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真正的聰明人,不會參與這三種糾紛

2020-12-21 騰訊網

篇首

有句話說得好:站著說話不腰疼。不挑擔子不知重,不走長路不知遠。很多人並沒有經歷別人經歷過的,卻總是喜歡用自己的一套理論教育別人應該如何為人處世。如果位置換過來,自己未必可以做到跟他人一樣大度。所以,不是親眼所見、

親耳所聽,不要隨意評論別人,也不要輕易插手他人的生活。"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真正的聰明人,不會參與這三種糾紛。

第一,男女情感糾紛

男女之事很難分出對錯,經常總是剪不斷、理還亂。感情是很私密的事情,如果不是當事人,根本不知道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不要因為單單聽兩個人表面的說辭就判斷誰對誰錯。感情之事,沒有道理可言。那些總是喜歡當和事佬的人,自己的感情生活也未必過得很順心。卻總是為別人的感情之事閒操心,皇帝不急太監急,浪費自己的時間。而且,有時候自己是熱心辦壞事,惹人厭煩。

當時,郭富城和熊黛林分手的時候,大家都為熊黛林付出的多年感情感到不值,覺得是郭富城拋棄了她。郭富城的一句鞋子論,更讓他成為眾矢之的。但是,

郭富城過後就和網紅方媛結為夫妻,現在也是生了兩個女兒,家庭非常幸福。郭富城也從一個渣男變成現在的好男人。所以,感情之事,誰又能說得清楚呢?只能說兩人的緣分還沒有到,無法結成夫妻。其他為熊黛林感到不值的人有空倒不如好好關係自己的生活。

第二、婆媳糾紛

在一個家庭關係之中,婆媳關係是最難處理的。經常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如果不是當事人,無法輕易判斷誰對誰錯。如果輕易做出評論,不管是婆婆還是媳婦,都會跟自己反目成仇。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媳婦會說婆婆管得太多,婆婆會說媳婦沒有孝心。

試想一下,一個女人為了一個男人,進入一個陌生的家庭,要為了這個男人接受一個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如果心裡委屈了,要跟誰說?一個母親,辛辛苦苦把自己的兒子養大,娶了一個媳婦,自己在家裡的地位變得不保,自然心裡也不甘心。所以,婆媳矛盾是很正常的,也很棘手。

所謂婆媳關係,本來就是婚姻的副產品,是兩人因為愛的結合而必須面對的。一山不容二虎,婆媳之間長期在一起總會有不和諧的時候。

旁人不了解情況,還是不要過多插手,以免說錯話,裡外不是人。很多家庭的婆媳關係,也是分分合合,忽冷忽熱,旁人無法看懂,還是不管為好。

第三、兄弟糾紛

很多時候,兄弟之間也會因為一些財產或者其他問題發生矛盾,弄得兄弟反目。我們經常在電視劇裡面看到一些兄弟之間為了爭奪皇位而自相殘殺的例子。雖然我們普通人,沒有那麼多的權力和金錢的誘惑,沒有皇位要爭搶,但是也會有各種利益上的衝突。有時候一畝地、一間房都會讓兄弟的關係產生裂縫。

人性中總有自私的一面,一個巴掌拍不響,兄弟之間如果會發生矛盾,一定是兩個人都出現問題了。不要隨意去給其中的一個人扣上帽子。不要覺得當大哥的就一定要讓利給弟弟。如果自己是當事人,也未必可以處理得好。有時候孝順的,分的家產反而比較少,不甘心也是正常的心理。

如果兄弟之間可以做到如孔融讓梨的故事裡面的孔融一樣,處處為兄弟的利益著想,那麼兄弟關係就會和睦很多。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兄弟手足,要懂得互相理解互相支持,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做父母的也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不偏心。聰明人不要說太多無意義的話,管好自己的事情就好。

篇末

凡事有果必有因,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更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人性本善,一個人之所以會對某些人產生仇恨,失去善意,一定是自己的心受到委屈了、受苦了。要給別人足夠的自由,讓人療傷,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評判他人。管好自己的嘴巴,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才是明智的。

相關焦點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話雖不錯,也要分清情況再用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這句話,起初是在老郭的發言中聽到的,至於出處,遍查網絡也沒有個確定的答案。不過,這個詞最近似乎挺流行,很多網友在評論的時候總喜歡帶上這麼一句,只是不知道用它之前有沒有細心考慮過,用的地方合適不合適呢?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遠離勸你大度的人是對?是錯?
    「人家知道錯了,過去的就算了吧」,「還是孩子」,「都不容易」,「沒多大事」,「都是親戚,別太計較」,「看我的面子」…… ……堪稱國人勸人寬容N大定律。,「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但往往有些人經常會宣傳自己的高尚道德或自我思想,「自以為是」,高傲地評論,指責甚至幹預他人的生活。說服人大度也是和稀泥的表現,實際上是不希望事情真正得到解決,有時甚至達到道德綁架的程度。這種人是唯恐天下不亂,內心也極其醜陋。他自己的進步是用其他人的後退還取得。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情商高的人,善於用一個技巧來勸人大度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這句話在網上很流行,還有人藉此發出看似包含智慧的忠告:遠離勸你大度的人!這看似的確很有道理,但問題在於,如果大家都不勸人向善,都不勸人大度,那就是好事情嗎?顯然不是!另一方面,勸人向善、勸人大度的人也不可能杜絕,不少人也都有「未經他人苦,偏勸他人善」的心理,這或許就是人性的一個弱點。既然「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並不全是好事,而且也不可能杜絕這種人,那麼,關鍵就在於如何勸人向善、勸人大度上了。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9句真言說透世間百態!
    人生苦短,最多七分對人好,最少三分愛自己。2、不受天磨非好漢,不遭人妒是庸才不經歷磨難的人不是真正的英雄好漢,沒有遭受別人嫉妒的人多半是庸才。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人生總要遭受困境磨難,能堅持挺過來的才算的上是英雄好漢。
  • 《宮心計》: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舊帳重提,只因從未釋懷
    可身為好姐妹的三好,明明知道自己受了這麼多苦,不僅不站在自己這邊,反而責備自己心狠手辣。後來姚金玲被冊封為妃,因為身份卑微,她不得不忍受萬寶賢的刁難謾罵,甚至連自己的孩子都沒保住。令人意外的是,三好居然有了皇上的骨肉一躍成為德妃。
  • 香蜜:不曾歷同苦,莫勸他人善,潤玉一個讓人恨不起來的反派
    不曾歷同苦,莫勸他人善!初相見時的小魚仙倌,偏偏白衣美少年,可是誰知他所承受的苦,那些孤寂因為錦覓的到來而變得有所不同因為體會過溫暖才會捨不得失去,所以才會有後來的逐漸黑化。他幼年時生母為了不讓他被天界發現,而遭受挖龍角,拔龍鱗之苦,甚至讓他有了赴死之心。後被帶回天界,他雖貴為天族天帝長子,卻因天后壓制而處處謹慎小心;擔任夜神,晝伏夜出,黑白顛倒。他親眼目睹親生母親被天后所害,闔族被滅,天定之妻被奪,如果這還能保持溫潤純善,天理難容。他人所受之苦,不是一句感同身受就能夠化解的,畢竟世上並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 因為離婚而差點去攤煎餅的我,要出書了:不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從一個月零花錢上萬的全職太太,到離婚無業的中年婦女,再到憑月入過萬的籤約作者,從只會在朋友圈發發生活感慨的寫作小白,到誤打誤撞成為出書作者;從走投無路要去街頭攤煎餅到有工作室,能用自己所學真正幫助來訪者;從被人鄙視的溫室花朵,到被風雨洗禮的盛怒薔薇......
  • 聽人勸,吃飽飯:真正聰明的人,往往懂得六種聽取他人意見的智慧
    俗話說,「聽人勸,吃飽飯」,俗話也說,「一人計短,兩人計長」,有些時候,好的主意、方法是別人想出來的,所以,你要善於聽取別人的意見。當然,聽取他人的意見,並不等於採納他人的意見,主意還是要自己拿,決定還是要自己下,只是強調走自己路的同時,適當聽取別人的意見。
  •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涼薄不涼薄?
    新聞介紹,兇手馬某俊這24年偽造身份,已經在他鄉娶妻生子。而可憐的受害人卻因著別人感情糾紛白白做了刀下鬼,留給父母至親無盡的悲痛。好在歷經24年總算抓到兇手,也算是對逝者的一絲告慰。洪某與男友之間的矛盾本是他們二人的私事,做為朋友孫萍不該參與過深。而每個人都享受能幫助到別人的成就感,我妄意猜測,應該就是在閨蜜的認同和默許下,孫萍把閨蜜的事當成自己的事,認為自己是真心為閨蜜找出路,出謀劃策。卻不知已經嚴重越界,侵犯到了人家的領域。古人有話,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這句話並不是提倡自私,而是充滿了人生智慧。
  • 與其抱怨他人,不如改變自己
    其實,這世界哪有那麼多的煩惱,其根源不過是:大多數人總想去改變別人,很少有人會改變自己。人與人的相處,無非就是凡事不以自我為中心,學會換位思考。這樣,煩惱自然就會煙消雲散。所以,與其每天抱怨他人,不如學會改變自己。曾聽到過這樣一句話:「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人身上發生的故事也都是一個不可替代的案例。
  • 未經他人苦,莫勸人大度~
    這是郭德綱經常在舞臺表演時說的一句話。其實大家基本或多或或少都聽說過郭德綱的自身經歷,但無論別人說啥他們永遠理解不了當事人的真實經歷……郭德綱說過:「這些年經歷了太多的事,遠遠超出一個藝人的負荷能力。品人情冷暖、世態炎涼,觀榮辱紛爭、死走逃亡,自濁自清自安然。
  • 【香城法治微講堂】合謀冒充他人參與訴訟 被法院處以罰款
    【香城法治微講堂】合謀冒充他人參與訴訟 被法院處以罰款 2020-12-10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禪修分享:為什麼執著是苦?難道執著善法也是苦嗎?
    因為每個人對善法的定義以及當前善法應該往哪個方向發展的看法不同,如果執著善法,一定會產生種種的是非。譬如說,我們現在認不認為自己在修學善法?你認為是,但有人認為不是。這是正常的。你不執著「你善他惡」,你就不會有痛苦。
  • 還有人勸苟晶善良?這是什麼邏輯?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之所以說您讀過的書少,不僅僅是因為五六百字的文字之中,運用的詞彙,大多斷章取義!更多的,只有讀書少的人,才會說出讀書無用論!苟晶如今卻是算是中上的生活水平,但是這是她花了二十幾年的時間,才換來的成績。如果當年受到的教育更優質,她如今未必不是另一個高度!借用白巖松的一句話: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 為什麼總有人「不經他人事,卻勸他人善」?
    這類人,在事情發生後,他們不會去考慮自己,但是卻總是以自己的角度去評價這件事情,真的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卻沒有他們嘲諷的對象更為可以承擔,做得更好!其實,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人本來就是對別人的要求要高於自己。
  • 一個真正把你當朋友的人,從不會幫你做這3件事,遇到請珍惜吧
    但是,不是第一時間能站出來幫你解決問題的才是真正值得交往的朋友,相反,真正的朋友是不會任何事都會幫你。尤其在這3件事前,他們不會幫忙,你先別怪責對方的不夠義氣,看完原因後,你就明白了。一、不會插手你的家庭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們不是局中人,自然無法理解別人家庭事務的糾紛。
  • 【德潤人心】事須躬親 莫怨他人
    在審判工作中,人民法院始終充分發揮刑事審判職能,堅持對涉醫犯罪依法從嚴懲處、及時審判。這無助於解決問題,還會嚴重擾亂正常醫療秩序,影響其他患者的就診權益。本案是一起情節嚴重的在衛生院聚眾擾序的典型案例。患者因飲酒過量經送衛生院救治無效死亡,患者親屬糾集多人連續三天在衛生院聚眾鬧事,嚴重擾亂正常醫療秩序。人民法院依法對被告人李紅軍、李洪團分
  • 【學習詞話】不能「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和「一個好漢三個幫」是日常生活中人們時常掛在嘴邊的古語、諺語,但二者所表現出來的做事態度卻恰恰相反。成書於南宋末年的民間日用書《事林廣記》記有「自家掃取門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一句民間諺語,明代張鳳翼所作戲曲《灌園記》中作「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其後便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