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接點擊 ↑↑
A香料:八角25克,山柰、香果各15克,白豆蔻10克,桂皮20克;
B配料:幹辣椒節 100 克,花椒 40 克,洋蔥塊 500克,大蒜50克,小米辣椒250克;
C調色料:紅曲米30克;
D調味料:美極鮮味汁50毫升,美極鮮辣汁100毫升;
E鮮湯3升
A香料:八角10克,草果15克,山柰15克,桂皮2克,小茴香、甘草各5克;
B配料:幹朝天椒5克,花椒、黑胡椒各10克,辣椒粉100克,洋蔥塊150克,老薑150克,香蔥150克;
C調色料:自製糖色適量;
D調味料:鹽350克,味精100克,冰糖500克,醬油1.05升,米酒600毫升;
E清水20升
A香料:丁香1克,小茴香5克,花椒5 克,甘草 5 克,桂皮 5 克;
B 配料:姜 6片,蔥2根,幹辣椒6個(切節);
C調色料:糖色適量;
D調味料:蠔油240毫升,米酒120毫升,冰糖45克,郫縣紅油豆瓣(或其他的辣豆瓣醬)45克,李錦記滷水汁30毫升;
E清水1.45升
1.將香料用清水先行浸漂(夏天5~8小時,冬天8~12小時),目的是去除雜質和異味,使其回軟以利於出味。
2.將浸漂過的香料放入淨鍋當中小火翻炒,待炒幹水分後,再下入配料炒出香味(配方二、三的配料可不炒)。
3.將炒好的香料和配料、調味料倒入鮮湯鍋或清水鍋裡,大火燒開後再加入調色料以調色。
4.加蓋轉小火繼續熬煮30分鐘,至鍋裡的汁水散發出濃鬱香味時,即得香辣滷汁。
[注]:配方一當中的調味料,可最後才加入,即把炒好的香料和配料倒入鮮湯鍋裡後,不加蓋熬約4小時,在放入紅曲米調色的同時,才加入調味料。
△辣滷牛尾
①將牛尾衝淨血水後,剁成3.5釐米左右的節,投入開水鍋裡汆水後再撈出,再次衝淨血水和浮沫並另外放入鍋中,加入用「配方一」製成的滷水將牛尾完全浸沒,待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滷至斷生(剛熟透)時撈出來待用。
②待滷水涼透以後,重新放入滷好的牛尾浸泡2小時,目的是使其更加的入味。
③上菜時,撈出牛尾並改刀裝盤,也可刷上一層辣椒油再裝盤。
其他運用:香辣鴨脖等。
①大火將「配方二」製成的滷汁燒開並轉小火,放入已經治淨的豬耳朵,加蓋滷約50分鐘才關火。
②將豬耳朵留在滷汁當中,不加蓋靜置1小時後才撈出,放在上層有漏孔的雙層大鋼盆內晾2~3小時,涼透以後再放入長方形的不鏽鋼盤內,最後在其表面刷一層芝麻油或紅油,即成。
其他運用:辣滷雞腿、雞肫、雞心、雞肝、雞爪、雞翅、雞腸等。
△涼拌滷牛筋
①取牛筋500克切小段,投入沸水鍋裡汆水後,撈出來瀝水。
②取適量用「配方三」製成的蠔油辣味滷汁,入鍋燒開後放入牛筋,待中小火滷約2小時至熟時,取出來切成小塊便可裝盤上桌。
△滷雞心串
①取雞心500克,治淨後下鍋汆一水並撈出來瀝水。
②取按「配方三」制好的蠔油辣味滷汁,入鍋大火燒開後,放入雞心並改小火滷約5分鐘,熄火後讓其浸泡10分鐘再取出來,刷上香油或紅油便可裝盤上桌。這種辣味滷水還可用來滷鴨血、豬喉管、肥腸等葷料。
△辣滷龍筍
①先準備好豆乾、煮熟的雞蛋(剝殼)、海帶(挽成結)等合計約10千克(以滷水能完全浸沒為度)。
②取滷製過葷菜原料的滷汁(20升),撇除表面的浮油後大火燒開,先放入豆乾加蓋煮10分鐘,再放入雞蛋加蓋煮20分鐘,最後放入海帶結,加蓋煮10分鐘。
③打開鍋蓋將所有的食材(滷蛋除外)撈出來,放在上層有漏孔的雙層大鋼盆裡靜置1~2小時,晾涼以後再分類放入長方形的不鏽鋼盤內,最後均勻地塗上香油即可。
④將滷蛋留在滷汁當中浸泡2小時(不加蓋),臨上桌之前撈出並按上述步驟處理即可。
△辣滷杏鮑菇
李龍淵/文 編輯:周思君
視覺:烹烹宇
☟
《四川烹飪》雜誌訂閱方式
☟
1.郵局訂閱:郵發代號為62-50
2.本刊郵購:郵局匯款至成都市人民中路三段4號
四川烹飪雜誌社郵購部收
(請填寫清楚收件人真實信息及訂購內容)
3.微店(點擊)或微信支付至
微信號:18980751350
4.中國郵政報刊訂閱(點擊)
- 微信公眾號id:scprweixin
餐飲界專業品牌新媒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版權所有,嚴禁所有網絡圖文摘抄整合、轉載!否則必究!
2011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