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我來說,冬天除了能感受到氣溫下降外,身體還會接收到、另一個很明顯的信號——容易餓。
尤其是卡在下午3、4點,還差幾個小時就要吃晚飯的尷尬時間。
雖說稍微等一下就可以吃晚餐了,但我呢,一般是不會委屈自己餓肚子滴~(主要是經常餓著肚子不好,哈哈。)
不過,年後這段時間吃什麼,還是不能過於隨便的。像太過油膩、太容易飽腹、做起來耗時耗力這些菜,都不怎麼可取。
所以呀,我一般會選擇做豆腐羹,清淡、低脂、高蛋白,搭個小饅頭一起吃,就足以撐到晚飯啦!
今天的豆腐羹,跟以往稍有些不同。它是升級版的,因為我還在裡面放了蝦仁和鹹蛋黃。
待這幾種食材在鍋中一同煮開,白豆腐的嫩、蝦仁的鮮以及鹹蛋黃獨有的鹹香味兒,便會瘋狂地竄進湯羹裡。讓湯羹越發濃稠的同時,鮮香也更足了。
都說「萬物皆可鹹蛋黃」,我還挺認同的。就這鍋豆腐羹來說,一味鹹蛋黃的加入,不僅添了香,連整個的口感都提升了不少。
我就特別喜歡它那喝起來沙沙的感覺,像有精靈在舌尖跳舞,細膩而又纏綿、神秘而又肆無忌憚。
先來看看視頻教程吧
一起來看看詳細的製作步驟吧
1. 豆腐切小塊備用
2. 蝦去頭、去殼、去蝦線備用
3. 往蝦中放入玉米澱粉和料酒,攪拌均勻,醃製10分鐘
4. 醃製好的蝦倒入清水中衝洗乾淨,撈出後瀝乾水分
5. 鍋內放油,燒熱後倒入蝦仁翻炒至變色後,撈出備用
6. 再往鍋裡倒少許油,放入鹹蛋黃,藉助鍋鏟把蛋黃炒碎
7. 鹹蛋黃炒至出油後,加入小蔥和料酒稍稍翻炒,再倒入1碗清水稍煮
8.放入豆腐稍煮,再倒入炒好的蝦仁攪拌均勻
9. 加適量水澱粉攪拌均勻後,再放適量的鹽調味,煮開後即可出鍋
噔噔!嫩滑入味的鹹蛋黃鮮蝦豆腐羹就做好啦,開吃!
鹹蛋黃的消融,暈染出一鍋金黃的湯羹。嫩白的豆腐和橙黃的蝦仁浮於其上,色澤鮮明,分外好看。
用勺子舀上一勺湯羹,鹹香、鮮美,沙沙的綿密感也隨之一層層在舌尖散開。
豆腐又軟又嫩,剛到嘴裡就要化開似的。
蝦仁脆嫩Q彈,帶著海鮮獨有的鮮甜,包裹著鹹蛋黃的鹹香,一口下去,餘味綿長。
後來查了一下,小主才知道冬天容易餓,是因為天冷下來,人體就需要攝入更多的能量來轉化成熱量,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
所以,在這期間我們要注意多食用一些補充熱量的食物,例如熱湯、熱湯羹之類的。
想想也對,不管天多冷,吃得暖了,心也就暖了~
小主提示:
豆腐最好選用嫩豆腐哦,口感比較滑嫩。蝦仁易熟,不宜炒太久,否則口感會變差。鹹蛋黃是整道菜的精華,不建議省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