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儒家文化與現代生活的正向關係

2020-12-13 月海波心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子思受邀回到高中母校宣講成長經歷及學習心得。他說自己在母校學習期間就非常喜歡儒家文化;現在,他正跟著研究生導師進行更深入地學習和研究。有位同學向他提問:「對儒家文化,我們有所了解,像『約之以禮』『以德服人』『推己及人』之類的道理,我也很認可;可是,在生活中真要那樣做,會不會連公交車都擠不上去?」

如果你是子思,你將怎樣回應這樣的提問?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淺議儒家文化與現代生活的正向關係

儒家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歷了千年歲月的洗禮,其「修己安人」、「仁政」「德治」等核心價值觀念依然深入人心。最具代表性的《論語》語錄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三人行,必有我師等等可謂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的魅力。

儒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經歷了從封建階級到近代社會和工業資訊時代的變遷,經過了一代代儒家學者的理論創新,其大到國家典治,小到個人規範乃至生活起居等道德約束的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受到國內外儒學愛好者廣泛關注,亦被中國領導人定義為滋養當代中國的精神世界,豐厚實現民族復興的思想營養!

現代生活中,我們對儒家文化都有著或淺或深的了解和認識,尤其是集中體現孔子思想的《論語》更是家喻戶曉,對世界十大名人之首的孔子也是由衷敬佩!儒家倡導的的「仁愛禮讓」「推己及人」「兼濟天下」等理念及中庸之道是引導和完善國家制度建設,維持社會和諧的良策,也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啟迪。例如: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啟發我們有些追求是可以超越生死的,那是大道,是一個民族的骨氣!恰如我們今天的冠狀肺炎病毒疫情下,多少醫護人員置個人生命於不顧,主動奮戰在最危險的一線,不正是「大道」和「義」嗎?這是多麼高尚的氣節啊! 在我們的人才選拔機制中一貫要求德才兼備、以德服人與孔子為政「以德服人」道理完全相符。

當我們為趕早班擠地鐵,為了能在年三十回家團圓而擠公交,為了節省時間就醫看病找熟人時都能以「約之以禮」主動約束自己的行為道德,能夠「換位思考」多為他人著想,那麼社會矛盾就會減少,社會秩序會更加和諧有序,人們的幸福感會進一步提升,這才是良好的「因」造就期待的「果」,而非擠不上公交車的尷尬和難受。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儒家文化卻如春風化雨,滋養了千年的中華大地!其蘊含了仁愛、正義、誠信、中和的思想理念,存在著調理社會關係並鼓勵人們向上向善的內容,對現代生活仍有積極的意義。我們應理性看待儒家思想的智慧,結合時代條件加以繼承和發揚,賦予其新的涵義。

相關焦點

  • 儒家文化大眾讀本丨品味儒家文化經典,傳承中華民族精神
    &nbsp&nbsp&nbsp&nbsp融匯創新,契合時代精神&nbsp&nbsp&nbsp&nbsp為了把有現代價值的、有助於人們認識儒家文化的內容更好地呈現在大眾面前,在素材選擇、主題提煉、行文風格上,都融入了現代意識,力求與時代精神相契合。
  • 儒家文化照進時代意義
    儒家起源要追溯到東周大動亂大變革的時期,由孔丘創立,歷經孟子荀子等發展,到了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成了主流思想。而後宋明理學成為官方哲學,明清黃顧王三大家批判繼承儒家文化,直到近代新文化運動,儒家思想遭到抨擊。儒家是一個包羅萬象的門派,其門人有著一整套完整的道德規範和行事準則。
  • 儒家文化為什麼是中國的精粹國學文化,看看此文就懂了
    影響深遠儒家是中國古代自從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最有影響的學派。做為華夏固有價值系統的一種表現的儒家,並非通常意義上的學術或學派。一般來說,特別是先秦時,雖然儒家是最有影響的學派,但也只是諸子百家之一,與其它諸子百家一樣地位本無所謂主從關係。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很深,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中國人代代傳授的不外《四書》、《五經》。
  • 黃酒中的儒家文化
    中國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非儒家文化莫屬,而黃酒則是中國最古老的獨有酒種,被譽為「國粹」。兩者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儒家講究中庸,宣揚仁、義、禮、智、信等人倫道德;而黃酒生性溫和、風格雅致,酒文化古補厚重,傳承人間真善之美、忠孝之德。
  • 專訪︱香港儒家鄭宗義:儒家對當前大陸最現實的貢獻就在教育
    【編者按】 自上世紀初以來,反對古代傳統文化成為中國現代思潮的發軔,其中佔據古代 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儒家思想更成眾矢之的,受到前所未有的攻擊。百年中,隨著傳統社會的瓦解,生活方式的變化,儒家文化似已成雲煙往事,雖時有儒者賡續其 學、振發其旨,卻難挽其頹勢。
  • 淺議中國畫的形體、透視及比例關係
    淺議中國畫的形體、透視及比例關係成忠臣在繪畫藝術中,形體與顏色、神情是常常連在一起講的,形與色、形與神是相對應的概念,這三者是美術的三大基本要素,若沒有形則沒有神;若形不準,色也就很難說準不準,形和色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
  • 淺談《白鹿原》中的儒家文化內涵
    論者對《白鹿原》的評價,普遍認為它是一部成功表現民族傳統文化和歷史發展的「民族秘史」,而《白鹿原》所承載的豐富儒家文化內涵及作家陳忠實在此書上承載的對儒家文化命運的思考,也成為時下諸多研究者極為關注的論題。
  • 10句話認識儒家文化的精髓,快樂而不淫逸,仁愛而不冷漠
    儒家文化是一種快樂文化,不信,看完筆者總結的這些,你就明白。1基督教文化是原罪文化,生下來人就帶著罪惡,因此今生要懺悔贖罪。而儒家文化看待世界是溫暖的,因此充滿著人倫關愛,所以是快樂的。而儒家文化認為人的幸福跟死後關係不大,跟人今生的德行有關。無論是信仰還是做事,都是為了德行完善,做一個有道德的君子。4西方文化認為朋友首先是平等的,大家可以在一起完成一件事業。而儒家文化認為朋友最主要可以給我們帶來快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做事其次,快樂才是首要。
  • 傳統文化:儒家與墨家的興衰
    儒家,又稱儒學,由春秋戰國時期孔子根據周朝禮樂傳統創立,以仁.義.禮.智.信為核心價值觀,強調個人品德修養,注重仁與禮相輔相成,重視倫理道德,提倡德治教化,力圖重建禮樂秩序,以後經過孟子發展起來,到荀子集其大成,之後延綿不斷,傳到現在仍有一定影響力的思想學派。
  • 從宋徽宗禁食狗肉,天下群情洶洶,解析儒家傳統中人與動物的關係
    今天我將以宋徽宗禁食狗肉的事例,與大家探討傳統文化中人與動物的關係。一、禁食狗肉狗作為伴侶動物滿足了許多人的精神需求,近年來地位大幅上升,但以前它們大致只有看門、打獵兩種用途。言歸正傳,中華傳統文化在今天的「狗肉爭議」中又發揮了怎樣的作用?三、文化衝突是否禁食狗肉,當下正反兩方的意見都很充分。正方認為,可以不愛請不要傷害,狗也是一條生命,動物有權生活在地球上。
  •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加強儒家思想與文化強國建設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馬文洋)11月26日上午,由光明日報社、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中共濟寧市委聯合主辦的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暨「儒家思想與文化強國建設」座談會在曲阜舉行。
  • 儒家文化特性是什麼?發揮什麼作用
    文化一般被認為是人類在改造自然的社會活動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一種社會現象和歷史現象,就是有價值的和對後世有影響的經驗總結並沉澱傳承下來,主要有宗教信仰、思維方式、審美情趣、生活方式、行為規範、藝術、倫理道德、法律制度、精神圖騰等等。
  • 組織行為學——儒家文化背景下的人格
    組織行為學——儒家文化背景下的人格教化儒家學說的創立者孔子是我們中國的第一位私學老師,但他沒有任何打算要親自著書立說以昭示後人,只是以述為作,由後世儒者傳之永久。儒家以「仁」為道德原則的核心,並「吾道一以貫之」。
  • 一個儒家基督徒的答問錄
    坦率地講,儘管歷史上儒家基督徒們的信仰在宗派歸屬上各異,甚至在某些具體信仰細節上可能還互相衝突,但是今天如果做認真深入地思考和邏輯推演,基本可以斷定,人文主義耶穌信仰仍是現代儒家基督徒最可能的信仰共同取向。人文主義耶穌信仰體系,也就是肯定人的神性形象和人類文化積澱之價值的神學思想體系,不徹底否定人性,不把亞當之後的人類與上帝截然對立。
  • 儒家文化之陳蔡絕糧
    提到儒家文化,實際上永遠繞不開這件事情,因為這事反應出了孔子的思想理念的模樣和真正的君子、聖人的標準是怎樣。我就姑且以故事的口吻來大概敘述一下,這一著名的「陳蔡絕糧」事件。聲明:當然以下內容和正史相出入甚遠,屬於個人改編,不喜勿看。
  • 乾貨 中日遊戲對比:反儒家與儒家
    這次我將敘述重點往深一層挖,並加入和日本的對比,著眼於中日遊戲背後的文化根基,試著以文化研究的視點來探討中日遊戲性格的根本差異。反儒家與儒家為此,我首先想到的是中國和日本對待儒學的態度。中國自新文化運動以來,一直裁抑包括儒家思想在內的傳統文化,同時引進西學,當然這時的西學和洋務運動時期不同,這時的西學偏向在人文倫理哲學範疇。
  • 世界文明古代國家—民族宗教的起源與儒家文化
    儒學的基本內容是一種人文性的學術理論,是宗法性傳統宗教的一種人文化,宗法性宗教和儒家學說是一個既有聯繫有區別的,二者都是一種宗法等級社會的上層建築,但是傳統宗教涉及宗教觀念和宗教崇拜體制,使得宗法倫理關係變得神聖化。
  • 淺談: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關係
    二、傳統文化對現代設計的影響 傳統文化對現代設計的影響,事實上處處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這些實際狀況令我們擔憂,因為國人在現代設計中有一部分已經完全拋棄了傳統文化,不僅僅是淡化了傳統文化。有些作品又把傳統文化的東西與現代設計的新生事物結合起來,我們不得不說日本在後來的漫畫開發上下了很大的工夫,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反觀我們的國畫藝術,其潛力是相當具有開發價值的。事實上,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結合把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有機的結合會創造出更好的效果。三、自我設計傾向現代設計的未來趨勢是提供和產生創造潛力 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的有著緊密的關係。
  • 佛家和道家以及儒家這三者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呢?你來說說看!
    那麼到底我們的佛教和道教,乃至於我們的「儒教」它們兩者或是三者之間是一種什麼關係呢?其實佛教和道教以及儒教之間並沒有關係,從理論到實修統統沒有關係!之所以會有這樣所謂三教之間有關係的論斷產生,其實是來源於兩方面:一者就是人,就是我們人類自己的認知;再者就是我們社會文化大融合的趨勢必然。
  • 儒家衣道家骨佛家心,一個字總結中華文化,精闢
    在西方人看來,不同的學說,不同的宗教由於立場不同,其關係往往對立,不可調和,甚至是水火不容。在中國,這種情況是不存在,源遠流長的五千年文明,讓華夏大地既誕生了儒家、道家這種土生土長的哲學宗教流派,也吸納改進了佛教這樣外來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