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南京大屠殺時,中國士兵為何不反抗?40年後親歷者說出實情
我們知道,在1937年12月13日這一天,甚至之後的六周時間裡,是人們永遠無法忘記的歷史。當時日軍攻佔南京,在這裡進行了長達六周的殘酷大屠殺,南京城內三十多萬軍民失去了寶貴的生命,慘死在了殘暴的日軍刀下,一時間血流滿城。也許有人覺得疑惑,在日軍進行屠殺的時候,為什麼中國士兵不反抗?40年後,這場災難的親歷者,同時也是老兵的唐光譜說出了實情。
當時,唐光譜在國軍第三營部當勤務兵。在日軍攻陷南京前一個月,唐光譜隨部隊來到南京。但很快,日軍以強有力的攻勢突破南京中華門,當時局勢相當混亂,各部隊有的突圍有的撤退,也有的逃命,和城內的百姓亂成一團。而唐光譜和自己的戰友也跟隨人群逃跑,但沒有成功,最後落到了敵人手裡。
落到敵人手裡後,被餓了幾天,和唐光譜被抓捕的還有很多人,有一些人大膽的就想,反正都是死,不如以死相搏。在一些人的策劃下,他們成功逃了出去,但沒能逃遠,最後被追上來的日軍有抓了回去。很快,日軍把這些人帶到了一個地方,集中在一起,直接在四面架起機槍掃射無辜的百姓。唐光譜在這次的屠殺中躲在死人堆裡,最後逃了出去,幾經挫折,最後得以生存。
從唐光譜的經歷裡可以知道這幾點,第一,當時不是沒有中國士兵反抗,而是因為缺乏有力的領導,突圍行動很混亂,因為有一些高官臨陣逃跑,沒有中心,剩下的士兵自然也會為了活命逃跑。第二,日軍武器裝備很強,潰散的中國士兵即使有心反抗,也無法改變局面。日軍手裡有機槍等等一系列的武器裝備,但中國士兵手裡只有手槍、步槍、手榴彈,難以抵抗訓練有素的日軍。
事實上,當時局勢很混亂,也許有一些士兵放棄抵抗,選擇投降,這是人性,因為士兵們也有追求生的欲望。當然也有一些士兵選擇反抗,奈何實力懸殊,最終也無法逃過被日軍殘殺的結局。所以並非士兵們不反抗,而是敵人殘暴無比,選擇留在城內與敵人反抗到底的士兵們與城內的百姓都死在了日軍的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