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MAG訴FOSSIL商標侵權案影響獲得侵權利潤賠償無需證明故意侵權

2020-12-23 紙飛飛兒

2020年4月23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對Romag Fasteners, Inc.(簡稱Romag)訴Fossil, Inc.(簡稱Fossil)案做出了一致裁決,裁定原告無需證明被告故意侵犯其商標權即可追回被告因侵權獲取的利潤所得。本文對最高法院的裁決進行了總結,並分析了該裁決對企業產生的影響。

案件摘要

本案被告為手袋和小件皮革製品銷售商Fossil,原告為用於錢包、手袋和其他皮革製品的扣件的製造和銷售商Romag。2002年,Fossil籤訂了一項協議,將Romag的扣件用於Fossil產品中。但是,Romag在2010年發現生產Fossil產品的工廠正在使用仿冒的Romag扣件,但Fossil在卻沒有阻止這種行為。2010年,Romag對Fossil提起訴訟,稱其侵犯專利和商標權。此後,陪審團裁定Fossil侵犯了Romag的商標權,但駁回了Romag關於侵權為故意的主張。儘管如此,陪審團還是根據Fossil因侵權獲得的利潤判付Romag賠償金。然而,根據第二巡迴上訴法院要求,原告主張將侵權所獲利潤作為賠償金必須證明被告故意侵權,因此法院撤銷了陪審團的裁決。在Romag的上訴中,聯邦巡迴上訴法院確認了第二巡迴上訴法院的裁決,即將商標侵權獲得的利潤所得作為賠償必須證明侵權為故意。

在最高法院作出裁決之前,下級法院對於將侵權人的侵權獲利作為賠償是否需要證明故意侵權存在分歧。包括第九巡迴上訴法院在內的部分巡迴上訴法院認為這是必要前提,而其他巡迴上訴法院則認為不必要或者不確定是否為必要。聯邦最高法院在作出裁決時,將重點放在對商標侵權索賠可追回損害賠償的法律條文——《美國法典》第15編第1117條的解釋上。儘管該條款確實要求根據第15編1125條(c)款(商標淡化主張)獲取侵權利潤所得需要證明侵權為故意,但是根據第15章第1125條(a)款(商標侵權索賠)的規定,法院沒有也從未要求任何人在追回利潤時證明侵權為「故意」。法院還駁回了Fossil的論點,即第1117條中關於原告享有的賠償權利「應遵循公平原則」的表述中包含了證明「故意」的要求。法院認為,證明「故意」的要求不屬於基本規則,也未被公認為能上升到「公平原則」的水平。最後,法院指出,儘管證明「故意」不是法律要求,但在判付利潤所得時仍要考慮這一重要因素。

對企業的影響

1.訴訟量增長

由於這項裁決,現在向包括第九巡迴上訴法院在內的多個巡迴上訴法院提起商標侵權訴訟以獲得侵權人的侵權利潤所得更容易了。這可能會導致商標侵權訴訟在全美國範圍內增加,因為獲得侵權利潤索賠的門檻變低了。由於虛假廣告索賠也受《美國法典》第15章第1125條(a)款約束,因此,該裁決也可能導致涉及虛假廣告索賠的訴訟增加。此外,「擇地行訴」將會減少,此前不批准此類損害賠償的巡迴上訴法院的訴訟量將會增加。例如,此前,加利福尼亞州的企業因證明故意侵權的要求無法向第九上訴巡迴法院的提起訴訟,又因費用問題無法在其他更有利的司法管轄區提起訴訟,現在這些企業有機會在自己所屬的司法管轄區提起訴訟了。

2.應對勒令停止通知

在啟動訴訟之前,許多企業通常會首先嘗試通過勒令停止通知(cease and desist letter)來解決商標侵權糾紛。此類信函通常要求侵權者停止侵權活動,而無需以獲得侵權人的利潤所得和(或)為侵權使用付費為條件來解決糾紛。然而,現在通過訴訟獲得侵權人的利潤變得比以往容易,因此,侵權人可能會開始收到被侵權人要求賠款來解決糾紛的勒令停止通知。此外,侵權人可能會比以前更認真地對待此類通知,因為如果糾紛繼續升級,風險也會增加。

3.進行商標侵權檢索

企業在採用商標之前進行徹底的商標侵權檢索變得更加重要。

如果企業在未進行商標侵權檢索或者進行不當檢索的情況下採用了第三方的商標,則擁有商標的第三方不必證明企業「故意」即可追回其利潤所得作為賠償。「故意」侵權比主動或意圖侵權的標準高。根據《布萊克法律詞典》,「在法律上,主動行為——無論行為是對還是錯——只有在涉及行為人有意識犯錯或出於惡意目的或者至少是不可原諒的疏忽大意時,才被視為故意。」

現在,要獲得利潤賠償,第三方僅需證明企業通過不當或未對商標的可用性進行合理的盡職調查就採用其商標。由於這一裁決,即使一個企業並未打算侵犯第三方的商標,也可能在侵權訴訟中被判以利潤進行賠償。

進行侵權檢索的重要性也體現在另一方面。因為在採用或使用商標之前不進行此類檢索的風險之一就是會收到勒令停止通知——被侵權方通過此類信件要求侵權方停止使用侵權商標。而現在的風險是,勒令停止通知很有可能要求侵權方賠款。

4.通過盡職調查和嚴格的合同進行保護

現在,企業必須密切監控其供應鏈並制定強有力的質量控制標準,以防止其業務中使用假冒材料。企業還應該對與其籤訂合同的供應商進行全面的盡職調查,以確保他們所提供的材料不會造假。

供應商合同中應包括審計權,允許企業檢查供應商的工廠、供應鏈和材料等。如果供應商合同中包括了審計權,則企業應根據合同行使這些權利,否則,可能會造成企業的疏忽。

在理想情況下,這些合同還應包含不受任何方式限制的強有力的賠償條款,以便在因供應商的行為侵犯了第三方商標被要求賠款時,由供應商對企業進行賠償。實際上,供應商合同中的大多數賠償條款都不會要求供應商承擔無限責任。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供應商規模太小而無法完全賠償,或者供應商規模足夠大但是卻不履行賠償條款,企業應評估該風險。

相關焦點

  • 因認為商標侵權 「錦江之星」訴「美團」等賠償50萬元
    首頁 > 產權 > 關鍵詞 > 侵權最新資訊 > 正文 因認為商標侵權 「錦江之星」訴「美團」等賠償50萬元
  • 搜狐訴百度網盤侵權案二審宣判,百度不構成侵權,無需承擔侵權責任
    首頁 > 快訊 > 關鍵詞 > 搜狐最新資訊 > 正文 搜狐訴百度網盤侵權案二審宣判,百度不構成侵權,無需承擔侵權責任
  • vivo起訴vivi商標侵權 法院判決獲得123.5萬元賠償
    vivo起訴vivi商標侵權 法院判決獲得123.5萬元賠償 時間:2020-12-13 17:30:14 來源:快科技
  • 新百倫再次打贏商標侵權官司:告贏紐巴倫,一審獲賠千萬
    北京大成(廣州)律師事務所律師伍俊鵬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表示,根據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如果權利人實際損失與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均難以確定,由法院酌情確定賠償金額,酌定賠償金額最高不超過500萬。
  • 喬丹體育商標侵權案一審敗訴:商標被禁用
    喬丹體育公司停止使用其企業名稱中的「喬丹」商號以及涉及「喬丹」的商標。不過由於其註冊的部分「喬丹」商標早已超過五年爭議期,成為了不可撤銷的商標,因此這部分商標應採用包括區別性標識等在內的合理方式,註明其與前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麥可·喬丹不存在任何關聯。 同時,喬丹體育公司應賠償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人民幣30萬元,以及原告因本案訴訟所支出的合理費用人民幣5萬元。
  • NewBalance在美訴紐巴倫商標侵權獲賠50萬美元,回顧那些年著名的...
    NewBalance在美訴紐巴倫商標侵權獲賠50萬美元,回顧那些年著名的商標之爭 鯨視頻 2020-09-22 14:44:52 據彭博,9月21日,德拉瓦州聯邦法院表示,因中國鞋類銷售商美國紐巴倫故意侵犯其商標權,New Balance有權獲得50.4萬美元的法定賠償。
  • 「啄木烏」傍上「啄木鳥」,六十餘家商戶因涉商標侵權被告上法庭
    刀片公司以侵犯其第1056900號商標專用權為由將X經營部訴至法院,要求停止侵權並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共計2萬元。對此,X經營部辯稱,其並非涉案被控侵權商品的生產商,涉案美工刀片系從他人處購得。且其主營業務並非銷售刀片,即使構成侵權,刀片公司主張的賠償數額也過高。
  • 明星照片不要隨便亂發,當心告你侵權賠償!
    最終的結果是胡歌勝訴,拼茶需公開道歉並賠償10萬元,鞠婧禕卻敗訴,被法院駁回全部訴訟請求。什麼是肖像權?肖像權是一種專屬於自然人的人格權,蘊含了權利人基於其肖像而享有的人格權益。侵犯肖像權,侵權人一般應承擔民事責任,如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精神損害賠償等等。有時候也會涉及到刑事犯罪,例如惡意醜化、玷汙他人肖像,並進行傳播,造成他人社會評價降低的,情節嚴重的,就觸犯了《刑法》規定的侮辱罪。為什麼胡歌勝訴而鞠婧禕卻敗訴?
  • 疑案探析|淺析商標侵權糾紛中訴訟時效的認定
    福建高院審理後認為,浩宏公司於2015年11月23日向鷺江公證處申請保全證據公證時,稱其發現有商家在福建省銷售涉嫌侵犯該公司商標權利的產品,但並未明確具體商家;2016年1月19日,浩宏公司的委託代理人至則義五金店購買被訴侵權產品,並進行了公證保全。根據公證保全,可以確認則義五金店實施了被訴侵權行為,且無證據證明在權利人提起本案訴訟時則義五金店已經停止被訴侵權行為。
  • 85度C訴光明牛奶商標侵權案改判:「85℃」是殺菌溫度
    (原標題:85度C訴光明牛奶商標侵權案改判:"85℃"是殺菌溫度)逛超市買牛奶,你會看到有幾款光明牛奶標了「85℃」,結果與「85度C」品牌「撞臉」了,被告上法庭。近日,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對此案作出二審判決,改判駁回美食達人公司一審全部訴訟請求。
  • 跨境代購品商標侵權 代購者承擔侵權責任
    商標權人發現侵權商品EVISU是一個源於日本的高端牛仔品牌,有「日本牛王」的美譽。該商標為某國際有限公司註冊取得,並授權上海某公司在國內獨佔經營並使用上述商標。2019年3月12日,上海某公司發現,瀋陽某公司利用網絡銷售平臺,以代購的方式,銷售被訴侵權商品。
  • 喬丹體育商標侵權案一審敗訴:商標被禁用,上市路或受衝擊
    不過由於其註冊的部分「喬丹」商標早已超過五年爭議期,成為了不可撤銷的商標,因此這部分商標應採用包括區別性標識等在內的合理方式,註明其與前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麥可·喬丹不存在任何關聯。同時,喬丹體育公司應賠償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人民幣30萬元,以及原告因本案訴訟所支出的合理費用人民幣5萬元。而對於銷售商百仞貿易公司,雖然不具備共同的侵權故意,但今後不得再銷售侵權產品。
  • 商標|商標法懲罰性賠償制度實務分析
    確定侵權人的獲利,一般以營業利潤為準;被告完全以侵權為業的,可以銷售利潤為準。原告有必要自行修復商譽的,為修復商譽已實際支出的合理廣告費可以作為確定實際損失的考量因素。」另,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2)》第十四條的規定「侵權所獲得的利益,可以根據侵權商品銷售量與該商品單位利潤乘積計算;該商品單位利潤無法查明的,按照註冊商標商品的單位利潤計算。」2.
  • 因為「魏家涼皮」 美團網被訴商標侵權
    原標題:因為「魏家涼皮」,美團網被訴商標侵權! 因認為河北省順平縣魏家涼皮店未經授權擅自在其經營的快餐店使用「魏家涼皮」商標,並以順平縣魏家涼皮店的名義入駐美團網,侵犯了註冊商標權,「魏家涼皮」經營商西安華榮魏家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將順平縣魏家涼皮店(下稱華榮魏家公司)、美團網運營者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起訴至法院,請求判令二公司立即停止侵犯「魏家涼皮」商標的行為,賠償經濟損失20萬元,並承擔訴訟費用。
  • 擅自回收"知名"二手白酒後出售的,可能構成商標侵權
    原告認為被告銷售假冒的原告商品,侵害了原告的註冊商標專用權,故訴請法院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權,並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15萬元。被告辯稱涉案酒為其從居民手中收購所得,不知道系假酒,不具有侵權主觀故意,不同意承擔責任。
  • 無印良品訴無印良品!日方被判商標侵權!(附判決書全文)
    事實和理由:1、無印良品上海公司在浴巾、被套、毛圈毯等商品的網頁宣傳中未使用「無印良品」標誌,對浴巾、面巾等商品上的「無印良品」標誌採取了遮蓋措施,在浴室用腳墊商品上對「無印良品」商標的使用系合法使用,被訴侵權行為不會造成相關公眾的混淆誤認。2、一審判決判令無印良品上海公司承擔消除影響的法律責任沒有法律及事實依據,判令停止侵權和損害賠償已足以彌補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失。
  • Dilidili侵權Bilibili,被判賠300萬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Dilidili侵權Bilibili,被判賠300萬 Dilidili侵權Bilibili,被判賠300萬 一天到晚吃瓜bot 09-23 10:54 【Dilidili侵權Bilibili,被判賠300
  • 「阿瑪尼」高定店竟涉嫌商標侵權? 店主:我被詐騙了!
    「阿瑪尼」高定店竟涉嫌商標侵權? 店主:我被詐騙了!被告作為服裝行業的從業者,在知曉ARMANI品牌和涉案商標系原告所有的情況下,未經許可在其提供的第40類「服裝定製」等服務、相關交易文書及微信公眾號宣傳等過程中使用「ARMANI」、「阿瑪尼」等標識,用以標明虛假的服務來源,意圖使相關公眾造成誤認和混淆,具有故意攀附ARMANI品牌良好聲譽的主觀惡意。
  • 「麵包新語」月餅禮盒涉侵權 滬法院:停止侵權並賠償經濟損失
    原標題:「麵包新語」月餅禮盒陷侵權風波  據《勞動報》報導,臨近中秋,各麵包房都推出了月餅禮盒。不過「BreadTalk麵包新語」卻被設計公司告了,理由是著作權侵權。近日,普陀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並宣判此案。
  • 「契爾氏」與「科顏氏」商標之爭 一審認定商家侵權天貓不擔責
    Kiehl’s是歐萊雅集團旗下五大化妝品品牌之一,與蘭蔻、碧歐泉、喬治阿瑪尼、植村秀並立,許多好萊塢明星都是其忠實擁護者,2009年進入中國大陸後,獲得國人青睞。法麗莎公司的行為嚴重侵犯而原告商標權,並構成不正當競爭。天貓公司作為天貓商城的運營商,收取費用但存在未盡審核及合理注意義務而為侵權提供便利等違法行為,與法麗莎公司構成共同侵權。所以請求法院判令二被告停止侵權行為、賠償經濟損失15萬元、合理費用4.2萬元、在天貓商城和淘寶網刊登啟事賠禮道歉並消除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