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孩子性格有缺陷?家長別急著抱怨他,先反思自己是否做過這些

2021-01-13 齊姐育兒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有的家長經常抱怨,自己的孩子性格不好,不是太懦弱,就是太極端,還有的出現了自閉的現象。

一個孩子的性格有缺陷,大多數都是受原生家庭的影響。

父母在抱怨自己孩子的時候,是否反思過自己平時的行為,是不是給孩子性格的形成造成了惡劣的影響。

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的現象,母親不斷地向孩子抱怨生活中的瑣事,給孩子說自己為了他,多麼地辛苦,向孩子訴苦,他的爸爸多麼差勁,一點也不關心家人,或者自己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就衝孩子發火。

父親回到家裡就玩遊戲,家裡的事情不管不問,還時不時地和妻子吵架。亦或是,父母天天在外面忙,不關心孩子的學習,不和孩子溝通,甚至一天到晚連孩子的面都見不上。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性格能好得了也算是奇蹟了。因此,要想孩子能有一個好性格,作為家長就必須注意自己的言行,減少原生家庭對孩子的不良影響。

那麼,具體該怎麼做呢?

首先,營造一個溫暖的家庭氛圍

溫暖有愛的家庭氛圍可以讓孩子過得開心快樂,而心情愉悅是形成好性格的關鍵。

如果家裡父母關係融洽並且都很愛自己,那麼孩子就會自信陽光,也會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擁有較高的情商。相反,如果父母關係冷漠、爭吵不斷,孩子也會變得畏畏縮縮、自卑懦弱。

其次,不要讓孩子當你的「情緒垃圾桶」

成年人的生活和工作經常會遇到不順心的時候,如果稍有不如意,就向孩子抱怨,在孩子面前罵領導、罵同事,甚至給孩子說另一伴的壞話,把孩子當自己的情緒垃圾桶。

說完了,你心裡舒服了,卻給孩子帶來了滿滿的負能量,讓他們對以後的工作、生活都產生了消極心理,對未來不自信。

因此,成年人的煩惱不要向孩子訴說,多給他們展示生活中積極的一面,讓他們對生活充滿熱情,對未來充滿期待。

再者,不要再抱有「為了孩子論」

成年人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完全是自己選擇的結果,和孩子關係不大,不要把自己的辛苦都歸結到無辜的孩子身上。

一遍遍向孩子訴說,都是為了他們,自己才過得這麼辛苦,他們如果不聽話就對不起自己等等。這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背負著對父母的愧疚感長大,性格上很容易變得敏感自卑。

所以,別再抱著「為了孩子論」,也別想著用這種方法來感化孩子,讓他們變乖,這樣只會起到相反作用,害了孩子。

最後,學會尊重孩子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們也需要被尊重。

在家庭中長期得不到尊重的孩子,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通常會很極端,或者很懦弱。而受到尊重的孩子,也會學著尊重他人,懷有感恩的心。

因此,對孩子公平一點,別認為他們小,就可以被忽略。家裡的事也多和孩子溝通,尋求一下他們的意見,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加有主見。

孩子是家庭的寫照,從一個孩子的性格上就可以大體判斷出他的原生家庭是什麼樣子。

如果想讓孩子擁有一個好性格,父母就必須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要成為造成孩子性格缺陷的「元兇」。

相關焦點

  • 孩子總喜歡抱怨、指責,家長又將如何應對?
    學習這條路是十分艱難的,同時也是永無止境的,如何應對不僅僅事關孩子的未來發展,也能夠從中看出家長們的教育態度,所以在遇到孩子喜歡抱怨甚至是指責的情況之下,家長應該及時地幫助孩子矯正心態,同時在良性的發展之中不斷突破自我,讓自己尋找生命中的意義。
  • 孩子在家亂塗亂畫,家長先別急著說教,他正處於「塗鴉期」
    文丨辣媽育熊娃(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家裡如果有一塊白牆的話,那麼對於孩子來說一定是一塊最大的樂園,因為家長總是會發現,如果自己不盯著孩子出去了一趟,那麼回來家裡的那一面白牆一定會被孩子畫得慘不忍睹
  • 陰晴不定的孩子,容易形成3種不良性格,家長要注重「情緒教育」
    不服氣的寶寶們總是用自己的情緒向父母做出抵抗,好像要告訴父母自己的不滿意似的。總有父母在抱怨孩子的不懂事,父母不理解孩子為什麼無緣無故生氣,其實,孩子不是天生就和父母過不去,只不過是父母忽視了孩子的成長,而長期的陰晴不定只會讓孩子形成錯誤的性格。
  • 孩子愛抱怨?這讓家長頭疼,我們可以這樣做
    他們抱怨的原因也有很多,比如:餓了、渴了、累了、煩了、困了或者為了尋求家長的關注等等。幼兒抱怨可能是因為某一件事情給了他一些感受,但是他們沒有遇見過,所以弄不清楚這種感受到底是怎麼回事,只是想尋求家長的幫助而已。學齡前兒童或者更大一些的孩子抱怨,是為了得到某種東西,或者希望能夠讓家長幫他完成某一件事情。畢竟只要抱怨一下就可以達成心中所想了。
  • 內向不是缺點,家長別急著給孩子貼標籤,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
    2、孩子不會表達自己等於自卑有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平時不愛說話,也不喜歡表達自己的看法,不像別人家的小孩那麼愛交流,是不是自卑的表現呢?其實事實也不是這樣的,自卑是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一直否定自己。而性格內向的孩子只是更喜歡自省而已,內向不等於自卑,家長要明白其中的道理,沒有必要對此過度緊張焦慮。孩子很內向,家長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內向的孩子有非常多的優點,家長要知道孩子都有哪些優點,才能更好地把孩子教育好。
  • 孩子的性格沒有天生的,教家長7個方法,培養出孩子的自信性格
    7個讓孩子更自信的辦法1.從心底接納並且鼓勵孩子接納孩子指的是更關注孩子做一件事的過程,是否投入、是否用心、是否專注,而不是光看結果如何。比如,孩子今天作業寫得很認真,即使有寫錯的題目,家長也不應該太過嚴厲,而是應該表揚孩子在寫作業的一心一意,希望孩子下次可以做的更好。2.父母要以身作則父母是孩子的老師、榜樣,家長對孩子積極正面的作用不可忽視,更有利於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 「這事都怪你」,孩子遇事喜歡抱怨,家長要了解背後的暗示
    長時間接觸他們的負能量,自己也有可能會懷疑人生。有些年幼的孩子,沒有經歷過人生的大起大落,遇到事情也喜歡各種抱怨。父母、同學、老師、陌生人,都成為他們抱怨的對象。看到自家寶貝大發牢騷,家長也都會予以包容,畢竟孩子需要發洩心中的情緒。一些家長也會感到疑惑,為什麼他們喜歡抱怨呢?孩子遇到問題喜歡抱怨,主要有這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通過抱怨推卸責任。
  • 孩子膽小懦弱,與4個因素有關,家長需要幫他改正性格
    不知道是不是與現在的教育方式有關,如果父母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現在的男孩越來越膽小懦弱,甚至有些女孩都敢做的事情,他們卻不敢。甚至有些孩子在外面被欺負了,也不敢進行反抗,為什麼現在這種性格的孩子越來越多呢?相信,身為父母的你們,看到自己的孩子是膽小懦弱的性格,也會非常著急吧?
  • 為什麼人家的孩子積極向上,而自己家的孩子就有些悲觀?
    當孩子學會用樂觀積極的心態對待生活時,他的未來就會都充滿燦爛的陽光。樂觀的孩子會比悲觀的孩子更易獲得成功,這是因為樂觀是成功的催化劑,悲觀是失敗的孵化器。樂觀豁達也是孩子應具備的良好品質。可是對於有的孩子來說,就不那麼樂觀了。作為一個家長,該怎麼知道自己家的孩子是不是有悲觀的心態呢?
  • 孩子性格樂觀好處多,家長做好三點培養孩子好性格,孩子受益一生
    但是在這些突發情況中,有一位家長的行為引起網友點讚,一家長剛剛送完孩子到考場,意外就發生的,倒下的大樹砸中了車子,還好家長和考生都離開了車子,平安無事。 家長十分樂觀的說,是孩子的運氣太好了,今年必定「高中」,不得不說,這樣的家長真是樂觀開朗,怪不得引起網友點讚。
  • 當星寶發生這些行為的時候,家長先別急著責罵!
    我們前面提過內耳中的前庭系統是感應我們頭部移動而協助姿勢平衡的主要系統,它們位於眼睛後方、耳朵裡面,所以左右兩邊各有一組,也就是「耳蝸」、「三半規管」等構造(有興趣的家長再自己去科普一下)。二是孩子開始逃避這些他不擅長的活動,比較偏愛靜態活動,動作慢且小心翼翼,避免做些比較冒險的事。對於第一類的孩子,需要配合行為制約,也就是我們前幾講談到對於問題行為的幹預技巧,以及對其前庭覺鈍感的狀態做幹預,下面列舉的活動可做為參考:a.
  • 停止抱怨,反思自己,是婚姻長久的錦囊妙計
    如果你每天一回到家,聽到的總是「我好累,我好煩,我快煩死了」等等愛人對自己的抱怨,你會作何感想?在你一次次地對她安撫後,她又一次次地不停嘮叨,你能保證自己不會產生厭煩的情緒嗎?其實,在感情生活中,偶爾抱怨很正常,但若一直抱怨,卻可能讓你們的婚姻被這些小事打擊得不堪一擊,這樣未免有些得不償失。
  • 孩子得了抑鬱症,家長以為是性格內向,家長如何分辨?
    家長們總是認為孩子不愛說話、不交朋友是因為性格內向。性格不是可以隨意改變的,所以家長也不是很在意,並且覺得內向也不是壞事。但孩子的一些行為可能是在提醒父母孩子正站在抑鬱症的邊緣,可在我們看來抑鬱症似乎離我們的孩子很遠,家長的警惕性不高造成了孩子離抑鬱症越來越近。家長們對抑鬱症了解嗎?
  • 性格內向的孩子如何社交?家長可以試試這樣做!
    當家長發現自家孩子性格內向、不合群、很難和其它的小朋友玩到一塊去之後,總是很頭疼,希望孩子能多和其它的小朋友一起玩玩,不要總是一個人悶在家裡自己玩。但是即便是小孩子,也會是有一個自己玩得好的小圈子,只有在這個圈子裡的才是真正的好夥伴,所以沒必要為了讓孩子多社交,就強求孩子一定要和某些人玩得特別好,畢竟興趣愛好不合的人硬湊在一起也不會長久。為了幫助孩子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朋友,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創造交友機會。
  • 孩子成績總上不去怎麼辦?家長先別急,可以試試這兩大「神器」
    媽媽對於小明的這次考試發揮失常感到很意外,因為據老師反映他平時上課聽講很認真,在完成課內的作業後還會主動做課外作業,那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媽媽和小明一起分析完試卷後就發現,試卷裡的錯題在小明的作業本裡也出現過,這就說明他在訂正錯題的時候沒有用心,考前也沒有複習到位。
  • 孩子是否性格孤僻,不愛說話?家長要學會三步引導
    每個孩子天生就有不同的特點,有些孩子天生外向活潑,有些孩子天生性格內向,喜歡獨處,面對這些性格各異的孩子,家長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引導他們,對於那些內向的孩子,如果沒有可以從父母那裡得到及時的關係和正確的引導,可能會會使孩子的性格變化變得孤僻、社會困難等不良後果。第一:為什麼孩子們孤獨?
  • 孩子凡事愛抱怨,我能怎麼辦?
    對自己一個人如果長期陷入負面情緒,會損傷身體和心理健康。比如我認識一個男孩子,對自己要求特別高,但他每次考試前都會焦慮,生怕自己考砸了,精神壓力過大,吃不下,睡不著;而且這些負面情緒會禁錮他的思維,阻礙他在關鍵性的考試中正常發揮,達不到預期的目標。
  • 孩子看不清,先別急著給他配眼鏡
    孩子抱怨看不清,家長的第一反應是去配個眼鏡。但是,你驗光的流程真的標準嗎?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驗光就是在機器前坐幾秒鐘,這是一種誤區。
  • 孩子的睡覺姿勢暗示著不同的性格,若是第三種,家長可要注意了
    過了幾天小麗到閨蜜家做客,發現閨蜜家的寶寶睡覺的時候像個小蝦米,弓著睡覺,也是很可愛。小麗的孩子比較大大咧咧,在長大後就比較能說會道,口才非常不錯。小麗閨蜜家的孩子長大後比較內向,這倆個孩子性格還挺互補。小麗的孩子和她閨蜜的孩子睡姿不一樣,性格也特別的不一樣。那小孩子的睡姿和性格有什麼關係嗎?
  • 孩子性格不好,家長趕緊看過來,培養孩子這幾點,人見人誇!
    孩子性格不是天生的,無論他們是什麼性格都會隨著長大而變化,都會改變。我們做家長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性格好,性格開朗活潑,人見人愛,其實是有辦法的。孩子性格不好,家長趕緊看過來,培養孩子這幾點,每個孩子都是好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