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峽應該修建跨海大橋,還是應該挖掘海底隧道

2020-12-18 負債大軍黃偉添

渤海海峽位於中國這隻雄雞的咽喉處,北面是遼東半島,南面是山東半島,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渤海海峽寬109公裡,其實不算太寬,可一直以來從山東到東北都需要繞道河北,沒有把渤海海峽這個戰略要道利用起來。

渤海海峽可以仿照杭州灣,修建一座跨海大橋,從蓬萊到旅順,中間可以造幾個人工島嶼,降低點難度。以中國目前的基建能力,渤海海峽跨海大橋並不難修建,還可以建成公路鐵路兩用橋。

渤海海峽也可以效仿英吉利海峽,挖掘海底隧道,可以從煙臺大連兩頭同時開挖,挖成寬10米,高5米的大通道。中國的工人數量多而且能吃苦,日夜奮戰兩年應該可以通車。

無論是跨海大橋還是海底隧道,建成後,都能使東北與山東的經濟往來更緊密,使東北的礦產資源糧食更好的運往長三角地區,而華東的新技術新經驗也能更好的輸入東北。

不知大家怎麼看待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如果環渤海百年內建成這四條跨海大橋或隧道,將成為世界級灣區
    #大連頭條# 再過一百年沿渤海灣或許會修建4條跨海大橋或海底通道!第一條為山東蓬萊到大連旅順的跨海大橋,一半海底隧道超級工程,總長度在110公裡!如果建成將成為全球最長跨海大橋和海底隧道。第三條河北唐山到山東東營的海底隧道,也近98公裡!第四條就是山東東營到龍口的跨海大橋,總長度為90公裡。這四條線路如果建成,渤海周邊省市完全盤活,一百年後,環渤海經濟圈會成為僅次於粵港澳第二世界級經濟區!倘若中國GDP再翻一翻,這些設想一百年能實現嗎?
  • 中國此舉將連接臺灣海峽,是修建跨海大橋還是填海造陸?都不是!
    中國此舉將連接臺灣海峽,是修建跨海大橋還是填海造陸?都不是!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固有的國土,但兩地人民的聯繫因為交通和地理位置不太密切,曾經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地方是中國最大的島嶼,物產豐富,人文氣息濃厚,是旅行度假的好地方。
  • 海底隧道方案_2020年海底隧道方案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渤海海底隧道終於有了確切消息一名參與綱要起草和研究的學者向澎湃新聞透露,當初編制《發展綱要》時,曾提出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的連通問題,但這一內容最終是否會納入公布的綱要中,目前還不得而知。關於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的連通方案,此前廣為討論的是版本包括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橋兩種。
  • 「平潭-臺灣」海底隧道還會遠嗎?
    13日,臺灣海峽通道暨金門通橋專題研討會在福州召開,與會兩岸專家學者圍繞臺海通道工程建設模式和經濟效益以及福州至馬祖、廈門至金門的通橋方案等議題展開交流研討,分享研究成果。廈金大橋初步方案路線示意圖 陳娟國務院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6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表示,大陸有關方面已全面展開榕馬大橋和廈金大橋的前期研究論證工作。
  • 臺灣海峽有多麼寬,能不能修建跨海大橋呢?專家給出這樣的回答
    現在很多的人都會在工作之餘走出家門,看看外面的世界,放鬆自己的心情,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把目光轉向了和大陸隔著一條海峽的寶島臺灣。我想大家都知道臺灣和大陸被廣闊的海峽隔開了,你知道這個海峽具體有多寬嗎? 有些數據顯示,臺灣海峽面向西北東南,長370公裡,整體北窄南寬北口寬約200公裡,南口寬約410米,最窄的地方也只有130米, 看到這個數據的人想到了距離這麼寬的問題, 我應該在這裡修建跨海大橋嗎?
  • 庫克海峽最窄處僅23公裡,為何紐西蘭不建跨海大橋
    兩大島嶼之間隔著一條窄窄的庫克海峽,庫克海峽南北長205公裡,最窄處僅23公裡。不過雖然兩島相距不遠,但由於中間隔著庫克海峽,所以兩島之間往來都要乘船,可以說非常不便。很多人也許會感到疑惑,紐西蘭南北二島最窄處僅20餘公裡,為何紐西蘭不建一座跨海大橋?首先,雖然庫克海峽最窄處僅僅20餘公裡,也就是20000多米,但施工難度很大。
  • 旅遊發家的濟州島有何優勢,即使14萬億預算,也要修建跨海大橋
    於是,韓國政府為了將這座吸引力十足的「離島」納入經濟圈範圍之中,並除了旅遊業外更好的發展其他多種產業類型的經濟,便萌生了一個修建從濟州島到達本土的跨海大橋的計劃,將這座海外島嶼與半島連接到一塊。根據韓國政府方面的早期規劃顯示,這條跨海大橋或者叫做海底隧道,要從與濟州島隔濟州海峽相望的全羅南道的海南半島開始,再向南延伸28公裡抵達博吉島後,然後再從博吉島出發向南73公裡到達揪子島,最後再連接到濟州島的治所所在地濟州市。
  • 世界上最長最深的海底隧道:日本青函隧道長54千米深達240米
    但想要修這條隧道絕非易事,因為津輕海峽雖然不寬,最窄處只有18千米,但一般水深有200米,最淺處131米,最深449米。1964年5月,青函隧道開始挖調查坑道。經過7年的各種海底科學考察,專家們才最終選定了隧道位置。
  • 山東和遼寧間只有100多公裡,如果修建大壩,渤海能變成淡水湖嗎
    從中國近些年的基建情況來看,很多基建方面的「世界之冠」都在中國,也正因為這樣的實力,中國成了世界上名副其實的「基建狂魔」,修隧道、架跨海大橋以及中國高鐵在祖國的大江南北穿梭,都離不開基建工程,我們也因為國家的這種建設能力,從上海到成都能實現一個白天一個來回的夢想。
  • 我國一「超級工程」,投資2500億建海底隧道,有望得「世界之最」
    這座工程就是將要修建一座「海底隧道」,這座工程叫做「渤海海峽跨海通道」,預計將煙臺與大連通過海底連接起來,這個項目也是與1992年就提出,經過多年的設計規劃,現如今也是即將開始修建,所蘊含的科技含量可想而知,是非常巨大的,因為這兩個城市之間連這一個「渤海海峽」,通常坐高鐵到這著兩個城市需要繞非常遠的距離。
  • 臺灣海峽大通道的設想,為啥線路不是直線而是曲線
    下面我們單從科學地理角度,來簡單闡述一下臺灣海峽大通道的設想。有人認為這是天方夜譚,但是筆者認為還是可行的。臺灣海峽的地理概況臺灣海峽是我國最大的島嶼臺灣島同大陸之間連接東海和南海的狹長的海域通道。世界各地跨海工程所以單從上面的數據來看在臺灣海峽上面修建一座連接兩岸的大橋可行性是挺高的。畢竟長距離的跨海通道,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已經建成使用的案例已經很多了。
  • 「臺灣海峽海底隧道」設計圖繪製完成?臺網友九成叫好
    海外網8月8日電「大陸擬建臺灣海峽海底鐵路隧道」,臺媒近日以此為題進行報導,這一話題再次引發島內輿論熱議。臺媒稱,這項工程若建設完成,將成為世界最長海底鐵路隧道,長度是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的3倍有餘。對此,馬英九辦公室前副秘書長羅智強發起「對臺灣是好事還是壞事?」
  • 臺灣和大陸之間可以修建一座跨海大橋,可行嗎?網友提出不同意見
    臺灣和大陸之間可以修建一座跨海大橋,可行嗎?澳門的兩個特別行政區也是吸引遊客的城市,國內都有非常著名的旅遊景點,香港和澳門分別被英國和葡萄牙佔領,分別於1997年和1999年回到我國,現在香港也是世界上比較有名的購物天堂,澳門曾被葡萄牙佔領,國內建築保留著西方特色,深受遊客喜愛,此外,這也是大陸遊客喜歡去的地方,就是寶也是臺灣,臺灣和大陸是同一個物種,風俗習慣也有同一個地方,這裡景色美麗,獨特的寶藏也有風景,讓人忘記回歸,大陸和臺灣之間有一條臺灣海峽
  • 中國首條時速350高鐵海底隧道,連接了這條名字「最有趣」的高鐵
    渡海不僅需要建設海底隧道,還需要建設很多跨海大橋,因此,僅建設海底隧道就有17座,新海大橋有33座,其中,從北侖到金塘段的這條超海底隧道全長16.2公裡,最大埋設深度78米,預計整個鐵路將於2025年開通,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高速鐵路隧道。
  • 我國首座跨海大橋,名字常會被人誤會,修建難度並不輸於港珠澳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的基建實力在國際都是非常有影響力的,不僅人們非常認可我國的基建技術,甚至還送給我國一個「基建狂魔」的稱號,並且我國也是從未辜負過這個名稱,不僅修建了許多的建築、高鐵、橋梁,還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了許許多多的難題。
  • 四萬工人火力全開,連夜趕往臺灣海峽!
    眾做周知,臺灣於大陸隔海峽相望,為了使兩地溝通更方便,我國決定在這裡建造一個公鐵兩用的大橋,就是既可以作為公路通車,也可以讓火車在上邊駛過去。這個項目就是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它的出現其實就是為了能夠促進兩地民眾之間的交流,在這個大橋進行修建之後,也算是抓住了臺灣海峽的「命脈」,早在13年的時候,平潭海峽公路大橋就開始動工。
  • ...開工設計專家:金塘海底隧道為何是世界級工程,它的建設難在哪裡
    這裡想給大家科普一下,高鐵隧道與公路隧道是分開的。甬舟鐵路的總設計單位是中鐵第四勘查設計研究院,該設計項目的經理陳小全告訴記者,甬舟鐵路的重點和難點就是金塘海底隧道,其建設條件複雜。而公路隧道則位於高鐵隧道的南面,往返兩個公路隧道靠得很近,開工日期要晚一些。
  • 十年規劃高鐵線路,我國首條跨臺灣海峽海底隧道,直通臺灣
    大家對於臺灣都非常的熟悉,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璃群島,南街80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總面積3.6萬平方千米,是我們中國的第一大島,有7成為山地和丘陵,平原主要集中在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較大。
  • 三座跨海大橋,兩個城市經濟圈,其中一個將擠入世界頂級經濟圈
    膠州灣大橋其中,我國還有三座更高30公裡的跨海大橋, 這些跨海大橋的建設不僅改變了通過天險的道路,也改變了當地的生活水平,在經濟方面也發展得更快,兩座橋的建設成為了國際上最有競爭力的都市圈。杭州灣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是橫跨中國杭州灣海域的跨海大橋,從北到浙江嘉興海鹽,從南到寧波慈谿,全長36公裡,是除中國青島膠州灣大橋、珠港澳橋外的第三長跨海大橋, 杭州灣跨海大橋的成立直接將上海到寧波的距離縮短了120公裡,在滬杭甬之間形成了兩個小時的「金三角」交通圈, 其中上海和溫臺地區的距離也大幅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