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人類大腦中的一個新區域 擁有獨特功能

2021-01-07 cnBeta

Michio Kaku 將大腦稱作「宇宙中已知最複雜的物體」。即便已有大量的研究,科學家們還是不時有新發現。經過對人類及其它哺乳動物大腦持續數十年的深入研究,發表過不少期刊文章(以及出版了大量主題書籍)的 George Paxinos 教授,再一次宣布了他的新發現。作為世界知名的腦部製圖師,他的研究為世界各地的神經科學家們奠定了基礎。

新發現的 Endorestiform,位於大腦和脊髓的交界處。(圖自:NeuRA / 下同)

當前在澳大利亞神經科學研究所(NeuRA)工作的 George Paxinos,在製圖工作中發現了大腦的一個新區域,並將其命名為「Endorestiform Nucleus」。

實際上,對這個隱藏區域的質疑,已經持續了 30 年。之所以現在才認定,得益於當前優越的染色與成像技術。

這個小核仁,隱藏在小腦下腳(inferior cerebellar peduncle)中。

雖然對該區域的功能仍有未知,但它位於小腦下部的大腦與脊髓交界處附近。該區域結合了感覺與運動信息,能夠改善人類對於平衡、姿勢和精細運動的控制。

有鑑於此,Paxinos 教授認為,新區域在精細運動中發揮的作用,有助於尋找針對帕金森和運動神經元等疾病的治療方法。

此前該區域被認為是一個整體。

值得一提的是,到目前為止,Endorestiform Nucleus 似乎仍是人類所獨有的。Paxinos 教授補充道:

這個區域很是有趣,因為它並不存在於我們所研究的恆河猴、以及其它動物身上。除了更大的腦容量,該區域或許是人類的又一個獨特之處。

現 Endorestiform 核體被認為在精細運動的控制中起了重要作用。

不過目前,Paxinos 及其團隊尚未對黑猩猩(以及最近發現的人類近親)的大腦展開研究。但這正是未來幾個月,他們想要深入研究的地方。

研究發現者,榮獲澳大利亞榮譽勳章(Order of Australia)的 George Paxinos 教授。

在最新著作《人類腦幹:細胞、化學與微體系結構》中,George Paxinos 教授對 Endorestiform Nucleus 這項發現有著詳細的介紹,感興趣的朋友可在本月訂購該書。

Neuroscientist discovers hidden region of the human brain(via)

書籍英文原名為《Human Brainstem: Cytoarchitecture, Chemoarchitecture, Myeloarchitecture》

[編譯自:New Atlas]

相關焦點

  • 重大發現:科學家發現大腦某個區域可能是引起意識的關鍵
    威斯康星大學(University of Wisconsin)一組研究團隊在實驗猴身上進行了大腦意識的實驗,發現中央外側腦丘(central lateral thalamus)可能是引起「意識」的關鍵區域。其研究結果已發表於期刊——《神經元》(Neuron)上。
  • 將人類基因植入後,科學家發現猴子的大腦更像人類了
    專家們發現,這種被稱為ARHGAP11B的基因的插入,導致了普通絨猴胎兒的新大腦皮層變大。新大腦皮層是大腦深處的溝槽外層,參與推理、語言、意識思維和其他重要功能。ARHGAP11B在人類中發現,但在非人類靈長類或其他哺乳動物中沒有發現,它觸發了猴子的腦幹細胞形成更多的幹細胞,擴大了大腦體積。
  • 人類為什麼不能一心二用?科學家發現,大腦迫切需要注意力
    筆者:三體-小遙對整個人類文明來說,大腦的進化是我們區別於其他動物的重要標誌。雖然科學家們至今無法準確描述出人類的大腦是在怎樣的情況下開始進化,但不可否認的是,大腦在人類文明進步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Nature:發現一種新類型的中間神經元僅存在於靈長類動物大腦中
    2020年10月9日訊/生物谷BIOON/---精神分裂症和自閉症等神經精神疾病是大腦化學物、環境和遺傳學之間的複雜相互作用的結果,需要仔細研究才能了解它們的根源。科學家們傳統上依靠從小鼠和非人靈長類動物身上提取的樣本來研究這些疾病是如何產生的。但是,一個問題一直揮之不去:這些受試對象的大腦是否與人類足夠相似,從而產生有用的新見解?
  • 科學家發現,宇宙網與人類大腦組織極為相似,兩者有何聯繫?
    科學家發現,宇宙網與人類大腦組織極為相似,兩者有何聯繫?人類在不斷的發展當中跨過了一個又一個時代,發展也越來越完善,在過去幾百年的時間內從來沒有停止過。現在人類也已經開始了對於宇宙的探測,飛出了地球,進入了太空。
  • 人類為什麼不能一心二用?科學家發現,大腦需要很強的注意力
    我們和動物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我們擁有發達的大腦,我們可以聽、說、讀、寫,這是其他動物都沒有不具備的功能,可以說大腦是我們身體最重要的器官,大腦在我們人類的進化史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 科學家發現大腦產生的一種胺基酸在預防癲癇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科學家發現大腦產生的一種胺基酸在預防癲癇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來自佛羅裡達州立大學醫學院的一組研究人員發現,大腦產生的一種胺基酸在預防癲癇發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研究發現:太空人大腦結構和功能發生改變!人類或被永困地球?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人開玩笑說:地球可能都快裝不下你了!也許未來的某一天,人類可以尋找到真正的宜居星球,從而飛出地球到新的家園生活和繁衍,目前來看人類正在朝著這個方向而努力。目前來看,短期內沒有特別嚴重的變化,但如果長久地在太空中飛行,結果就不一定了。最近《科學進展》期刊上一項研究表明,長時間停留太空,可能對我們的大腦功能和結構造成一定影響,那是否意味著人類可能永遠被困在地球之上了?
  • 人類大腦功能區並非一成不變
    人類大腦功能區並非一成不變先天盲人的部分視覺皮層可以處理語言
  • 傳說中的11維空間,真實存在?科學家:或許就在人類大腦中!
    傳說中的11維空間,真實存在?科學家:或許就在人類大腦中!宇宙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其中蘊含太多的未解之謎。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人類對宇宙的了解愈加深刻,曾經局限於宇宙之外,如今已實現飛天遁地的夢想。這都離不開眾人的努力,不少科學家窮其一生,一直都在努力鑽研宇宙,並將宇宙進行維度劃分,人類生活在三維空間中,看見的所有物體都是立體的,三維空間由長、寬、高組合而成,看上去非常普通,如果再加上時間,或許就是四維空間。這些年來,科學家始終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一直專心研究於更高維度的空間。在其它維度中,人類更像是一張白紙。
  • VICE 簡報 | 科學家發現大腦特定區域儲存著神奇寶貝相關的東西
    在那裡,他們發現了另外20公斤的毒品。當時不在家的30歲男子馬志玲(音)後也被逮捕,並被指控走私大量邊境管制的藥品,他沒申請保釋,而被還押等候7月29日的預審。「這可真是個大發現,」 警長 Sergeant Kershaw 感嘆道,「整整40公斤冰毒,2000萬美元。」
  • 新冠不只是肺炎?科學家最新發現,病毒可以從鼻子入侵人類大腦
    這種不同尋常的現象讓人們懷疑,新冠會入侵大腦,並感染腦中某些特定的細胞。而這一論證,如今終於有了新發現。新冠從鼻子進入大腦?當懂王說注射消毒劑能治理新冠病毒的時候,世人都覺得他瘋了;當懂王感染新冠病毒並鼓勵人們別怕新冠的時候,世人覺得他已經沒救了,並認為新冠已經成為了「腦炎」,成功入侵了他的大腦。雖然當時都覺得是玩笑話,但現在卻有了新冠能入侵人腦的新發現,不得不說,真的沒人比他更懂新冠病毒。
  • 科學家發現:大腦有兩種思考他人思想的系統
    倫敦大學學院馬克斯·普朗克人類認知與腦科學研究所(MPI CBS)和柏林社會神經科學實驗室的科學家通過一項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研究對該問題提出了新的見解。根據這項研究,四歲的孩子似乎能夠理解別人的想法。這項研究報告說,這種獨特的能力在四歲左右就出現了,這是因為特定的大腦網絡已經成熟。
  • 探索大腦生物鐘的奧秘 上海科學家有了新發現
    但是,你可知道生物節律在大腦中有一個「起搏器」?答案是:位於大腦中的一個微小核團——視交叉上核(SCN),驅動著我們的晝夜節律。這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上海科學家有了新的發現:原來,SCN能像稜鏡一般,把光信號轉換為節律信號,不同亞型的神經元扮演不同角色產生不同相位的振蕩,如同日晷上的不同時辰,使我們能夠感知時間。
  • 人類基因被插入猴子胚胎,導致其大腦快速進化,實驗讓科學家不安
    因為人類的大腦看起來是這樣的:人類大腦看起來像一顆核桃仁,表面擁有非常多的凹陷和突起所形成的褶皺,這些結構就使得人類的大腦在有限的體積內,長出了非常大的表面積。在大腦發育的過程中人類花了數百萬年的時間;根據我們現在發現的化石證據顯示,大約在38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南方古猿阿爾法種(露西少女)的大腦體積不到五百立方釐米,跟現在人比起來只有1/3;但這時的露西已經有了現代人類直立行走的特徵,其大腦相比於黑猩猩也有了明顯的進化。
  • 美科學家首次發現大腦年輕分子,可助人類神經再生
    科學家通過分析小鼠的血液成分發現,小鼠運動之後肝臟會大量合成一種名叫Gpld1的酶。這種酶的水平升高會促進海馬神經元的再生,改善衰老小鼠的學習能力和認知能力。在其他實驗中,科學家們在健康且愛運動老年人血液中也發現了Gpld1水平的升高。這意味著該蛋白很可能是維持動物認知因素的關鍵分子。
  • 宇宙中存在造物者,人類是被設計好的?科學家在DNA中發現痕跡!
    人類早之前就被設計好了?科學家研究DNA,竟發現了「造物者」!很多人都普遍認為,人類是地球上的霸主,畢竟整個地球上的動植物都沒有人類擁有的智慧和意識,它可以控制整個地球,還可以對地球進行破壞。有人認為這些生物並不是人類憑空想像的,而是地球上曾經真實存在的生物,那麼到底是不是呢?人類早之前就被設計好了?科學家研究DNA,竟發現了「造物者」!首先就得從地球在宇宙中生存的這些年來說了,它已經有了46億年的歷史,在人類尚未誕生之前,我們根本不知道地球發生了什麼。
  • 大腦海馬區域的LTD起著鞏固記憶的作用
    我國研究人員歷時兩年多,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了增強記憶的細胞分子機制。這一成果對攻克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的學習記憶障礙,研究開發新的臨床藥物和治療新方法提供了可能。該研究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神經藥理學雜誌》2013年元月刊上。  據了解,人類的大腦皮層和海馬是形成學習與記憶等腦功能的關鍵腦區。
  • 大腦記憶或許來自於海馬體的腦電波振蕩,科學家發現一種奇特波動
    宇宙是人類科學研究中最複雜的一類,那麼有沒有比研究宇宙更複雜的科學項目呢?答案是肯定的,大腦的科學研究就遠遠比宇宙研究更加複雜,因為科學家至今都無法解讀很多大腦的秘密,而相對於宇宙科學來說,科學家起碼能夠揭示很多宇宙基礎物理現象。
  • 《自然:神經科學》:發現同步並連接大腦區域的「意識引導者」
    鼠腦常用於探索人腦的機理,主要是因為它們是哺乳動物,並且還因為它們與人類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屏狀體(Claustrum)是位於大腦的外囊和極外囊之間的一塊厚為1-2毫米的扁平形灰質。雖然已知屏狀體和大腦皮層有往復連接,但對屏狀體的功能知之甚少。榮獲諾貝爾生物學醫學獎的神經科學家、佛朗西斯·克裡克曾指出,屏狀體與大腦皮層具有多區域雙向連接,所以可能在意識的產生中起著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