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和萬曆帝皆幾十年不上朝,看似一樣,專家:有本質區別

2020-12-21 清史大揭秘

嘉靖帝和萬曆帝皆幾十年不上朝,看似一樣,專家:有本質區別

大家都知道,在明朝有這樣的兩位皇帝,在位的時間都長達四十多年,但是也都有著幾十年不上朝的事情發生,他們就是嘉靖皇帝和萬曆皇帝,這是一對爺孫,兩人都非常的任性,但是不上朝歸不上朝,看上去好像並沒有什麼區別。

但是這兩位首先在水平上面就不一樣,而且在整個的政治變化上面也有著本質的區別。

首先我們來說說嘉靖皇帝,這位皇帝說起來還是比較的特殊的,他一開始只是一個藩王的世子,按照明朝的制度來說,是怎麼著也輪不到他來當皇帝的,可是人在家中坐,皇位從天上來。

嘉靖皇帝的那一位堂兄正德皇帝一不小心把自己給玩死了,而且還沒有後代,於是以楊廷和為首的內閣大臣便擁立了血緣關係比較近的嘉靖皇帝,當時的嘉靖皇帝不過十多歲,但是這個人好像是玩政治的天才一樣,很多事情都無師自通。

而且剛剛登上皇位的嘉靖皇帝還是很想有所作為的,所以此時倒還沒有像以後一樣不上朝,這個時候嘉靖皇帝還是很勤勞的,但是有一件事情卻徹底的打碎了嘉靖想要有所作為的心態,那就是明朝歷史著名的"大禮議"事件。

話說因為嘉靖皇帝的皇位是從他堂哥手裡撿過來的,按照禮儀那麼他就必須認他堂哥的父親,也就是她大伯當父親,而他自己的親生父親便只能認作叔叔,這讓嘉靖皇帝很是不滿,於是就要改變,可是幾乎滿朝的大臣都反對這一件事情。

於是事情的性質就變成了群臣和皇帝之間權力的鬥爭,雖然最後嘉靖皇帝贏了下來,可是他也見識到了文官的力量,於是便開始長達數十年的不上朝,但是他這個不上朝並不是不管事,雖然深居內宮,但是國家大小事務卻還在嘉靖皇帝的掌握之中。

這也就是為什麼嘉靖朝即使不上朝,東南抗倭依舊能夠取得勝利的原因之一。

相比於嘉靖,他的孫子萬曆皇帝就真的是只能裝孫子了,萬曆很顯然沒有繼承嘉靖皇帝那種政治方面的天賦,和這個文官大臣們爭鬥,萬曆皇帝顯然不是對手,而且在張居正死後,隨著張居正的一些事情被挖出,萬曆皇帝內心的支撐也徹底的垮掉了。

對於朝堂之上的提出的國本問題,萬曆皇帝選擇了抗議,可是他抗議的方式卻要比他的祖父懦弱的太多了,他選擇不上朝,不理國事,不像嘉靖皇帝一樣的把控朝廷,使得文官集團在一定程度上面失去了皇權的制約,便開始極速的膨脹了起來。

而膨脹也使得文官內部出現了分化和矛盾,於是慢慢的就演變成為了明朝末年最為嚴重的黨爭,而這樣的黨爭也成為明朝滅亡的最為重要的原因之一。

所以總的來說,雖然嘉靖皇帝和萬曆皇帝都是常年不上朝,但是在本質上面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相關焦點

  • 同樣是幾十年不上朝,嘉靖皇帝和萬曆皇帝,二人誰的能力更強?
    皇帝有沒有坐在龍椅上不要緊,只要內閣存在,政務就不會混亂。因而,明朝皇帝是好是壞,不能以上不上朝作為評判的標準。嘉靖皇帝朱厚熜和孫子萬曆皇帝朱翊鈞都有一樣的毛病,不愛上朝。但不上朝不代表不管事,更不代表他們會把軍政大權交付給大臣,祖孫倆通過內閣,依然牢牢地控制著政權,重大事務也必須他們點頭才能實施。說白了,他們只是換個地方上班而已。
  • 盤點明朝3位長期不上朝的皇帝,其中有一位二十多年都不上朝
    明朝是歷史上一個比較奇葩的朝代,據記載,明朝共傳16位皇帝,享國276年,其中皇帝不上朝的時間長達121年,幾乎佔了一半;但偏偏在這種情況下,明朝的經濟、文化,包括軍事等,都發展很快,這在歷史上也算是個奇蹟了。而這裡就來盤點下明朝不上朝時間最長的三位皇帝,來看看都有誰吧。
  • 嘉靖萬曆爺倆幾十年不上朝,他們又如何把控朝局不失控呢?
    嘉靖和萬曆這爺孫倆是大明朝非常獨特的皇帝,兩人當政期間都有很長時間不上朝。雖然嘉靖、萬曆兩朝並沒有因為皇帝長期「曠工」而引發政治危機,但是這兩朝給大明王朝還是埋下了覆滅的禍根。 嘉靖、萬曆爺倆長期不上朝都有各自的特殊原因,由於明朝特有的政權制度,既然皇帝不上朝也並不會失去去朝局的掌控。
  • 明朝萬曆皇帝為什麼幾十年不上朝
    對於明朝的覆滅,有很多原因。而在文史界流行著「明朝不亡於崇禎之失德,而亡於萬曆之怠惰」的說法。史學家們對此也是爭論不休,各有看法。不可否認,明朝自萬曆開始便已經顯出頹敗之勢,而其中最為人所詬病的便是作為一國之君的萬曆連續幾十年不曾上朝,實為明朝「曠朝第一人」。
  • 嘉靖和萬曆都曾幾十年不上朝,誰的權謀和能力更厲害?
    雖然嘉靖和萬曆同樣是幾十年不上朝,但是如果要說誰能力更強的話,那顯然就是嘉靖更強。我也一直認為嘉靖是一個生而知權謀的人,而萬曆在權謀方面顯然就要遜色很多。嘉靖應該說是明朝歷史上一個非常特殊的皇帝,因為他一開始只是一個藩王之子,而不是皇帝之子。
  • 萬曆皇帝10歲即位,在位48年,卻有28年沒上朝,不是因為懶
    自從因為幫著自己寵愛的妃子和最喜歡的兒子爭國本之後,遭到大臣們迎頭暴擊的萬曆皇帝朱翊鈞,造成的心理陰影面積很大。從這件事情之後,萬曆皇帝越來越少出現在公開的場合。作為明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長達四十八年,即位的時間中有著二十八年不上班的情況。和歷史上不少皇帝一樣,萬曆皇帝也經歷了一段前明後昏的人生政治生涯。那麼這二十八年躲在後宮不上朝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到底是為什麼?是因為懶?
  • 明朝嘉靖帝有一怪癖,天天都要來一下,讓後宮妃子苦不堪言
    1521年剛剛上位的嘉靖帝就碰到了一個難事兒,關於誰為他宗法上的父親的問題。小小年紀的嘉靖帝極為聰明,深諳帝王權術之道,也自知君威權力之重。經濟上的此時是中國資本主義的萌發,農業技術和商業發展得到了空前的鼎盛。民生太平,國運亨通,天下似乎有了好轉的起色。
  • 萬曆皇帝30年不上朝,考古專家挖掘其陵墓,才知道錯怪了他400年
    他自1573年登基,到1620年駕崩,在皇位上超長待機48年。而不上班、不開會、不見大臣、不批文件地消極怠工,則長達近30年。遍覽明朝史學資料,學者們對萬曆的評價幾乎一致:「明實亡於萬曆」。他除了不上朝,他還貪財、好色、任性妄為、做事拖拖拉拉,立太子之事扯了15年才搞定。
  • 大明王朝11:沈一石留下多年帳冊,全部送往京城,嘉靖帝查帳
    高翰文查抄沈一石的帳冊和家財的下落,竟然一無所獲,便與同來的錦衣衛分頭趕往巡撫衙門和織造局,而此時的鄭泌昌和何茂才正在火燒帳冊,毀滅證據,將高翰文擋在了巡撫衙門外。但是讓鄭泌昌和何茂才萬萬沒想到的是楊金水還有同樣的四口木箱,裝著沈一石二十年來所有的帳冊,原封不動的要送往京城交給呂芳,上奏嘉靖帝。
  • 曾經誤認萬曆和嘉靖,因為他們都不上朝,其實兩者相差太大
    以前看明史時,可能受一些主觀因素的影響,所以總以為萬曆皇帝和嘉靖皇帝是一類人,因為在以往的史書中,常強調明史中的皇帝不學無術,萬曆和嘉靖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因為他們為了國事不顧一切,成天躲在自己的小圈子裡根本不上朝,如果沒有明朝的制度慣性,大明王朝就完蛋了。
  • 萬曆皇帝將近三十年不上朝,是懶惰怠政,還是有難言之隱?
    中國歷史上不愛上朝理政的皇帝大有人在,如果搞個不愛上朝大賽,評選出其中之最的話,那麼這個冠軍,恐怕是非明朝的萬曆皇帝朱翊鈞莫屬,且沒有之一。為何這麼說呢?因為萬曆皇帝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可是在這48年中,這位仁兄居然創造了將近30年不上朝的記錄!您說他不奪冠,誰還能爭這個第一?
  • 宮女絞殺嘉靖帝,御醫許紳將昏死的嘉靖帝救活過來
    您的瀏覽器不支持此音頻格式 明朝各地的許姓都有名人出現,但主要還是集中在江蘇、河南許姓人口相對較多的地方。許彬,字道中,號養浩,「生而穎異,及學,目十行下,時人皆稱神童。」 許彬14歲那年,因豐縣鬧災荒,他隨父親遷居到山東兗州府寧陽縣。 永樂13年(1415),許彬考中進士,被授翰林院庶吉士。景泰末年,許彬參與明英宗的奪門之變。明英宗復闢後,升任許彬為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入直文淵閣。
  • 明朝16帝,按照個人能力和國家貢獻,該如何排名呢?
    但就是這麼個皇帝,明明有能力,卻在少年時為了成全自己個人的熱血愛好,非要御駕親徵,釀成了損失慘重的「土木堡之變」,所以排名第十一。 再來說說明世宗嘉靖帝和明神宗萬曆帝這爺孫倆,可是真正的有能力卻非要誤國的最佳代表。
  • 前有嘉靖後有萬曆,隆慶朝持續不足六年,為何反而是明朝中興關鍵
    嘉靖和萬曆都是明朝時期在位時間較長的皇帝,嘉靖在位44年,萬曆在位47年,然而這爺孫倆個都創造了二三十年不上朝的歷史記錄,堪稱世界帝王史上的兩朵奇葩,而關於他們的各種故事,真實的、杜撰的、史實添油加醋演繹的,那是相當熱鬧,引人注目,相較之下,在位時間較短,默默修補明朝積弊的隆慶是那麼的不起眼。
  • 嘉靖帝被海瑞痛責,世宗有殺之心卻無行動實際,當中內涵並不簡單
    在表面上這是一場簡單的爭論,但實際上卻是嘉靖皇帝和群臣之間的博弈,這場博弈的勝負同樣也決定了「由小宗入大宗」的朱厚熜,是否能夠在後來的幾十年中把握朝廷,把握權柄。為了能夠在後來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為了將這些老臣壓制駕馭住,朱厚熜沒有同他們妥協,而是採用暴力的手段穩固住了自己的地位。在「左順門慘案」中,朱厚熜嚴命錦衣衛將這些執拗的「逆臣」抓住,並對該群體實行了嚴酷的鎮壓和責罰。
  • 嘉靖帝為何殺嚴世藩而留下嚴嵩的性命?
    嘉靖帝愛道教,常常要寫青詞向太上老君祈福,嚴嵩為嘉靖帝寫青詞是有一套的,很認真。嘉靖帝的密探經常向嘉靖帝報告,嚴嵩深夜在家沒有幹其他事,基本是伏案寫字;密探到嚴嵩家,嚴嵩都是相當客氣的,臨走還得送點銀子。那些太監經常在嘉靖帝面前說嚴嵩好話,說嚴嵩完全沒有才幹,肯定是不可能的。比如,嚴嵩的書法就不錯,嚴嵩對嘉靖這種怪胎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小心伺候,並得到認可,這很難有人做到。
  • 萬曆皇帝幾十年不上朝,他在宮裡幹什麼,君權的掌握情況如何?
    歷史上人們只知道萬曆皇帝多年懶政,不上朝,不作為。而對其具體原因知之不多,尤其我們普通大眾不太了解。張居正首輔十年萬曆皇帝朱翊鈞,九歲登基,對朝政不可能有多明白。這期間有兩個重要人物,張居正,馮保。張居正是大學士,後被封為首輔,元輔。馮保是陪著萬曆長大的太監,被萬曆親切地稱為大伴,執掌司禮監。
  • 人類是什麼 和動物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嗎
    看似自然而然的事情,背後都有它的道理,區別只在於我們是否知道這個道理,知道了多少。就像是照鏡子,我們經常做的一件事。人的一生都會照鏡子,除了天生的盲人。我們能從鏡子裡看到自己,但我們是否想過一個問題,我們從鏡子裡,真的看到了自己嗎?我們看到的只是我們的身體。
  • 萬曆30年不上朝是真的懶?郭沫若打開他的棺材,恍然大悟!
    萬曆30年不上朝是真的懶?郭沫若打開他的棺材,恍然大悟!文|雯雯明朝一共有十六位皇帝,而其中萬曆年間的朱翊鈞(明神宗)在位的時間是最長的,可這位明神宗作為皇帝卻頗具爭議,縱使他在位長達幾十年之久,卻因為幾乎就從來不怎麼上早朝,因此有人稱他是明朝最懶的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