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有奧秘 治頭痛扎手還能系上電線做"電療"

2021-01-17 大眾網

    治頭痛扎手上穴位

  今年58歲的王桂春不是第一次扎針了,10年前有人突然摔酒瓶把她嚇壞了,頭皮經常發麻,還容易感冒,甚至看電視劇看到感人情節時都會頭痛大作。這困擾了她很多年。在劉立安這裡,她的病情終於得到緩解。當日,劉立安先在她臉上扎了十多根針,接著又開始扎她的手。這讓人感覺奇怪:治頭部的病為什麼要扎手呢?「這是因為手上有控制臉部的穴位,扎手就等於治臉。」他說,中醫針灸中有很多這種原理,都是千百年來人們不斷總結出來的。

  此外,記者注意到,劉立安給患者紮上針之後,醫生會在針上繫上一根電線。「這叫電針。」醫生解釋說,通上電流之後,針灸針就會振動,這樣可以刺激穴位,達到治療的目的。「太重了,再輕點。」醫生給一名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進行「電療」的時候,患者說。隨後,醫生便調節了開關,把電流調小。

  「我能感覺到針在振動,有種酸脹的感覺。」接受治療的55歲的田女士說,她患腰椎間盤突出已經十多年了,突出部位壓迫了神經,之前連半個小時都坐不了,而且走路也走不遠,現在治療了十多次之後,坐一個小時沒問題了。田女士說,拔完針後她感覺有些腫脹,不過揉一揉之後就會覺得渾身很輕鬆。

  別輕易嘗試土法針灸

  針灸真能治病嗎?這個問題在中醫那裡簡直不是問題。據介紹,人體總的免疫態勢是去除異物、自潔肌體,在物質、能量、時空三個維度上趨向自穩定「陰平陽秘」健康狀態。「針灸治療正是利用人體這種自體平衡態勢,以針和灸作為工具和信息介導,通過經絡穴位因勢利導,扶正祛邪以治癒疾病。」

  不過針灸也是有副作用的。根據對針灸副作用的調查,最普遍的是針刺痛、疲倦和出血,眩暈的感覺比較少,而氣胸則在近25萬個病例中僅發生2例。但是市民大可不用擔心,因為86%的針灸病人會有輕鬆的感覺,「這些數據表明,針灸所引起的輕微副作用雖然較多,但嚴重的副作用卻極少。也正是因為針灸的副作用小、療效顯著,使其越來越得到世界各地人們的認可。」

  在正規醫院做針灸可靠,而民間流傳的一些類似針灸的「土法」不要輕易嘗試。當日記者在該科就碰到一位市民,她面癱後被鄰居用縫衣服的針給扎了扎 ,「鄰居說這樣能好受些。」劉立安一看就識破了,耐心地對這名市民進行勸說,「這樣很容易出事的,用縫衣針做針灸簡直是太荒唐了。」

  輕輕一捻像被電擊 原來越痛越「得氣」

  針灸真有這麼多好處嗎?很多人都不敢嘗試針灸,它真的很可怕嗎?當日記者決定把自己當成「小白鼠」體驗一把,一想到這就想起電影《風聲》裡的針灸酷刑,裡面的角色被扎針後生不如死。而這一犧牲精神卻得到了醫生的「鄙視」,「沒有病扎一下也能強身健體,你還不樂意了?」

  劉立安讓記者坐好,用酒精棉球在記者頭皮上要下針的地方擦了擦,接著拿過一根針灸針就要往記者頭頂上扎。記者心想這下完了,上來就朝要害部位扎 ,但已經決定了就橫下一條心。可等了一會兒竟然沒感覺,「還沒扎嗎?」

  劉立安主任已經開始準備紮下一針了,「早就扎完了。」但記者一點也沒感覺到痛,甚感神奇。

  劉立安主任扎的第一針很有講究,「我給你扎的是百會穴,扎扎會變聰明的。」他笑著對記者說。原來從百會穴的名字上就能看出來,它的意思是「百脈於此會合」,中醫上認為這裡是百病所主,因此百會穴的治症頗多,是臨床常用穴之一。

  接著,他讓記者伸出右胳膊,在手腕的外側又用酒精棉球擦了擦,接著又下了第二針。有了之前的經驗,這次記者不怕了,還真就沒有感覺到痛,有點兒得意地說,「原來中醫上的針灸還真不痛啊!」

  聽到這話,劉立安笑起來,「嫌不痛是吧。」說著,手輕輕一捻,記者立即像被電到一樣,接著就是針扎般的疼痛感覺,不自覺地就嗷嗷叫起來,惹得在場的醫生和經常針灸的老病號哈哈大笑。

  「恭喜啊,你這是『得氣』了!」原來針灸「得氣」是這種感覺。被針扎的這種痛,不像肌肉注射時的那種刺痛,而是一種隱隱的痛。等醫務人員給記者拔下針灸針後,這種疼痛的感覺就消失了。

  「其實『得氣』就是強烈刺激,針灸得氣的效果會更好一些,但每個人對於疼痛的耐受力不一樣,也要根據疾病和病人的身體情況來確定。」劉立安的一席話,讓記者長知識了。

  ■患者說法

  八年不能說話針灸後重開口

  劉立安說,他們科室裡很多病號患的是疑難雜症,在別的科室裡治療不見好轉,後來來到了他們這裡,針灸一段時間後,很多患者症狀減輕了。

  「我八年不會說話,現在針灸了一段時間後,說話很流利了 。」61歲的魏老太稱,她家是嶗山的,她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壓,八年前發病的時候,腦血管堵了,後來病治好了,卻無法說話。「這些年真是難受死了,啥都說不出來。」魏老太揪著自己喉嚨部位的皮膚說,以前一直好好的,一場病突然讓她變成了啞巴,想說的話到了嗓子眼,卻發不出聲,急得她總是拽脖子周圍的皮膚,但是不管她怎麼拽都無濟於事。

  「現在可好了 ,我又能說話了。」記者採訪時,魏老太介紹,她現在每周做三次針灸,到現在已經做了25次了,針灸到一個月的時候就能發聲了。當日劉立安在她頭頂和頭部的兩側、還有下巴底下下針,現在已經能流利地表達自己想說的了,不過有時候說話還是有些不清晰。「我覺得中醫太神奇了,這些年沒治好的病,用針灸的辦法給治好了。」魏老太說,她現在繼續做針灸,以後說話肯定能跟以前一樣。

相關焦點

  • 銅壺電療經絡有哪些優勢?
    調理應用: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中間之病四肢治,四肢之病中間治。 第二區域  肩周區1、有內聚感肩部有溼寒容易肩部沉重,酸困僵硬。2、有針刺感患有肩周炎平時會出現肩頸酸痛,肩抬不舉,甚至出現手部麻脹。 第三區域  肺區 胸椎第三節棘突下旁開1.5寸1、壓重感 肺氣不足容易出現肺活量低,肺寒抵抗力差呼吸道弱,氣短。2、明顯有針刺感 患有咽炎鼻炎或扁桃體易發炎,容易乾咳,咽部異物感容易有痰。
  • 針灸對人體有好處,但並非人人適合,這三類人注意針別隨便扎
    針灸,是一種常見的中醫的治療手段。我國早在晉代的《針灸甲乙經》中,就已有多種的針灸療法。扎針灸會有危險嗎?是不是很疼?那麼長的針扎進去到底是什麼感覺啊?相信對於沒有做過針灸的人來說,還是會有些害怕,懷疑針灸到底是哪疼扎哪,還是扎哪哪疼?所以,是不敢輕易的去嘗試的。針灸到底有啥用?
  • 接地氣的電療4大作用及應用——經絡體控電療
    在此小編不想扯那些淨化身體,神經什麼的高大上名詞,這類的電療作用大家百度即可。
  • 針灸用什麼針?治什麼?你要牢記……
    針灸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但是很多人只知皮毛,很少有人會細究其中的奧秘。歷史悠久的針灸也是經過了很多次的改進,才有了現代針灸的盛行。針灸,顧名思義,針就是針刺,灸就是艾灸。針刺和艾灸綜合才叫做針灸。《靈樞》詳細記載了九針,也叫作黃帝九針。毫針,是臨床最常用的工具。過去,由於冶金技術的制約,用的金針銀針。
  • 針灸大成61
    這是說,我們用這個圓針呢,不是扎進去,在肌肉中間、筋骨中間。我現在舉例,這個手腕橫紋及兩個筋的中間,上二寸是手厥陰心包經的內關穴。如果在兩個筋的中間,我們用這個圓的針,不是扎進去,而是在兩個筋的中間,去消導它,順著經來搓它的時候,順著經就是補,逆著經就是瀉。那為什麼會有這個針產生呢,第一個是遇到怕針的人。
  • 針灸對身體有傷害嗎 針灸要注意什麼
    針灸是我國中醫治療疾病的一種手段,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喜歡將它作為休閒養生的一種方式。但是如果針灸不對的話,會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呢?若是會,都有哪些傷害呢?哪些人不適合針灸?針灸能治療哪些疾病?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 整體觀念與辨證論治思想在針灸臨床中的運用
    而今針灸臨床中,常見病多為癱證、痛證,並且多取阿是與奇穴,針法刺法多樣。其實針灸穴位主體為十四經穴,針灸學科也是涉及各科,能治百病,只是能見奇效能立見影者少數,能熟稔經絡穴位,明察氣血秋毫者更少。天津中醫藥大學杜元灝教授曾提出針灸病譜和針灸等級病譜理論,並經過多年文獻研究總結到16類針灸病譜461種,包括西醫病338種,西醫症狀73種,中醫病症50種,並仍有擴大趨勢。
  • 母親做針灸後嗓子變啞 男子質疑扎針扎壞了 院長:針灸扎不壞人
    中醫是中國傳統醫學,傳承了幾千年的歷史,在中醫裡面,針灸是其中一項診療技術,通過針灸刺激穴位,對某些疾病能起到治療減輕症狀的作用,但是針灸並非是人人都能做,一定要正規的執業人員才能做。杭州的李先生稱,3月9日,帶59歲的母親去杭州一家國醫館治療,原本要治療腦神經相關的疾病,做完針灸後,嗓子嘶啞不能說話了,他質疑是針灸的時候扎壞了。李先生說,母親有腦神經方面的問題,平時說話的確不太清楚,他帶著母親到處求醫,效果並不好。於是帶母親去做針灸事實效果,做完針灸半個小時,母親就說不出話了,回去後喝水嗆水,吃飯也嗆。
  • 手三裡穴治面癱
    右鼻唇溝變短,做閉口鼓氣時右嘴角漏氣。檢查右側翳風穴處有壓痛,自述右肩部就像落枕一樣疼痛。所以在針灸時加了一針手三裡穴治之,其他的都是常規取穴,右側陽白透魚腰、太陽、地倉透頰車、翳風,左側合谷、足三裡、內庭、太衝透湧泉。半小時後起針,當時大家就發現嘴正了許多,不那麼歪了。第二天來針灸時說右肩部不怎麼疼了,但第三天開始就沒繼續治療,據她同事說經人介紹去醫院輸液去了。
  • 針灸大成——手太陰肺經
    手太陰肺經穴歌(《醫學入門》)手太陰肺十一穴,中府雲門天府訣,俠白尺澤孔最存,列缺經渠太淵涉,魚際少商如韭葉(左右二十二穴)。此一經起於中府,終始少商,取少商、魚際、太淵、經渠、尺澤與井滎俞經合也。脈起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端。其支者,從腕後列缺穴,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交手陽明也。
  • 針灸治痛的三則與十法(針灸臨床必讀)
    這對治療疼痛是很重要的,這就是我總結針灸治痛十法的根源。                                                                        經絡病而致的疼痛,應當選取與疼痛部位相交叉、相貫穿的經絡的穴位來治療。也就是說要想治好疼痛,一定要熟悉掌握經絡的循行與分布,這是很重要的。
  • 【中醫針灸】針灸效方匯海(上)
    (上)  以歌賦形式記載、傳授,流傳針灸的理論和實踐,實為針灸之一發明,它簡明扼要,重點突出,易讀易記,不少用之臨床效如桴鼓。(玉歌)偏正頭痛——絲竹空、率谷。偏正頭風痛難醫,絲竹金針亦可施,沿皮向後透率谷,一針兩穴世間稀。(玉歌)偏正頭痛——風池、合谷。偏正頭風痛難移,有無痰飲細推觀,若然痰飲風池刺,倘無痰飲合谷安。(玉歌)眉間疼痛——攢竹、頭維。眉間疼痛苦難當,攢竹沿皮刺不妨,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針頭維即安康。
  • 針灸有用嗎?很疼嗎?醫生用一通神操作回答這些問題
    因為小小的針在皮膚上一紮,既不出血、也沒有什麼傷口,竟然還能治很多病.很多明星都曬過自己的「針灸照」,影視劇作品裡也經常會出現針灸的身影。感覺無論是受傷還是中毒,用針扎兩下就能好。針灸很疼嗎?針灸到底能治什麼病?治療原理又是什麼?
  • 針灸如何調理身體 針灸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針灸如何調理身體 針灸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1、針灸如何調理身體  1.1、疏通人體經絡  按照中醫的說法,人體中含有眾多的經絡,支撐起人體的日常動作。所以說,經絡對於人體非常的重要。針灸的作用就是疏通經絡,幫助其恢復順暢並且正常工作,這也是針灸的基本功效之一。
  • 【生物電】電療、化療還有手術,哪一種對身體傷害最大?
    此時為電療發展的一個小高潮。解放後,隨著我國醫學科技的快速發展,各種療效奇好的電療技術與儀器設備頻頻面世,把電療推上了醫學界的重要舞臺。電視節目健康大本營介紹生物電的治病原理及來源我們以神經衝動為例來具體說明:細胞膜上有很多小孔
  • 李雷:後背疼,扎腰臀大腿根,消失了,幾天後加重,出現胸悶、呼吸不暢、肩痛、頸項不適、頭痛和左上肢高舉受限,扎頸胸肩銀質針,痊癒.
    前後曾用過針灸、火罐、電療,封閉,徵象有增無減,迅速發展到軀幹上部。除腰痛嚴重,不能坐,兩腿酸脹乏力以外,背痛更為突出,胸悶、呼吸不暢、肩痛、頸項不適、頭痛和左上肢高舉受限。長期病休,非常痛苦。檢查:脊柱無畸形。直腿彎腰指尖觸地無腰僵,直腿伸腰不受限,兩者均無腰痛加重。直腿抬高左右各90°,均無徵象引出(無下肢徵象也要常規處理腰臀大腿根)。
  • 針灸減肥的奧秘
    那就一起來體驗針灸減肥的神奇吧。針灸減肥是一種科學的全身減肥法,對容易堆積脂肪的腹部和臀部尤其明顯。但決非哪兒肥就扎哪兒,而是選取一些對應的穴位,調節整體的脂質代謝。許多人有個誤區,認為減肥越快越好,恨不得一個月減掉幾十斤。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減肥的速度每4周減體重的1.5%~3%為最佳。好多人尤其女性減得太快會造成內分泌紊亂,如月經失調、發育遲緩等。用針灸減肥的大多數患者在第一個療程就能顯效,而且符合這個科學的減肥速度。
  • 手少陽三焦經 絲竹空|每日一穴
    別名巨髎、目髎,巨窌,絲竹,系竹空。【取穴】在面部,當眉梢凹陷處。【解剖】有眼輪匝肌;顳淺動、靜脈額支;布有面神經顴眶支及耳顳神經分支。【穴性】清頭明目,散風鎮驚。【主治】頭痛,目眩,目赤痛,眼瞼跳動,齒痛,癲癇。【配穴】配太陽、外關,清頭散風,治偏頭痛。
  • 針灸減肥扎哪些部位 針灸減肥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
    而在眾多的減肥方法當中,針灸減肥是很常見的一種方法。 減肥瘦身早已經成為很多人勢在必行的事情,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會通過自己的方法來積極減肥瘦身,希望自己能夠時刻維持在很完美的狀態。而在眾多的減肥方法當中,針灸減肥是很常見的一種方法。那針灸減肥扎哪些部位?針灸減肥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
  • 認識穴位:打開人體奧秘的鑰匙
    「八字治療法」,不獨針灸可用,沒有針時按摩也非常有效,真真是打開人體奧秘的鑰匙。當醫生在給人治病時,你若把穴位看成是一個固定了的、死的點時,由於病人是活的,病也是隨時、隨你的治療而變化的,也就是活的,那你就有可能永遠找不準這個特效治療點(區),治病時自然就會束手無策,治好治不好都是稀裡糊塗的。反之,若你能遵循「病穴相應」的理論,把穴位看成是活的,並且你能按我所述的方法去做的話,那你一定能找到、找對、找準那個特效治療點(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