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故事——缺耳遊擊將軍,漢文帝贊周亞夫

2020-12-12 滄海一粟古代志怪故事

缺耳遊擊

雲南昭通府的李司馬,請假回家鄉。說和他同城的遊擊將軍呂某,缺了一隻左耳,問他原因,只是笑笑,並不回答。這個呂遊擊是山東人,身材魁梧,後來和李司馬經常一起喝酒。成為好友後,他講了缺耳朵的經歷。

呂遊擊年幼時遇到一個術士,給他相面說:「耳朵大,臉型飽滿,但必須有點殘缺,才能當上三品官。」當時以為是相面人說的套話,並沒在意。

呂某到了壯年,沒什么正當職業,又能吃能喝,小康之家漸漸貧窮。沒有生活來源,仗著臂力過人做了劫匪,白天打劫過路客商,夜晚進客店劫財。

一天,看到一個華服少年跟著十多個隨從,帶著十多輛裝滿貨物的大車走在路上。他派同夥尾隨到客店。一個同夥假扮挑麵粉的小販,在客店門口打翻擔子留下記號。少年的隨從在門裡看破了端倪,告訴少年:「今晚要多加防備。」少年出來看了看說:「這不是有真本事的強盜,不過是因為飢餓而湊在一起的烏合之眾。你們且睡覺,我自有辦法對付。」

到了三更,呂某帶著二三十人破門而入,直接到了後屋。只見屋裡點著巨燭,把屋裡照得很亮。少年看到強盜人多,手提雙劍自行舞動,一團白光把他裹住。呂某他們依仗人多,站在臺階上觀看。也沒看到少年向他們進攻,一會兒,一個同夥的頭髮掉了,一會兒,又有人的手指頭掉了。而呂某被削掉了左耳。強盜們落荒而逃。不知道少年學的是什麼武功,能出神入化到這種程度。

經過這件事,呂某自思,江湖上高手如雲,像這少年能以寡敵眾。自己再做這不正當的勾當,早晚性命不保,不如投到軍營建功立業。

開始時候,一個月的口糧,也就夠他五天吃,只好在閒暇時上街當挑夫貼補日用。後來被提拔成千總才夠吃。升到守備時有幸被皇上召見,問缺耳朵的原因,他隱瞞了實情,說是年輕時做鄉勇,平定叛亂受傷。隨後被保薦做了遊擊將軍。

回憶術士當年說的話,真的很準。現在老了,更不再有升官的奢望。這個呂某,也算是知道進退之人。那些氣勢凌厲,飛揚跋扈的人,應當向他學習。

【原文】雲南昭通府李司馬,乞休回籍。言其同城呂遊擊,山東人,相貌魁偉,缺一左耳。初問其故,笑而不答。迨後聯絡往還,酒餚報復,成為知己,乃說缺耳之由。

呂之幼時,遇一術士,批其相云:「耳大面方起舊閭,風波不少似難舒;必須有缺始登貴,三品堂堂虎豹居。」

當時以為江湖套言,撇之而已。及壯,不務恆業,日飯鬥米,日肉百兩,小康之家,變為窶室。無以養身,因恃膂力之過人,乃入胯刀之隊伍,早探行商,夜圖旅店。一日,見少年華客,侍從者十餘人,輓車十餘輛,裝載輜重而來。尾窺投宿之區而圖之。傍晚入曹家店,卸馬停驂。呂密遣夥擔粉過店,故作失肩狀,將粉潑地,以為記驗。適少年之侍從者,在門看破其情,進告少年曰:「今晚須整頓防備。」

少年出視,笑而入曰:「此非真有本領之寇,不過因飢烏合耳,何足介意。爾等安睡,吾自有法制,使之不敢動手而自退也。」

至三更,呂引二三十人劈門擁入,直進後房。巨蠟分燃,統室皆亮。少年見多人進,手提雙劍,舞於燈前,雪白如球,人在劍內而不見。呂等恃眾,站階觀舞,並無劍刃過來。須臾,一人辮落,一人落一指,一人落一肉,而呂落左耳。負疼膽怯,均奔逸焉。此不知學何術,而能出神入化若斯也。因思強有強手,寡可敵眾,與其貪利滅身於不正,不如臥薪嘗膽以成名,於是投營充為戰兵。

月關之糧,不能抵五日食用,唯有於操演之暇,行街肩謀以支日用。迨拔補千總,才敷服食。保升守備,送部引見時,皇上問耳從何缺,隨口奏以段文經謀為不軌時,充當鄉勇,打仗受傷。未邀議敘,奉旨以都司超用,俸滿保薦遊擊。回憶相士之評甚驗。年已老矣,諸惟守命,亦不再起紅頂之想也。籲!世之自稱為英雄者,類皆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故未有不滅其身。若呂公者,可謂知進退存亡,斯真所謂英雄也。彼洶洶者,曷不效呂公之為耶?

漢文帝贊周亞夫

漢文帝做皇上六年後,匈奴大舉騷擾邊境。於是派宗室劉禮屯軍霸上,徐厲駐守棘門,河內太守周亞夫屯兵細柳。

皇上親自慰勞軍隊,到霸上和棘門,都是直接進入大帳。而到了周亞夫的軍營,士兵都穿戴盔甲,帶著兵器弓箭,戒備森嚴。皇上的前導侍衛被攔住,不準入內。侍衛說:「皇上駕到!」守營軍校說:「我們只聽將軍的命令!」

不一會兒,漢文帝到了,也被攔住。於是派人帶著符節入見周亞夫,說了要勞軍的來意。這才打開營門,校尉又告訴宮廷侍衛,軍營內不能打馬飛跑。皇帝騎馬慢慢走到中軍大帳,周將軍穿著打仗的裝束,沒有下拜,只是行了軍禮。

漢文帝慰問完軍隊,回去後說:「周亞夫才是真正的將軍,霸上、棘門的駐軍太兒戲了,如果敵人來攻,必定會被攻克。像周亞夫這樣帶兵,誰能侵犯?」讚嘆了好久。

【原文】文帝之後六年,匈奴大入邊。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 壁門士吏謂從屬軍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冑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於亞夫,可得而犯邪?」稱「善」者久之。

相關焦點

  • 一代名將周亞夫的細柳營,連皇帝都不能隨便進!
    而在漢朝文景年間,在一代名將周亞夫的細柳營前,皇帝卻要等候通行指令,驅車慢行——公元前158年的寒冬,匈奴侵犯北部邊境,上郡、雲中各殺入三萬鐵騎,一路肆殺,烽火直通甘泉、長安。漢文帝劉恆急調邊將鎮守防禦,任命各路將軍,其中河內太守周亞夫負責守衛細柳營。漢文帝為鼓舞士氣,親自慰問各路軍隊。
  • 讀二十四史——《史記》一三一: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
    漢文帝後元六年,匈奴大舉入塞。漢文帝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以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守周亞夫為將軍,駐軍細柳,以備匈奴。漢文帝親自去勞軍,到了霸上和棘門的軍營都直馳而入,將士們下馬迎送。而到達周亞夫的細柳軍營時,軍中官兵都身著盔甲,銳兵刃,彀弓弩,滿引弓弦。
  • 這算命的也太準了吧——一代名將周亞夫,命運的確是在跟他開玩笑
    二、命運之崛起果然,在許負見周亞夫三年後,周亞夫的兄長因為犯罪被廢除了侯爵,不過因為周勃是迎立漢文帝的大功臣,所以漢文帝決定選擇周勃兒子中賢能的人來繼承侯爵,大家都推薦周亞夫。於是漢文帝就封周亞夫為條侯,繼承了周勃的爵位。
  • 漢景帝請吃飯,周亞夫回去讓兒子買陪葬品,漢景帝:他要謀反
    但是到了周亞夫的細柳營之後,漢文帝卻遭受到了截然不同的待遇,他被門口的小兵給攔下。按照小兵的說法是: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之後漢文帝也沒有辦法,只得依照軍中號令而行,經過通報後才能進入軍營。但是這樣並沒有遭到漢文帝的不快,反而令漢文帝非常高興。
  • 幾位皇帝帶頭遵守軍令的故事
    儘管詩人對狩獵的具體情節,並未作出直接的描寫,但這位將軍的颯爽英姿,已經躍然紙上了。這首詩之所以寫得如此別致,跟它的用典存有很大的關聯,其中「細柳營」這一典故的運用,更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不妨又借用史聖李白的一句詩「細柳開營揖天子,始知灞上為嬰孩」(《司馬將軍歌》),來開始講述下面的故事。
  • 虎父無犬子,中國古代哪些名將後代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中國古代名將輩出,不少都是將門世家。不過,名將後代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現象並不多。今天我們就來捋一捋。一、蒙武和蒙恬在戰國時期,有一對父子名將,父親叫蒙武,兒子叫蒙恬。蒙武為秦始皇統一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 聽名著:《史記》26 周亞夫軍細柳
    乃以宗正劉禮為將軍,軍霸上;祝茲侯徐厲為將軍,軍棘門;以河內守亞夫為將軍,軍細柳:以備胡。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至,不得入。先驅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居無何,上至,又不得入。於是上乃使使持節詔將軍:「吾欲入勞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
  • 女相士許負19歲封鳴雌亭侯,被漢文帝認作乾媽,是真的麼?
    在縣衙,許負說出了結果:劉將軍龍行虎步,日角插天,乃帝王之表;蕭何、周勃、曹參、陳平都是位極人臣之相。許負的相看給了劉邦很大的信心,他們家也是早期追隨劉邦的功臣。許負封鳴雌亭侯,大概就是這個原因吧。二、與漢文帝的淵源彭城之戰,項羽大敗劉邦。魏王豹認為漢軍非楚軍對手,脫離了劉邦的陣營。魏王豹的夫人是薄姬,她母親魏媼某一天請來了許負,為薄姬相面。許負觀察之後認為:"夫人貴命,生下的兒子將會成為天子。
  • 七國之亂時,周亞夫和梁王共同抗敵,為何二者後來卻結上了仇?
    周亞夫是西漢時期的著名將領,他出生於將門世家,從小耳濡目染,飽讀兵法,善於治軍和作戰。在他擔任河內太守時,匈奴令大軍來犯,文帝欽點包括周亞夫在內的三位將軍進行作戰。
  • 張蒼在漢文帝一朝的官位變化:皇權與軍功貴族博弈的風向標
    而中國古代也有著不少人以其長壽歷經了數個朝代,也看盡了歷史的變化,張蒼就是其中之一。張蒼自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出生至漢景帝五年去世,經歷了戰國、秦、漢三個時代與十數名國主。俗話說:「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從張蒼的經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看出時代的變化,而在這方面表現的最明顯的就是漢文帝時期。漢文帝早期皇室向西漢軍功集團的讓步在呂后去世之後,呂姓氏族的掌權者蠢蠢欲動想要篡取漢家天下,好在周勃、陳平等人及時剷除了呂氏一黨,解除了國家滅亡的危機。
  • 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位列丞相職務,最終卻被漢景帝殺死!
    周亞夫是歷史當中一位有名的將領,就在公元前154年,漢景帝劉啟的皇位受到威脅,他的堂伯父聯合了諸侯王,發起了叛亂。就是在這場戰亂之中,周亞夫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將幾十萬的大軍擊潰,保住了漢景帝的皇位,但是讓人覺得疑惑的是,沒想到在11年之後,漢景帝將周亞夫給害死了。
  •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飛將軍李廣
    漢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北方的匈奴跨著牧馬,揮舞著彎刀大舉進犯大漢的邊關,蕭關告急。熱血青年李廣以良家子的身份參軍抗擊匈奴。戰場上的李廣勇猛無畏,一心想著早日擊潰匈奴,讓大漢的邊疆的百姓不受戰亂之苦而流離失所。李廣武藝高強,斬殺了很多匈奴,屢立戰功,很快便升任為漢中朗。
  • 漢文帝廢除肉刑這一古代重大變革,竟然是因為她!
    漢文帝、漢景帝先後對進行了刑制改革。讓人驚訝的是,直接促成這一中國古代法制史上重大變革的,竟然是一位只有十幾歲的民間女孩,這個小女孩就是緹縈。拉你進考試交流群漢文帝時,齊地有個叫淳于意的小官,為官清廉,很受百姓愛戴,後來因喜愛醫藥方術,辭官從醫,成為當地名醫。
  • 青花故事知多少:古代青花瓷器上的故事典故40個!
    講述的人劉備,關羽,張飛三人三次邀請諸葛亮出山,然後三分天下的故事.所繪場景出自元代著名作家王仲文的《孟月梅寫恨錦香亭》,故事敘說了唐玄宗時期才子佳人與孟月梅浪漫而曲折的愛情故事。唐玄宗時,長安書生陳圭遊孟家花園,與孟女月梅相遇於錦香亭畔,兩人一見鍾情,私定終身。漢文帝後元六年,匈奴大規模侵入漢朝邊境。
  • 古代青花瓷器上的故事知多少:常見40個典故
    講述三國時期劉備,關羽,張飛三人三次邀請諸葛亮出山,然後三分天下的故事.所繪場景出自元代著名作家王仲文的《孟月梅寫恨錦香亭》,故事敘說了唐玄宗時期才子佳人與孟月梅浪漫而曲折的愛情故事。唐玄宗時,長安書生陳圭遊孟家花園,與孟女月梅相遇於錦香亭畔,兩人一見鍾情,私定終身。漢文帝後元六年,匈奴大規模侵入漢朝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