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致力於介紹,分享國內外的現代藝術家及其作品,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內容,請點擊關注我們,
並將我們的內容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愛藝術的小夥伴看到我們
印象派繪畫的歷史意義:縱觀美術史,印象派起著承前啟後的關鍵作用。雖說文藝復興是偉大的,但是文藝復興更加側重精神層面的「以人為本」,在繪畫上多了很多人情味。但是對繪畫的創作手法和風格來說,印象派我認為比文藝復興要重要得多。
印象派繪畫也叫印象主義,是西方繪畫史上劃時代的藝術流派,19世紀60—90年代在法國興起的畫派。當時因克勞德·莫奈(Claude Monet)的油畫《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記者嘲諷而得名。這幅畫面描繪的是勒·阿弗爾港口的清晨,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由於畫家要在很短的瞬間,將早晨的美景在光線還沒有變化前,就要完成作品,因此畫面不可能描繪的很仔細。
當學院派的畫家們看到這幅作品時,認為很粗糙,過於隨便,就用譏諷的語言嘲笑「巴比松」的畫家,意思是說:那是一群根本就不懂繪畫的畫家,《日出·印象》完全就是憑印象胡亂畫出來的,其他人也附和著說,這些畫家統統都是「印象主義」,沒想到,這些挖苦的話,反而成全了這批畫家,「印象派」隨之誕生,「巴比松派」反而慢慢被人淡忘。
印象派的重要性與對後世的影響:
畫家從受僱維生中跳脫出來,得以自立發展賣畫為生。
是傳統畫與現代繪畫的分水嶺。
啟迪了立體派,野獸派和表現派。
打破了學院為藝術家的唯一養成所。
印象派的特色,從傳統的宗教、歷史、神話、貴族生活等題材中解放為注重現代人現實生活中的一切人和事物。比如Gustave Caillebotte - Paris Street, Rainy Day, 1877。現藏於芝加哥的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畫中陰暗卻又隱隱透出橙紅的天空,溼漉漉的石板路和空曠街道上寥寥的路人刻畫出在近代都市布局中人與人相對獨立且疏離的生活方式已徹底取代中世紀的閉塞擁擠以及由此帶來的親近,也象徵著延續千百年的傳統正在消失。
技法。以靈活的筆觸快速的掌握描繪眼前對象的「瞬間形態」,直接作畫,不打底稿。如擅長畫芭蕾舞者和出浴胴體的德加
表現。太陽光與大氣間微妙的變化。主張戶外寫生。因光譜中沒有黑色光,所以主張畫面中不能施以黑色,因為所有黑色都是由七彩混合而成的。例如,陰影不是黑影
上面提到的光是初期印象派感性的光(描繪客觀事物的感覺和印象),歌頌幸福、溫馨、華麗與文明
中期則是光學的光(以理性的光學原理對色彩做最正確的分析),將初期印象派原有的感情特徵換為理智的描繪。並以點描的方式來表現,即點彩派
印象派繪畫的最重要成就,就是發現和表現戶外自然光下的色彩,捕捉大自然的瞬間變化。為了捕捉瞬間的「印象」,印象派繪畫在構圖上往往較為隨意,力求突出畫面的偶然性,增加畫面的生動和生活氣氛,凸顯對內心主觀意象的表達。需要提醒的是欣賞印象派繪畫最好不要距畫太近,若貼近看則會感覺色彩支離沒有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