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再掀實體書店開業潮,超越「顏值」傳遞「文化體驗」

2021-01-08 網易

2021-01-03 21:51:38 來源: 新華社客戶端

舉報

  新華社上海1月3日電(記者孫麗萍)元旦長假的最後一天,上海「網紅」馬路安福路上陽光溫煦、人潮湧動。穿著時尚的青年男女走進街角一條狹長的巷道。定睛細看,巷道盡頭是上海新開的一家可循環書店——「多抓魚書店」。

  書店在二樓。迎面撲來的場景令人耳目一新:琳琅滿目的新書舊書,如菜場賣菜一般開架堆放在環保風格的木質籃筐裡,任人翻閱挑選。雖然也有個別讀者在一旁拍照打卡,但絕大多數人都在專注選書。

  

  2021年1月3日,讀者在上海「多抓魚書店」選書。新華社記者 孫麗萍 攝

  來自德國的潘妮扎克女士和女兒卡羅琳,站在掛著「建築設計」字樣的木頭籃筐前精挑細選,時而拿起京都建築書籍,時而又拿起中國明代家具圖錄。「這家書店真的特別有趣,因為它是完全以可持續發展和環保為理念的,鼓勵循環舊書、關愛地球……在德國我們也有一些類似的書店,不過遠遠沒有上海的書店這麼時尚、環境宜人。」她說。

  12歲的女兒卡羅琳忍不住在一旁「插嘴」補充:「二樓是書店、三樓是二手衣物店,這樣的組合『很好逛』,我喜歡!再看這裡用的指示牌都是木頭而不是塑料的,這個細節讓人驚喜。」

  歲末年初時節,上海再掀實體書店開業潮。包括以「環保」為理念的「多抓魚」在內,來自日本的蔦屋書店和上海本土美學書店——朵雲書院戲劇店、大隱書局豫園店等接連開張。上海這座城市中幾乎每天都有個性十足的閱讀新空間「誕生」。

  業內人士指出,這些逆勢新開的滬上實體書店正跳出「顏值第一」的陷阱,走向特色化、專業化、細分化,定位愈發精準,對公眾的服務也越來越完善。此外,實體書店也紛紛回歸「用心選好書」的本職,更注重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提升其文化體驗。

  

  讀者在蔦屋書店上海新店內選書。新華社記者 孫麗萍 攝

  元旦假日,採取網上預約參觀制的日本蔦屋書店上海新店,所有名額都被提前秒殺。蔦屋書店享有「世界最美書店之一」的美譽,在上海選址於上生·新所裡的百年老建築。實體書店的進駐,讓老建築煥然一新。蔦屋書店上海負責人表示,這間書店以「美育」為特色,是一個策劃生活方式的提案型書店。

  記者在店內看到,整間書店擁有美術館般的優雅氣質。高聳的書架上,從售價高達數十萬元人民幣的限量版藝術書籍,到與國際同步的期刊、雜誌,都應有盡有。漫步書店,人們還可以欣賞用玻璃罩保護起來的歷史建築細部、日本藝術家的雕塑作品展。

  與舶來的蔦屋書店相比,上海本土美學書店——朵雲書院新開出的戲劇書店,則以瀰漫式的氛圍感和專業閱讀見長。下午一點,位於長樂路上的朵雲書院同樣人氣旺盛。店內背景音樂播放著歌劇選段,讀者在螺旋狀的樓梯上來來往往,令人感覺仿佛置身於一座劇院——有人離開、有人登場。

  這座佔地1400平方米的戲劇主題書店由著名設計師操刀,從建築外形到推薦書目都充滿戲劇元素。

  「在上海,我特別喜歡逛書店。我覺得書店就是這個城市靈魂的風景,時尚、有國際範兒,又有本土文化和創新。」來自鄭州的「00後」讀者賴同學對記者說,他近來在上海逛這些新興實體書店,發現拍照打卡的人少了,認真閱讀的人多了,令人喜悅。「這些心無旁騖讀書的人,才是上海這座城市最好看的樣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傳遞文化體驗 超越共情相逢 上海實體書店正傲然挺立
    原標題:傳遞文化體驗 超越共情相逢 上海實體書店正傲然挺立   2020年初,由於疫情的影響,不少實體書店關門。
  • 上海實體書店進校園、進商場 2019年近30家開門
    2019年12月,隨著西西弗書店·上海華潤時代廣場定製店、上海體育學院綠瓦體育書店、中版書房上海交大店等先後開業,上海實體書店迎來新一輪發展期。盤點2019年上海圖書市場,新開實體書店近30家,其特點是高顏值、高體驗感、高附加值,融合式複合經營,一經開業,往往成為申城網紅店或地標式書店。
  • 深圳實體書店迎開業潮 誠品書店9月亮相萬象天地
    除了已成購物中心「標配」的連鎖書店,庫布裡克、槑林書店、飛地書局、我們書房等個性書店也不斷湧現,深圳人所擁有的「實體書店指數」正在不斷上升。 這一輪開業熱潮,來得既有些突然,又似乎在情理之中。作為一座閱讀之城,這些年來,深圳的文化氣息日益濃厚,除了圖書館,讓深圳人最引以為傲的就是遍布全市各處的「大書城+小書店」了。
  • 上海首家蔦屋書店開業!預約名額爆滿,讀者迫不及待打卡文化新地標
    位於上生·新所的上海首家蔦屋書店,今天正式開業了!蔦屋品牌來自日本,在亞洲乃至世界範圍都擁有不小號召力,也是不少中國讀者赴日旅遊的打卡地。如今上海首家蔦屋書店開業,讓讀者足不出滬,就能感受這家傳奇書店的魅力。
  • 日本設計大師隈研吾打造新華書店落地上海,疫後實體書店這樣出彩
    實體書店發展要堅持哪些變與不變?陝西嘉匯漢唐圖書發行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唐代偉提出三個「重做」:「內容重做」「服務重做」和「模式重做」。在他看來,書業要融合實體書店與出版機構兩方面力量,打造有推廣價值的內容產品,「出版機構是價值的製造者,書店是價值的傳遞者,社店合作打通信息流、物流和現金流,融合兩方面的力量」。
  • 深圳實體書店迎開業潮:西西弗、誠品書店等即將亮相
    除了已成購物中心「標配」的連鎖書店,庫布裡克、槑林書店、飛地書局、我們書房等個性書店也不斷湧現,深圳人所擁有的「實體書店指數」正在不斷上升。   這一輪開業熱潮,來得既有些突然,又似乎在情理之中。作為一座閱讀之城,這些年來,深圳的文化氣息日益濃厚,除了圖書館,讓深圳人最引以為傲的就是遍布全市各處的「大書城+小書店」了。
  • 大隱書局·九棵樹藝術書店開業,這是上海面積最大的藝術書店
    12月12日,位於奉賢區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的九棵樹藝術書店正式開業。這是繼今年4月大隱書局「海派書房」布局後,新一家以藝術為主題的書店。這是目前上海首家開在劇場中的書店,也是上海面積最大的藝術主題書店。
  • 世界讀書日,上海新開的實體書店和書店讀書活動都在這裡了
    今年4月23日是第23個世界讀書日,在這一天前後,又有多家各具特色的新實體書店在上海各個區縣開張。同樣在世界讀書日期間,上海許多書店都會舉辦讀書活動。我們為讀者做了一個整理,供大家去打卡。隴上書店徐匯區梅隴路142號華東理工大學南門點評:依託華東理工大學的社區書店,別再抱怨好書店都在市中心了。
  • 疫情發生後開業的全國最大實體書店落戶成都
    文軒BOOKS第二家店,不僅是成都城東最大的書店,更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開業的全國最大的實體書店。實體書店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1.0時代,圖書標準店,以賣書為業務主軸,關注的是「貨」;2.0時代,打造高顏值,多業態、多元化的複合型空間,關注的是「場」;3.0時代,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營造讀書氛圍,創建文化景觀,拉動文化消費,是圖書為媒介的智能化聚場,關注的是「人」。
  • 書店之都「上新」!疫情後國內最大實體書店成都開業
    3層近萬平方米麵積,30萬冊的圖書,25個文創及關聯業態,5月30日,「書店之都」成都再上新。文軒BOOKS品牌的第二家店——招商店正式開門迎客,該店不僅是成都城東最大的書店,更是新冠疫情發生後開業的全國最大實體書店。
  • 實體書店都在死 為什麼西西弗們能活?
    這些網紅書店往往顏值高,話題度強,一經開業就能引發民眾關注。許多年輕人選擇前往這些書店不僅僅是為了看書、買書,更是為了拍照打卡。   書店復甦潮:一場書店自我進化史   在武漢實體書店普遍虧損的情況下,為何一大批新型品牌書店能夠實現盈利,反而在武漢掀起開店浪潮?
  • 「聚焦」上海書展聚焦實體書店疫後發展之道
    湖北省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時軍介紹。在加強網絡發行能力的同時,湖北新華書店集團仍然堅守實體書店的固本之道——強化「內容」賦能與強化「空間」賦能,打造共讀、共聽、共享的內容平臺,重啟一批集新空間、新業態、新體驗為一體的實體門店。
  • 上海最高書店開業,擠爆了
    Winshang引言作為魔都最高書店,開業當天吸引了眾多消費者前往打卡,從開始排隊到進入書店需要3-4小時。來源 | CEO品牌觀察(ID:new_shop_)作者 | 繪景8月12日,朵雲書院上海旗艦店開業。
  • 在書店裡買房子?上海的大隱書局開進蘇州的地方出人意料
    如今「網紅」書店雖不少,但要前往「打卡」,往往得去商圈中心或人文地標。在上坤社區裡,人們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在「雲棲時光·大隱書局」閱讀、賞藝、品茗,體驗「閱讀生活化,生活藝術化」。書店開幕當天,越劇表演藝術家方亞芬就作為上海的文化使者為蘇州市民做了一場越劇藝術導賞。
  • 雲南支持實體書店建設發展 期待滿滿 我在書店等你
    《實施方案》提出,推動實體書店經營模式和服務方式轉型升級,不斷提升實體書店的覆蓋面和質量,使之成為城市、鄉村廣大讀者購書、閱讀、文化體驗的重要場所,成為旅遊地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成為一個地方的文化地標。對《實施方案》,書店經營者和讀者們都期待滿滿。
  • 委員建議設實體書店扶持基金 打造上海的"誠品書店"
    委員建議設實體書店扶持基金 打造上海的"誠品書店" 2012年1月9日 20:18來源:東方網 作者:魯琳 選稿:楊洋   東方網記者魯琳1月9日報導:近來,實體書店生存狀態更是每況愈下
  • 實體書店如何化危為機?
    據悉,目前西西弗在上海的17家門店已全部恢復營業。掃碼、註冊預約、填寫個人信息、查體溫,目前,世紀朵雲旗下在滬的4家書店已經全部開業;鍾書閣在上海的6家門店也全部恢復營業;言幾又全國62家書店已恢復營業50多家。不過,打開店門只是喚醒「元氣」的第一步,多數書店仍反映,目前客流量仍與正常時期有著顯著差距。多家書店反映,目前來店消費者大約只有正常時期的十分之一。
  • 上海又有實體書店復業!大隱書局5家門店今天歸來
    【上海又有實體書店復業!大隱書局5家門店今天歸來】文化資訊 儘管疫情期間,實體書店客流與物流受到很大影響,但是——「那些書還在,倔強而孤獨」。連日來,上海多家實體書店陸續復工開業。暫休一月有餘的上海大隱書局也正式宣布,3月1日起,大隱書局各門店——武康大樓店、創智天地店、大隱湖畔書局、大隱精舍、白玉蘭廣場店將恢復營業。
  • 誰說實體書店涼涼?這些有意思的新店表示不服
    最近新開的書店,太有意思了01 朵雲書院·戲劇店戲劇感場景,還藏著「深夜食堂」開業時間:2020.12.25門店面積:1400㎡門店地址:上海長樂路398號最近,朵雲書院又帶來一家顏值爆表的主題書店,佔地1400㎡的4層空間裡,集合了閱讀、文創、藝術沙龍、餐飲等多元化功能。
  • 上海首家蔦屋書店開業,樹長寧文化新地標
    上海首家蔦屋書店開業,樹長寧文化新地標 澎湃新聞記者 孫雯 2020-12-25 13:19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