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南沙:以更高水平開放助推「雙循環」

2020-12-23 南方新聞網

國務院批覆同意廣州南沙保稅港區轉型升級為廣州南沙綜合保稅區,廣東合捷國際供應鏈有限公司(下稱「合捷」)總經理助理胡盧廣心中一喜:風口又來了。

此前,依託南沙保稅港區,合捷建立了工業塑料粒亞太配送基地,年配送能力超100萬噸,2019年南沙工業塑料配送量已超越新加坡位居亞太地區首位。「以後公司進出區的商品種類拓展到電子材料、冷凍食品、糧食等,我們的營收也會隨之增加。」胡盧廣說。

從保稅港區到綜合保稅區,南沙對外開放平臺的再次升級,正在為包括合捷在內的324家綜合保稅區企業帶來實打實的紅利,為南沙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帶來新的重大發展機遇。

業內人士認為,有了綜合保稅區這一載體,南沙開放型經濟將得到進一步發展。加上南沙自貿試驗片區的制度創新優勢,南沙可以充分利用好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以更大開放邁向高質量發展。

從開放到更開放

南沙保稅港區是國內獲批設立的第9個保稅港區。2009年7月9日,南沙保稅港區一期3.7平方公裡通過國家驗收,同年8月31日封關運作,包括港口區二期2.33平方公裡、物流區0.54平方公裡、加工區0.83平方公裡。

2018年8月10日,南沙保稅港區二期通過驗收,並於8月22日獲海關總署批覆同意,驗收後總面積為4.99平方公裡,包括港口區2.33平方公裡、物流區1.3平方公裡和加工區1.36平方公裡。

2020年7月26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廣州南沙保稅港區轉型升級為廣州南沙綜合保稅區,轉型升級完成後,可進一步推出更多優惠政策,助推地方經濟發展。

「綜合保稅區是我國開放層次最高、優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齊全、手續最簡化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之一。」南沙海關政研室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南沙綜合保稅區進出口值為734.6億元,同比上升15%,佔南沙區進出口值超三成,達到34.4%。

即使在疫情影響下,南沙綜合保稅區在進出口方面所佔的份額依然不容小覷。

今年1—10月,南沙綜合保稅區進出口409.3億元,佔同期南沙區外貿總值的21.6%。目前,南沙綜合保稅區企業共324家,區內共有73家企業有一線(境外)進出區業務。京東、唯品會、天貓、考拉海購、達能、雀巢、大創、安利等國際化品牌均已進駐區內,形成國際物流、新興產業多元化發展的產業平臺。

在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看來,綜合保稅區是南沙發展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的重要載體。「綜合保稅區靈活性更強,能承載的業態更多,可配置的資源也更多,加上自貿試驗區的制度創新優勢,可以充分利用好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助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口岸營商環境更優

「廣州港是粵港澳大灣區內最重要的散雜貨綜合性港口,貨櫃方面是全國最大的內貿貨櫃樞紐港,廣州港依託在江海聯運、鐵水聯運上的優勢,深耕珠江西岸地區,和深圳、香港錯位發展,形成有層次、有分工、有協同的港口綜合物流體系。」廣州港集團副總經理宋小明說。

同時,廣州港也積極與粵港澳大灣區內的港口開展合作,尤其在貨櫃業務方面,今年1—10月往來南沙港區和香港的港箱量約63萬TEU,華南包括珠江西岸的貨物以及一些外貿貨物,通過兩地港口的中轉,為一部分客戶節省了成本,提供了不同的物流運輸需要。

「升級為綜合保稅區之後,國際中轉會更便利,將來可以在轉口、出口集拼等方面深化拓展,吸引更多國際客戶。」廣州港南沙一二期副總經理李小毛說。

11月5日,由廣州海關、廣州港集團創新推出的「灣區一港通」項目正式啟動。項目啟動後,將形成以南沙港為樞紐港,廣州、佛山、肇慶、清遠、雲浮、韶關等地多個珠江內河碼頭為支線港的港口群,實現粵港澳大灣區內經南沙港進出口貨物的高效便捷流動。

據測算,推廣階段每年將有50萬個標箱通過該模式進出口,以水路和相關費用更高的陸路運輸的成本差異估算,每年為進出口企業節約500萬元以上的成本。

「啟運港退稅政策也是在綜合保稅區基礎上實現的政策利好。」李小毛介紹,目前啟運港退稅政策已在南沙綜合保稅區落地。「廣州港南沙港區是輻射華南通達全球的世界級樞紐港,具有發達的珠江水系、內河網絡與深水海港相連接的特點,為啟運港政策的落地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目前,廣州港集團已經開通69條「穿梭巴士」駁船支線,服務網絡遍及泛珠三角及中南、西南等地區貨源腹地,同時還擁有120條國際班輪航線,為珠三角進出口企業提供更便捷的物流運輸通道。

「綜合保稅區獲批之後,將會有更多珠三角製造企業選擇在南沙港出口,引導珠三角出口貨源向南沙港集聚,帶動南沙港國際中轉業務增長,助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李小毛說。

「硬體」重要,「軟環境」同樣不可忽視。

近年來,南沙海關充分發揮處在對外開放口岸第一線的橋梁紐帶作用,以南沙保稅港區為「試驗田」,引領自貿試驗區改革向縱深推進。

「南沙海關先後推出跨境電商監管新模式、進口汽車便利通關及保稅展示模式、『異地委託監管』模式等創新制度,推動跨境電商、保稅展示、融資租賃等新興業態實現突破。」南沙海關政研室相關負責人說。

截至目前,海關在南沙自貿試驗片區共推出53項創新制度。「綜合保稅區獲批後,區內企業申請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試點後,從境外購買並進入試點區域的貨物仍然適用保稅政策,與國內其他非試點企業購銷的貨物視同國內交易,適用區外企業的稅收政策,解決了區內企業對接國內市場不便利的問題,進一步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有利於激發區內企業創新動力和競爭活力。」廣州海關自貿區和特殊區域發展處負責人介紹。

「保稅+」產業形態更多元

2016年至今,南沙口岸進口整車約4.6萬輛,成為全國第二大平行汽車進口口岸。這背後離不開南沙首創推出的「保稅+展示」新方式。平行進口汽車試點企業和南沙綜合保稅區內企業,可依託南沙綜合保稅區開展平行進口汽車保稅倉儲、進出區、保稅展示交易等經營活動。

「升級之後的綜合保稅區可以適應企業多樣化的發展需求,開展更多新興業態。」南沙口岸辦業務處相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國務院印發了《關於促進綜合保稅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若干意見》,21項主要任務措施中,在南沙綜合保稅區基本直接適用。

該負責人透露,目前南沙綜合保稅區內企業對於發展高端保稅加工生產、研發設計以及全球高技術維修等業務需求較為強烈。

以研發設計為例,在綜合保稅區辦研發企業,設備可免進口環節增值稅和關稅,研發過程中使用的物料、材料樣本等可免稅並享受便利的通關政策。「研發企業可利用綜合保稅區政策優勢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

「保稅維修業務需求也比較強烈,企業可以從境外進口一些需要維修的高附加值的機械設備,可以免繳關稅進入綜合保稅區,維修之後再送返國外。」該負責人說。

「對文化產業最有利的是文化進出口多元化,對於促進文物回流具有積極的意義。」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藝術品保稅產業中心董事長楊眉對綜合保稅區文化產業的發展充滿期待,「希望下一步對標上海外高橋綜合保稅區,企業可在綜合保稅區內開展藝術品展覽展示活動,藝術品無需進行出區擔保。」

此外,企業還可以利用促進內銷便利、支持再製造業、促進研發創新,支持醫療設備研發、服務外包、期貨保稅交割等綜合保稅區特有政策。

「大灣區美食美酒分撥中心」是海關結合南沙產業特色創新打造的一個重點項目。

得益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許多企業選擇南沙作為酒類飲料等食品的集散地。海關在南沙綜合保稅區實施「分類監管+區內轉換」,支持區內企業將保稅貨物與一般貿易完稅貨物、國內貨物等在區內同倉存儲;保稅貨物徵稅內銷以及國內貨物轉保稅的,企業均可在倉庫內特定區塊存放並直接辦理狀態轉換的申報手續,貨物無需往返運輸進出區,幫助企業實現倉儲與物流資源的集約化管理。

2020年1—10月,南沙外貿進出口總值1899.4億元,同比增長16.5%。作為連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推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交匯樞紐,目前南沙綜合保稅區正積極加強與港澳的規則對接和產業銜接,推進規則互認,加強與港澳在溯源、採信、檢驗檢測等互認合作,推動高水平開放,邁向高質量發展。

撰文:賓紅霞 柳時強

■數讀

●2019年,南沙綜合保稅區進出口值為734.6億元,同比上升15%,佔南沙區進出口值超三成,達到34.4%。

●2020年1—10月,南沙綜合保稅區進出口409.3億元,佔同期南沙區外貿總值的21.6%。

●目前,南沙綜合保稅區企業共324家,區內共有73家企業有一線(境外)進出區業務。

●海關在南沙自貿試驗片區共推出53項創新制度,其中11項在全國複製推廣,34項在全省複製推廣。

●2020年10月,南沙海關出口整體通關時間較2019年12月壓縮59.54%。

●出口退稅方面,辦理「三天退稅」累計約7670戶次,出口退稅額累計約43.87億元。

相關焦點

  • 廣州南沙 – 拉丁美洲嘉年華在南沙花園酒店開幕
    分別於2020年12月11日及12日前往南沙明珠灣開發展覽中心、IFF國際金融論壇、南沙國際物流園、卓志跨境供應鏈南沙倉、童心置物及南沙水鳥世界生態園參觀並考察南沙的金融、科技、跨境貿易及文旅產業資源。圍繞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所帶來的機遇,探索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潛力及國際合作空間,推動拉美企業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樞紐南沙的合作交流。
  • 廣東省「十四五「規劃建議出爐,有哪些廣州「關鍵詞」?
    南沙如何發揮先導作用?建議提出南沙將打造「雙示範區」:廣州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和廣州南沙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 其中,廣州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將加快建設大灣區國際航運、金融和科技創新功能的承載區。
  • 廣東省「十四五」規劃建議出爐,有哪些廣州「關鍵詞」?
    建議提出南沙將打造「雙示範區」:廣州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和廣州南沙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其中,廣州南沙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將加快建設大灣區國際航運、金融和科技創新功能的承載區。廣州南沙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則是要求南沙增加優質產品進口,服務打造新發展格局,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
  • 廣東自貿區南沙片區:加快建設廣深「雙城」聯動發展先導區
    打造宜業宜居宜遊的廣州城市副中心   潘玉璋表示,南沙接下來將搶抓「雙區」建設、「雙城聯動」重大機遇,充分發揮南沙地處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的區位優勢、更寬領域地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提升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功能,建設廣深「雙城」聯動發展先導區,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和宜業宜居宜遊的廣州城市副中心。
  • 廣州南沙 - 拉丁美洲嘉年華開幕,來這裡體驗原汁原味拉丁美洲文化
    昨晚,在廣州市南沙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廣州市南沙區商務局、中共廣州市南沙區委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的指導下,「廣州南沙 - 拉丁美洲嘉年華」活動在南沙花園酒店拉開帷幕,多個來自拉丁美洲的國家代表在現場展示當地美食和文化,市民來到這裡體驗到原汁原味的拉丁美洲文化底蘊。
  •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要把握好開放和安全的關係,織...
    要統籌沿海沿江沿邊和內陸開放,加快培育更多內陸開放高地,提升沿邊開放水平,實現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推動貿易創新發展,更高質量利用外資。要加快推進規則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完善自由貿易試驗區布局,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要把握好開放和安全的關係,織密織牢開放安全網。沿江省市要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找準各自定位,主動向全球開放市場。
  • 南沙溼地觀鳥平臺開放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 通訊員 林蔭)隨著52隻黑臉琵鷺和大量候鳥的到來,近日,南沙溼地開放了2個觀鳥平臺,以方便市民和遊客在不打擾鳥兒的前提下儘可能近距離觀賞鳥兒。據悉,觀鳥平臺開放時間將持續至2021年3月31日。秋冬季正是觀鳥好時機,目前大批候鳥飛臨廣東沿海溼地。
  • 16個「關鍵詞」解讀廣州
    展望未來,建議提出廣東到2035年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同時詳細闡述了「十四五」時期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重點任務,這部分也是建議稿的「重頭戲」,分為11個部分。  在這當中,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和省會城市的廣州,有何新的定位和擔當?
  • CCG大使圓桌會議舉行 中國更高水平開放受期待
    未來,中國將進一步擴大開放,更好應對當前風險和挑戰,持續與世界各國合作,以實現共同繁榮。「未來,中國會有更高標準、更高水平的開放,也會更進一步與全世界共同努力。」朱民說。「中國在各方面發揮的作用非常重要,尤其是中國的『十四五』規劃,必將對中國的社會和經濟發展乃至全球經濟和社會格局都產生重大影響。」非洲聯盟駐中國代表拉赫瑪特·奧斯曼大使說。
  • 火箭產業落地廣州南沙 南方航天城輪廓初顯
    (原標題:火箭產業落地廣州南沙 南方航天城輪廓初顯)
  • 廣州南沙打造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樞紐節點
    《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籤署三年來,廣州南沙穩穩地站在粵港澳大灣區推動創新發展的「風口」上,迎來中國科學院明珠科學園、冷泉生態系統大科學裝置等重磅科創載體的落地,南沙科學城的規劃建設拉開序幕,此外還有復旦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廣州)等國際一流高校也與南沙戰略攜手。
  • 廣州南沙大崗崛起先進位造業高地
    廣州南沙大崗崛起先進位造業高地金羊網  作者:張豪 林春萍 劉偉  2020-12-18 中科宇航、寶樂機器人等項目落地,園區服務管理中心明年迎客
  • 廣州南沙:「十三五」這五年,灣區南沙如何打磨
    記者 張李源清■羅瑞嫻   廣州南沙,方圓100公裡範圍內匯集了大灣區全部11座城市以及五大國際機場,是連接珠江口兩岸城市群和港澳地區的重要樞紐性節點。穩定後,南沙快速制定「1+1+10+N」和「關愛企業十條措施」等政策,從物資、人員、資金等全面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今年來,南沙有條不紊推進基建項目和產業項目落地推進,204個「攻城拔寨」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12.6億元、完成年度計劃83.8%。   「南沙的優勢在於可以更好整合珠三角資源,更可以通達全球,疫情大考之下,南沙本色彰顯,這堅定了我們將總部搬到南沙的決心。」
  • 廣州南沙:「十三五」交出高分卷,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
    經濟高質量發展韌性強「十三五」時期,南沙始終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發展,大力開展首創性、差異性改革,推動自貿區改革創新走在前列,改革紅利加速釋放,發展動能持續增強。2016-2019年,南沙區經濟年均增長10.3% 。
  • 張碩輔:廣州將在廣東實現總定位總目標中當好排頭兵
    遠眺廣州,夜幕之下的地標性建築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廣東省省會城市,廣州將繼續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推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以更大力度改革、更高水平開放推進廣州各方面工作第五,以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為抓手,努力實現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平開放,努力建成全球企業投資和人才匯聚首選地和最佳發展地。第六,以城市更新為突破,顯著提升城市能級,努力實現更可持續的發展。廣州將鞏固提升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打造世界一流航空樞紐、航運樞紐、鐵路樞紐。
  • 廣州南沙吃喝玩樂好去處!周末一日遊攻略get!
    廣州南沙吃喝玩樂好去處!周末一日遊攻略get! 事不宜遲趕緊來一探究竟 度假休閒路線 01 南沙溼地——徒步 相信大家都聽過南沙溼地的大名
  • CNBC全球科技大會在廣州南沙開幕
    南方日報訊 (記者/柳時強 賓紅霞 黃舒旻 通訊員/羅瑞嫻)11月17日,CNBC全球科技大會如期而至,在廣州南沙開幕。為加強疫情防控,今年大會採取「線上+線下」融合的模式,位於南沙的大會現場和CNBC倫敦直播間兩地交替上演精彩對話,為超過130個國家的觀眾帶來頂尖科創企業高管的觀點和聲音。與會嘉賓紛紛提及,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態勢下,經濟數位化轉型趨勢愈發明顯。
  • 廣州南沙遊艇會,曾是《美人魚》的拍攝地,像一個歐洲小鎮
    廣州沙面前段時間在南沙探路真的發現南沙是一個寶藏地方這裡其實有很多潛在的網紅拍照點甚至是婚紗照的拍攝地今天要說的就是廣州南沙的遊艇會這裡曾經是電影《美人魚》的拍攝地之一他們的遊艇聚會就是在這裡拍的這是一個完全免費的歐洲風情小鎮在這裡拍照分分鐘拍出時尚雜誌的封面
  • 點綠成金 智繪南沙高質量發展藍圖
    建行廣東省分行金融活水滋潤粵港澳大灣區綠色產業珠江水流經廣州花都區、開發區,最終在南沙自貿區入海。這一路寓示著廣州經濟發展的一條脈絡——從傳統產業密布的區域,流向新時代經濟新發展的另一些高地、新地。綠色金融活水,蘊含著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力量,一路深入南沙自貿區。
  • 雲從科技攜手廣州南沙 3億打造世界最智慧醫院
    導語:廣州在南沙投資百億元建設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打造全球第一家從 0 到 1 的智能化醫院。建成後,中山大學附屬第一(南沙)醫院將成為廣州市的醫療副中心、世界一流水平的國家醫學中心,並推進區政府打造廣州醫療衛生服務副中心及粵港澳大灣區醫療高地,加強區域醫療體系智慧化、信息化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