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的咖啡學習日記,一切從零開始,跟著師傅學做精品咖啡,開啟我的咖啡館生活,追尋更美好的生活。
上圖是我最近練習拉花的成果,進步還是挺大的吧!
練習了辣麼久,終於開始學出品咖啡啦!
2017年7月15日,從《第10課:注奶,眼要準,手要穩,肺活量要大》就開始接觸牛奶咖啡,從注奶、拉花、打圈融合一步步的練習到現在,終於進入到了出品咖啡的學習課程啦!說來也巧,我回過頭去看第10課的內容,發現裡面提到了「我家小區樓下的垃圾站邊上開了一家咖啡店」,而這兩天這家咖啡店已經在門上貼出了轉讓告示,又一家咖啡店關門了!
開店不易!開咖啡店更不易!開好咖啡店更難!最近我也在尋找店鋪的過程中,租金、位置、環境都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觀察、分析、衡量真的是仔細盤算、處處謹慎。靠譜的店鋪不好找,滿足各項條件的店鋪不好找,符合自己心意的店鋪不好找。但是不管怎樣,堅持我所認為應該堅持的東西吧!
牛奶咖啡都有哪些?
咖啡真的是一種有著無限可能的飲品,除開咖啡自身千變萬化的味道不談,能夠與咖啡搭配的東西也是五花八門。比如,美式是濃縮咖啡加水,拿鐵、卡布、瑪琪雅朵是濃縮咖啡加牛奶,摩卡是濃縮咖啡加牛奶加巧克力,阿芙加朵是濃縮加冰淇淋,還有加奶油、加蘇打水、加威士忌,甚至還有一些加鹽、加檸檬的。
最經典的還是牛奶咖啡,咖啡的醇香加上牛奶的順滑真的是絕妙的搭配!我們在咖啡店裡常見的牛奶咖啡有:咖啡拿鐵Coffee Latte、卡布奇諾Cappuccino、馥芮白Flat White。這三種咖啡飲品都是濃縮咖啡加牛奶,但是濃縮咖啡和牛奶的狀態不同。
咖啡拿鐵Coffee Latte:咖啡味的牛奶,咖啡是配角,牛奶是主角;濃縮咖啡Espresso一般30ML左右,牛奶150-200ML左右;奶泡細膩,奶泡薄;採用較高的玻璃杯、散發香氣。
卡布奇諾Cappuccino:牛奶味的咖啡,牛奶是配角,咖啡是主角;濃縮咖啡Espresso一般30ML左右,量比拿鐵稍少一點;奶泡綿密、奶泡厚;採用矮闊的厚瓷杯、保留香氣。
馥芮白Flat White:咖啡味比卡布奇諾更重;精萃濃縮咖啡Ristretto,只萃取咖啡前半段,份量比濃縮咖啡Espresso少;牛奶不打發,只是加熱;量少一般採用小玻璃杯裝。
上面的圖片來自網絡
拿鐵、卡布、馥芮白到底有什麼區別?
那麼拿鐵與卡布到底有什麼區別?我想最大的區別在於奶泡的打發程度不同吧,拿鐵的奶泡打發程度不高,奶泡細膩,流動性強,更接近於牛奶本身;卡布的奶泡打發程度高,奶泡綿密,牛奶中注入了更多的空氣,奶泡甚至可以長時間的立起來不倒。而馥芮白的牛奶甚至是不用打發的,只是將牛奶加熱就可以了。
從濃縮咖啡的角度來說,同樣的粉重出的濃縮量不同,拿鐵的濃縮量較多,說明拿鐵的咖啡液濃度更低;卡布的濃縮量較少,咖啡液濃度更高。但他們之間的差異一定是非常細微的,為了保證濃縮的口感,咖啡液不會超過5g的差別。有些店裡為了保證咖啡口感,製作卡布奇諾的濃縮量與拿鐵不做區分。馥芮白的濃縮量更少,有些店為了不讓馥芮白太小杯,使用兩倍於拿鐵和卡布奇諾的濃縮量製作,比如卡布奇諾和拿鐵用30ML的濃縮,那麼馥芮白就用60ML的濃縮,飲品保證在200ML左右。
網絡上有很多人給出了一些量化指標,這些指標可以參考,但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拿鐵、卡布、馥芮白具體的製作方案要根據咖啡豆來制定,不過這些量化指標可以很好的幫助我們理解拿鐵與卡布奇諾的區別。咖啡+牛奶+奶泡比例:拿鐵1:2:1,卡布奇諾1:1:1。飲品量:拿鐵250ml、30ml濃縮、奶泡和牛奶的比例約是3:7,卡布奇諾180ml、30ml濃縮、奶泡和牛奶的比例約是1:1。
最後,還有到底是牛奶加入咖啡,還是咖啡加入牛奶,不同的人理解不一樣,做法不一樣,沒有標準答案,可以自己多做嘗試,只要口感好就可以了!
上面是我做的拿鐵和卡布,拿鐵是最基礎的愛心拉花,卡布是最傳統的黃金圈圖案,最後一杯看到沒有,上面的奶泡有立起來一個小尖尖,說明奶泡打得夠綿密!
微信公眾號:CafeLife從零開始學咖啡
微信掃一掃關注該公眾號
點開「更多內容」有更加詳細的咖啡學習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