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咖啡的苦味,這應該是每個喝咖啡的人都能感受到的,因為這是醉直接的味覺感受,其他的風味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琢磨才能有所感覺。
那你知道咖啡的苦味來源是什麼嗎?可能有很多人認為這個因素是咖啡因,但是我要說,這個「鍋」,咖啡因不背。因為只有10%的苦味來自咖啡因,那剩下的呢?
那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個苦到底是誰的「鍋」。
「褐色素」當之無愧。根據分子的大小不同,也導致分類也不同,大分子的褐色素苦味會更明顯。烘培程度越深,褐色素的量越多,大分子所佔的比例也就越多。
所以深度烘培的咖啡豆其苦味喝質感更強烈,咖啡豆的顏色也更深。
除了褐色素,「環縮二氨酸」也是苦味成分的承擔者之一,是胺基酸和蛋白質加熱後形成的產物,在這個過程中分子結構可能不完全相同,所以苦味的程度也不同。
那苦味的程度可以人為的控制嗎?
答案是肯定的。之前我們提到了烘培程度對褐色素的影響,所以只要改變烘培度,就能降低苦味。除此之外,改變咖啡豆種、烘培方法、萃取方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咖啡的苦味。
最簡單的,如果你不想喝苦味太濃的咖啡,就選擇淺烘培的咖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