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蝦是一種營養豐富、汁鮮肉嫩的海味食品。其肉質含水分較多,肉味鮮甜嫩滑,淡而柔軟,並且有一種特殊誘人的鮮味,性成熟個體整個腹部充滿了營養豐富的生殖腺;每年春季是其產卵的季節,四到六月間,它的肉質最為飽滿,此時食用為最佳,每年這個時候曹妃甸的皮皮蝦也是大量上市,吃貨們往往都能大飽口福,每年十一月份北風初起,還會有一波皮皮蝦上市,肉質肥美,令人垂涎,其他時候則味道一般般。
皮皮蝦的食用方法,一般有椒鹽和清蒸。以清蒸為多,輔以生抽、醋、薑末調成的蘸料食用。
還有茂名的做法:酒炒皮皮蝦。炒出來的蝦香甜可口,還有帶有一點酒香。味道極鮮。色發紅、身軟、掉頭的蝦不新鮮儘量不吃,腐敗變質蝦不可食;蝦背上的蝦線應挑去不吃。肥壯的皮皮蝦腦部滿是膏脂,肉質十分鮮嫩,味美可口,可惜殼多肉少。皮皮蝦性溫、味甘。有補腎壯陽、通乳脫毒之功效。食用後不宜吃水果,兩者相剋。
皮皮蝦剝起來比較麻煩,有一種簡單的食用方法,就是使用筷子。先把蝦去頭去尾,然後將筷子從蝦尾插入,就能把蝦肉完整的捅出來了。
另外:方法一:按順序剝殼
皮皮蝦剝起來比較麻煩,很多人都這麼認為,但是想到蝦肉鮮美,很多人不禁會用最笨的方法來剝殼。先將蝦頭掰掉,從胸節位置開始剝皮,由於蝦殼較硬,需要用很大的力量才能將胸節、腹節的殼剝掉。在剝殼過程中,還有一些蝦肉隨著殼一起被剝下來。
而最難剝的則是腹節底面的殼,按照剛被剝掉背殼的縫隙,剝腹節底面的殼,過程非常不順利。蝦體側面以及底面的蝦肉隨著外殼一同被剝下來。最終,剝完的蝦體並不是很完整,很多蝦肉還與蝦殼連在一起。
方法二:藉助剪刀剪蝦殼
很多人在剝蝦殼時,會發現皮皮蝦的蝦殼比其它蝦殼要堅硬一些,而且在剝殼過程中,稍不注意就會被扎到手。這時候,我們就可以藉助剪刀來剪開蝦殼。
首先將皮皮蝦的蝦頭、蝦尾都掰掉,然後用剪刀從蝦尾位置開始剪蝦殼。不過,有些蝦肉與蝦殼連接在一起,用剪刀在剪蝦殼的同時,也會將蝦肉剪開了。
剪完背部的蝦殼後,仍然是按照第一種方法,剝腹節底面的殼。同樣,腹節底面的殼在剝掉的同時,也剝掉了一些蝦肉,但這種方法剝出來的蝦肉明顯比第一種方法要多一些。
方法三:說到皮皮蝦剝殼最靠譜的方法,還是先整體揉捏蝦體,然後再剝殼。
首先將皮皮蝦整體進行揉捏,所採用的辦法就是雙手扭轉皮皮蝦蝦體。然後將蝦頭殼掰掉,雙手一起從頭部往下數第四節開始把邊上一側的殼輕輕掀開。這個過程中,需要一手捏著頭,另一手拿著殼一掀,蝦殼就搞定了。
在處理皮皮蝦腹節底面的殼時,需要先將蝦腳折斷,然後從蝦體一側掀蝦殼。由於之前在扭轉蝦體時,蝦肉與蝦殼已經基本分離,所以很容易能將蝦肉、蝦殼分開。剝完之後,整個蝦肉完整無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