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釋義:禮樂制度

2021-02-07 高中歷史直通車


禮樂制度是宗法等級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具體表現。周朝通過禮樂制度來規範貴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貴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貴賤長幼之間要有明顯的差別。例如稱呼「死」,不同等級的貴族也不一樣:天子——駕崩、諸侯——薨、卿大夫——卒、士——不祿、平民、奴隸——去世。

西周春秋時代所講究的「禮」,是貴族根據原始社會末期父系氏族制階段的風俗習慣加以發展和改造,用作統治人民和鞏固貴族內部關係的一種手段。周公制禮規定了吉禮(祭禮)、兇禮(喪禮)、軍禮(行軍,出徵)、賓禮(朝覲,互聘)、嘉禮(婚宴,加冠)等,使貴賤有差、尊卑有別、長幼有序,實行所謂「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周公為了鞏固統治,集前朝之大成。從禮鞏固階級分化,控制人們的思想和輿論,從根本上奠定了中國的階級區分。樂則被升華成了一種待遇,對於不同階級有著不同的待遇,也是為了更好的宣傳和鞏固階級統治。不同場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禮儀有別,所用的音樂也不一樣。如祀天神,「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祭地示,「乃奏太簇,歌應鐘,舞《鹹池》」。(《周禮·春宮》)兩君相見,例用大雅《文王》;諸侯設宴招待他國使臣則用小雅《鹿鳴》、《四杜》、《皇皇者華》、(《左傳·襄公四年》)。又如天子祭祖用《雍頌》,士大夫則不能用。關於樂隊和歌舞隊的編制,也有嚴格規定。樂隊的規定是:「王宮縣」,即排列成東西南北四面;「諸侯軒縣」,排列三面;「大夫判縣」,排列兩面;「士特縣」,只排列一面。歌舞隊的規定是:天子用六十四人,列成八行,稱為「八佾」;諸侯用三十六人,列成六行,稱為「六佾」;卿大夫用十六人,列成四行,稱為「四佾」;士用四人,列成二行,稱為「二佾」(《周禮·春宮》及注)。


 

周公做禮制樂目的之一是為鞏固等級制社會,其次也是吸取商代滅亡的教訓,反對「淫樂」(《史記·殷本紀》:「紂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採取「節樂」(用禮樂來節制人)措施。禮樂制的實施鞏固了奴隸主階級的社會地位,促進了音樂的發展。但它又使樂成了禮的附庸,使音樂成為以禮為中心的模式音樂,並逐漸趨於僵化。統治階級為了推行「統治」制定了一整套十分煩瑣的禮儀和與之相配合的音樂。

到春秋後期,就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這些卿大夫在奪取國君權力的同時,不但僭用諸侯之禮,甚至僭用天子之禮。按禮,天子的舞用「八佾」,這時季孫氏也用「八佾舞於庭」,孔丘斥責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按禮,天子祭祖唱《雍》詩來撤除祭品,這時魯的三家都「以《雍》撤」,孔丘認為這種事不該出於「三家之堂」。按禮,只有天子可以「旅」(祭祀)於泰山,這時季孫氏「旅於泰山」,孔丘又指責他不懂禮(《論語·八佾篇》)。卿大夫這樣「僭禮」,實質上就是奪取政治權力的一種表現。

總之,所有這些關於禮樂的規定,都是為了加強人們的等級觀念,最後達到鞏固其統治的政治目的。

 

1.西周禮樂制度的確立,為中華文明的長期延續打下了根基。下列關於西周禮樂制度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禮樂制度規範了人們的身份地位       B.孔子非常推崇西周的禮樂制度

C.禮樂制度有利於維護社會秩序         D.郡縣制、宗法制和禮樂制構成了西周的禮樂文明

2.周朝制定各種禮樂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

A.作為各級貴族的生活準則             B.作為維護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C.作為懲罰違禮貴族的依據             D.作為統治階級的娛樂享受

3.朱元璋認為,「禮樂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藥石」,「刑政二者,不過輔禮樂為治耳」。這表明他(  )

A.強調嚴刑峻法的統治方式           B.重視禮樂制度的教化作用

C.宣揚休養生息的政治主張           D.兼採儒法二家為統治思想

參考答案:1.D    2.B    3.B

如需要了解歷史,學習歷史,參加高考,或喜歡歷史羅,可掃描下列二維碼。

相關焦點

  • 《清平樂》|宋代宮廷禮樂:重興雅樂,禮樂醇儒,慶祉綿綿
    禮樂制度是中國古代重要的一項禮儀制度,興起於周代,並在後代各王朝的統治階層源遠流長,是古代封建王朝統治者治理天下萬民的重要思想文化工具。面對戰國時期頻繁的混戰紛爭導致禮崩樂壞,聖賢孔子積極倡導傳統禮樂。漢朝及以後,伴隨著儒家思想成為古代官方思想主流,禮樂制度愈加受到統治者的重視。
  • 「禮儀三百,威儀三千」,西周禮樂為何?
    周公對西周王朝的貢獻不只是穩定了西周政權,還為西周持續400年的王朝壽命奠定了堅實了政治制度和社會制度基礎,這就是周禮。禮樂從部落族群到奴隸制度的轉換過程中,政治制度和社會制度的不完善往往會給王朝帶來動亂,周公從維護西周統治的角度出發,從上至下,制定了一整套的禮樂制度,包括飲食起居婚喪嫁娶等,全面規範了貴族
  • 彰顯禮樂文化的時代價值
    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周年的「國之大典」,習近平總書記給予了「氣勢恢弘、大度雍容,綱維有序、禮樂交融」的高度評價。綱維有序、禮樂交融可以說是中華禮樂文化展現出的獨特的時代力量。被稱為「中國文化之心」的禮樂文化興於三代,經周公旦「制禮作樂」和孔子「以仁釋禮」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形成了以「仁」為核心、以禮和樂為兩翼,以社會建構、文化建構和人格建構為目標的中華民族的倫理道德文化。以現代性視域審視,禮樂文化在以文化人的時代文化任務中仍蘊含著豐富價值。
  • 初定西周:封邦建國,宗法井田,禮樂天下
    初定西周:封邦建國,宗法井田,禮樂天下牧野之戰後,武王進入商都,分商的畿內為邶、鄘、衛三國,以邶封紂王之子祿父(即武庚),鄘、衛則由武王之弟管叔鮮、蔡叔度分別管理,合稱三監(一說管叔監衛、蔡叔監鄘、霍叔監邶,以監視武庚)。
  • 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推薦)
    禮樂因世損益,後進與禮樂,俱得時之中,斯君子矣;先進有古風,斯野人也。邢疏:此章孔子評其弟子之中仕進先後之輩也。「先進於禮樂野人也」者,先進,謂先輩仕進之人,準於禮樂,不能因世損益,而有古風,故曰樸野之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者,後進,謂後輩仕進之人也,準於禮樂,能因時損益,與禮樂俱得時之中,故曰君子之人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者,言如其用之以為治,則吾從先輩樸野之人。
  • 關於監獄工作的12個專屬名詞,你知道幾個?
    由於工作內容的特殊性  監獄工作在許多人眼裡長期都是隔著一層神秘面紗今天小編就用12個專屬名詞帶大家深入地了解一下監獄工作01釋義:監獄每周會在特定的一天,對罪犯進行「三課」教育,這一天就被稱為「教育日」。
  • 周易名句:「文明以止」釋義
    在中國古文化中,"文明"的釋義更傾向於道德倫理和教育層面,即始終貫穿著一條主線:德治教化。「人文」是指人類製作的禮樂典章制度及其對人的行為的規範教化作用。「文明以止」內含著深刻的人文價值意涵與理性智慧,它昭示人們通過人文教化,從根本上轉向「止於至善」的人道目標,止於人與人的友愛相處,止於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止於有益於人類自身可持續地生存和發展的生存之道。
  • 評論:中和韶樂彰顯禮樂文化生命力
    評論:中和韶樂彰顯禮樂文化生命力 2014-06-12 09:13:18來源:北京日報作者:責任編輯:上官雲   中和韶樂彰顯禮樂文化生命力    萬依,年高九旬,早在1981年就發表了《清代編鐘與中和韶樂》,從那時起他便與中和韶樂結下不解之緣。
  • 掃地俱盡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晉書 儒林傳序》:「惟懷逮愍,喪亂弘多,衣冠禮樂,掃地俱盡。」《隋書 高祖紀下》:「聖人遺訓,掃地俱盡,制禮作樂,今也其時。」。出自:《漢書·魏豹田儋等傳贊》:「用於貶義。秦滅六國,而上古遺烈掃地俱盡矣。」《晉書·儒林傳序》:「惟懷逮愍,喪亂弘多,衣冠禮樂,掃地俱盡。」近義詞有:掃地無餘,掃地俱儘是中性成語,可作謂語、賓語;指破壞淨盡。
  • star作為名詞很簡單,但作為動詞卻不那麼簡單
    1.2.漢語釋義:(指電影、戲劇或其它演出)使/讓(某人)當/作主要的出演者/演出者/表演者2.1.英語釋義:(of a performer) have a principal role in a movie, play, or other show.
  • 重要詞彙釋義用法——dict=say 說
    本文系《考研英語重要詞彙釋義用法》系列內容,完整PDF版請關注公眾號:kaoyanyo,發送關鍵詞:詞彙用法。 dictatorial 助記:dict(說)+at(動詞詞尾)+or(名詞詞尾)+ial(形容詞詞尾) 聽一個人說的獨裁的 釋義:a.
  • 《<河南省社會信用條例>釋義》正式出版
    近日,由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河南省社會信用條例>釋義》(以下簡稱《釋義》)一書正式發行,這是《河南省社會信用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配套法規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重要詞彙釋義用法——cip=cup 拿,抓,握住
    本文系《考研英語重要詞彙釋義用法》系列內容,完整PDF版請關注公眾號:kaoyanyo,發送關鍵詞:詞彙用法。 anticipate 助記:anti(先)+ cip(拿)+ ate(做)先拿到(想法)預料,預感 釋義:v.預料,預感,預期 舉例: At the time we couldn't have
  • 「環境整潔了,買菜更開心」 禮樂農貿市場環境大提升!
    「環境整潔了,買菜更開心」 禮樂農貿市場環境大提升!01禮樂中心市場 衛生狀況顯著改善邁入禮樂中心市場,在門口牆壁以及入口通道內,一眼就能看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宣傳語以及公益廣告。
  • 高考英語核心單詞subject:詞性、釋義、用法和翻譯
    一、subject的詞性和釋義 subject有三個詞性和相應的釋義,包括名詞、形容詞和動詞,簡單展示如下: 1.,從使用頻率來看,作為名詞表示主題和科目等的意義,作為形容詞表示受…支配或服從於等的意義,作為動詞表示壓服的意義比較常見。
  • 明詩《己酉元日》釋義,臺閣體詩風的邊緣作品
    有朋友求問明代呂皞的詩《己酉元日》的釋義。己酉元日 三於郡國閱春正,二載龍飛戴聖明。北極紅雲香篆暖,東風金水柳絲晴。江湖臥處驚垂老,禮樂興期問兩生。「江湖臥處驚垂老,禮樂興期問兩生。」頸聯「轉」到自己的問題。「廟堂之高,江湖之遠」,所以「江湖」就是指自己現在的處境,看樣子還是被派得蠻遠的,遠離了政權中心「北極」。「垂老」,年老將至。「禮樂興期問兩生。」
  • 燒烤裡的「禮樂」精神
    你以為你只是擼了頓串,不,那還是一種文化的「味道」——燒烤裡的禮樂精神為什麼燒烤會這麼火爆?燒烤為什麼能成為夜生活的「C位擔當」?詩歌裡的燒烤,是什麼「味道」?歷史上的山東人,又是怎麼擼串的?燒烤文化還能彰顯出千古禮樂歸東魯?大俗即大雅,請看記者的文化解讀。
  • 天經地緯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天經地緯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天經地緯(tiān jīng dì wěi)成語釋義:①語本《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指天地間理所當然、無可非議的道理。②引申為以天地為法度治理天下。
  • 服裝英語|款式名詞-1
    點公眾號右上角「…」選「設置星標」或「置頂公眾號」常見的服裝名詞:
  • 拔山超海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拔山超海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拔山超海(bá shān chāo hǎi)成語釋義:拔起高山,超越大海。比喻力量極大。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感情色彩:中性成語拔山超海的例句:1、天經地緯之帝,求制禮樂之才;撥亂反正之君,資拔山超海之力。2、天神有著拔山超海的能力。3、蓋聞武者有經天緯地之才,拔山超海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