,質地仿若紡織物,此類服飾具有中亞牧區國家服裝的特點。
  • 咱甘肅的一組文物表情包新上線,我已笑噴~
    今天,一組以甘肅省博物館館藏文物為原型創作的表情包正式上線啦!來,跟著小博一起萌起來!人頭形器口彩陶瓶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距今5500年前),秦安縣大地灣遺址出土。 高32.3釐米,口徑4釐米,底徑6.8釐米。瓶口呈圓雕的人頭像,頭的左右和後部都是披髮,前額也垂著一排整齊的短髮。
  • 雲岡石窟:翻開這部1560年的「石頭史書」
    一般人可能會覺得,石窟就是山洞裡刻著一些大佛。其實,「石窟」的正名是石窟寺,它是中國古代建築中非常重要的類型,絕大部分石窟都是佛寺。比如雲岡石窟,在《魏書》或者《水經注》裡稱作「武周山石窟寺」或「靈巖寺」,金代碑文記載,遼金時期這裡變成了十座寺廟,所以雲岡從歷史上來說其實是大型的石窟寺廟群。    石窟寺先從印度傳入西域,今天新疆拜城的克孜爾石窟是典型代表。
  • UP主組合「滑稽」和其他表情,結果太陰間,這樣的表情誰敢用?
    比如這個滑稽加上偷笑的表情,結果就是滑稽的臉配上了捂嘴笑,給人一種表面上捂著嘴,其實笑的很過分的感覺,十分的幸災樂禍,如果被人發現,真的很容易挨揍啊!這一張是滑稽和親親的結合。滑稽配上吃瓜之後,再也不是一本正經的吃瓜,吃得十分有味道。這張表情直接醜了一半,當滑稽不要面子的嗎,本來是大叔的臉配上滑稽的眼睛之後,整個人都十分的滑稽,本來的鼻子讓人想起來了豬鼻子,實在是太辣眼睛了。
  • 山西不僅只有雲岡石窟,這座石窟同樣歷史悠久,只嘆少有人知
    雲崗位石窟作為中國四大名窟之首,它坐落於山西省大同市,雲岡石窟讓我們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也讓我們看到了中華石窟藝術,因為它的美輪美奐,也吸引著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雲崗石窟造型宏偉,內容也豐富多彩,被譽為「公元五世紀中國石刻藝術之冠」,其實除了雲岡石窟之外,在山西省晉城高平市平山頂還有一處石窟
  • 甘肅鎮原玉山寺石窟病害分析與防治對策研究
    2020.12.4甘肅鎮原玉山寺石窟病害分析與防治對策研究玉山寺石窟位於甘肅省鎮原縣城東40公裡處的茹河北岸砂巖上,隸屬太平鎮彭陽行政村。石窟坐北面南,在距河床高12米的崖體上開鑿洞窟,現存洞窟5個,共有石雕和石胎彩塑82尊,保存完好藻井20平方米,壁畫15平方米,酥鹼脫落嚴重。
  • 我的世界:基巖版內容更新,「表情包」加入遊戲,滑稽大軍已準備
    其實這一次更新的內容並不是很多,基巖版主要更新了2個東西,一個是成就系統,一個是表情系統。平時玩遊戲的時候,小黃象基本上就是各玩各的,從來就沒有在乎過這個成就系統,所以這一次我們也不會重點介紹它,不過由於它和我接下來想要說的表情系統有關,所以簡單的介紹一下。
  • 「博之美物」「東方微笑」再現千年之美——麥積山石窟藝術展亮相...
    展覽採用的「沉浸式」觀展體驗更是亮點之一,1:1還原複製了麥積山石窟的第62號窟及第123號窟,將這兩個窟完整地「搬」到博物館中,令現場觀眾身臨其境地感觸到麥積山石窟雕塑藝術之精美。據了解,「東方微笑——麥積山石窟藝術展」已於今年8月成功入選國家文物局向社會推介的100項2020年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名錄。
  • 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在甘肅天水
    一座高峰,194個石窟,7千多座雕像,1300平方米壁畫。這是位於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的被稱為「東方雕塑藝術展覽館」的麥積山石窟。「麥積山,北越清渭,南越兩當,五百裡崗戀,麥積處在那掀起石塊,故此麥積山。
  • 甘肅這座山,只有142米高,但卻能世界聞名,位列世界文化遺產
    世界聞名的山大多雄偉壯觀,有很高海拔的磅礴氣勢,但是我們有一座山,這座山海拔不過100多米,卻聞名於世界內外,令人感興趣,而且這座山不僅有名,更具有千年的佛教文化,那座山就是甘肅省的麥積山石窟。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的石窟雖然只有142米,但卻是聞名中外的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這裡的風景不但秀逸,更有千年的佛教文化,石窟也是當地的象徵性建築,天水離陝西很近,溼度高,對乾旱的甘肅來說是隴上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