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的食物生活中,茄子太過平常,在一般食譜中往往失載。
但清代袁枚的《隨園食單》中卻是載有此物的,茄子畢竟為夏季典型性瓜蔬。
一般湖南人家常生活中烹製茄子,都漫不經心,也就是一個油炒而已。
漫長炎熱的夏天,這道常見菜,天天吃,難免讓人厭煩。
甚至,身邊有個別朋友,一聞茄味就害怕。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一個湘潭表哥來到長沙,住我家中,忽然他就在廚房中,在蒸鍋中將茄子清蒸,再用竹條將蒸熟的茄子劃開,澆入醬油、麻油,加入鹽,然後請我們吃。
就如此簡單的料理,但因為我們認為是新搞法,居然吃得津津有味。
表哥不過是換了一種做法而已,不再是那種家常的千篇一律老做法。
當然,茄子吃來吃去,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還是一種茄子味。
後來,在上世紀九十年初,在長沙人的食物生活史中,茄子忽然改換味道,變得味道濃烈而火爆。
當時,我們的文老闆是個熱愛美食的人,他常常帶我們在外面就餐。
在1993至1994年間,長沙各處大小餐館都在積極而熱烈地在夏天烹製一味「沙煲肉末茄子」。
茄子走大油後,入沙煲,加入大量肉碎,摻入大量剁碎的蒜子及辣椒,甚至有的還加入豆瓣醬等。
然後,也不管不顧夏天廚房的炎熱,在廚房中備有大量煤爐,煲煨起一摞摞沙煲。
此時的廚師們,極大地發揮肥腴的茄子所富含的纖維質,因為特別能吸油、吸脂、吸收各類調料味的特點,讓一味茄子煲成為當時最具滋味、最能吸油、最能聚味、大濃大烈的時代美食。
當時的長沙食客們充發發揮一不怕油二不怕辣就愛味道濃烈的特點,紛紛有滋有味猛啖沙煲肉末茄子煲。
肉末茄子煲紅火幾年後,這味菜忽然間就衰落。
然後,又過了幾年,一些人居然走向另一個極端,竟然吃起了清潤少油的地道清蔬小炒:「茄子長豆角」。
尤其是一些美女們,她們認為這是夏天青蔬中的典範之作。
她們也不嫌茄子長豆角過於家常、過於本味,太過清淡,就是喜愛長豆角與茄子合炒的味。
茄子又仍然回復到不被人重視的程度,一旦打回原形,很久就玩不出什麼新花樣來了。
近年來的茄子的新吃法,居然又是把茄子過大油,控幹油,把已爆得柔軟,散發茄香的削皮茄子和擂碎的鹹蛋黃一道合炒。
一直要炒得鹹蛋黃看不到痕跡,但在食客品嘗時,在嗅覺上能聞到鹹蛋黃的香,在舌尖觸覺上能感受到鹹蛋黃那種「沙沙」的像是搔癢後難耐的輕微的麻麻感……
「鹹蛋黃炒茄子」最先的發明者是原在文運街的魯哥飯店,是繼文運街天下客餐館發明的「鹹蛋黃炒絲瓜」後的又一提升。
當然,鹹蛋黃炒絲瓜和鹹蛋黃炒茄子同樣味美,各得其妙。
只是,鹹蛋黃無論炒絲瓜還是炒茄子,如果烹製不到功,或者說灶上的廚師稍微草率一些,會有一個後果,就是在臨灶和上桌度變化中會有吐水或悔油的現象。
不過,第一次請我去吃魯哥飯店茄子炒蛋黃的新華聯秦墨濤兄,他在此菜上桌時,熟練地用筷子一攪拌,滴油不見,卻是一碗清爽的涼拌型茄子炒蛋黃了。
眼不見為淨,否則在健康人士眼中,油太多了,還是會令他們不舉筷投票的。
好在長沙這座城市,愛美食的人多於過度珍愛健康的人。
於是,這道菜頗為熱銷,列為魯記飯店的熱門點擊菜之一。
魯哥飯店與天下客等曾被列為長沙三角花園文運街「三傑之一」。
現在,文運街拆遷,各家店除天下客開在中山路國貨陳列館旁一幢樓的二樓外,魯哥飯店則開到了黃興北路老周南中學往北一點原二宮電影院處,生意亦頗不惡,稍微來遲,即要排隊。
而茄子炒蛋黃,自是他們家著名的熱銷菜。
我帶家人去吃魯哥飯店,父親一嘗魯哥飯店的酸蘿蔔肚片等就說:「這好像是典型的長沙東鄉菜咯。」
嗯,是細時候的味道,任爹家隔壁不遠,就有湘春酒家,但那家店的味道暴辣。
而湘春酒家,卻特別受從上海返湘的父親的表哥所喜愛,他認為是這是自己細時候的味道,而父親則認為,什麼兒時味道,這不就是典型二馬路小飯館風格,一味死辣,父親推崇的是魯哥飯店的菜味稍顯柔和之味。
附錄:清代袁枚《隨園食單》:茄二法
吳小谷廣文家,將整茄子削皮,滾水泡去苦汁,豬油炙之。炙時須待泡水幹後,用甜醬水幹煨,甚佳。
盧八太爺家,切茄作小塊,不去皮,入油灼微黃,加秋油炮炒,亦佳。
是二法者,俱學之而未盡其妙,惟蒸爛劃開,用麻油、米醋拌,則夏間亦頗可食。或煨乾作脯, 置盤中。
任譯:清代美食家袁枚所寫烹製茄子二法。但他老人家雖覺製法好,但仍不太滿意,因此他又自己提出自己的兩法,這實際上是烹茄四法了。
第一種烹茄法是:吳小谷廣文家,烹茄時,把整隻茄子削皮,在沸水中去除茄子苦汁,然後再用豬油來煎炸。但煎炸前,切記須待泡水幹後才能煎炸,再用甜醬水幹煨,味道會非常好。(任按,甜味的茄子,估計會不喜歡)。
另一種烹法來自盧八太爺家,切茄子成小塊,不去皮,入油鍋中煎炸至微黃,再加醬油爆炸,味道也不錯。(長沙人家常炒茄子大抵就是這樣做的,這兩種方法,確實是不以為奇)。
袁枚說,以上兩種方法,我都學習過,但未能學著做,但是未能盡其妙,炒出來,沒有兩位老爺家中做出來那樣好吃。
我做茄子也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把茄子蒸爛後劃開,加麻油、米醋拌食,這真是夏天一道極好美食。
我做茄子的另一種方法是把茄子在鍋中煨乾,作茄子脯,置於盤中作零食吃。
另外補充,個人觀點:
長沙人在夏天常把茄子皮曬乾,做成幹茄子皮。
復水後,炒著來吃,那段夏天的幹香味,亦是十分美味。
此外,如果把茄子皮做零食吃,瀏陽過去曾生產一種素食菜,就是把茄子皮幹制後加五香辣椒粉。
那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所嘗過的美食之一。
不知為何當時從瀏陽風行到長沙的這種素食菜,為什麼竟然現在沒有了,嗚嗚嗚。真是可惜了。
1.微信公號、媒體轉載必須經授權,否則死磕到底!
2.歡迎轉發分享到朋友圈、關注 大猛策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