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攜手晴隆定汪振興鄉村

2020-12-16 央廣網

央廣網晴隆8月19日消息(通訊員徐銘懌曹維燕)「你想要改造後的村子是什麼樣的?」「村子要變得乾淨、整潔,遊客能多來來。」在晴隆定汪村村民羅運舒的小院裡,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叢志強和當地村民面對面交流起來。8月18日,叢志強帶著寧海葛家村村民走進定汪村村民家中,挖掘村莊特色、了解民俗文化、徵詢村民需求。

走進羅景川的家,叢志強看著滿掛在牆上的樂器,充滿了好奇。「能不給我們拉上一段?」羅景川、羅景才等人拿起自製的樂器,給大家演奏了一段布依小調,得到了陣陣掌聲。「他們的音樂很有特色,我們準備好好挖掘一下。」叢志強告訴記者,改造不是他們怎麼說,村民就怎麼做。而是讓村民全程參與,定位、設計、施工、維護全過程,都需要村民自己參與。

「能不能造個圖書室,讓村裡的孩子有閱讀的機會!」在23歲的大學生羅昌鴻家中,叢志強得知他希望村裡有個圖書室,他也願意把閒置的房間騰出來改造。羅昌鴻表示,他上大學前,只有課本,沒有課外書看,村裡的孩子也跟一樣。他願意把閒置的房間騰出來改造,讓孩子們有書看。他的想法打動了所有人。「這裡可以打造一個『未來書院』,劃成閱讀區、電腦區和書畫區,讓藝術薰陶孩子。」叢志強鼓勵羅昌鴻寫一份倡議書,發動更多人捐贈優秀的書籍和圖畫,填充「書院」。

不遠處的小店裡,村民羅光懷釀的玉米酒香氣四溢。「我們做個酒香小院好不好?到時候村子有特色了,相信來這邊遊玩的人會多起來,你的酒也會有更多人來買。」叢志強和羅光懷交流道。65歲的羅光懷笑著說,「現在小店每個月賺得不到2000,來的遊客也少。我希望來村裡的遊客可以更多,我能一天掙個千八百。而且我釀得玉米酒特別好喝,可以讓更多人來嘗一嘗。」

人大教授走進偏僻小村,定汪村村民感覺既驚喜又意外,同時也使他們對這次村莊的藝術改造充滿了信心。「寧海藝術振興鄉村的成功經驗,一定能在這裡實現,人大教授的到來給我們吃了一顆定心丸。」村民羅運珍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未來這裡將會跟葛家村一樣,有酒吧、織布院和兒童樂園,定汪村也會成為貴州第一「網紅」村。

相關焦點

  • 貴州定汪村來寧波「拜師學藝」,寧海葛家村的藝術振興鄉村模式將...
    7月的寧海葛家村百花爭豔,藝術振興之風再掀熱潮。昨日,「同走藝術振興鄉村路:寧海葛家-晴隆定汪結對」儀式在這個遠近聞名的網紅村舉行。根據雙方約定,寧海的藝術振興鄉村模式不日將「遠嫁」貴州晴隆,甬黔兩地村民攜手,用藝術扶貧的方式助力貴州這個小山村尋找發展契機。
  • 「復旦大學鄉村振興青年工作站(晴隆站)」揭牌
    12月18日,「復旦大學鄉村振興青年工作站(晴隆站)」在晴隆縣茶馬鎮戰馬村進行線上揭牌儀式。當天下午,在戰馬村黨員活動室,晴隆縣相關領導和工作人員在線上和復旦大學團委老師及學生進行了會談,對「復旦大學鄉村振興青年工作站(晴隆站)」的建設做了詳細的規劃和交流。據了解,今年7月,復旦大學團委組織開展「跟著駐村第一書記去扶貧」實踐活動,共選派了38名同學到9個省的16個貧困村開展了3周的實踐活動。
  • 「小褲腳教授」的鄉村故事在汙水橫流的定汪,改變了主意
    然而,為了「藝術點亮鄉村」實驗的多樣性,「再累,咱也得去!」 此前,儘管已對欠發達地區農村面貌有所了解,但初到定汪,眼前的景象還是讓叢志強團隊震驚。 「村道上,汙水流淌;隨處可見垃圾和胡亂堆放的雜物。走進幾乎每一戶人家,雞鴨牛糞的味道撲鼻而來……」中國人民大學研二學生張振馨回憶。
  • 「小褲腳教授」鄉村故事㉔那一幕,輾轉難眠
    「咱要是不好好做,對不住定汪的村民!」 那天,走出11歲羅念思的家,「小褲腿教授」叢志強心潮難平。沒有粉刷的水泥牆壁、漆黑的灶臺、破裂的木床、四處胡亂堆放的衣物……剛踏進羅念思家門看到的那一幕情景,深深地刺痛了他。
  • 定汪布依族鄉親成「學習狂」
    中國寧波網記者 梅子滿 傅婷婷 李敬平20日一進村,就聽說了一件令人感動的事情——羅運富家的燈光,從19日晚亮到了20日凌晨三點。位於定汪村村尾的羅運富家,是此次「藝術賦能」團隊重點打造的一個重要節點——「織夢坊」所在地。
  • 前有"教授路",後有"巾幗路"!中國婦聯報聚焦葛家村"變形"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叢志強2019年帶領團隊入駐葛家村,作為「外援」,他成為葛家村「村民賦能,文化深耕」的破局者。 今天,中國婦女報刊文《浙江寧海引領激發婦女參與鄉村建設,藝術賦能鄉村振興的「葛家探索」》,聚焦寧海。 甬派全文轉載,以饗派粉——
  • 大山深處,從北京來了「小褲腳教授」!中國寧波網推出系列報導
    在大學校園,喜歡扎著小褲腳的老師,這很新奇。更新奇的是,這位小褲腳老師,行走鄉村,不僅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而且用創意設計喚醒了農民荒廢多年的老手藝,讓村民變身「藝術家」,用自己的雙手美化家園,激發出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 「小褲腳教授」鄉村故事⑰ 大學藝術系老師教你做盆景
    「小褲腳教授」鄉村故事⑰ 大學藝術系老師教你做盆景 2020-12-10 20: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踏遍山河,尋鄉村文化振興之魂 ——記孫慶忠教授與川中社區大學
    鄉土中國卻離土 根脈傳統怎相傳談到中華文明的起源,最重要的便是農業的起源,這也是鄉土中國的起源。如今,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導致教育離土、鄉村凋敝,傳統中國的根脈似乎已難以延續。但是,孫慶忠教授認為,鄉土社會只是處在「集體失憶」的邊緣,只要培育好鄉村自救的力量,就能將鄉土之魂找回,重新喚醒鄉村的根脈。
  • 淘酒俠協辦第二屆中國鄉村文化振興高層論壇,並作為企業代表發表...
    本屆論壇由農業農村部和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重慶市農業農村委指導,上海交通大學創新設計中心、中國農業出版社、中國鄉村振興服務聯盟承辦,重慶淘酒俠科技有限公司協辦。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一級巡視員程金根、中國農業出版社黨委書記董事長社長陳邦勳、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副主任楊宏、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黃非、上海交通大學創新設計中心主任周武忠教授、《世界農業》雜誌副主編徐暉、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黨委書記韓鍵教授、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黨委書記薛衝教授、中社科測評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徐堯、世界青商大會組委會秘書長張忠等領導
  • 首屆世界鄉村復興大會舉行 探索鄉村振興智慧方案
    ,美國國家人文與科學院院士、中美後現代發展研究院創院院長小約翰·柯布做了《世界鄉村復興的希望在中國》,日本島根大學原副校長保母武彥做了《日本鄉村振興歷史經驗教訓的認識》,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張孝德做了《疫情與鄉村未來》主旨發言。
  • 教授要在這裡建「花海」, 文登河東喬家煥發鄉村振興「新氣象」
    教授要在這裡建「花海」, 文登河東喬家煥發鄉村振興「新氣象」 2020-10-19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褲腳教授"鄉村故事㉕ 為誰設計?三個案例讓他茅塞頓開
    叢志強在貴州定汪村指導村民營造小品。激發村民內生動力,幫老百姓成長、幫村子發展——從關注人的需求與發展入手,立足長期的社區營造,打造創意地標、激活創意主體意識、提取創意符號、發展創意產業……一年多來,「藝術振興鄉村」實踐,讓三個村莊面目一新,效果也超出預期——寧海葛家村的「文化深耕模式」入選「浙江鄉村振興十大模式」、寧波「藝術振興鄉村」入選全國「對外傳播十大優秀案例」……
  • 構建新發展格局 鄉村振興何處著力——專家學者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不僅要做好『一產』,更要做好『接二連三』、功能多樣的新農業」……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山東的光榮使命。12月4日-5日,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之際,由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山東省農業農村廳、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的「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辦。
  • 第二屆中國鄉村文化振興高層論壇中,淘酒俠參與《中國美麗鄉村典型...
    第二屆中國鄉村文化振興高層論壇於11月28日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與會專家學者就如何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遵循鄉村美學,傳承優秀農耕文化,保護鄉村多樣性,讓中國鄉村有涵養、有特色、有活力等話題展開熱烈研討。
  • 報告文學《明月照深林》:研探鄉村振興之路
    中國作協創研部副主任李朝全指出,《明月照深林》寫出了鄉村脫貧以後往何處去的問題。作品抓住典型的例子,告訴人們可以用藝術來照亮生活,點亮鄉村,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個主題就是建設鄉村振興宏大的主題。
  • 波蘭研究中心外籍教師在《中國日報》(英文版)發表調研報告
    波蘭研究中心外籍教師在《中國日報》(英文版)發表調研報告 時間:2020年11月24日    編輯:外語學院    來源:     瀏覽次數:次 波蘭研究中心外教瑪格達萊娜博士和雷加博士撰寫的文章《葛家村的藝術風貌令人嘆為觀止》和《幫助村民解決問題,最大保障實現脫貧》於11月23日刊登在《中國日報》(英文版)。
  • "小褲腳教授"鄉村故事⑮酒旗掛起來!定汪有了"陽穀早"
    "小褲腳教授"鄉村故事⑮酒旗掛起來!定汪有了"陽穀早" 2020-12-08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土地法制與鄉村振興戰略會議聯盟第五屆學術研討會暨農村集體...
    2020年6月27日,中國土地法制與鄉村振興戰略會議聯盟第五屆學術研討會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法治保障學術研討會線上會議成功舉辦。   蔡立東在會議開幕式中,首先代表吉林大學向推動此次研討會順利召開的各界人士表示感謝。他指出,學者需要以自己的行動為踐行鄉村振興戰略、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自己的貢獻,明確自我認知、社會角色及社會擔當。人文社會科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擔負著重要作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者有責任積極探尋良性的社會結構、建立穩定的社會關係、順暢社會的互動。
  • 鄉村振興到底怎麼幹?「2020智慧傳播與鄉村...
    產業振興究竟應該養奶牛還是種果樹?11月28日,「2020智慧傳播與鄉村振興」研討會上,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國家鄉村振興重大課題組組長兼首席專家張利庠,帶來了一場關於脫貧攻堅如何銜接鄉村振興的生動分享。12天前,四川脫貧攻堅迎來了一個重要的歷史時刻:涼山州7個貧困縣脫貧摘帽,至此,四川88個貧困縣全部清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