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晴隆8月19日消息(通訊員徐銘懌曹維燕)「你想要改造後的村子是什麼樣的?」「村子要變得乾淨、整潔,遊客能多來來。」在晴隆定汪村村民羅運舒的小院裡,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叢志強和當地村民面對面交流起來。8月18日,叢志強帶著寧海葛家村村民走進定汪村村民家中,挖掘村莊特色、了解民俗文化、徵詢村民需求。
走進羅景川的家,叢志強看著滿掛在牆上的樂器,充滿了好奇。「能不給我們拉上一段?」羅景川、羅景才等人拿起自製的樂器,給大家演奏了一段布依小調,得到了陣陣掌聲。「他們的音樂很有特色,我們準備好好挖掘一下。」叢志強告訴記者,改造不是他們怎麼說,村民就怎麼做。而是讓村民全程參與,定位、設計、施工、維護全過程,都需要村民自己參與。
「能不能造個圖書室,讓村裡的孩子有閱讀的機會!」在23歲的大學生羅昌鴻家中,叢志強得知他希望村裡有個圖書室,他也願意把閒置的房間騰出來改造。羅昌鴻表示,他上大學前,只有課本,沒有課外書看,村裡的孩子也跟一樣。他願意把閒置的房間騰出來改造,讓孩子們有書看。他的想法打動了所有人。「這裡可以打造一個『未來書院』,劃成閱讀區、電腦區和書畫區,讓藝術薰陶孩子。」叢志強鼓勵羅昌鴻寫一份倡議書,發動更多人捐贈優秀的書籍和圖畫,填充「書院」。
不遠處的小店裡,村民羅光懷釀的玉米酒香氣四溢。「我們做個酒香小院好不好?到時候村子有特色了,相信來這邊遊玩的人會多起來,你的酒也會有更多人來買。」叢志強和羅光懷交流道。65歲的羅光懷笑著說,「現在小店每個月賺得不到2000,來的遊客也少。我希望來村裡的遊客可以更多,我能一天掙個千八百。而且我釀得玉米酒特別好喝,可以讓更多人來嘗一嘗。」
人大教授走進偏僻小村,定汪村村民感覺既驚喜又意外,同時也使他們對這次村莊的藝術改造充滿了信心。「寧海藝術振興鄉村的成功經驗,一定能在這裡實現,人大教授的到來給我們吃了一顆定心丸。」村民羅運珍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未來這裡將會跟葛家村一樣,有酒吧、織布院和兒童樂園,定汪村也會成為貴州第一「網紅」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