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為護4個學生犧牲的譚千秋老師,時光流逝,但英雄永存

2020-12-17 二狗子侃歷史

一個前進的民族需要英雄,一個國家的奮起不能沒有英雄。英雄不是站在神壇,他們有血有肉,心有大我的情懷,懷揣著對國家和民族的信仰、懷揣著對社會的寄託與嚮往。他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卻無「後天下之樂而樂」,他們都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平凡人,卻也是我們這個時代中最不凡的一群人。

一、地震中的生命之臂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一個令所有中國人都難以忘記的日子,一場大地震襲擊了四川。一位在汶川地震期間為了護住四位學生的生命,不惜用自己的身軀擋住坍塌的牆壁和房頂,任由扯斷的鋼筋刺進胸膛也毫無懼色的災區教師。

他以實際行動彰顯了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為學生撐起了生命的最後一線希望,最後學生都獲救了,而他的生命卻永遠定格在了2008年。

他就是四川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師譚千秋。大愛無聲,在災難來臨之際,他選擇了用死亡的方式來守護這些孩子,用他曾傳播無數知識的臂膀,從死神手裡奪回了四個年輕的生命。

多年之後,孩子們是否還記得三尺講臺上他細心的板書,是否還記得他擔心學生玩耍受傷悉心撿起的小石塊?時間的海浪湮沒了人心,英雄的故事已為陳跡。

二、廢墟下的英雄亡魂

歲月靜好,只是因為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經歷苦難之後的我們,是否在拿起手機的瞬間轉頭就忘卻了你所曾經歷的這個時代歷經苦難之後所留下的英雄們的血痕,前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當你拿起短視頻看到賽爾維亞總統武契奇飽含熱淚地向中國求援並深情地親吻中國國旗時,這時的你也許會為這並肩抗疫的中塞友誼深深動容。

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記得,1999年數枚北約飛彈劃破天空,直奔位於薩瓦河左岸的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而來。時年48歲的新華社記者邵雲環、31歲的光明日報記者許杏虎和他28歲的妻子朱穎在飛彈襲擊中不幸遇難,以身殉職。

唯有自強不息,才能贏回尊嚴,然而中國的大部分知識分子總是抱著對文明國家的一絲僥倖,帶著對文明國家友善擁抱的一絲企盼。一個國家的文明與道德是否相關?

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這件事告訴我們,文明程度與道德並非正相關,弱國無外交是國際關係準則中亙古不變的真理。所謂自由的浪潮衝刷著一代代知識分子的價值認同,有許多人在其中迷失而不知所往。

20多年後,有的人選擇遺忘,有的人選擇重新詮釋這些慘痛的真相,我們當中只有部分人還清晰地記得這些痛苦的歷史過往。這些英雄們試圖用血的經驗告訴我們不要相信這次轟炸是誤擊,這是一場有意為之的屠殺。

而今,遠離戰火和平年代的人們卻在意識形態的輿論交鋒中,不乏媚外的醜態,甚至出現了污衊、詆毀這些平凡英雄的不友好的聲音,這是比遺忘更甚讓人可悲的一個群體。

三、碰撞中的思潮羈絆

網絡時代,靠什麼來守護這些逝去的亡魂?靠什麼來提醒人們不要忘卻這些傷痛,學會鑑往知今?靠什麼讓那些抹黑英雄的言論沒有躲在鍵盤背後的藏身之所?維護這些英烈的名譽,銘記他們,是全社會共同的義務與責任,也是一項全民族的精神長跑。它構建著民族的精神內核,凝聚全民的正氣與力量,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催生著一代代人的信仰堅守。

崇拜英雄的思潮紮根於世界文化的各個角落。影院裡的好萊塢大片無處不在的英雄情結,是否讓你血脈噴張?「美國隊長」、「超人」、「鋼鐵俠」這些虛構人物下美好的英雄光環是否讓你趨之若鶩?我們在為舶來品歡呼的同時,那些為國家、為民族、為人民奉獻犧牲的英雄們的故事哪一個不如他們的上天入地來得波瀾起伏呢?

大家習慣了這樣的商業化英雄敘事,卻對本土化寫實英雄不聞不問,這歸根結底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現,而追其本源是國家實力的差距,造就了這樣的信仰迷失。好萊塢大片裡的英雄人物個個非同凡人、身懷絕技、飛簷走壁,身負拯救世界、維護和平、彰顯正義、捍衛自由平等的使命,這些神化的英雄,通過理想化的虛構世界,讓凡人們在「誰的超能力最強」的假設中不斷探索,高唱不切實際的凱歌以獲得精神富足。

一個大國的崛起,背後一定是綜合實力的崛起。文化崛起是必由之路,文化供給也需要跟上,關於這些英雄的記憶不是簡簡單單的記述轉載,不是幾份宣傳稿、幾部電影就能講明白的事情,這是一個宏大的文化工程,這是國民文化理念的一次顛覆性革新。

我們的教育體系、我們的宣傳陣地、我們的文化理念也要隨之變革,我們的腳步不能僅僅停留在眼前,不能僅僅停留在國內,兼容並包,打造具有的全球影響力的文化產品,從而提升國家的文化影響力是亟不可待的。

人們的選擇性遺忘其實也是一種科技發展的縮影,時間飛速地篩選出你所喜好的記憶碎片,單一化個體偏好也是有局限性的。人們更願意記住那些他們能夠輕易獲得的快樂,深陷「二八定律」,寧願被工具玩弄,英雄的鮮血與傷痛恰如枷鎖,對他們來說是一種精神負擔,於是逃離與遺忘成為了他們的選擇。

因此,銘記英雄,也需要提升國民認同,觀念的變化是有穿透力且具有感染力的,如何將這些凡人英雄的故事傳揚下去,本身就是一場全民觀念的重塑。我們文化本身即有一種平民的特質,「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文化本真,外來文化的中國化發展一直是存在著的。

如何固守這些傳統文化的真諦,如何打造出適合於各個層面的民眾接受的高品質、多渠道文化宣傳,接納外來「神話」的同時,如何學會尊重自己的本土故事,這都是當下的我們所需要思考的。

這些為民族復興事業奮起的平凡英雄,他們用鮮血、用生命來告誡後世的人們選擇遺忘是一種對於歷史過往的褻瀆,提醒人們要時常保持一顆敬畏之心,要時刻守護信仰與良知,要時刻守護這來之不易的新生與希望。

相關焦點

  • 汶川地震中年輕教師為救學生犧牲,留下了孤單妻女,她們如今怎樣
    【為保護學生而犧牲自己】這種現象其實挺讓人痛心的,雖然像這種不配為人師長的老師確實不少,可是還有很多,把學生當作自己孩子來教導的老師,可是他們也因為這些沒有師德的老師而受到了偏見。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一名老師的故事,這名老師在地震降臨的時候,拼盡全力護住了幾位離自己最近的學生,而他自己卻在這場地震當中,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小小臂彎為學生創造生的希望】初期2008年的汶川地震,即便是已經過去了12年,可是當時這場災難在人們心中留下的傷痕依然難以磨滅。
  • 《燭淚如歌》:「512」汶川大地震中的教師群像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大地震,一剎那,山崩地裂,日月無光。當巨大的混凝土樓板、橫梁和牆體無情地砸向正在上課的師生,教師們採用了一種共同的姿勢:伸開雙臂護住學生。這種像天使一樣展開翅膀、用血肉之軀為學生隔開死亡的姿勢,在中華民族的記憶裡永恆定格:——譚千秋,德陽市漢旺鎮東汽中學教導主任,張開雙臂趴在桌上,他的後腦被樓板砸得深深凹下去,但身下護著的學生卻安然無恙。——張米亞,汶川縣映秀鎮小學老師,跪僕在廢墟中,雙臂緊緊摟著兩個依然存活的學生,他緊抱著孩子的手臂已經僵硬。
  • 過去12年,在汶川地震留下那最後的簡訊,定格的姿勢大家記得嗎?
    汶川地震發生得太突然了,大家根本就沒有任何的防備,所以很多人都被廢墟掩埋,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人世,有一個嬰兒他是幸運的,因為在危險來臨的時候,他的媽媽用血肉之軀給他擋住了災難,讓他可以平安從這場災難中走出來,這個媽媽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臂彎中,然後用身軀遮擋孩子,所以這個媽媽不幸在地震從喪生,而孩子就活了下來,、
  • 汶川大地震,十二年
    酣暢淋漓的球賽過後,跟體育老師坐在操場邊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天。忽然一陣震動從地底傳來, 我們幾個坐著的人瞬間有些不穩。體育老師喊了聲「地震」,就把我們班的同學召集到了操場中心。接下來就看到教學樓裡的同學陸陸續續的走了下來,神色驚慌。
  • 汶川地震中,那位丟下學生獨自逃命的老師,最後結局如何?
    事實上,師德是一個歷來就爭論不休的問題,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文件約束,各教師要為學生做到哪一個程度。所以有學者說,一個老師只要「傳道授業解惑」就足矣問心無愧,也有學者說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才能夠安心。正是因為我們對於教師的師德並沒有一個硬性要求,所以才會出現當年「範跑跑」的事件。
  • 我們一起懷念,在汶川地震犧牲的中國軍人!
    2008年7月9日23時30分,柳德佔同志在執行任務中為保護戰友在抗震救災一線光榮犧牲。7月13日,某集團軍黨委給柳德佔同志追記一等功,某集團軍政治部批准柳德佔同志為革命烈士。 為完成急難險重任務,鐵軍組織了一支「黨員突擊隊」,有三個不許加入的條件:非黨員不要,獨生子不要,單親的不要。 柳德佔報名了。但是連黨支部書記張鄭心裡已經想好了,這次,說到天邊,也不讓柳德佔進突擊隊了,因為柳德佔不但是獨生子,還是單親家庭。為此,兩人爭得面紅耳赤。正在僵持,有備而來的柳德佔突然掏出了一份鮮血書寫的《請戰書》。
  • 汶川地震時,那個丟下學生自己先跑的教師,後來結局如何?
    ——韓愈《師說》老師是為我們傳授知識的人。古往今來,老師一直都是學生們敬重的對象,老師也總是會對學生們盡心盡力的付出。當發生災難時,老師更是會挺身而出,保護自己的學生。可不曾想,在汶川大地震時,卻有一位丟下學生自己先跑的老師,這位老師被人們笑稱為「範跑跑」,他後來的結局又如何呢?
  • 汶川地震:丟下學生第一個跑出教室的老師「範跑跑」,如今怎樣?
    有人用蠟燭比喻老師的奉獻精神,「蠟炬成灰淚始幹」貼切形容了為人師者應當具有的風範。汶川地震,範跑跑一跑成名為人老師,除了給學生傳道受業之外,還給學生解除人生困惑,起到真正的導師作用。一名優秀的教師,同樣也會以自己的行為作為典範,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所以,一個老師除了自己的責任外,品行也是一種潛在的影響。汶川地震時候,有一名老師在品行方面就有點差強人意。一般老師遇到危機,設法想要先救的就是學生,他呢!直接撒丫子就跑,置學生於危險中而不顧。
  • 汶川地震中,拋棄學生,自己優先逃命的「範跑跑」,現狀如何?
    汶川地震發生的時候,出現了很多捨己救人的英雄,也出現了很多臨陣脫逃的人。範跑跑就是其中一個,作為一個老師竟然在災難面前只顧及自己逃命,忘記了教師的職責是什麼。一時間大家對這種行為一直地進行聲討,雖然事情過去這麼多年了,他的生活如何呢?範跑跑的原名叫做範美忠,是四川曙光中學的老師。根據知情人的描述,當時地震發生的時候正在講課。
  • 當初汶川地震,那位丟下學生逃命的老師,如今近況如何?
    ——《北齊書·王昕書》「為人師表」,老師不僅在學識方面值得學生學習,在做人和品格方面也是學生的榜樣。老師的一言一行往往會影響眾人,而有些老師卻違背道德良知,例如當初汶川大地震中,當初汶川地震,那位丟下學生逃命的老師,如今近況如何?
  • 災難無情人有情——紀念5.12汶川大地震12周年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秒,中國汶川,一場裡氏8.0級特大地震猝然襲來,一瞬間,天地痙攣,滿目瘡痍。如今,十二年已過,傷口已經癒合,但留下的疤痕依然讓我們刻骨銘心。十五名勇士在無氣象資料、無指揮引導、無地面標識的情況下生死一跳,空降到通信和交通中斷的重災區,為抗震救災的部署提供了科學依據。十餘萬人民子弟兵緊急集結,直奔災區,爭時間,搶速度,救生命。與此同時,災區人民的勇敢和無私也讓我們感動。老師們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學生,卻獻出了自己年輕的生命。北川男孩郎錚,哪怕身體虛弱,也不忘向救他的官兵叔叔敬一個標準的少先隊隊禮。
  • 汶川地震,這位老師成了第一個到達操場的人,網友美譽「範跑跑」
    汶川地震發生時,範美忠正在給學生上課。起初,只是課桌輕微晃動了一下。範美忠憑藉經驗判斷,認為只是輕微的地震,並安撫同學們不必慌張。可話音剛落,整棟教學樓就劇烈地晃動起來。範美忠這才意識到這是一場大地震。
  •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範跑跑」,丟下學生第一個跑,如今怎樣了?
    汶川大地震到如今已經過去12年,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8分,四川汶川縣發生了8級大地震,這場震源面積超過十萬平方米的大地震,造成了數十萬人流離失所,震後景象可謂是慘不忍睹。每一場自然災害中,既然會有英雄,那就會出現蛀蟲,2020的疫情出現了許可馨這種喪言辱國的社會敗類,汶川地震同樣也有,他就是完全不存在師德的範美忠,因為汶川地震事件,網友給他取了個別名叫做「範跑跑」。
  • 汶川地震發生時,那個丟下學生逃命的老師,現在過得怎樣?
    2008年是一個多災多難的一年,那一年中,南方遇到百年一遇的冰凍天氣,汶川發生了大地震。在這些災難面前,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國家採取了各種救援措施,終於擊退了這些災難,並成功舉辦了史上最成功的北京奧運會。在這場大地震中湧現了無數英雄,誕生了無數讓人潸然淚下的畫面。
  • 汶川地震中,那個丟下學生先跑下樓的北大才子範美忠,如今咋樣了
    這一天,發生了震驚世界的汶川地震,一時之間天崩地裂,高樓大廈紛紛倒塌,無數同胞遇難離世,救援戰士也為了救人而犧牲於災區之中。 之後,他先後輾轉在深圳、廣州、重慶等地從事教育工作,在汶川地震發生前夕,他已經是四川都江堰市光亞學校的老師了。
  • 512汶川地震十二周年祭,遙憶悲傷,緬懷逝者
    2008年5月12日,北京時間14時28分,在四川省汶川縣(北緯31度,東經103.4度)發生了8.0級地震。這次強震共造成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是我國建國以來,繼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慘重的一次。
  • 08年汶川地震中「範跑跑」,拋下學生第一個逃跑,現在過得怎樣
    對於中國人而言,時至今日,對2008年的汶川地震應該都是記憶猶新的,在這場浩大的災難中,全國人民的心都牽掛到了汶川之上,而對於汶川當地的百姓們來說,這場地震的發生也給他們的人生帶來了很大的影響。雖然說在地震發生之後,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基於一些感人事跡的出現,我們也體會到了一些特殊的人間溫情。然而,在地震中所發生的故事並不都是感人至深的,曾經有這樣一位老師,在地震發生的時候,他拋下了學生第一個逃跑,而在這件事情被報導出來之後,這位老師也被眾人戲稱為是「範跑跑」。那麼,這位老師究竟何許人也?
  • 為了紀念5.12汶川大地震12周年
    14時28分04分,中國汶川突然發生了芮氏8.0級特大地震,轉眼間,世界一片混亂,滿目瘡痍。現在,過去了,傷口癒合了,但傷疤卻讓我們難忘。15名戰士在沒有氣象資料、指揮引導、地面標誌的情況下跳上情況下,並跳傘到交通運輸嚴重受損地區中斷,為抗震救災部署提供了科學依據。10多萬人民子弟兵緊急集結,直奔災區,爭取時間、速度,挽救生命。同時,我們也為災區人民的勇氣和無私精神所感動。老師們用自己的身體保護學生,卻放棄了他們年輕的生命。男孩北川男孩郎錚即使他很虛弱,也不忘向救他的叔叔敬禮一次。
  • 汶川「袖珍姑娘」成了小學音樂老師 緬懷地震...
    2020年12月30日,湯星月收到最好的「新年禮物」——2021年,她可以繼續留在成都都江堰玉堂小學當音樂老師。12年前,9歲的湯星月還是映秀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她在地震中埋在地下6個小時後被救出。只是,因為受傷,她的身高停留在1.3米,成了「袖珍姑娘」。
  • 今天是汶川512大地震十周年,請為遇難的同胞默哀
    十年前的汶川,在下午2點28分零4秒,發生了芮氏8.0級大地震,及後面一系列餘震,地震波及大半個中國及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北至遼寧,東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門、泰國、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此次汶川大地震共造成我國69227名同胞死亡,374643名同胞受傷,17923名同胞失蹤,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也是唐山大地震後傷亡最嚴重的一次地震。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8452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