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圈流傳"千萬不要和病人成為朋友"觀點,反對者的理由大致如下:
如果沒有把朋友患者救活,身為醫生,在感情上,你會更傷心?關係密切,思慮過多,影響專業判斷?比如熟人醫療過程中,最常見的延誤治療和過度治療。
但是,支持者也有自己的理由。比如,醫患成為朋友關係,有利於增進信任,更容易做好溝通,有助於醫患關係和諧和疾病康復。
在我看來,以下的一些理念,可能有助於理性認識這個問題。
1,醫患關係,關鍵在於信任和溝通,這是靈魂。在這裡,擺正位置和準確定位很重要。
醫生又叫醫師,就是醫療老師之意。在疾病治療上,醫生永遠比病人知道更多,所以病人要有尊重老師的恭敬之心。沒有理清楚這種上下位置關係,那良好的溝通很難發生。
老師不可能永遠是對的,醫生也一樣,也可能會犯錯誤。所以身為病人,自己作為生命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要有把關意識和決策的責任。有足夠把握要自己抓注意,哪怕和醫師意見不同。也要充分尊重醫者。如果自己一點主意和判斷力也沒有,那就要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哪怕可能有犯錯的可能性。
2,醫患關係就是醫療工作關係,在工作的事宜和場景,身為醫生,就不要受私情私慾的想法幹擾,客觀理性對待每個病人,這是對別人負責任,也是對自己負責任。如果自己沒有辦法做到客觀判斷,醫不自醫,就應該授權給別的醫生代替自己的角色。
3,朋友,就是三觀吻合,能夠相處不累和有共鳴共識和共同愛好興趣的人。實在沒有必要為了工作,硬交朋友,這會累。而且,虛情假意的東西,時間長了,也瞞不了人,沒有必要。所以為了醫患信任的目的,強逼自己和病人交朋友,或者是病人強迫自己和醫生交朋友。我認為,成本高談崩的可能性也大,實在沒有必要。但是,情商特別高的人,覺得交朋友者不累者,除外。
醫生和病人要講醫緣,人和人之間也要講朋友緣。相互信任和真實想法,還有相互尊重和保持適當的空間距離,這些細節都很重要。
朋友是什麼?就是你一想到他的名字,就可以產生放鬆和信任情緒的人。
讓你緊張兮兮,讓你無法產生信任,讓你沒有聊天欲望的人,很難交心成朋友。
越忘記人的身份,人和人就越容易成為純粹的朋友關係。純朋友關係,是一種讓人放鬆和愉悅的精神力量。
拋卻醫患這些身份束縛,人和人交朋友,離不開這些基本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