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的高低,對於大部分應聘者來說是極大的降低了溝通成本。
我們大部分職場人再找工作的時候,首先考慮的就是工資待遇情況,能不能達到我們的預期等等。
累點,加班多點都可以接受,只要工資給到位,大部分人還是可以接受的,誰都不想天天免費加班,被壓榨。
其實,找工作從供需角度來講剛好就是你需要而我剛好也合適,公司需要給出合適的薪資招到合適的才人,我們也是需要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僅此而已,所有的中心點都是圍繞合適展開的,不然無非是浪費彼此的時間。
比如說前一段時間非常火爆的直播運營、現在的社區生鮮工程師,薪資都非常不錯,但是給到你,你能夠做出公司期望的結果嗎?大部分人其實並不能。
我們在詢問薪資待遇前應該這樣做。
這份工作的崗位價值我知道是什麼
我們在找工作的時候,第一步肯定要了解到這份工作是做什麼的,通過工作可以給公司帶來怎樣的變化,而不是說大鍋燉,我什麼崗位都想了解一下,看看哪個工資高我去應聘哪個。
說句不合適的,你能做嗎?說句難聽的你配嗎?
我的能力能夠勝任這份工作,並且還能夠做得更好
公司在進行人員招聘時,肯定是有人事需求的,但並不意味著用人方會將就,感覺你面試表現差點,還會趕鴨子上架讓你上手。
我們要給企業足夠的展示面,特別是之前成功的工作經歷,讓企業了解到我很合適甚至是優秀。
縱橫向對比薪資和發展
那其實除了工資之外我們也要考慮到在這個公司日後發展如何。
我們要去篩選一下自己行業、城市以及面試公司的工資水平,一般情況來說我們在入職新公司的時候都會面臨著定薪定崗,其次我們也要考慮到自己的職業規劃和崗位發展。
做到心中有數,有時候可能入職薪資你滿意了,結果三年過去了,眼看著就漲了一個工齡工資。
我們在找工作的時候,除了特殊情況外,建議把工作內容、和崗位公司發展都能夠考慮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