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茶不是獨屬於廣東的,在江蘇揚州、泰州也非常盛行,記得之前去桂林也有很多廣式餐廳,特色也是早茶。不過,飲食文化是廣東濃墨重彩的一筆,而早茶又在廣東飲食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其實只去過廣州一次,待了幾天,就跑出來寫早茶文化是抓瞎,所以這篇文章不是來講道理的,只是來談談自己的感受,畢竟廣州是我很期盼的一座城市。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點都德」,前段期間杭州的「點都德」火爆到排不到號,被小夥伴安利之後對其留下深刻印象,這家成立於2014年的粵菜館,到現在已經在很多城市都開有分店,據說生意也都還不錯。
所以,我在廣州打卡的也是點都德,因為前一天晚上住的白天鵝,故打卡的是荔紅樓店,打車過去最近的一家。
周日早上8點鐘打電話到店裡詢問的用不用排隊,結果說這個時間過來人還行,到現場看了下,果然客人還不算太多,服務是真的到位,引領著去座位,先選擇茶水,然後給了菜單讓我們慢慢看,點的時候還會各種建議。
很明顯,老年人偏多,一家幾口的也有,要不就是我和小夥伴這樣一看就是外地人,一點點一大堆,服務員各種勸都沒能阻止一顆貪婪的心。
速度很快,東西也很好吃,這個是真的。但是,不知道是不是都是半成品,也就是說其實費不上什麼勁。
就會有人告訴我說,除了小部分貴到上天的早茶,新鮮度要求高的,其他都是用半成品,還有人說「冷凍品侮辱這廣東的早茶",所幸這些廣式餐廳的服務和環境都還不錯。
還會有人說,「上班族哪有時間天天吃早茶,除了老頭」。的確,年輕人真的很少,當然也可能是我去的時間不對。
實在難以啟齒,我現在的早餐都是薇婭直播間囤的廣州酒家的半成品,有蝦餃、核桃包、芝士培根、流沙包、糯米雞等等,138元有整整9包,每天早上方便又好吃。
一顆吃貨的心蠢蠢欲動,又扯遠了。不過個人感覺,坐著那吃早茶的爺爺奶奶輩,真的是慢慢悠悠,聊聊天吃一會,不夠了加一點,一坐就會坐很久,這樣悠閒的日子年輕人估計是不敢想的。
所以有那麼一點小擔心,純粹的廣式早茶在慢慢流失,剩下的可能都是工廠車間那種流水線糕點,當這一代老年人消逝後,這些早茶店還能不能人滿為患,還有就是下面一代又一代人,對於早茶文化還記得多少,或者說能復原多少,會不會一個懶覺比一頓早茶更加精貴,以後的以後,再聊早茶,是不是也只能到博物館、紀錄片裡去追溯......
人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希望以上只是我個人的胡思亂想,畢竟哪怕我吃的不是最正宗的早茶,我也是真的覺得很好吃。
【作者】偲偲的小生活,專注於旅行、攝影、寫作。詩和遠方太遠,凡事凡是煩事,小生活自得其樂。本文圖片和文字所有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署名,未經許可請勿用於商業用途。如有其它需求請與作者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