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去年4季度,日本對韓國半導體的諸多材料發起了制裁,其中光刻膠就是其中之一,限制韓國的半導體企業從日本進口光刻膠。
後面韓國做了兩手準備,一是努力自研,提高自給率,這樣擺脫對日本的依賴,另一方面說是從中國進口光刻膠。
但事實上,中國的光刻膠真的能夠讓韓國擺脫對日本的依賴?估計只怕並不能,近日有機構出具了一份數據,說2018年中國光刻膠自給率低於10%,而2019年這個比例略有增加,但依然在10%左右,中國自己都要靠進口,怎麼供給韓國半導體企業?
我們知道,光刻膠是電子領域微細圖形加工的關鍵性材料,在1959 年被發明以來就成為半導體生產中最核心的工藝材料之一,在半導體、LCD、PCB 等行業的生產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半導體領域,光刻工藝的成本約為整個晶片製造工藝的30%,耗時約佔整個晶片工藝的40%~50%,是晶片製造中最核心的工藝。
由於2019年的詳細數據未知,我們可以從2018年的數據來看一看情況,2018年全球半導體光刻膠的規模約為13億美元左右,而中國市場的規模在23億元左右,約佔全球的25%左右。
而考慮PCB、LCD光刻膠,則2019年全球市場規模近 90 億美元,中國本土供應佔比僅有 10%左右,形勢很嚴峻,空間也非常巨大。
我們知道按照計劃,今年我們要實現晶片自給率40%,2025年要實現70%,所以說,目前對於中國半導體領域來講,光刻膠的國產化也是迫在眉睫,這個東西看似不起眼,但在半導體領域的作用真的太大了,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