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索比亞的瑰夏村瑰夏咖啡和巴拿馬的瑰夏咖啡風味有什麼不同?

2020-12-21 精品咖啡知識

瑰夏咖啡的大名如雷貫耳,除了巴拿馬之外,哥斯大黎加、哥倫比亞等國家亦有種植瑰夏品種,當中數衣索比亞的瑰夏村莊園名聲在外。前街通過杯測瑰夏村的瑰夏咖啡和我們熟知的巴拿馬瑰夏的相似度並不高。巴拿馬種植的瑰夏咖啡豆無論幹香溼香還是入口都有著迷人的花香,而瑰夏村種植的瑰夏則是幹香溼香入口以核果味為特點,花香對比起巴拿馬瑰夏顯得稍有遜色。

瑰夏村莊園的瑰夏咖啡深受大家喜歡,不少選手選擇此莊園的一些批次參加比賽並贏得名次,印象深刻包括來自香港的趙家寶使用瑰夏村莊園的瑰夏咖啡贏得2017年世界咖啡師大賽的季軍,同年日本的石谷貴之也選擇瑰夏村莊園咖啡贏下了他十年比賽之路的第一個日本咖啡師大賽(JBC)冠軍。那麼瑰夏村又是如何被崛起的呢?

瑰夏村莊園

Gesha Village Coffee Estate

在2007年的時候,紀錄片導演Adam Overton和攝影師妻子Rachel Samuel在為衣索比亞政府拍攝關於埃塞咖啡的紀錄片過程中,接觸到了位於班奇瑪吉地區的Gera咖啡森林,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萌生了建立自己的咖啡莊園和品牌的想法。2009年的時候,他們又有幸遇到了大名鼎鼎的騾子莊園主、BOP評委Willem Boot,而Willem Boot的想法也為Overton夫婦提供了契機:回到衣索比亞,尋找瑰夏的出生地。最後他們來到了班奇瑪吉,即衣索比亞西南方靠近南蘇丹的地區,那個區域有很多地方被稱作Gesha村,也是最有可能找到原始瑰夏的區域。

Adam跟隨著WillemBoot在莊園周邊的森林裡開始「探險」,在一片被濃密森林魔法般包裹著的叢林裡,發現了多種野生樹種,最讓他們驚喜的是找到了野生瑰夏。後來他們才知道,原來這就是戈裡瑰夏(Gori Gesha)森林,瑰夏種第一次被發現的地方。於是他們從原生瑰夏樹上採集了種子,從當中進行篩選,然後在瑰夏村進行種植。他們決定把莊園建立在此,並命名為Gesha Village Coffee Estate,位於Gori Gesha森林約12英裡處的475公頃的咖啡農場。

瑰夏咖啡品種

Gasha

瑰夏咖啡豆型瘦長,風味也是清新怡人,從這兩點來看瑰夏確實不像中南美洲的咖啡品種,反而更像衣索比亞的咖啡品種。那麼瑰夏是從什麼時候引入巴拿馬的呢?1931年從衣索比亞的瑰夏森林裡發現的。之後瑰夏被送到肯亞的咖啡研究所,1936年引進到烏幹達和坦尚尼亞,1953年引進哥斯大黎加,大約在1960年引進巴拿馬。

瑰夏雖然抗病力強,但是產量低,所以當時人們引用該品質作為品種改良的植株後銷聲匿跡,直到翡翠莊園園主在防風林重新發現了它們。近兩年瑰夏村可謂是風味正勁,不僅在連續兩年莊園獨立競標中以驚人的高價收官,還接連被多位WBC等頂級賽事中選手相中,讓衣索比亞這個咖啡王國又回到了頂峰,又再一次刷新了人們對埃塞爾比亞咖啡的認可。

瑰夏村有三個品種,分別以發現咖啡時探險隊的名字命名:Gesha1931與Gori Gesha以及衣索比亞咖啡研究中心提供的Illubabor。

戈裡瑰夏Gori Gesha (GG):此品種複製了於Gori Gesha咖啡森林內的遺傳多樣性。

瑰夏1931 Gesha 1931 (G31):擁有各式不同森林的品種結合,與巴拿馬瑰夏非常相似,藉由觀察其植物型態、豆型外觀、目數大小及杯測風味來篩選出。

Illubabor Forest 1974 (IF):被發現於1974年至Illubabor森林的一次考察中,後由衣索比亞研究中心研發出一具有抗體之品種。

瑰夏村莊園地塊劃分

瑰夏村莊園主對地塊的編號非常詳盡,這樣才便於後期的管理以及風味溯源。

瑰夏村不同地塊的面積及種植品種

莊園西邊地勢相對較高,因此OMA、SURMA、SHEWA-JIBABU三個地塊海拔稍高,而南邊遮蔭比例相對更高,北邊陽光照射時間更長。八個地塊中,莊園管理者根據海拔、土壤情況、遮蔭條件等微氣候差異,為每個地塊選擇一個最適宜的品種(如上圖所示),確保各大地塊都能形成鮮明的特色。

瑰夏村莊園分級

衣索比亞地區原本沒有莊園和莊園等級制度,Willem Boot和Adam發現瑰夏森林後,決定把巴拿馬咖啡莊園的經營模式搬到此地,因此瑰夏村莊園成為了衣索比亞唯一一個咖啡莊園。

在瑰夏村,種植和加工的每一個步驟中都力求不妥協質量。他們在在阿迪斯阿貝巴的咖啡實驗室,以及SCA的官方標準,通過嚴格的杯測過程,精心挑選每一個批次,並進行嚴格分級,確保向買家提供最優品質的咖啡豆。最後,從極其高端和美味的珍品到精緻的混合查卡,一共分四級,提供給全世界咖啡市場。他們的做法是,每一批次,一個標籤,都可以追溯到這個豆子的詳細信息。瑰夏村內部有著嚴格的分級制度,分別是競標、金標、紅標、綠標以及查卡批次。

競標批次

僅佔瑰夏村全年產量的3.7%,經過嚴苛篩選的莊園最頂級批次,僅能通過2018瑰夏村咖啡莊園全球競標獲得,2018年競標批次的杯測分數為88.15-92.67分,而當中又分為冠軍甄選(Champion's Reserve)和莊園甄選(Farm Reserve)。

例如,Gesha Village 2018 Auction Lot RSV.6 ,屬於競標批次。

金標批次

金標僅佔瑰夏村全年產量的5%,幾乎可以說是與競標批次同級的作品。世界各地比賽選手通常選擇的批次,比如2018年在荷蘭舉辦的WBC世界賽,澳大利亞及日本冠軍就是挑選金標批次出賽的呢~對品質有高要求的烘焙師也會進行採購,有完整的可追溯性,各批次風味突出、複雜度高,是莊園僅次於競標的最優秀的標次。

前街咖啡瑰夏村金標咖啡豆

Gesha Village Oma 059 瑰夏村 奧瑪059批次

等 級:Rarities (Gold) label金標

處理方式:日曬(32天)

品 種:Gesha 1931

國 家:衣索比亞 Ethiopia

產 區:Bench Maji 班其瑪吉

海拔:1,931-2,040 米

紅標批次

具有完整可追溯性的批次,具有典型的瑰夏村風味,風味強度和複雜度稍弱於金標批次,是性價比非常高的單品批次。

前街咖啡瑰夏村紅標咖啡豆

Gesha Village Coffee Estate Grower’s Reserve

瑰夏村·紅標瑰夏

產區:班奇瑪吉

海拔:1909-2069m

品種:戈裡瑰夏(Gorigeisha)

處理法:日曬處理Natural

查卡批次

這是瑰夏村出品的瑰夏咖啡拼配,其中包括三個品種,分別是戈裡瑰夏(Gori Gesha)、瑰夏1931(Gesha 1931)、Illubabor(埃塞原生抗病品種)。

前街咖啡瑰夏村chaka咖啡豆

Gesha Village CoffeeEstate CHAKA

瑰夏村·查卡批次

產區:班奇瑪吉

海拔:1900-2100m

品種:戈裡瑰夏(Gori gesha)、瑰夏1931(gesha1931)、Illubabor

處理法:日曬處理

咖啡豆處理法

Natural

前街咖啡的瑰夏村咖啡採用日曬處理。先將浮物雜質剔除,然後於非洲式高架棚架上用薄層、塑料布覆蓋日曬,在用日曬床乾燥的時候,會進行再次篩選,挑選出蟲蛀豆以及顏色發青的咖啡豆。總乾燥時間為18-30天。前街認為日曬處理的咖啡甜感明顯,酸質柔和,風味上會產生複合果類的調性。

在前街咖啡最受歡迎的是瑰夏村咖啡的紅標瑰夏,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前街烘焙師如何烘焙這款瑰夏村紅標瑰夏,前街咖啡師又是怎麼衝煮這款咖啡豆。

前街咖啡烘焙建議

這支瑰夏村紅標瑰夏屬於今年新產季的咖啡豆,所以前街咖啡的烘焙師在烘焙這支咖啡的時候延長脫水時間使豆表與豆芯均勻受熱。為了表現這支咖啡豆的酸質以及花果香氣採用了淺度烘焙。

楊家800N,投豆量300g:爐溫160℃入鍋,火力100,風門開設3;回溫點1'40",爐溫142℃時將風門開至4,火力上調到150;爐溫148.1℃時豆表變為黃色,青草味完全消失,進入脫水階段,風火力降到120;7'20"時,豆表出現醜陋胡皺褶和黑斑紋,烤麵包味明顯轉為咖啡香,可以定義為一爆的前奏,這時候要聽清楚一爆爆點的聲音,到8'25"開始一爆,風門開至5,一爆後發展1'45「,197.5℃下鍋。

前街咖啡杯測報告

前街通過杯測,發現這支瑰夏村紅標日曬瑰夏咖啡的風味是明顯的黃色核果類風味、白色花香、輕微茶感混合明顯奶油的餘韻。

優點是精緻日曬處理帶來的超高甜感,貫穿始終,前段因為高甜感,所以酸質不致果酸,從而是一種柔和的酸度,而尾段的奶油感更是明顯。但缺點則是缺乏醇厚度,低溫之後整體偏乏味。

前街咖啡衝煮Tips

濾杯:V60 #01

粉量:15g

粉水比例:1:15

研磨度:BG6H(20號篩網通過率78%)

水溫:91度

前街衝煮手法:先潤溼濾紙和預熱濾杯以及咖啡壺。用30克水進行悶蒸30秒,小水流繞圈注水至125克時進行分段,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繼續注水至225克停止注水,等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移走濾杯,(悶蒸開始計時)萃取時間為1'55"。

衝煮風味:高溫時是柑橘酸質,不失醇厚度,溫度稍降,酸質轉向柔和,風味傾向黃色核果類風味,奶油甜感,輕微花香,輕微黑可可餘韻,低溫的時候是楓糖、莓果。

相關焦點

  • 從衣索比亞到巴拿馬——三種瑰夏咖啡的簡單對比體驗
    很長時間以來,這種咖啡默默無聞,直到2000年,巴拿馬翡翠莊園的小彼得森先生偶然發現瑰夏的獨特魅力,開始單獨以該品種參加世界咖啡大賽,引起轟動,從此瑰夏一炮而紅,熱潮持續至今。除了在中南美洲廣泛種植以外,還被重新引回了衣索比亞,可謂開枝散葉,風光無限。
  • 頂級瑰夏咖啡,是巴拿馬的榮耀?
    巴拿馬咖啡——國色天香的"瑰夏"大家好,我是凌愷,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國色天香的巴拿馬「瑰夏」咖啡,進來了就點個關注吧,每天小編都會有更新哦!巴拿馬,連接著北美與南美,並且巴拿馬運河連接著太平洋與大西洋。之前,巴拿馬的咖啡從未進入過精品咖啡行列。
  • 翡翠莊園紅標瑰夏和瑰夏村紅標瑰夏的區別 如何衝煮瑰夏咖啡豆?
    高海拔瑰夏品種的咖啡帶有明顯的花香、精緻優雅的果酸,如此優雅的風味也是其風靡全球的其中一個原因。之前前街咖啡寫了很多關於翡翠莊園的瑰夏的文章,本文前街不再詳細描述翡翠莊園的瑰夏。這次前街咖啡將會把瑰夏的故鄉衣索比亞的瑰夏和巴拿馬翡翠莊園的瑰夏進行對比,看看兩種瑰夏的風味表現如何。
  • 瑰夏咖啡有蜜處理嗎?巴拿馬蜜處理的瑰夏咖啡衝煮比例&衝煮風味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巴拿馬的瑰夏咖啡豆不是日曬處理就是水洗處理,為的就是要突出瑰夏咖啡的莓果風味或者花香風味。例如前街咖啡翡翠莊園的紅標瑰夏採用的是日曬處理法,咖啡風味以厚實的果汁感以及玫瑰花香為主,前街咖啡的翡翠莊園綠標則是採用水洗處理法,突出了瑰夏咖啡豆豐富的清新花香以及柑橘般的明亮酸質。本文前街要來說一說另外一種「甜入蜜」的處理法——蜜處理瑰夏咖啡豆。
  • 咖啡品種知識庫-瑰夏篇:何謂正宗的巴拿馬瑰夏?
    世界上被人們所飲用的咖啡中,Caffea arabica佔了全球生豆總產量的6成[1],我們在市面上所買到的咖啡豆,絕大多數都是阿拉比卡,但當你看到咖啡豆包裝上所寫的品種,是不是覺得一頭霧水?鐵皮卡、卡杜拉、波旁,看到這些名字的時候,你能想像它可能會有什麼風味嗎?
  • 水洗瑰夏和日曬瑰夏 巴拿馬瑰夏咖啡豆水洗和日曬處理風味的區別
    在前街咖啡,瑰夏這個品種總能吸引著客人的目光。很多新入咖啡坑的小夥伴未嘗其豆先聞其名,坐在吧檯前拉著前街的咖啡師了解瑰夏這隻豆子的特點,前街的咖啡師也很有耐心地回答著每一客人的問題。前街上架的瑰夏咖啡豆,有來自衣索比亞的,巴拿馬的,哥斯大黎加的,每個地區種植的瑰夏都有著不一樣的風味,但是花香這個瑰夏的特點無論在哪個地方種植都總能體現出來。
  • 巴拿馬瑰夏冰滴咖啡好喝嗎?瑰夏冰滴咖啡風味 冰滴咖啡製作方法
    夏日炎炎,來一杯冰咖啡真的是一個解暑的好方法。這個時候有不少小夥伴按耐不住,想在家裡做冰滴咖啡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款製作冰滴咖啡咖啡豆——巴拿馬翡翠莊園綠標。紅標瑰夏的種植海拔是1,600-1,800米,杯測成績在90分以上的,主要是產自Jaramillo 與 Caas Verdes 莊園,但也是有著瑰夏咖啡的經典風味~綠標種植的海拔跟紅標瑰夏一樣是1,600-1,800米,不過綠標瑰夏是來自 Jaramillo、 Quiel以及Caas Verdes三個不同莊園的微批次咖啡豆哦。
  • 巴拿馬瑰夏拼配 哥斯大黎加瑰夏拼配 水洗處理咖啡 葡萄乾蜜處理
    說起拼配咖啡豆,或許很多人覺得就是來自不同產區的拼配,是這一款豆子有一個穩定的風味,這一類的拼配豆一般用於製作濃縮咖啡。實際上關於拼配咖啡豆,其實還有一種叫做單一產區拼配的咖啡豆,是有同一個產區種植的不同品種咖啡豆進行拼配。
  • 瑰夏咖啡
    2007年,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A)主辦的國際名豆杯測賽,瑰夏又拿下冠軍,競標價更以每磅130美元成交,創下競賽豆有史以來最高身價紀錄。據悉,後來的巴拿馬國寶豆競賽活動將分成瑰夏與非瑰夏兩組,免得又被瑰夏搶走其它品種的光彩。瑰夏屬於帝比卡家族的一員,卻在離開衣索比亞七十多年後揚名立萬,更應驗了衣索比亞是阿拉比卡基因寶庫的說法,隨便施捨一個品種出國,就足以在咖啡市場中興風作浪。
  • 咖啡知識 | 細讀瑰夏
    瑰夏的崛起,顛覆了「一王一後」的咖啡神話。並已經形成了後來者居上的趨勢。瑰夏咖啡已經成為了當今咖啡市場中,高價格、高品質的代言詞。今天,就讓我們來深入了解一下什麼是瑰夏咖啡。短短幾年內,巴拿馬全國各地都開始種植瑰夏咖啡,甚至連哥倫比亞、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和宏都拉斯也加入了瑰夏咖啡的行列。瑰夏咖啡,在一夜之間變為了全世界趨之若鶩的冠軍豆種。近幾年人們開始嘗試將瑰夏咖啡帶回故鄉衣索比亞,並在距離瑰夏森林12英裡遠、面積475公頃的「瑰夏村」進行種植。
  • 瑰夏咖啡產地 巴拿馬咖啡產區翡翠莊園BOP索菲亞莊園瑰夏風味
    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實在是很難想像這般天價的咖啡。不過也屬實好奇索菲亞莊園到底是何方神聖?又是什麼樣的咖啡竟可以拍出這般天價?什麼是BOP 競拍?1995年,巴拿馬的七個咖啡生產家族聯合成立了巴拿馬精品咖啡協會(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 of Panama,簡稱SCAP);並在1996年創辦了第一屆巴拿馬生豆競賽——最佳巴拿馬(Best of Panama, 簡稱BOP)。
  • 瑰夏咖啡豆口感特點 各產區瑰夏咖啡豆種類瑰夏咖啡怎麼衝才好喝
    在前街咖啡,瑰夏這個品種總能吸引著客人的目光。很多新入咖啡坑的小夥伴未嘗其豆先聞其名,坐在吧檯前拉著前街的咖啡師了解瑰夏這隻豆子的特點,前街的咖啡師也很有耐心地回答著每一客人的問題。前街上架的瑰夏咖啡豆,有來自衣索比亞的,巴拿馬的,哥斯大黎加的,每個地區種植的瑰夏都有著不一樣的風味,但是花香這個瑰夏的特點無論在哪個地方種植都總能體現出來。
  • 瑰夏村瑰夏和花魁的區別 花魁和瑰夏是同一品種嗎 花魁咖啡豆品種
    【什麼是瑰夏村瑰夏】2007年,紀錄片導演Adam Overton和攝影師妻子Rachel Samuel在為衣索比亞政府拍攝關於埃塞咖啡的紀錄片過程中,接觸到了位於班奇瑪吉地區(Bench-Maji)的Gera咖啡森林,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被重新認識了埃塞這片偉大的土地
  • 人間絕品,國色天香的藝伎——巴拿馬瑰夏咖啡
    巴拿馬瑰夏咖啡的豐富花香,柑橘的酸香,以及花蜜般的清甜感使很多咖啡老饕敗在瑰夏咖啡的石榴裙下,前街咖啡就是其中一位。巴拿馬瑰夏成名,功勞者不得不提來自波奎特地區彼得森家族的翡翠莊園。惡劣環境的防風林造就的迷人香氣通過杯測,彼得森家族發現這種散發著迷人香氣的咖啡豆竟然來自哈拉米約莊園的防風林區域,哈拉米約能被彼得森父子看中,也正是其原有種植的咖啡豆,帶著令人愉悅的橘香和花果香,不同於巴拿馬咖啡原有的味道。
  • 巴拿馬藍標咖啡豆|藍標瑰夏和紅標瑰夏區別 不同器具衝煮藍標咖啡
    巴拿馬的瑰夏咖啡豆聲名遠揚,整個國家瀰漫著濃鬱的瑰夏風氣,其中翡翠莊園生產的瑰夏咖啡豆名氣最大。巴拿馬的瑰夏咖啡豆有著嚴格的分級制度,常聽說的藍標瑰夏咖啡、紅標瑰夏咖啡等等,今天前街咖啡就來講解下,它們之間有何區別。
  • 咖啡品種 | 瑰夏的前世今生
    但今天咱們要說的「藝伎」可非彼「藝伎」,此「藝伎」是指一咖啡品種。十幾年前我們談及咖啡,必然會提到牙買加藍山和夏威夷可娜,那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時候的小資們,喝咖啡就得喝這咖啡界的「一王一後」,才能顯得那麼有腔調,有品味。世異時移,今天,咖啡世界已經進入百家爭鳴的精品咖啡時代了。
  • 巴拿馬翡翠莊園綠標瑰夏咖啡豆衝煮 瑰夏精品咖啡手衝溫度建議
    20世紀30年代從衣索比亞的咖啡森林中採集的。20世紀60年代,人們認識到它對咖啡葉銹病的耐受性後,它通過CATIE在整個巴拿馬傳播。然而,這種植物的枝條易斷,不受農民的喜愛,所以沒有廣泛種植。2005年,巴拿馬波奎特的彼得森(Peterson)家族選擇這種咖啡參加了「巴拿馬最佳咖啡」(Best of Panama)的比賽和拍賣活動,使其聲名鵲起。它獲得了非常高的分數,並打破了當時的咖啡生豆拍賣價格紀錄,以超過20美元/磅的價格成交。
  • 咖啡師養成記 | 什麼是瑰夏咖啡?
    對於剛入門的咖啡愛好者,總不免帶有疑惑,瑰夏到底是什麼?又是為什麼如此流行?   瑰夏是什麼?瑰夏指的是一種咖啡品種,英文叫「Geisha/Gesha」,又恰巧與日語中的「藝妓」(Geisha)同名,所以亦有人將瑰夏品種喚作藝妓。
  • 貴過貓屎咖啡,一杯500塊,巴拿馬「國寶豆」瑰夏咖啡到底什麼來頭?
    轉機一次,經停一次,20個小時的長途飛行後,我終於來到了中美洲小國巴拿馬,只為和瑰夏咖啡邂逅。咖啡版的「灰姑娘」傳奇1如果說巴拿馬曾以運河出名,那麼如今這個國家徵服世界的,是瑰夏咖啡。瑰夏咖啡曾被福布斯雜誌評為 「世界十大最昂貴的咖啡」 之一。
  • 巴拿馬瑰夏咖啡(GEISHA)風靡全球的秘密
    本次最佳巴拿馬生豆大賽有51個微批次產地的咖啡參加包括:22支水洗處理瑰夏,14支日曬瑰夏,6支傳統水洗處理咖啡,6支傳統日曬處理咖啡,3支Pacamara咖啡。當地人種植咖啡有幾個世紀的歷史。1936年英國人Richard Whalley 最先在Geisha mountains收集了10磅瑰夏咖啡種子,然後瑰夏咖啡傳入肯亞,從那裡又傳入坦尚尼亞,1953年瑰夏的咖啡種子傳入哥斯大黎加,1960年Don Pachi Serracin將瑰夏咖啡種子帶到了它傳奇起始之地-巴拿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