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俊:一句話說不清的戰略,等於沒有戰略

2020-12-13 前瞻網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酵研院  來源|創業酵母(ID:chuangyejiaomu)

2020年還剩最後22天,一轉眼2021年就來了。

很多酵母的學員和客戶都在問,明年的戰略怎麼做?

企業戰略統領全局,有了戰略才能做組織架構、執行體系、業務流程、績效考核、人才盤點等等一系列事情。所以今天我們來聊聊,關於制定戰略的核心要點。

對戰略的建議

定戰略:看十年,做一年,邊打邊總結。

做取捨:「三位一體」的心靈拷問。

再傳達:精簡信息量,保留價值觀。

好的戰略總結,都是打出來的

阿里戰略專家曾鳴教授說過,真正有效的戰略,是一句話就能說清楚的。如果你的戰略一句話說不清楚,那就是沒有戰略。

比方說,我要用3-5年時間,做某個細分領域第一;比方說,我要用一年時間,做出可以快速複製的創新商業模式,並且開5家分店。

為什麼定戰略要「看十年,做一年,邊打邊總結」?

因為商業發展基本上十年就是一個大變局,會出現顛覆行業的技術和思想,會出現摧毀舊秩序的商業模式。

時代變化,以前的戰略、技術、營銷、組織都失效了,所以我們只能瞄準未來十年可能會發生的變化,來定下一年的戰略。

不管你變不變,世界都在變,你的戰略也必須是實時變動的。以至於很多成功戰略學家總結出來的理論和體系,在今天的人看來都是馬後炮。

對於一家公司來說,真正好的戰略總結,只能是邊打邊總結。

在做戰略的時候,每個決策者都要思考:你的行業未來5-10年會發生哪些變化?消費者或者用戶會有哪些變化?這些變化會怎樣影響你的企業?

比如說,現在的消費主力是80後和90後,未來會變成00後,你要怎樣調整產品設計和營銷方式?

比如說,面對生態化平臺或者技術公司的跨界打壓,你是選擇品牌轉型,還是加入一個生態體系?

今天經濟和國際關係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強,可能一個「黑天鵝事件」就能推翻大多數公司的戰略。

以創業酵母為例,為了應對年初的疫情,我們的線下課程迅速轉為線上,也立刻開始做直播、做短視頻和流量課。

也正因為有了快速調整戰略的組織能力,今年上半年酵母的業績沒有受影響,全都如期完成了。

看十年,做一年,邊打邊總結,才能敏捷的應對不確定性,擁抱變化的世界,而不是被無情淘汰。

定戰略,對決策者的心靈拷問

戰略是定位,明白你自己要做什麼不做什麼。

戰略也是取捨,而且常常是十中取一。

戰略更是打出來的,是我們企業獨特的優勢。

管理工坊的課程中講過,選擇戰略的方法叫做「三位一體」。

老闆和決策者要先想明白三件事:我們想做什麼?我們可做什麼?我們能做什麼?

想做什麼,就是你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與客戶需求結合之後的結果。想做什麼主要取決於你為用戶創造了什麼價值,你能改變什麼樣的現狀。

可做什麼,是在國家政策、競爭對手、行業前景等限制條件下,你的公司可以怎麼做,怎樣才能不違反規則。

能做什麼,就是你公司的核心優勢,結合決策者對人性的判斷,對要用的策略做取捨。

而這三件事交集的地方,就是我們應該做什麼,是我們要用一句話說清楚的戰略。

舉個例子,美團創始人王興的價值觀,就是把經營企業當做一個對手未知、規則未知、棋盤不停在擴大的無限遊戲,決策者的目標應該是把遊戲一直玩下去,而不是自我設限。

美團在王興的理念和方法論指導下,做了很多艱難的決策。

比如,別人都做實物團購,但美團不做,因為沒法和聚划算競爭;大家都投放線下廣告,但美團只投性價比高的線上廣告;整個行業沒有人主動退還消費者定金,但美團退了。

正是這些基於價值觀和市場判斷的取捨,成就了美團的「我們該做什麼」,讓美團在用戶心目中成為不一樣的企業。

「三位一體」定戰略的過程,也是對老闆的一次心靈拷問:你有什麼?你要什麼?你能放棄什麼?

脫離了這三個問題,一切戰略都是空談。而這三個問題別人肯定回答不了,只能老闆夜深人靜的時候捫心自問。

戰略傳達,讓公司上下都認同

今年疫情期間,酵母一位學員的公司修改了戰略,之後就給全體員工發了一封寫得很官方的公開信。

管理層看完這封過於簡略、沒有解釋清楚的郵件,心裡多少會有些沒底;員工看到這封措辭沒有溫度的郵件,也會覺得不安、慌張。

公司的新戰略與每個員工息息相關,所以我們要按照部門和層級來層層拆解,層層向下傳導。

只有大家都理解了公司戰略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對自己的工作有哪些影響,大家的參與度才會變高,對公司的價值觀、決策和制度的認同感才會變高。

價值觀在向下傳遞的時候,根據層級不同溝通的方式也不同。這個過程的重點在於,要精簡信息量,同時保留價值觀。

向決策層傳達

這一步相對簡單,因為決策層是參與過戰略共創會的,而且大家的思維、認知和價值觀都在一個水平線上。如果決策層達成共識很難,那說明你的班子是有問題的。

向高管和核心人才傳達

除了高管,我們還要挑選價值觀好的核心人才和業務黑馬,來一對一的溝通。

除了對戰略的拆解和宣講,更重要的是,老闆要知道這些人裡面,誰可以跟著你一起打勝仗,誰對公司認同度高、能扛起責任、有潛力也有體力。

向中層管理傳達

對管理層的戰略宣講分三步:

首先勾勒全景圖。要對管理層說清楚為什麼要這麼幹,不能讓信息在中間斷層,確保大家能理解。

其次激勵團隊。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將無貪生之念,士有必死之心。管理層敢拼敢幹,員工也才敢拼敢幹。

最後告訴他們戰略布局。要讓他們知道落地怎麼幹,有具體的方法。

向基層員工傳達

即召開全體會議,可分為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激勵人心,第二個步驟是說清變革過程,以及各種制度變革,會怎樣幫助大家更好的拿到結果。

做到這兩步,就夠了,不需要向普通員工解釋的太深入。用打仗比喻,統帥是拿望遠鏡的,而士兵是要蒙著眼睛的,否則會被敵人的數量給嚇跑。

在這特殊的一年裡,有人經歷了人生中的「至暗時刻」至今還沒有走出來,有人為公司的業務轉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有人帶著壯士斷腕的勇氣換行業、換賽道、換模式。

面向未來定戰略,要記住「看十年,做一年,邊打邊總結」的核心要點。

至道無難,唯嫌撿擇。越是簡單的信念,長久執行下去的收穫就越大。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創業酵母(ID:chuangyejiaomu)

本文來源創業酵母,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三國志戰略版撞州什麼意思 三國志戰略版撞州攻略
    三國志戰略版撞州什麼意思?三國志戰略版撞州怎麼辦?在三國志戰略版中有著很多專業術語,「撞州」就是其中的一個!可能很多玩家對於這個新名詞不太了解!下面,就隨琵琶網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三國志戰略版無限玉璧【點擊下載】領通用禮包激活碼!
  • 張麗俊:比起職場野狗,「小白兔」危害更大
    (圖片來源:攝圖網)作者|張麗俊 來源|張麗俊(ID:zhanglijunCherry)前幾天有朋友在後臺留言:但這些客戶都告訴我:「阿里巴巴沒有給我打過電話,我也根本不知道你說的這個員工是誰!」到這時候我才知道,他只是表演得很努力,實際上都是假的。那些客戶的拜訪信息是假的,那些工作習慣和記錄全都是假的。我想通過這件事告訴大家,當你認為一個員工是一個小白兔時,你要去追他的過程,看有多少泡沫和水分。我們以為的小白兔未必是小白兔,我們很有可能被他蒙蔽。
  • 索菲亞品牌戰略升級並不意味集團公司放棄「大家居」戰略
    隨著索菲亞新品牌戰略的發布,業界紛紛猜測從「大家居」回歸「櫃類定製」,是否意味著索菲亞大家居戰略已經宣告破產?又或者,索菲亞準備全面縮減品類邊界,木門、窗簾、成品家具等配套品不再做戰略性投入?對此,王兵的回應是:上述種種,均屬「無稽之談」。
  • 三國志戰略版魯肅嘟嘟隊 三國志戰略版s3都督隊頂配戰法
    三國志戰略版魯肅技能用什麼好?魯肅值得培養嗎?周瑜呂蒙魯肅陣容強度高嗎?我們都知道魯肅也是吳國的大都督,那麼周瑜呂蒙魯肅的嘟嘟隊到底能不能玩呢?
  • 戰略執行系統:全面薪酬戰略的內涵
    作者:刁老師 有趣、有料、有態度的績效管理者全面薪酬戰略的內涵全面薪酬戰略是目前發達國家普遍推行的一種薪酬支付方式,它源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的美國。當時,美國公司處在結構大調整時期,許多公司將相對穩定的、基於崗位的薪酬戰略轉向相對浮動的、基於績效的薪酬戰略,使薪酬福利與績效緊密相關。由此,提出了「全面薪酬戰略」的概念。一、全面薪酬的分類所謂的「全面薪酬」,是指企業支付給員工的薪酬分為外在激勵和內在激勵兩大類。1.
  • 重視「戰略創新」——君智戰略諮詢謝偉山給中國企業的戰略解法
    君智戰略諮詢對諮詢業的創新,不僅體現在戰略方面,也體現在諮詢理論和工具的突破。2017年12月19日,君智發布了自己的「武功秘籍」:競爭戰略諮詢服務系統1.0。
  • 美國新戰略對世界的傷害,或遠甚「川普主義」
    而美新政府強調的修復和治癒戰略,也確實值得期待。然而,一些跡象表明,美國新政府可能採取的是聯盟式戰略。而這一戰略對世界的傷害或遠比「川普式」對抗更有害。川普強力推銷「美國優先」,把美國霸權發揮到了極致。並因此而嚴重破壞了世界秩序與規則,給世界帶來了極大的傷害。
  • CHO眼中的戰略管理(一)何為戰略管理?
    我們在新的組織裡面沒有充足的資源,所以戰略管控自己的職業往往就顯得力不從心。 這實際上就是我們通常講的PDCA循環在戰略管理中的運用,這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但這有個好處,就是它能夠幫助我們對戰略管理進行階段性分析和把控。 這裡也順帶提一下PDCA。
  • 品牌戰略的關鍵在品效合一
    品牌動作不聚焦,廣告費就約等於白花很多品牌都希望在有限的曝光資源中,把所有的賣點展示給用戶。但這樣和沒有賣點一樣,因為用戶根本無法形成獨特記憶。如何在短時間內把核心信息傳遞給用戶,才是品牌需要去做的。所以,所有的資源都應該鉚定品牌定位,進行長效投入。
  • 另眼看戰略:從戰略解碼到落地執行——重在解碼
    戰略和運營的割裂是很多企業都會出現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往往導致了:公司的高管們大談戰略,但員工們卻沒有方向,公司的運營與戰略意圖、方向相去甚遠。一言以蔽之,多數企業的戰略不是停留在董事長/CEO 的腦海裡,就是仍然高高地掛在了牆上,戰略無法真正有效地得以執行。如何把戰略和運營有效地銜接起來呢?
  • 到底什麼是戰略?2020年如何制定年度品牌戰略?
    戰略只有一個,這個戰略,那個戰略,那就不是戰略,什麼是戰略,戰略就是競爭,沒有競爭就不用什麼戰略你找一個女孩子,她身邊就你一個男的,你還要什麼戰略。戰略就是資源,沒有根據現有資源來得,都不是戰略,而是妄想。戰略是總原則,做事的總原則,競爭的總原則。原則是什麼,就是遇到任何事都不能變得。很多人說戰略可以調整,那是錯的,策略可以調整。
  • 《戰略型人格》自序
    如果用一句話來《戰略型人格》的核心觀點,那就是「以戰略的視角洞悉營銷創意」。我的工作涉及到戰略、營銷、廣告、心理學、傳播學、心理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而戰略策劃講究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很多看似不相關的東西都有其內在的關聯,找到他們的關聯就可以編織出一張巨大的思維之網,解決問題的時候就可以觸類旁通、辨證施治。
  • 系統演繹:從單體公司戰略向集團戰略進化之道——正確構建集團戰略...
    引語 時下很多企業集團化了,但令人感到很悲哀的是,它們的戰略仍然是單體公司的戰略,不是一個集團的戰略。單體公司和集團公司的戰略和戰略運作特點通常來說是不同的。
  • 新媒體戰略——企業新媒體戰略定位與架構設計
    《新媒體戰略——企業新媒體戰略定位與架構設計》培訓背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下,市場、商業邏輯巨變,80、90後成為企業骨幹,成為影響市場消費的主體人群大部分企業新媒體成為企業的包袱,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主要原因是企業缺乏在新媒體上的整體戰略規劃和設計。
  • 什麼是企業戰略?麥可波特的三大競爭戰略沿用至今
    【科學是第一生產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用矛盾的方法看問題】大家好,今兒呢我們就來侃一侃企業戰略!各位老闆,做企業咱們首先第一步就是要戰略清晰,如果企業戰略不清晰呢,那就像無頭蒼蠅一樣亂飛亂撞,那到最後肯定會撞得頭破血流。
  • 不講戰略的努力,都是扯淡!
    他並沒有急著說結果,又轉頭讓剩下的人一一回答,現場的答案更是五花八門,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道開放式問答。當老闆公布答案後,你猜答對的人佔多少?部門負責人只有一半不到的人答對了。而下面的人呢?差不多七成都搞錯了公司的重要業務。
  • (上)競爭戰略之父——麥可·波特教你如何制定戰略
    戰略是一個公司乃至一個國家的恆久不變的話題,怎樣才能制定一個好的戰略呢?從哪些外界條件出發,和內窺自己才能制定好一個戰略呢? 今天這本《競爭戰略》作者是麥可·波特,哈佛商學院終身教授,當今世界競爭戰略與競爭力領域公認的,被譽為「競爭戰略之父」。他也是當今偉大的商業思想家之一。
  • 華為智能家居戰略是華為全場景戰略的延伸
    然而,諸多消費者似乎還沒有嘗到智能家庭帶來的樂趣,因為目前智能家居領域大多局限於單品智能和單系統智能。傳統有線連接成本施工布線安裝調試極其複雜、成本高昂;而現階段無線連接方案穩定性差、經常掉線,同時存在覆蓋盲區的問題。在協同方面,如聲、光、水、電系統屬於不同產業,導致不同品類相互割裂,無法高效智慧聯動。   產業智能的割裂,阻礙著全屋智能化進程。如何穿透這堵牆?
  • 在一分鐘內,如何說清楚公司的戰略?
    哈佛商學院科裡斯教授說過,大多數的企業高管無法用一句話闡述清楚自己公司的戰略。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很多企業的戰略不清晰、不明確、或者過於複雜。對一個複雜、模糊的戰略,不同的管理者和員工將會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因此執行起來常常會走樣。
  • 競爭戰略:「五種作用力和三種基本戰略」教你如何立身不敗之地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競爭戰略》是由當今全球「競爭戰略之父」、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麥可·波特所著。這本書和《競爭戰略》、《競爭理論》、《國家競爭優勢》等著作被公認為管理界的「聖經」。競爭戰略是指企業在具有相同使用價值的競爭中採取進攻或防禦的長期行為。波特在書中提出了三種有效的競爭戰略:總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和集中戰略,並詳細闡述和分析了這三種總體戰略的實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