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瑰夏咖啡,是巴拿馬的榮耀?

2021-01-11 凌愷說美食

巴拿馬咖啡——國色天香的"瑰夏"

大家好,我是凌愷,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國色天香的巴拿馬「瑰夏」咖啡,進來了就點個關注吧,每天小編都會有更新哦!

巴拿馬,連接著北美與南美,並且巴拿馬運河連接著太平洋與大西洋。

之前,巴拿馬的咖啡從未進入過精品咖啡行列。

然而在2004年,巴拿馬的"瑰夏"初吐芬芳,連戰皆捷,向世人證明了巴拿馬不光佔據國際要塞,在咖啡行列也將是新一代的精品咖啡代表,"瑰夏"咖啡一戰成名,可謂是前所未有,從2004年到2007年共囊括十項國際咖啡杯測大賽冠軍:

1、2004年到2007年連續四屆"巴拿馬最佳咖啡"( Best of Panama)

2、2005年到2007年連續三屆"美國精品咖啡協會杯測賽"( SCAA Cupping Pavilion)

3、2004年、2006年、2007年連三屆"雨林聯盟咖啡品質杯測賽"( Rainforest AllianceCupping for Quality)

4、2007年五月更是輝煌再現,奪下了"烘焙者協會杯測賽"冠軍( Roasters Guild Cupping PavilionCompetition)獲頒"世界最佳咖啡"頭銜,拍賣價更以每磅130美元成交,創下世界紀錄,震撼了全球精品咖啡行業。"瑰夏"的走紅歷程,就像咖啡版的灰姑娘傳奇。

源自衣索比亞

瑰夏品種源自衣索比亞西南部人跡罕至的瑰夏山(GeishaMountain)。這裡一片青翠,生機勃勃,位於衣索比亞咖法森林西南邊陲,接近蘇丹國界處,海拔高達1700-2100米。

瑰夏誕生於素有咖啡基因寶庫之稱的咖法森林不足為奇,可是讓人不解的是,為啥衣索比亞不採用瑰夏的香醇,卻要把這麼好的咖啡送給別人吶?

衣索比亞官方在1930年的記載中提到:「這不是高產能品種,豆身瘦長其貌不揚,喝來其味不佳,卻能抵抗葉銹病,可用來混血提升其他品種抗病力」。可見七十多年前衣索比亞已注意到瑰夏的超能力,可作為改良品種的"種馬",只是風味未受重視。未料七十年後的今天,瑰夏卻在國際杯測大賽中以優異的成績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就連埃國的咖啡專家們也搞不懂, 真是當年低估了瑰夏的咖啡,也許是巴拿馬的水土對咖啡的生長更加有利,才使得瑰夏發生"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效應?這個問題值得深思,更需要咖啡專家給予答案!

自從瑰夏咖啡眼眉吐氣後,各大咖啡專家評語瑰夏說:「濃鬱的柑橘香、茉莉花香、杏仁、芒果味和花蜜甜香,果酸明亮多變,類似埃國耶加雪菲,堪稱國寶豆」。

瑰夏的瘦長豆貌有些像哈拉爾咖啡豆。專從咖啡豆的豆相和咖啡獨特的香氣來看,瑰夏種壓根就不像是中美洲豆,絕對歸屬於衣索比亞的咖啡風格,但瑰夏品種是怎麼到的巴拿馬?為啥其他國家都不知曉吶?

從埃國的咖啡記載中可找出蛛絲馬跡:1931年從瑰夏山取下咖啡種子,1932年移栽到肯亞,1936轉種坦尚尼亞,1953年轉進哥斯大黎加,之後再移植巴拿馬的時間約在六十年代此後就斷了線。

當時衣索比亞應英國之請,輸出瑰夏以協助咖啡產國改良品種增強抗病力,但收效有限,因為瑰夏抗病力雖強但產果量很少,與瑰夏混血的世代產量也不佳,所以六十年代以後就銷聲匿跡了。後來才知道原來瑰夏品種藏在賈拉蜜幽莊園不動聲色,四十年後才一吐芬芳。

賈拉蜜幽莊園

1964年,瑞典裔的美國銀行家在巴拿馬西部風光明媚的巴魯火山(Baru)腳下,買下佔地數百公頃的翡翠農莊(Hacienda La Esmeralda)作為退休養老的住處。1931年,他的兒子不惜放棄神經化學博士頭銜,返回巴拿馬協助老爸經營農場(當時以乳牛業為主)。1987年,翡翠農莊開始引進卡杜拉、卡杜艾。1994年,設立水洗處理廠,從此擁有自己的咖啡加工廠。1996年,彼得森家族又在附近買下賈拉蜜幽莊園( Jaramillo),主要是看上它有三好:水好、山好、咖啡好。賈拉蜜幽的咖啡喝來總有一股若有似無的橘香和花果香,不像巴拿馬咖啡慣有的味道。2003年,丹尼爾認為賈拉蜜幽莊園的咖啡品種不少,建議父親針對各區不同品種進行杯測,這樣才能找出優雅橘香出自哪個品種。杯測結果指向了莊園裡向來被忽視的最高點處種植(海拔1600米處)的不知名咖啡樹,可能因為產果量很少,被前任莊主用來充當防風樹,栽植在莊園的邊緣地帶。

此結果令家族大感意外原來莊園咖啡混合後仍有一股優雅橘香,全是防風林裡不知名咖啡樹散發出來的好味道,於是決定把該區的咖啡獨立出來,參加2004年巴拿馬國寶級咖啡豆杯測大賽。在比賽中,瑰夏咖啡果然一鳴驚人,一路稱霸到2007年。專家鑑定後,才認出是埃國的瑰夏品種(鐵比卡的嫡系)。

彼得森家族目前擁有翡翠和賈拉蜜幽兩座農莊,但瑰夏主要出自賈拉蜜幽莊園,近年來,翡翠農場除了卡杜拉、卡杜艾之外,是否還加種瑰夏,外界不得而知。

據家族透露,瑰夏的產量只佔兩座莊園的3%左右,一上市立即被搶購一空,因此才會出現每磅130美元的天價(目前的瑰夏是由翡翠莊園營銷)。在此提醒咖啡迷除了要了解產國和莊園外,更要進一步了解咖啡樹的品種優劣。換句話說,買對了產國與莊園不表示就買對了豆子,還需認清莊園裡有多少品種、買到的是純種豆還是混合豆。

巴拿馬西部奇裡基省( Chiriqui)的博克特( Boquete)產區是精品咖啡豆的集結地。恰好翡翠莊園和賈拉蜜幽莊園在這這個位置上,除了享有火山巖沃土,而且這裡四季分明,平均年降雨量高達3500釐米,中午會有雲層為咖啡樹遮陽,這些優越條件都有利於阿拉比卡種的生長。

而埃國咖法森林的瑰夏跟巴拿馬瑰夏的生長環境完全不同,巴拿馬有著豐厚的火山土壤,火山土壤有著很高的礦物元素,而瑰夏咖啡的芳香物質,是否與巴拿馬的火山土壤有極大關係?這還有待考證。

瑰夏精品咖啡中稀有的品種

巴拿馬的咖啡品種特別多,比如鐵比卡種、波旁種和新品種的卡杜拉、卡杜艾,而瑰夏種是很少見的稀有品種,但是自從翡翠莊園與賈拉蜜幽莊園出名後,咖啡農都想種植瑰夏品種,至於咖啡農的瑰夏與莊園瑰夏差距在哪,我們就不好下定論了,巴拿馬每年的咖啡產量大約在一萬噸左右,而翡翠農場每年只生產150袋生豆,約9000公斤。如以瑰夏只佔3%來計算,也只有270公斤,這個事實證明要質量就無法保證產量,有了產量質量上就不一樣。

美國咖啡界有個說法:頂級夏威夷可納喝來像巴拿馬,極品藍山近似巴拿馬,上等哥斯大黎加也有巴拿馬的味。這種說法暗示巴拿馬咖啡豆可以一豆三用,同樣也從側面表現出咖啡界摻假成風與巴拿馬咖啡被嚴重低估的問題,很多年前,咖啡界人士都聽過美國的科納咖啡豆摻假事件,就是以西部博克特產區的巴拿馬豆來替代昂貴的可納豆,不幸被發現了。

而今,瑰夏一戰成名,巴拿馬咖啡終於從默默無聞的替身豆,變成最佳主角!

好了,今天小編就分享到這裡,希望本文可以讓大家了解到」瑰夏「咖啡的相關知識,更多美食分享還在繼續,別忘了轉發、點讚、評論或者收藏哦!您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謝謝!

作者聲明:

1、本文如無意中侵犯了哪個媒體或個人的智慧財產權,請來信或來電告之。

2、本文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衣索比亞的瑰夏村瑰夏咖啡和巴拿馬的瑰夏咖啡風味有什麼不同?
    瑰夏咖啡的大名如雷貫耳,除了巴拿馬之外,哥斯大黎加、哥倫比亞等國家亦有種植瑰夏品種,當中數衣索比亞的瑰夏村莊園名聲在外。前街通過杯測瑰夏村的瑰夏咖啡和我們熟知的巴拿馬瑰夏的相似度並不高。巴拿馬種植的瑰夏咖啡豆無論幹香溼香還是入口都有著迷人的花香,而瑰夏村種植的瑰夏則是幹香溼香入口以核果味為特點,花香對比起巴拿馬瑰夏顯得稍有遜色。
  • 巴拿馬瑰夏咖啡(GEISHA)風靡全球的秘密
    本次最佳巴拿馬生豆大賽有51個微批次產地的咖啡參加包括:22支水洗處理瑰夏,14支日曬瑰夏,6支傳統水洗處理咖啡,6支傳統日曬處理咖啡,3支Pacamara咖啡。1936年英國人Richard Whalley 最先在Geisha mountains收集了10磅瑰夏咖啡種子,然後瑰夏咖啡傳入肯亞,從那裡又傳入坦尚尼亞,1953年瑰夏的咖啡種子傳入哥斯大黎加,1960年Don Pachi Serracin將瑰夏咖啡種子帶到了它傳奇起始之地-巴拿馬。
  • 瑰夏咖啡產地 巴拿馬咖啡產區翡翠莊園BOP索菲亞莊園瑰夏風味
    1995年,巴拿馬的七個咖啡生產家族聯合成立了巴拿馬精品咖啡協會(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 of Panama,簡稱SCAP);並在1996年創辦了第一屆巴拿馬生豆競賽——最佳巴拿馬(Best of Panama, 簡稱BOP)。
  • 巴拿馬瑰夏冰滴咖啡好喝嗎?瑰夏冰滴咖啡風味 冰滴咖啡製作方法
    夏日炎炎,來一杯冰咖啡真的是一個解暑的好方法。這個時候有不少小夥伴按耐不住,想在家裡做冰滴咖啡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款製作冰滴咖啡咖啡豆——巴拿馬翡翠莊園綠標。前街咖啡巴拿馬翡翠莊園綠標瑰夏國家:巴拿馬 產區:波奎特(Bouquete)
  • 咖啡品種知識庫-瑰夏篇:何謂正宗的巴拿馬瑰夏?
    所以今天狼人咖啡想跟各位介紹的是,這些品種的故事與特性。今天就先來談談最火紅的瑰夏吧!瑰夏的名稱由來有人會將瑰夏拼為「 Geisha 」 或「 Gesha 」 ,都是可以的,因為是從衣索比亞方言翻譯成英文,並沒有規範。由於當時被搜集至種原庫的時候是以「Geisha」為拼音,咖啡研究者與種原庫就以此名稱流傳了好幾十年,並廣為咖啡產業使用。
  • 咖啡品種 | 瑰夏的前世今生
    直到有一天,由Don Pachi最初由衣索比亞西南的小鎮GESHA帶到哥斯大黎加,之後瑰夏又從沿著南部線路進入巴拿馬,巴拿馬的Esmeralda艾斯米拉達莊園將它從其他品種中分離了出來,並一舉打入了全國咖啡大賽冠軍,這樣瑰夏才正式的進入到的大家的視線裡。
  • 巴拿馬瑰夏拼配 哥斯大黎加瑰夏拼配 水洗處理咖啡 葡萄乾蜜處理
    哥斯大黎加和巴拿馬瑰夏的來龍去脈瑰夏是在1931年從衣索比亞的瑰夏森林裡被人發現的,後來被人送到肯亞的咖啡研究所,1936年引進到烏幹達和坦尚尼亞,1953年引進哥斯大黎加。名聞遐邇的巴拿馬瑰夏,其實來自哥斯大黎加。1930年代,瑰夏種從衣索比亞傳出,最後到了坦尚尼亞。1953年,哥斯大黎加研究機構CATIE從坦尚尼亞取得一些瑰夏種籽,拿來做研究。1963年由 Don Pachi Serracin 從哥斯大黎加引進瑰夏咖啡樹種到巴拿馬,因為產量不高,直接影響收穫量,咖啡農種植意願不高。
  • 巴拿馬「甜如蜜」的瑰夏咖啡豆——巴拿馬蜜處理瑰夏咖啡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巴拿馬的瑰夏咖啡豆不是日曬處理就是水洗處理,為的就是要突出瑰夏咖啡的莓果風味或者花香風味。
  • 貴過貓屎咖啡,一杯500塊,巴拿馬「國寶豆」瑰夏咖啡到底什麼來頭?
    轉機一次,經停一次,20個小時的長途飛行後,我終於來到了中美洲小國巴拿馬,只為和瑰夏咖啡邂逅。咖啡版的「灰姑娘」傳奇1如果說巴拿馬曾以運河出名,那麼如今這個國家徵服世界的,是瑰夏咖啡。瑰夏咖啡曾被福布斯雜誌評為 「世界十大最昂貴的咖啡」 之一。
  • 瑰夏咖啡有蜜處理嗎?巴拿馬蜜處理的瑰夏咖啡衝煮比例&衝煮風味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巴拿馬的瑰夏咖啡豆不是日曬處理就是水洗處理,為的就是要突出瑰夏咖啡的莓果風味或者花香風味。例如前街咖啡翡翠莊園的紅標瑰夏採用的是日曬處理法,咖啡風味以厚實的果汁感以及玫瑰花香為主,前街咖啡的翡翠莊園綠標則是採用水洗處理法,突出了瑰夏咖啡豆豐富的清新花香以及柑橘般的明亮酸質。本文前街要來說一說另外一種「甜入蜜」的處理法——蜜處理瑰夏咖啡豆。
  • 人間絕品,國色天香的藝伎——巴拿馬瑰夏咖啡
    ▲ 點擊關注 | 咖評 vdailycom 自2004年,巴拿馬的瑰夏咖啡初吐芬芳
  • 從衣索比亞到巴拿馬——三種瑰夏咖啡的簡單對比體驗
    瑰夏咖啡(Geisha)原產於非洲衣索比亞的瑰夏(Gesha)森林,因發音與日語中「藝伎」一詞相似,有時也稱「藝伎咖啡」。
  • 記者手記:探訪巴拿馬瑰夏咖啡園
    新華社巴拿馬城1月13日電 記者手記:探訪巴拿馬瑰夏咖啡園  新華社記者蘇津  巴拿馬運河舉世聞名,巴拿馬瑰夏咖啡同樣聲名遠播。此次,記者利用採訪巴拿馬奇裡基省第47屆鮮花咖啡節的機會,深入位於巴拿馬西部山區的博克特咖啡產區,對瑰夏咖啡一探究竟。
  • 咖啡品種 | 瑰夏咖啡為什麼這麼特別?
    ,不管是風味上還是咖啡口感,都讓人深深著迷,這是瑰夏咖啡讓人難以忘懷且聞名的原因之一,此外,瑰夏咖啡在精品咖啡中獲得90分以上的好評,在市面上想喝到頂級瑰夏咖啡豆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瑰夏品種需要種植在較高的海拔,在巴拿馬,最好的瑰夏要種在海拔1700公尺以上,有些莊園像是艾利達莊園則將瑰夏種植於1700-1950公尺處,其產量極低,只是賣貴的一個藉口而已,真正讓人著迷的是瑰夏獨特誘人的咖啡風味,才是瑰夏異常貴重的最重要原因,瑰夏需要在成熟最恰當的時刻採收,並且要立即進行後制處理。
  • 巴拿馬翡翠莊園綠標瑰夏咖啡豆衝煮 瑰夏精品咖啡手衝溫度建議
    【翡翠莊園 綠標瑰夏】國家:巴拿馬 產區:波奎特(Bouquete) 前街咖啡巴拿馬翡翠莊園綠標瑰夏咖啡豆瑰夏(Geisha)瑰夏品種品種最初是在20世紀60年代,人們認識到它對咖啡葉銹病的耐受性後,它通過CATIE在整個巴拿馬傳播。然而,這種植物的枝條易斷,不受農民的喜愛,所以沒有廣泛種植。2005年,巴拿馬波奎特的彼得森(Peterson)家族選擇這種咖啡參加了「巴拿馬最佳咖啡」(Best of Panama)的比賽和拍賣活動,使其聲名鵲起。它獲得了非常高的分數,並打破了當時的咖啡生豆拍賣價格紀錄,以超過20美元/磅的價格成交。
  • 巴拿馬翡翠莊園日曬綠標瑰夏風味特點 日曬瑰夏綠標咖啡衝煮參數
    翡翠莊園水洗處理綠標瑰夏咖啡豆以茉莉花與姜花的香氣徵服了一位又一位的咖啡老饕,巴拿馬瑰夏咖啡迷人的花香特點在水洗處理的綠標瑰夏咖啡豆中體現的淋漓盡致。這次前街入手的日曬綠標瑰夏咖啡豆的表現則是多了一種飽滿的口感以及百香果的香氣。
  • 讓手衝咖啡溫暖你的家【公開課】巴拿馬瑰夏@冠軍咖啡莊園
  • 巴拿馬咖啡豆特點和故事 艾利達低溫慢速日曬瑰夏咖啡豆衝煮風味
    新「標王」艾利達莊園的「厭氧慢速日曬綠頂瑰夏」(Elida Geisha Green Tip Natural ASD)以最後成交價1029美元/磅,打破了去年同樣是艾利達莊園創造的803美元/磅的競標價格紀錄!成為最佳巴拿馬(Best of Panama)咖啡拍賣價格的歷史最高紀錄。前街也入手了一隻與BOP冠軍來自同一海拔同一地塊同一處理法的瑰夏咖啡豆,接下來就來看看這支豆子的表現如何。
  • 咖啡知識 | 細讀瑰夏
    1953年來到了哥斯大黎加熱帶農業研究和高等教育中心(CATIE),1970年代由巴拿馬人——弗朗西克.塞拉新先生因為一個政府合作項目從CATIE分到種子然後開森種植巴拿馬瑰夏咖啡。短短幾年內,巴拿馬全國各地都開始種植瑰夏咖啡,甚至連哥倫比亞、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和宏都拉斯也加入了瑰夏咖啡的行列。瑰夏咖啡,在一夜之間變為了全世界趨之若鶩的冠軍豆種。近幾年人們開始嘗試將瑰夏咖啡帶回故鄉衣索比亞,並在距離瑰夏森林12英裡遠、面積475公頃的「瑰夏村」進行種植。
  • 瑰夏咖啡分級制度 咖啡紅標綠標藍標是什麼 瑰夏紅標藍標綠標區別
    瑰夏咖啡(Geisha)因巴拿馬翡翠莊園將其識別出來而聞名,在之後的十多二十年裡基本也是由翡翠莊園奪冠,翡翠莊園紅標,綠標,藍標是前街咖啡日常用豆。 那麼紅標,綠標,藍標分別是什麼呢?這篇文章來說翡翠莊園的分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