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書香節人氣旺,市民走進實體書店體驗「書生活」

2020-12-22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8月23日,2020南國書香節迎來第三日「嶺南印象日」。本屆書香節在全省150個分會場的顯著位置均設有主題圖書、精品圖書、嶺南文化等專櫃,精選一批新書好書,以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閱讀需求。

&nbsp&nbsp&nbsp&nbsp與往屆不同的是,今年書香節採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在全省上百家書店分散舉行。記者走訪多個分會場走訪發現,前來購書、閱讀的讀者明顯增多,借著書香節的契機,不少實體書店的人氣持續回升。

&nbsp&nbsp&nbsp&nbsp羊城4家書店進入「魔法世界」

&nbsp&nbsp&nbsp&nbsp記者來到分會場之一的吾悅·青年閱讀之家文化空間,看到有不少讀者正翻閱《嶺南文化十大名片》叢書,涵蓋廣東音樂、粵劇、黃埔軍校等方面,彰顯嶺南文化獨特魅力。同時,書香節組委會也推薦了《嶺南民俗》《跟著古詩詞去旅行·嶺南風光篇》《童說嶺南 古韻系列之歇一歇》等10本好書,邀請書友們一起認識多樣嶺南。

&nbsp&nbsp&nbsp&nbsp2020年正值「哈利·波特」系列圖書引進中國20周年,為了回饋書迷們對南國書香節和「哈利·波特」系列圖書的熱愛與支持,本屆書香節特意籌劃了相關主題紀念活動,將廣州市的4個定點書店分別布置為「格蘭芬多」「赫奇帕奇」「拉文克勞」「斯萊特林」學院主題會場。

&nbsp&nbsp&nbsp&nbsp23日晚,吾悅·青年閱讀之家文化空間、四閱書店·東湖店、四閱書店·琶洲店、廣州購書中心4個主題分會場同期開展「哈利·波特密室夜」活動。記者在吾悅·青年閱讀之家文化空間看到,這裡已被布置成「格蘭芬多」學院:牆壁、書架上懸掛著學院旗幟、魔法袍與圍巾;圖書展架披上了紅絨布,擺著飛帚、魔法書、「金色飛賊」與分院帽;閱讀桌上放置著一排泛著黯光的古老蠟燭架。會場中還有一個「打卡」必備的合影鏤空立板,書迷們可在立板的鏤空處露臉拍照留念。

&nbsp&nbsp&nbsp&nbsp「霍格沃茨一共有幾道樓梯?搶答開始!」在「哈利波特知多少」環節,主持人的話音剛剛落下,在場書迷爭相舉手搶答。「142道!」穿著哈利波特周邊T恤的李同學搶先說出正確答案,並獲得了書香節筆記本的獎勵。李同學告訴記者,她從小學開始就是《哈利·波特》的粉絲,和許多「哈迷」一起玩遊戲,是一次非常新鮮的體驗。

&nbsp&nbsp&nbsp&nbsp一場由殘障人士舉辦的讀書會

&nbsp&nbsp&nbsp&nbsp23日晚,吾悅·青年閱讀之家文化空間陸續出現一些特別的身影——或坐著輪椅,或在行動、言語上微微不同於常人。他們都是來參加惜時讀書會舉辦的「青年與哲人的對話:你是否擁有被討厭的勇氣」講座的觀眾。

&nbsp&nbsp&nbsp&nbsp據悉,惜時讀書會是由殘障人士自發組織的純公益性質的組織,主要成員由殘障人士組成,具有一定公益閱讀推廣經驗。講座上,嘉賓王緯筠圍繞《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哲學課》一書開講,鼓勵大家培養改變現狀、追求幸福的勇氣。

&nbsp&nbsp&nbsp&nbsp活動中,特意趕來聽講的讀者、書本作者的忠實「鐵粉」、惜時讀書會的成員等就書中內容展開了熱烈討論,主持人柯祥鑫也分享了自己童年患病的感人經歷,現場掌聲陣陣。

&nbsp&nbsp&nbsp&nbsp惜時讀書會負責人王宇介紹,讀書會自2017年加入「廣州公益閱讀」(前身為「廣州閱讀聯盟」)以來,積極開展線下公益閱讀推廣近30場,受益人數近450人次,受到參與者的廣泛好評。「去年讀書會每個月都會舉辦一場線下活動,但疫情之後就暫停了。」王宇說,借著書香節這一平臺,讀書會終於回歸線下,每一位成員都非常激動,「感謝書香節,讓我們再次相聚。」

&nbsp&nbsp&nbsp&nbsp南方日報記者 黃楚旋 陳小庚

相關焦點

  • 南國書香節重頭戲:六大「書香之夜」不見不散
    8月23日19:00—21:00,來2020南國書香節哈利·波特主題書店,體驗最有氛圍的魔法世界主題解謎尋寶活動。 本次活動以四閱書店(東湖店)、四閱書店(琶洲店)、廣州購書中心和吾悅·青年閱讀之家為四大分會場,包含「哈利·波特知多少」、「今夜誰是魔法師」、「尋找失蹤的冠冕」三大活動。參加者需在「南國書香節」微信小程序上提前預約。
  • 南國書香節明日啟幕|南國書香芬芳來襲
    今日下午,2020南國書香節媒體交流會在四閱書店舉行。會議宣布2020南國書香節將於明日~31日舉行,書展8大亮點引人關注。同時,書香節全新VI系統和吉祥物正式發布。,今年書香節突出「全區域」「多元化」和「安全性」,傾力打造「八」大特色亮點,向讀者觀眾展現一場「文化味十足、體驗感爆棚、獲得感滿滿」的文化盛宴。
  • 2020南國書香節東莞分會場|市新華書店:圖書全場8折!愛書的你快來...
    2020南國書香節東莞分會場活動將於8月21—31日舉行。今日(21日)上午,記者來到開業不久的市新華書店(市民中心店)走訪,了解活動舉行情況。作為本次南國書香節東莞分會場的一個活動點,該店共1600多平方米,分主題圖書專區、精品圖書專區、嶺南圖書專區、2020東莞讀書節推薦書目專區等7大圖書展銷區,精選200多種圖書,2800多冊圖書,書目品種齊全,品質相對高雅,值得市民閱讀。此外,活動期間,該店圖書全場8折,同時還有一系列文化活動等你來參與。據了解。
  • 南國書香節之店長的獨白丨羅倩:書店,一個城市的記憶
    南國書香節之店長的獨白丨羅倩:書店,一個城市的記憶 2020-08-31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實體書店正日漸復甦:「人氣旺了很多」
    原標題:北京實體書店正日漸復甦:「人氣旺了很多」   受年初疫情的影響,實體書店陷入困境,即便是沒有關門歇業的
  • 八次參展南國書香節,百樂文具備受熱捧
    8月20日,2019年南國書香節在廣州琶洲國際會展中心圓滿落幕。在這場閱讀嘉年華中,文化品牌雲集,其中不少品牌更是書香節的「老朋友」了。日本文具品牌百樂PILOT從2011年開始亮相書香節,今年已是第八次參展。
  • 「現場銷售突破2000萬元」 2020南國書香節暨第二屆深圳書展閉幕
    讀創/深圳商報 記者 聶燦文 韓墨圖為期十天的2020南國書香節暨第二屆深圳書展(簡稱「深圳書展」)12月6日正式落下帷幕。記者獲悉,疫情影響下的深圳書展依然書香濃鬱,不僅市民讀者享受豐厚的文化福利,現場銷售更突破2000萬元,成為今年全國時間最長、模式最新、銷量最高的城市書展。
  • 24小時書店、「最美書店」越來越多,實體書店的機會來了嗎?
    近來,不斷有新的實體書店開業,光明日報報導稱,截至11月,北京市實體書店數量1910家,比去年增加611家。 結合這些數據,一個現實問題也隨之而來:書店數量增加的同時,有多少讀者會進店買書?如何才能吸引讀者「買買買」? 對喜歡讀書、逛書店的人來說,新開業的書店往往是必去之地。
  • 實體書店主推場景式體驗消費 「咖啡+文創」成新經營模式
    剛剛出爐的「2017江蘇最美書店」榜單中,全省共有10家書店入選。其中,我市有江蘇大眾書局(需求面積:500-1000平方米)常州吾悅廣場店、常州書式生活吾悅國際店和溧陽金谷文教書店3家書店上榜。   據悉,「江蘇最美書店」每年評選一次,旨在展示江蘇省實體書店的靚麗風景和豐富的閱讀活動,引導人們關注和支持實體書店發展,推動實體書店轉型升級。
  • 北京城市副中心年底將擁有近200家實體書店
    來源標題:副中心年底將擁有近200家實體書店 區圖書館一座難求、實體書店辦出特色、社區閱讀服務全覆蓋,這是記者日前隨北京全民閱讀「一區一品」調研組走進通州時看到的景象。
  • 推出咖啡書,試水外賣平臺……戰疫大考,廣西實體書店花式自救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不少實體門店受到衝擊。實體書店同樣面臨大考。在「全民閱讀月」到來之際,記者了解到,不少實體書店已恢復營業,他們積極求變,自救突圍。4月22日,市民在南寧市新華書城內選書。南國早報記者 鄒財麟攝書店花式出招「造血」自救「聽說別家書店已開始轉賣紅薯了,我是不是也要開始考慮賣水果?」
  • 實體書店日漸復甦
    本報訊 受年初疫情的影響,實體書店陷入困境,即便是沒有關門歇業的店鋪,經營也是一片慘澹。隨著疫情的控制成效彰顯,到年底,北京的實體書店已經呈現出逐漸回暖的復甦景象。12月初,記者探訪了幾家實體書店。雖然進店顧客還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流量,但「人氣旺了很多,銷售額有了明顯的增長。」一家位於商業樓宇內的書店業者對記者說,「疫情高峰的時候我們沒有關店,那時,時常一整天都沒有一位顧客進店。」在幾家小型書店,儘管到書店買書的人仍然不算多,但在店內座椅齊備的閱讀區域「上座率」都很高,個別位於人流密度較高地區的實體書店,甚至出現了一座難求的畫面。
  • 數量不降反增,實體書店還有機會嗎?
    近來,不斷有新的實體書店開業,光明日報報導稱,截至11月,北京市實體書店數量1910家,比去年增加611家。結合這些數據,一個現實問題也隨之而來:書店數量增加的同時,有多少讀者會進店買書?如何才能吸引讀者「買買買」?對喜歡讀書、逛書店的人來說,新開業的書店往往是必去之地。
  • 堅守與突圍:疫情下的實體書店
    新華社廣州3月15日電(記者鄧瑞璇)南國春來早,木棉花正紅。近日,隨著文旅產業有序復工復產,廣州街頭的書店又出現了讀書人的身影。儘管人流量相對較少,線下讀書會等活動還未恢復,但對實體書店來說,行業在有序重啟。
  • 實體書店如何走進校園
    我國是出版大國,在讀書場所、閱讀形式越來越豐富多元的背景下,實體書店在展示精品圖書、交流分享體驗和引領全面閱讀方面,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此,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11部委聯合下發《關於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明確提出,引導和推動高校加強校園書店建設,鼓勵發行企業參與高校書店建設。
  • 設計小鎮首個實體書店投用
    設計小鎮首個實體書店投用   咱家書房人氣漸旺。(唐建/攝)  咱家書房,滿室書香。日前,張家灣設計小鎮首個實體書店——咱家書房在通州區科技創新大廈開始試運營。
  • 今年年底,北京通州實體書店有望增加到近200家
    區圖書館一座難求、實體書店辦出特色、社區閱讀服務全覆蓋,這是記者日前隨北京全民閱讀「一區一品」調研組走進通州時看到的景象。記者還在調研中獲悉,到今年年底,通州實體書店數量有望增加到近200家。從以往的排長隊入館到現在的網上搶預約名額,這裡的人氣始終很旺,這也是該館多年來用心服務讀者帶來的良好效應。今年上半年,圖書館在因疫情閉館期間堅持線上「不打烊」,不僅通過官網、微信公眾號向讀者推送數字閱讀資源,還把閱讀推廣活動搬到了線上。「讀者雖然不能走進圖書館,但是和圖書館貼得更近了,因為線上方式能讓大家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
  • 記者調查:「五一」假期各地書店活動豐富人氣旺
    編者按在這個「五一」小長假,疫情的陰霾漸漸散去,不少市民走出家門到久違的實體書店買本書,到網紅書店打卡探店,或參加多彩的線上閱讀活動。本報記者採訪行業管理部門和新聞出版單位,了解「五一」期間有哪些文化惠民活動和舉措,並走進多地書店、圖書館等文化場所,和讀者聊聊買了哪些書、與書店的情緣,向書店經營者、店員了解復工復產、經營情況,以期讓更多人感受到實體書店轉型升級的魅力,提振行業發展信心。
  • 上海再掀實體書店開業潮,超越「顏值」傳遞「文化體驗」
    穿著時尚的青年男女走進街角一條狹長的巷道。定睛細看,巷道盡頭是上海新開的一家可循環書店——「多抓魚書店」。  書店在二樓。迎面撲來的場景令人耳目一新:琳琅滿目的新書舊書,如菜場賣菜一般開架堆放在環保風格的木質籃筐裡,任人翻閱挑選。雖然也有個別讀者在一旁拍照打卡,但絕大多數人都在專注選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