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巖者說|人生如攀巖:該歇時不用莽力,奮起時毫不猶疑

2021-02-28 廣州日報人物在線

寸頭、鷹鼻、皮膚黝黑,小臂的肌肉異常發達,每一根手指都有寺廟裡的蠟燭粗細,雖然年近不惑,但陳志文更像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子,握手時,你能感到他粗厚的手掌下有使不完的力氣。

陳志文目前是廣州一家攀巖健身俱樂部的教練,也是廣州最早的攀巖者之一。2016年,隨著競技攀巖被正式納入東京奧運會的比賽項目,他的俱樂部也迎來了學員井噴,上至50歲左右的中年大叔,小到六七歲的兒童,都開始參與攀巖運動。

陳志文說,而今廣州的資深「巖友」越來越多,他們會定期組織野外攀巖,這項運動正成為越來越多都市人皈返自然的生活方式。

文、圖/廣州日報記者武威 實習生陳文杰

視頻/廣州日報記者高凱珅


攀巖運動正成為都市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在中國,攀巖運動起步很晚,以前也一直是個很小眾的運動。1999年畢業於廣州體育學院的陳志文,接到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洛溪一家攀巖俱樂部的指導教練。彼時,甚至科班出身的陳志文還不知攀巖為何物,而那家身在樓盤的攀巖俱樂部,更大的作用是「賺人氣,賣房子。」

剛入職的陳志文身體素質出色,公司派他到北京的國家登山協會接受培訓,陳志文回憶道:「當時並沒有正式的攀巖教練證,只要培訓的機構給予書面證明,你就能上崗了。」

在北京接受培訓時,陳志文用的巖壁是水泥巖壁,無稜無角,「就像垂直立起的高牆。」

雖然只是半個多月的培訓,培訓條件也十分簡陋,但卻真正讓陳志文接觸到了攀巖,回到廣州的陳志文成為本地最早的一批攀巖教練。

最初的幾年,陳志文的職業沒變,但卻不斷地更換著工作地點,有段時間,他還被公司從廣州調到上海工作,「當時行業不景氣,我們就是跟著開發商走,開發商將人工巖壁當作一個噱頭,吸引人們的目光,帶動房子銷量,而巖壁僅僅是體驗的產品。房子賣完後,巖壁也就沒有人管理了。」

陳志文苦笑說,早些年攀巖運動的學員很少,攀巖一直是個邊緣運動,但這並沒有妨礙陳志文將職業變成他的終身愛好,為了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陳志文從網上找了不少國外的攀巖視頻,一邊模仿,一邊學習,後來,他開始體驗野外攀巖,正是那種和大自然合而為一的感覺,讓陳志文感受到了攀巖最大的樂趣,並痴迷於攀巖。

「無論你在訓練場練得如何嫻熟,人工的巖壁做得如何逼真,我們的最終目的還是野外,這才是攀巖最大的樂趣,野外攀巖的魅力在於無限制,一千個人,就會有一千種不同的路線。攀巖一旦上手,你就會想挑戰更難的線路,甚至自己去開發線路。野外攀巖,比你在訓練場地更能感受與地心引力做鬥爭的樂趣。」陳志文笑道。


陳志文在野外攀巖

從2000年開始,陳志文幾乎每年都要去三四次野外攀巖,幾乎每次野外攀巖,陳志文和其他「巖友」都是自費,當初剛剛工作的陳志文,儘管手頭並不寬裕,但已經進化為「攀巖痴迷者」,即使是「窮遊」,也自得其樂,「跟老闆請假,老闆也比較支持,畢竟攀巖教練就該多嘗試一下。」

於是,近至白雲山,遠至英德、陽朔、北京,國內幾乎每一處野外攀巖「聖地」,都留下過陳志文的腳印。而讓陳志文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旅途,則是2003年在泰國甲米的一次戶外攀巖。

「那兒的風景太美了,巖壁就在海邊,你的身後就是大海,海風拂面,我們在那裡住了一個月,每隔兩天,都會挑戰一套線路,每一個高度,你都能看到大自然不同的風景。」陳志文饒有興致地述說起當年的趣事,當時甲米島奉行見光斷電的政策,「也就是說,當地一出太陽就停電了。」

因此陳志文必須在每天早上太陽出來前,將早餐和午飯做好,晚上也得到太陽下山後才有電做飯。因為是窮遊,「巖友」們吃的東西相當隨便,他們通常只能拿電飯鍋煲青菜湯,偶爾才能吃到一些雞蛋和豬肉,「相比攀巖所帶來的樂趣,吃得差點算不了什麼。」

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陳志文花費只花了5000元,機票前已經佔了其中一半。這次特別的窮遊經歷,用陳志文的話說,是他「唯一次能無憂無慮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攀巖中。你會覺得攀峰登巖,不再只是一項運動,一次挑戰,更像是一種心靈的嚮往。」

「攀齡」已有十七個年頭的陳志文說:「攀巖正成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攀巖俱樂部裡的「爺爺輩」王兵

與此同時,攀巖這項運動也在讓越來越多愛好者欲罷不能,48歲的王兵就是其中之一。平常做市場銷售的王兵,兩鬢雖已花白,但卻身姿矯健,他算是陳志文俱樂部裡的「爺爺輩」,旁人並不知道,身高165cm的他,體重曾一度達到80千克,高血脂、高血壓一步步蠶食他的健康。但堅持攀巖幾年下來,老王的體重居然減到了60多公斤,身體也變得異常健碩,作為草根「巖友」,老王說起自己與攀巖的不解之緣,讓身旁體重90千克的視頻記者躍躍欲試。

「我第一次爬的時候,只爬到第4塊板(註:人工巖壁由一塊塊攀巖板拼接而成,每塊板大約80公分高)就堅持不了了。」王兵長舒一口氣,當年他是陪著孩子一起玩攀巖的,沒想到兒子試了兩三次就成功登頂了,作為老爸,成績如此差。

但王兵是一個有毅力的人,從那以後,他每周三次雷打不動到攀巖場練習攀巖,整整練了一個月,王兵終於成功到頂,「堅韌,這是攀巖教會我的。」

如今,已經是「攀巖界」老司機的王兵十分樂於向記者秀他的「攀技」,在攀巖場上,他在腰間系上保護繩,腳踩著比正常尺碼小兩號的專用攀巖鞋,一路沿著90度的巖壁騰挪直上,僅僅兩分來鍾,就攀上了5層樓高的巖場頂端。

和陳志文一樣,工作時間比較自由的他,每個月都會開車去一次戶外攀巖,在親近自然的同時,王兵會感到一種重回孩提時代的欣喜,「我想這才是我喜歡攀巖的真正原因,因為當你全身心在戶外攀巖的時候,你一定能把生活中、工作中所遇到的煩惱都丟掉一邊,就像一個無憂無慮的小孩子一樣。」

王兵說,和許多巖友一樣,攀巖是他逃離都市喧囂的最好方式,他會堅持這項運動,「我想我會爬到六七十歲,直到爬不動為止。」

廣州日報:攀巖尤其是戶外攀巖在人們的印象中更像是一個極限項目,他的安全性到底如何?是否容易受傷?

陳志文:專業的攀巖路線都是經過開發的,只要有專業人士帶隊,安全設備都到位,一般不會發生事故。以往攀巖出事,大多數是一些技術沒練好的生手出的。當然,攀巖也會經常受小傷,比如身上皮膚的擦傷,肌肉拉傷等等。

廣州日報:為什麼你會這麼喜歡攀巖?

王兵:首先,攀巖能打給我一種境界,生活與工作會給你很多的煩惱與壓力,到一到攀巖的時候,所有的煩惱都拋到腦後了,在攀巖結識的朋友聚在一起時,即使是鹹魚淡菜,也吃得津津有味,不亦樂乎,就像回到當年的學生時代。這種感覺在工作的飯局中是不可能找到的,相比,攀巖能喚回我一種童真的感覺。

其次,當你克服了一條很難搞定的線路後,你獲得的喜悅感是難以形容的,「比掙了錢」還興奮。不光是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也是對辛苦付出的自己一個交代。

廣州日報:攀巖給了你們怎樣的感悟?

陳志文:當你徵服了一個難度係數,你會自然而然地向下一個等級進發。就好比你登上一個新的臺階,感到無比愉悅之後,就想著再登上一個。

攀巖久了,你會覺得人生就如攀巖,向著自己的目標,不斷往上爬,成功後又往下一個目標進發。

攀巖也有很多智慧,比如攀巖並不是一味地使蠻力,該停下歇息的時候,不可魯莽用力;但該奮起直上的時候,千萬不可猶疑不決,你多猶豫一分,力氣便多減一分,心態也會多焦慮一分。生活中也該如此。

廣州日報機動記者部出品

編輯:李華

相關焦點

  • 世界攀巖冠軍之選 解讀SCARPA攀巖鞋的「必殺技」
    作為攀巖愛好者,我們習慣於基于敏銳的感覺,基於信念來作出瘋狂的、改變人生的決定。我們常常在野外生活,住在麵包車裡,所到之處都是我們嚮往的。我們痴迷於一個單一的舉動:為了輕鬆完成攀登計劃而選擇擱置其他的生活瑣碎。一直以來,SCARPA總是一如既往地幫助巖友實現夢想,幫助發現自己的潛能並突破自我極限。
  • 《徒手攀巖》全國上映,絕壁之上聽從生命的召喚
    那些走進電影院的人,遠不止是攀巖愛好者,還有許許多多根本不攀巖的人。  這是因為,這部記錄電影不僅因畫面驚險而吸睛,影片的主角,攀巖者亞歷克斯·漢諾爾德(Alex Honnold)為了自己所熱愛的事情不顧一切的勇氣,對於普通人而言也有相當大的感染力。  影片最為精彩之處,其實也是最殘酷的地方:攀巖者在900米高的垂直巖壁上攀爬,沒有任何防護,一旦失手,代價便是粉身碎骨。
  • 小聊攀巖鞋
    但在開使購買之前,你要先確定你主要用於什麼攀登形式,是Sportclimbing、cracksclimbing、longroute、gymclimbing、bouldering等等?  下面我把自己的一些經驗及體會講述給大家,當然這僅僅只能做一個參考,希望對攀巖者在攀巖鞋的選取方面能夠有個幫助。
  • 捷克攀巖鞋品牌Rock Pillars
    品牌名:Rock Pillars(巖柱)  產 地:捷克創始人:Pavel HendrychRock Pillars攀巖鞋一剛開始出名是因為它的特俗紋理結構, 攀巖者為了攀巖者而生產了這些攀巖鞋,因為這個理由
  • 【運動】只為攀登4:協調柔韌性訓練【學會攀巖運動的規則和意義】
    攀巖運動向來有巖壁芭蕾的美稱,在陡峭的巖壁上,攀巖者靈巧的從一個指定點,攀、跳、躍到另一個指定的點,輕盈靈動的同時迸發出力量的火花
  • 福安室內外攀巖牆價格
    福安室內外攀巖牆價格室內外攀巖牆除了攀巖活動外,攀巖牆也可以提供類似高樓逃生、繩索下降等個人防火訓練,以及山難搜救技術的訓練,高空作業人員,如天線架設、建築、外牆清洗作業、冷氣安裝,也可以在經過訓練後,將工作的危險性大幅降低,讓勞資雙方皆可獲得保障,業主也可減少不必要的糾紛。
  • 【攀巖技巧第三期】6種攀巖姿勢,讓你攀巖事半功倍,增加持久力!
    這個技巧很多時候是一個過渡點,攀巖者用這個姿勢保持住平衡,然後尋找上方更好的手點。有時候也會有持續大片需要倒拉的路線,如(traverse)橫向穿越路線,這種情況下你應該儘量多用腳,並且讓手臂儘量伸直,防止小臂過早充血膨脹。
  • 柔軟度影響著你的攀巖表現
    至於骨骼與韌帶(連接骨骼與骨骼),在限制關節活動的同時,也是穩定關節的重要組織,進行伸展訓練時,反而要儘量避免伸展到韌帶,或壓迫到骨骼使之變形,才不會導致關節脆弱且容易受傷。 對於攀巖運動而言,柔軟度達到一定程度即可,過多的柔軟度對攀巖幫助並不大。
  • 紀錄片《徒手攀巖》
    徒手攀巖(FreeSolo)被稱為十大危險運動,是指單人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自由攀爬,攀登者不允許使用攀巖工具,只能使用攀巖鞋和火藥袋,禁止使用繩索和機械插頭,不得使用上升器等任何輔助設備。很多人說這是最純粹的攀巖,這不是空話,這是人類原始意義上真正的攀登,就相對於的巨大體力消耗而言,freesolo也是一種心理競爭,根本不允許有任何錯誤,在幾百米高的懸崖上,一次錯過就意味著死亡,攀巖者的結尾類似於古羅馬競技場角鬥士,或者成功或者死亡!
  • 詳細版丨如何選擇適合的攀巖鞋?
    ,還可以幫助攀巖者增加在巖壁上的附著力,讓攀巖者能夠善加利用本身的攀巖技巧進行攀巖活動。因為它的多功能設計,可以讓初學者學習各種不同的攀巖技巧,也可以讓喜歡嘗試不同路線的攀巖者得到攀巖的樂趣,以及應付長距離、多繩距路線攀登的各種不同地形。通常都是採用高腳踝的設計以保護腳踝和提供相當的舒適性!設計給經常參加攀巖比賽或是經常從事運動攀巖的攀巖者使用,經由各種精巧的設計可以讓使用者能夠運用高級的攀巖技巧來攀登困難的路線;採用低腳踝的設計以增加腳部的靈活性和減輕鞋子的重量。
  • 泰國的甲米,不僅是攀巖聖地風景也異常優美,是度假的好地方!
    巨大的喀斯特巖石,像一座小山,從翡翠海水中突兀地升起,這使得甲米島成為世界各地攀巖者的熱門攀巖勝地。甲米有世界上最美麗的攀巖場和幾所攀巖學校,是全世界攀巖者嚮往的勝地。油畫般的風景,鬱鬱蔥蔥的叢林,美麗的海水,金色的沙灘……當你歷盡千辛萬苦爬上懸崖頂的時候,這些風景都會讓你無比興奮和快樂。甲米島不僅是屬於資深攀巖者,也屬於各種級別的攀巖者。
  • 挑選攀巖鞋,你會了嗎?
    為了更好的體驗攀巖,我們就需要有一雙適合自己的攀巖鞋,擁有一雙合腳的攀巖鞋,能讓你在巖壁上行走自如。 一雙好的攀巖鞋除了可以保護腳部不受傷害之外,還可以幫助攀巖者增加在巖面上的附著力,讓攀巖者能夠更好的利用自身攀巖技巧進行攀巖活動。
  • 那個穿著獨角獸出現在《徒手攀巖》的人
    2019年2月25日,《徒手攀巖》獲得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片獎。影片記錄著Alex Honnold徒手攀登酋長巖驚心動魄的過程。有趣的是,影片中的一幕;Alex在攀登的途中「偶遇」了一隻從睡夢中起來尋找水瓶的獨角獸。《國家地理》雜誌甚至在採訪中詢問了Alex這個穿著獨角獸睡衣的人,「什麼服裝?我沒注意到。」Alex平淡的回答。
  • 裝備指南 | 如何選擇你的第一雙攀巖鞋?
    對於具備一定攀巖技巧的攀巖者來說,建議你選擇適中型(Moderate)攀巖鞋,這類攀巖鞋的鞋型介於以上兩種攀巖鞋之間攀巖鞋尺碼的選擇取決於我們的攀巖技巧。初學者應該選擇自己的通常尺碼。對於中級水平的攀巖者,應該選擇比通常尺碼小一至兩碼的攀巖鞋。
  • 新手值得買的攀巖鞋,都在這兒了
    Scarpa 的傳奇設計師 Heinz Mariacher 不僅為頂級攀巖者們設計了如 Drago 這類爬高難度線路的攀巖鞋,同時也為鼓勵更多人攀巖設計了這款非常適合新手的攀巖鞋。雖然鞋幫是平的,堅硬的鞋底足以為攀巖者提供強有力的支撐。Origin 是下文提到的 Evolv Defy 的直接競爭者,而後者是全球最暢銷的初級攀巖鞋之一。相比而言,Origin 的設計更合理,材質的品質也更高。而且基於 Origin 的舒適度和高品質,攀巖新手們可能在水平提高後仍然喜歡穿這款鞋。
  • Tom Frost-美國攀巖黃金時代背後的攝影師和工程師
    編譯:MintinaTom Frost在美國攀巖黃金時代扮演著幕後的角色,記錄了大量那個時代最為重要的攀登,並提供了知名同行,例如他的朋友和生意夥伴,Yvon Chouinard及他的導師Royal Robbins的工程思維方式的人生回顧版本內容。
  • 攀巖知識 攀巖鞋的小百科
    攀巖鞋根據用途的差異,鞋底結構也是有區別的。鞋底分兩層,中底(midsole)和膠底。中底夾在鞋底面料和膠底之間,一般是由不同硬度、彈性的合成材料製成,主要起支撐作用,外面的膠底提供摩擦。一般一個品牌的鞋子都使用同樣的橡膠,除了膠底的厚度不同外,鞋子的整體硬度感覺差異較大,主要就在於採用不同的中底。
  • 寧波攀巖,在陡峭的巖壁上,盡情享受攀巖帶來的刺激解壓感
    攀巖是當下最流行最時尚的一項綜合性運動,能增加身體的協調性,增強我們的自信心,抗壓能力、解壓的好去處,對於想減肥的人來說塑形效果特別好,會比在健身房有意思的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趁著周末,約上好朋友一起去體驗一下吧!
  • 攀巖,LED燈與攝影的完美結合,攝影師用長曝光記錄下時間的流逝
    攀巖者兼攝影師盧克·拉斯穆森(Luke Rasmussen)創造了一種獨特的攝影風格,他稱之為「發光的運動」(Illuminated Motion)。作為一名攀巖者,盧克將這項獨特的能力以及他運用光線和長曝光攝影的技巧有機結合起來,從而拍攝出一系列迷人的絢麗作品,這成為他攀登過程的視覺記錄,也開創了一種在夜間觀賞風景的新奇方式。盧克一直對研究時間的流逝非常感興趣,正如他所說的:「時間是一個很難理解的概念,因為我們永遠無法真正體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