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汶南鎮曹家莊村「第一書記」李強:「電」亮強村富民路

2020-12-23 騰訊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林鵬 通訊員 曹文杰 新泰報導

新泰市汶南鎮曹家莊村位於鎮南3公裡處,有223戶,630人,村「兩委」成員5人,黨員21名。2019年5月以來,來自泰安市審計局的「第一書記」李強切實履行「一抓四促」職責,為村民辦好事、辦實事,讓村級班子和全村群眾都豎起了大拇指。

抓關鍵強支部。為強化支部隊伍建設,李強將前期所學與曹家莊村實際相結合,以村級黨建為切口,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定期與村書記開展講黨課活動,為黨員「強健筋骨」,從集體學習到黨員共議村級大事,全村黨員凝聚力不斷提升,支部戰鬥力、號召力明顯增強。

解難題促發展。曹家莊村一直使用原煤礦工業電,電壓低、電價高、偷電現象嚴重,用電難成了全村急盼解決的大事。為此,李強專門與派出單位聯繫,親自跑手續辦業務,與山東省、泰安市相關部門多次協調後爭取到國家電網泰安市供電公司支持,以「四到戶」政策為依託進行了曹家莊村農網改造工程。雨季時節,他帶領村幹部克服種種困難,晝夜不休完成了改網工程。

現在,村裡的變壓器升級到了400千伏,全村新布設線杆55根,安裝動力電箱8個、新電錶240個,徹底解決了多年的用電難題,村民年用電費可減少10萬餘元,村裡30戶人家安裝了新空調、11戶人家安裝了光伏設施,極大方便了村民生產生活,為今後村裡上項目創增收打下了堅實基礎。

合民情貼民心。為豐富村民日常生活,李強向新泰市教育和體育局爭取了20餘套價值3萬元的健身器材,全面提升了村文化廣場檔次,村民們今後可以在家門口活動娛樂,生活幸福感大幅提升。

正值脫貧攻堅收官年,李強協調新泰市扶貧、財政部門爭取到20萬元幫扶資金,通過統籌投資、收益補助的方式增加貧困群眾收入。去年6月,他組織社會愛心人士為村內貧困戶送去慰問金,讓貧困群眾感受來自黨和社會的關懷。

「組織派我到曹家莊村任『第一書記』是對我的信任,踏實工作,全心全意為民服務是我的初心和使命,盡己所能為群眾辦實事,才能問心無愧。」李強說道。

水質監測、整修生產路、疫情期間晝夜堅守......李強用擔當踐行著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用實幹書寫著「第一書記」的動人故事,溫暖了曹家莊村群眾的心,也激勵著每一位基層幹部奮力進取。

相關焦點

  • 新泰市汶南鎮:建設四好農村路 打造群眾滿意工程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雁彬 通訊員 張寧 新泰報導今年以來,新泰市汶南鎮堅決貫徹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把「四好農村路」和「三通」工程作為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的首要任務來抓,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工作舉措,加大資金投入,專班推進,緊盯猛促,全力攻堅
  • 泰山景區曹家莊村建設首批地質文化村
    在天津地質調查中心的推動下,泰山景區曹家莊地質文化村建設列為國家首批十大地質文化村之一。11月11日至12日,由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山東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山東省第一地質礦產勘查院、山東省地質學會相關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到曹家莊村就地質文化村建設進行了實地踏勘評估。
  • 「領頭羊」範慶國帶領新泰市小白沙村踏上小康路
    整齊劃一的房屋,平坦的水泥鄉村小路,乾淨整潔的環境衛生還有牆面上的一幅幅漫畫,讓人的幸福感由心底自然萌發,人們常說:「小白沙村裡話小康,村黨支部書記是領頭羊。」而村黨支部書記指的就是就是範慶國。
  • 新泰市女黨員:「疫」線黨旗下的「鐵娘子」
    新泰市青雲街道林前村梁茂梅、李兆會、張元霞,看到村裡防控疫情的值守人員忙得沒空吃飯,從正月初二開始,就自發組建「炊事班」,不斷調配著飯菜,儘量滿足30多名志願值守人員的口味,一天中、晚兩頓準時送飯到「疫」線。她們送去的不僅僅是一頓熱騰騰的飯菜,更是大家一起守護家園的信心。
  • 村企合作,繪就強村富民「彩虹路」
    中國江蘇網訊 沿著一條紅黃綠三色「彩虹路」開進村,再穿過新建的市民休閒廣場,就來到了常州市新北區薛家鎮葉家村村委會。眼下,村裡種植的「葉家玉米」進入成熟期,村委會門口的空地上,村幹部正忙著帶領合作社的村民們掰玉米、裝箱、裝車,一派繁忙景象。
  • 「逗硬」書記李松長:從「落後村」到「先進村」 他用一條登山道串...
    2015年10月,四川省人民檢察院幹部李松長下派掛任古藺縣大寨苗族鄉富民村第一書記。這位「逗硬」書記的到來,讓村民們的眼裡「有了光」(逗硬,為四川方言,意思「得硬」、「動真格,來真的」)。封面新聞記者 王正元 徐慶 李佳雨村在花海中,人在圖畫裡。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74」「田書記」的進村趕考路
    在村民眼裡,他是整日奔波在為民路上的「費鞋書記」;在村幹部眼裡,他是敢幹會幹的「實幹書記」;在鎮幹部眼裡,他是有想法有思路的「點子書記」......他就是陝西省華陰市鳳城村第一書記田戰省。田戰省給村民傳授修剪花椒苗的方法。2017年4月,田戰省被華陰市水務局選派到鳳城村擔任第一書記。
  • 灌雲讓「第一書記」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 低收入村來了「一百零八將」
    楊以武被縣委組織部第二次選派到低收入村任「第一書記」,他協調資金改善基礎設施、幫助低收入戶興建產業項目、引進電商館助農增收,提前實現低收入戶百分百脫貧、村集體收入達「18萬+」。低收入村或經濟薄弱村,在灌雲縣有108個。「脫貧攻堅的路上,縣裡機關幹部對村裡幫扶,首先是配強村裡的帶頭人。」
  • 扶溝縣練寺鎮駐村第一書記錢向東:讓新莊的明天更美好
    映象網訊(記者 金江濤 通訊員 陳皓)「現在您再看看俺們村,有文化廣場,還有光伏電站,路和橋都是新修的,山藥和辣椒種植都達到了上千畝,俺們村集體經濟也是連年增收,家家戶戶拍手叫好,這可真要感謝俺們的錢書記。」
  • 威寧信合聯社駐村第一書記們的駐村故事
    這是威寧縣信用合作聯社派駐到石門鄉新龍村擔任第一書記的黃勝寫在民情日記本上的一段話。全村443戶1714人,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222戶975人,貧困發生率高達57%,是石門鄉貧困發生率最高的村,是脫貧攻堅戰場上「最難啃下的那塊硬骨頭」。就在這樣的條件下,2016年3月,時年29歲的威寧信合聯社員工黃勝被省國資委派駐新龍村任駐村第一書記。沉甸甸的使命壓到肩上,黃勝深知自己必須要更吃苦、更努力、付出更多才能不辱使命。
  • ...富民終如願,腳底泥土也芬芳|清鎮新店鎮方家寨村駐村第一書記楊慶
    2018年4月,我來到清鎮新店鎮方家寨村,開啟了我的駐村之路。歲月不居,時節如流,轉眼已過兩年半。一直以來,我始終堅持腳下有泥、眼裡有光、心中有夢、肩上有擔,把對黨的忠誠落到實際工作中,為脫貧攻堅、為方家寨村的發展貢獻錦薄之力。
  • 徐州市邳州岔河鎮橋北村:玫瑰花鋪開富民路
    走進邳州岔河鎮橋北村千畝玫瑰園,鼻尖縈繞的都是玫瑰花的甜蜜氣息。工人們穿梭花海,採摘花蕾。到了採花期,村民們來玫瑰園打工,一個花期每人能掙二千多元。   玫瑰花鋪開富民路,如今,橋北村種植的1500多畝玫瑰花田產出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拓寬了農民增收的渠道,村民人均收入達到17000元,村集體年增收近20萬元。
  • 駐村第一書記丘凱:初心點亮扶貧路
    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後勤辦公室幹部丘凱,自2018年3月20日到青龍村擔任第一書記以來,至今已有2年9個月。駐村的一千個日日夜夜裡,他用雙腳丈量著青龍村的每一寸土地,用真心贏得了群眾的肯定,用辛勤換來了群眾生活的改善,他也成為青龍村村民心中最親的「親人」。
  • 我是第一書記丨從「白大褂」到「鄉村幹部」 德州這位書記把健康送...
    編者按:2019年5月,德州市派新一輪124名第一書記進駐全市農村一線。他們按照全市第一書記工作會議的部署和要求,堅守為民初心,務實擔當盡責,真心融入,真情付出,把群眾當親人,贏得了群眾的支持和擁護。2020年8月開始,德州市委組織部聯合大眾網德州頻道,特推出「我是第一書記」專題,深入全市農村一線,在田間地頭採訪這些第一書記,聽他們講下村後如何「乘風破浪」,如何紮根基層、做好富民強村「戰鬥員」。
  • 【鄉村振興】「四好農村路」美村富民——固安縣高質量打造農村...
    【鄉村振興】「四好農村路」美村富民——固安縣高質量打造農村交通路網新格局工作綜述 2020-10-21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太陽石村「第一書記」的意見箱
    太陽石村「第一書記」的意見箱2016-08-18 23:40:55 來源:四川在線 編輯:劉波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郝勇)「2組的潘玉全說他家豬圈房子的瓦掉了好幾塊,現在房頂開了天窗,讓我們幫忙蓋下瓦……」8月14日8時30分,嶽池縣喬家鎮太陽石村村主任餘映沛拿著剛從「第一書記」意見箱裡取出的一張紙條,念給該村
  • 舞陽駐村第一書記李東平是如何做到的?
    大河網訊(記者 田明傑 通訊員 趙明奇)「說啥也不能讓李書記回單位,我們要組織群眾給縣委反映,讓東平留在村裡繼續工作,這樣的好書記村裡老少爺們兒真是捨不得她走!」12月8日上午,記者在舞陽縣姜店鄉徐莊村採訪時,該村黨支部書記徐偉彬動情地說。
  • 駐村第一書記辛芃伯:綠色養殖「敲開」村民致富路
    在呼倫貝爾市扎蘭屯市成吉思汗鎮繁榮村,綠色養殖產業「敲開了」村民們的脫貧致富路,這條路正是源於駐村第一書記辛芃伯幫助村民脫貧致富的思路。2016年4月,辛芃伯被組織任命為繁榮村駐村第一書記後,他就在這裡扎了根。
  • 脫貧攻堅群英譜丨冷水江禾青鎮苗田村第一書記肖志彬:情滿扶貧路
    市總工會駐禾青鎮苗田村第一書記肖志彬先後擔任過上青村、木山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長等職,紮根基層6年來,他用「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決心和勇氣,帶領貧困群眾打開致富門、澆築小康路。同期:市總工會駐苗田村幫扶工作隊隊長 第一書記 肖志彬為了讓精準扶貧工作不出現漏評和誤評 所以通過工作隊入戶走訪 召開評審大會 對不符合條件的貧困戶 進行了一個清理 主要為了我們以後的精準扶貧工作 有力推動 順利推進苗田村基礎薄弱,地面無企業、地下無資源。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55」楊挺:「老山咔」裡的戰貧「四重奏」
    楊挺,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新溝村第一書記,在海拔1000米的「老山咔」裡,用青春和汗水奮戰貧窮。到村以後,楊挺帶領著12名村幹部和黨員連日連夜繪製新溝地圖,標註進村路、產業路和新村聚集地,組織群眾平路基、鋪毛路,為後續建設打下基礎。同時,向上級爭取項目資金171.7萬元,配套省級財政幸福美麗新村建設項目88萬元,修建村道4.99公裡,產業道路2.5公裡,打通了新溝發展的最後一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