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工作不適應、情感問題不知如何處理、因掛科不能按時畢業……畢業季來臨,又有一批大學生要面對身份的轉變,5月23-25日,記者從我省多所高校心理諮詢中心了解到,臨近畢業,前來尋求心理疏導的畢業生大幅增加,不少畢業生出現了焦慮、迷茫、煩悶、抑鬱等情緒。
畢業生們的這種心理狀況,可以稱為「青年危機」。「青年危機」是指,二十幾歲的年輕人,特別是剛走出校門的畢業生,經受的迷茫、焦慮以及自我懷疑的情緒。
現象:臨近畢業不少大學生開始焦慮
6月份就要畢業了,最近一段時間大四學生娟子感到很困惑。「我和男朋友談了兩年多,相處得非常好。現在他與浙江的一家公司籤約,本來我和他約好,畢業後我也到浙江找工作,但爸媽一定要我回老家贛州。」娟子說,她大學談戀愛是瞞著爸媽的,她不想傷害男友,但又不願意違背父母的意願,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南昌大學應屆畢業生小餘告訴記者,4月份開始,她已經在一家廣告公司上班,但始終找不到良好的工作狀態。「剛開始還很興奮,但現在新鮮感消失了,每天都是按部就班地工作,我經常感覺莫名的煩躁。」小餘說,她有些後悔本科畢業就參加工作,現在很想辭掉工作,回家準備考研,但又擔心考研失敗。
大四畢業生小曹這段時間十分苦悶,「大學期間我掛了好幾門課,至今還有3門沒通過,如果在5月底的清考中,這3門課程還有一門沒通過,今年就拿不到畢業證了。」小曹說,父母在老家給他找好了工作,一旦他拿不到畢業證,對父母的打擊他不敢想像。「我現在十分懊悔,如果大學能夠重來,我一定會努力學習。」
統計:情感和生涯規劃問題諮詢最多
「畢業對於大學生來說是一個特殊的事件,他們的心理容易出現波動。」華東交通大學心理諮詢中心主任舒曼表示,最近兩個月,來學校心理諮詢中心尋求心理疏導的畢業生明顯增多。
「越臨近畢業,畢業生的心理不適應表現得越明顯。」江西師範大學心理教育中心王青華老師說,大四畢業生要找工作、考研、考公務員或準備論文答辯,很少來求助心理教師諮詢問題,但臨近畢業的這段時間,諮詢量出現激增的情況。
「大學畢業後,畢業生們面臨就業壓力、陌生的人際交往等一系列問題,一些同學感覺無能為力,進而產生困惑。」王青華老師說,根據江西師範大學心理教育中心統計,前來諮詢的大四畢業生中,諮詢最多的是四類問題,其中關於畢業季情感問題和生涯規劃的諮詢各佔21.4%,關於就業壓力的諮詢佔14.3%,關於畢業困難學生的情緒問題諮詢佔7.1%。
建議:培養獨自面對壓力與挑戰的能力
舒曼說,大學生前來諮詢,並不一定是有心理問題,只是想讓心理諮詢師幫他們做一些決定。曾有一位男生表示,一直很喜歡班上的一名女同學,但這名女同學已經有了男朋友,現在即將畢業了,「如果不表白可能一輩子都沒機會說了,如果表白被拒絕可能連朋友都做不成,我該怎麼辦呢?」
舒曼表示,心理諮詢強調「助人自助」,心理諮詢師並不能替學生做選擇,只能幫他們分析問題,給他們一些啟示,決定權還是在畢業生自己手中。
王青華則直言,大學校園是相對單一的環境,不少學生都有「不想長大」的情結,缺乏獨自面對壓力與挑戰的能力。畢業以後,要面對很多現實問題,當一切都要「來真的」時,這部分大學生的適應能力相當有限,遠遠沒有做好準備。「大學畢業,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種『巨變』,畢業生們一定要知道,夢可以做很久,但大學生活總是要結束的。」王青華說,畢業生們必須接受「自己已經長大」這個事實,儘早真正完成從一名學生到一名「成年人」的轉變。
文/江南都市報記者廖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