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 / 張子清
在燈下
我捧讀他的這些詩
它們對我何其寶貴
拂曉來臨
我睡意朦朧
我滅了燈
靜坐著
此刻樓裡嘈雜
人們去上班
車輛繁忙
快講女
譯 / 張子清
因為我沒有泡沫狀分泌物
因為我沒有垃圾
因為我沒有灰燼
因為我沒有漂浮在空氣中的東西
因為我是空氣
讓我給你施加魔力
我是一個吶喊的女人
我是一個說話的女人
我是一個有情調的女人
我是一個無懈可擊的女人
我是一個有情慾的女人
我是一個柔順的女人
我是一個穿高跟鞋的女人
我是一個著時裝的女人
我是一個開小汽車的女人
我是一個易變的女人
我是一個靈活的女人
我是一個戴項鍊的女人
我是一個戴綢頭巾的女人
我是一個一無所知的女人
我是一個無所不知的女人
我是一個白天女人
我是一個玩偶女人
我是一個太陽女人
我是一個傍晚女人
我是一個時鐘女人
我是一個颳風女人
我是一個白種女人
我是一個銀亮的女人
我是一個琥珀色女人
我是一個綠寶石女人
我是一個石決明女人
我是被遺棄的女人
我是受窘迫的女人,胡扯的女人
令人討厭的女人,潛逃的女人
非洲努比亞女人
大洪水以前的女人
漫不經心的女人
透明的女人
苦艾酒女人
專心一意的女人,專制之下的女人
當代女人,嘲笑的女人
在她屋子裡做夢的藝術家
我是詭計的女人
我是女巫師
我是非洲伊博族女人
我是西非約魯巴族女人
我是講話時略帶顫音的女人
我是泉水般發出潺潺之聲的女人
我是有直覺的女人
我是帶傷口的女人
我是戴護脛的女人
我是有瘀傷的女人
我是有腐蝕性的女人
我是懸而未決的女人
我是有誘惑力的女人
我是設計師女人
我是釣鮭魚的女人
我是鎢絲女人
我是帶鑰匙的女人
我是帶膠黏物的女人
我是一個講話快的女人
淨化一切的水
淨化一切的花
我走時水對一切淨化
我是一個曙光女人
我是一個吹喇叭的女人
我是馬達加斯加酒椰女人
我是一個快活的女人
我是有激勵性的女人
我是漂泊無定的女人
我是挑戰性強的女人
我是發瘋發狂的女人
我是名聲不太好的女人
我是一個被隔絕的女人
被摧毀的女人
一觸即發的女人,
惡魔女人
我是金合歡貴婦
我是腳踩地毯的貴婦
我是有才能的女人
我是猛衝的女人
我是光潔雪白的女人
我是異乎尋常的女人
我是萌芽期的女人
我是老式脅迫下的少女
我是一個有思想的女人
我是一個創造性的女人
我是一個等待的女人
我是一個有準備的女人
我是一個有感染力的女人
我是晨星的女人
我是天堂的女人
那就是當你去天堂時看到的情景
他們說它看起來很溫柔
他們說它像白天
他們說它像露水
我是一個有肉感的女人.
(*表明省略的詩行。這首長詩一共34頁,這裡譯者選譯了1-6頁和最後一頁)
我是有五官感覺的女人
善於出遊任何城市
我的長腿
特別猛烈
在邊上摩擦
我不多愁善感
我是聰敏女人
分擔忍受
在一時興起之外頂住
移動過去
我寫書
我寫更多的書
雅致的飾針
視差感
油光光
被寵愛的人
全世界適合進入我的口裡
我是多重天地的女人
我的毛髮噴發欲望
我的嘴巴呼出聖火
凶相畢露的眾死神在我住的院子裡漫遊
空行母坐在我的肩膀上
大象一樣的怒吼
金剛乳頭
鍵盤女
不做生活的妓女
我是做夢的女人
我是魔房裡的藝術家
(1974-1978)
(*根據安妮的闡釋,一個女子講話快,表示她聰敏伶俐,也表示她急著有許多話要講。
——譯註)
*選自《當代國際詩壇》
虛空演說
虛空的城市
居民已去往海上
虛空的澳大利亞
原住民消亡
虛空的倫敦
虛空的巴黎
那虛空的八月
無眠之夜
虛空的鎮靜劑
虛空的魔力
虛空之軀
無人觸碰
虛空的石油禁令
虛空的調查
虛空的專家組
虛空的東京 那空氣的虛空
虛空的經濟
虛空的迸髮式經濟
虛空的義大利汽車工業
虛空的監獄
虛空的麻煩
虛空的碎屑
雲層下虛空的天穹
虛空的硬幣和日曆
虛空的錄像
虛空的插花
虛空的操控臺
虛空的榮耀
虛空的彩票
虛空的查格林福爾斯[1]
虛空的走廊
虛空的徵服者
虛空的勞工
虛空的睡夢
這虛空的色彩斑斕的星球!
虛空的瞬間
虛空的內衛星
逃離軌道
虛空的遵從
虛空的完美
虛空的香港港口
虛空的醫藥
虛空的俄羅斯貨幣
空洞如癮君子般的雙眼
虛空的親密
懦弱的惡棍
虛空的被玷汙的未來
那原始的肉慾和憤懣
虛空的爬蟲
暴烈的脾性
沒頭沒腦的懦夫
虛空的獵槍
虛空的特權
虛空的墨西哥陶罐
虛空的玻璃電梯
頂部不翼而飛
自動潤滑的馬達
虛空的鋼廠
虛空的軍隊
虛空的藝術家
虛空的對比
虛空的科技
虛空的帳篷
無用的裝置
虛空的月娥
虛空的滅絕
虛空的精確
虛空的速度和嫻熟
虛空的生活費
虛空的暖氣片
虛空的火雞
虛空的田園寶麗來相機
虛空的不可能
虛空的人體模型
虛空的火焰裝飾
虛空的佛羅裡達奧蘭多市
虛空的細微的懷疑
虛空的期望
虛空的救濟品
虛空的席位和權利
虛空的河流流域
虛空的陰鬱
虛空的土地開發公司
虛空的經濟輕微衰退
那些蒼白的美夢
虛空的五角大樓
虛空的忠誠
虛空的賄賂
虛空的伎倆
失盡了幻想
虛空的表面溶解著
文字的源頭
注釋
[1] 查格林福爾斯是美國俄亥俄州凱霍加縣的一個村莊,其為在俄亥俄東北部的克利夫蘭-阿克倫區大都會的克利夫蘭郊區,是第15個全國範圍內最大的聯合統計區。村莊圍繞查格林河的自然瀑布建立並發展。2010年人口普查顯示村莊人口為4113人。村莊在1844年由2個縣內的3個村鎮部分地區重新組成。鄰近的查格林福爾斯鎮建於1845年。
紀念彌拉拜[1]
16世紀,印度
安妮離開了,這使她瘋狂、混亂和絕望
她超越所有希望離開,沒再回來
她敲打著鼓
在內殿中敲打著
她應著鼓聲重複道
「佛啊,佛祖啊「
這是最悅耳的旋律
一個容器破裂,水潑了出來
她稱為「天鵝「的靈魂騰空飛走
而她的身體,對自己而言變得怪異
如陌生人
安妮離開了,這使她瘋狂、興奮至極
她混亂,絕望
她超越所有希望離開,沒再回來
她告訴街上和廣場上的
所有人
她將永遠端坐在主人的腳旁
她最終在自己身上遇見了主人
現在,她是自己世界的女王
注釋
[1] 彌拉拜(Mirabai)又稱米拉(Meera),16世紀印度神秘主義詩人,同時也是印度教信徒,也被北印度傳統印度教稱為聖人。儘管面臨來自家人的批評和反對,她依然過著一種典型的聖潔生活,並創作了大量虔誠的讚美詩。關於她生活的歷史信息有著學術爭論,1712年出自斯裡蘭卡巴哈卡塔莫的普瑞雅達斯的傳記被視為最早的傳記。而更多口聲相傳的歷史給了這位獨特的印度詩人、聖人一種領悟。
我守護著森林
紀念法國13世紀的無名讚美詩
我守護著森林,因此無人能進
如果她對愛漠不關心
我守護著森林,因此無人能偷
一朵小花,一根嫩枝,甚或此地的歡愉,
如果她對愛漠不關心
我愛得如此強烈,感覺不到不祥之兆,感覺不到熱
感覺不到冷,感覺不到水分、死亡和末日
也感覺不到障礙、饑荒、暴雨和洪水
我守護著繁花和枝芽,年復一年
而你將無法頭戴花環
除非你已在愛中。
睡吧,黑夜中慵懶的貓頭鷹
搖籃曲
睡吧,黑夜中慵懶的貓頭鷹
沉睡將造就完整的你
睡吧,田間的灌木叢
沉睡將讓你茁壯生長
睡吧,高穹中的天使
沉睡將讓你翱翔
睡吧,親愛的,睡吧,去睡吧
沉睡將讓你入眠。
(重複)
預言者巴拉卡
獻給偉大的非裔美國詩人阿米利•巴拉卡[1]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威廉•莎士比亞
悼念勒魯伊•瓊斯[2](阿米利•巴拉卡1934-2014)
誰把你喚醒
糟透的風景掛毯上
鴿子勉強掙脫雄鷹
惡棍,土匪,強盜式資本家
奴隸販
一個進步的藉口?
誰把你喚醒
聖經裡的,文字中的,
還是現實的撕裂
在鋥亮的肯特布[3]裡
或是在黑暗的今天
象徵著愈發強烈的
「精神力量」
迷一般的夢
因你而得
裹著你們自身
噢!社會行為中的人
為教導我們醜陋的行為
提高意識
腳趾在政體身上
敲打著固定節拍
「生存之舞」
為我們解析
國家控制
殘忍的慘烈行為
繁雜的拜佔庭式的
秘密間諜活動
讓道德寓意劇[4]由莫測高深的
悲劇構成
狂怒!狂怒!狂怒吧!
口中
咒語般的救贖
(會蔓延又高雅的
爭論不定的邏輯)
也像你愛著的男人身上
的美妙
把詩歌從危險的玩具
變成了武器
哀樂,輓歌
還是戀曲
熟練的手法,烏帕亞[5]的智慧
讚美的修辭
以及儀式
或是不能被詬病的指責
即興爵士樂接近
幻想中的高原
誰的時代來臨
這是它發聲的方式
遊吟詩人的召喚
誰是守護神?
遊吟詩人在呼喚
說著
詩歌是你的福音
真理就是
掙扎中
漫長一生的目標
讓革命的文法
成為束縛我們的偶然
或奇蹟
成為這友誼
和愛
誰說這就是如此
人類的自由之愛至高無上
就這樣被掩埋,僅僅被裝飾
詩人
對一個站在舞臺上的人說
能讀得像你那些在烈火中的先祖們所讀的一樣嗎?
騎士精神的旗幟行會
弓弩
道義所迫的競技
不情願地出現在城市中
和郊外
但已經準備崛起
一個超現實的迷一樣的意外
躲避?逃跑?
投降?
抵抗?
人性中的
連貫
回望……
前進,回望
雖然他傷心欲絕
但永遠不會忘記阿爾克[6]
歷史與意志
兩種力量並存
為了一個嶄新而來的詩學行為
伴隨著後-後-後-後
中世紀的注釋
誰是這巧手的工匠
聲音高亢的信使
善良的黑暗天使阿米利
也會變得怒不可遏
不與正在超越
人類苦難的
整個範圍
一致,你明白嗎?
他那閃爍著鋼鐵般
絕不妥協的輝煌
正是我們的嘉獎
注釋
[1] 阿米利•巴拉卡(Amiri Baraka,1934年-),非裔美國作家,以幾部反映美國社會種族關係的頗有影響力的劇本而成名,他的第一部著作《二十卷絕命書的序言》(Preface to a Twenty Volume Suicide Note)(1961年)採用抒情詩來表達個人痛苦。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期,他成為一名激進黑人民族主義的支持者。《荷蘭人》(1964年)是他的獨幕劇中的佼佼者,表達了對美國白人社會的仇恨。該劇也是三部描述白人和黑人之間種族分歧的暴力劇之一,另外兩部是《奴隸》和《廁所》(The Toilet),三部戲劇都是在同一年首演。通過《荷蘭人》,巴拉卡向黑人們發出警告:由於黑人紛紛仿效白人文化,黑人文化正受到嚴重威脅。《販奴船》(1969年)講述了將非洲奴隸運往新大陸的故事。二十世紀晚期,巴拉卡不再支持黑人民族主義,轉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觀點,這些在他的劇作《歷史的運動》(The Motion of History)(1977年)中有所反映。
[2] 埃弗雷特•勒魯伊•瓊斯(Everett LeRoi Jones)為阿米利•巴拉卡原名,最初以此名發表作品。1967年,他改名為伊瑪姆•阿米利•巴拉卡(Imamu Amiri Baraka)。
[3] 肯特布為製作非洲傳統民族服飾所使用的一種布料。
[4] 道德寓意劇顧名思義就是一種向人們宣揚基督教道德規訓的戲劇形式。其表現主題、劇情結構、角色安排和演出形式均有一定的套路模式。道德劇所要表達的主導思想基本上就是「人的墮落與救贖」:劇中人物抽象而富於寓意,都是基督教神學概念的人格化再現——主人公總是泛指和代表世間所有基督徒的「人」,他不斷地受到善惡兩方面勢力的爭奪;起初他會受到世俗利益、貪慾或惡念的誘惑而墮落,後來又會經過那些象徵著基督教道德的人物的勸戒而棄惡從善;鬥爭是不可避免的,善惡雙方的激烈對峙往往成為此類劇目戲劇衝突之所在。道德劇一般選擇固定的空場作為演出場地,但是並不根據聖經故事規定的場景來安排舞臺,它的舞臺設置仍須遵循一定的神學思想。
[5] 烏帕亞是一個大乘佛教術語,是指佛教解放之路的一個有意識存在的指導方向,自願的舉動是由方向中的不完全思考理解組成。
[6] 阿爾克是一位年幼的希臘女神。
兩顆心
她取了我的心,我,取了她的
墜入愛河,絕無不公
我珍惜地捏著她的心。而我的,她將錯失
從沒有過這樣的事
我的心在那裡,與她融為一體
在我裡面的她的心,指引我所思,所感
她愛著我那顆曾屬於她的心
而我,因其在我身上活過而愛過她的
我曾一度讓她傷痕累累,事實上那是誤會
可那以後,我的心讓她的心疼痛不已
她的痛楚因我變得顯而易見
因此,我感到,她的心在我這裡依然疼痛
我倆同時遍體鱗傷
接著,我們用當下彼此的心
目睹了我倆如何陷入束手無策
靈感源於飛利浦•席德尼先生
神經瘋狂之語(這是書寫之舞):一個表演
這是書寫之舞
或是一頂用羽毛盛裝的頭盔
形狀酷似非洲的一顆心
大地啊!大地!
挑戰是向「戰士」發出質問
鑽進他/她的鎧甲
衝進無垠之地
我們會談論氣候變化,
核武器,地球衰竭,
絕滅與種族清洗,
以及所有分裂和破碎的意識形態
我們會談論中國
它的經濟,它的權威
我們會高興地成為加拿大人
或是快樂的夏威夷人
但我們真的可以?
我們還會談論賴比瑞亞、伊拉克和巴勒斯坦
哀鴻遍野
剛果、黎巴嫩、達爾富爾、葉門、敘利亞、
烏克蘭
以及我們的國家
號稱安全……星光燦爛
跺碎這一切,現在
在那地盤上狠狠跺碎……
都是些諂媚的政客
奉承你
絕不要相信
絕不。這一層層鋸齒狀的
哲學高地,發聲吧
這是你的起舞之名:打倒暴君!
這是姿態和命名:打倒專政!
用他震耳欲聾的雷聲打倒他
你想談論癲狂?
打倒暴君
刀子……歇斯底裡的清教徒……食不果腹的動物
你想?真的?你真想談論這些?
還想寫下來?
副詩:
這是讓所有人瞧見的書寫之舞
來自滅亡之地的完整畫面,
死蔭之地的景致……豺狼逼近……豺狼逼近
篩掉,從四處散落的屍首裡篩掉
篩掉……篩掉……篩掉……
看到他的後腦勺了嗎?
那是一個手勢
殺了他?還是他的眼神太過堅毅?
視線望穿腦袋——裡面有塊小熒幕
訣竅就是,在上面不停起舞
我不停在跳的,正是書寫之舞
成為鼓譟者吧,成為噪音的源頭吧,成為一位聖人
工具、亞麻布、武器、電線、女人塑造的聖徒
在這裡雙手合十,深深鞠躬
這是書寫之舞……在尚未失去天真前回望他們自己
看著月亮
看著所有的人物
比如這位哲學家,從她的窗子裡可以看到
這傢伙準備抬起機槍掃射
自然主義者用剃刀般的目光注視著
月光下的街道黯淡
這就是我看到的?
這是書寫?
不,這是迷幻之舞
飛過被佔據的領地……
不要再跟我講罪孽
此為贖愆祭之舞
這是我為它準備的方式
我用權力結構掐死所有
意志上的「由理生」式的法律暴君
那些否認全球變暖的傢伙
掐死所有的愚昧……
滾你的!你委婉的上流精英制度!
使勁掐死所有的委婉!
如果我是位科學家,我要用科學家的聲音
尖叫
神經!神經!
我要用這種方式再說一遍
神經想要被讚揚
加個註解:親愛的神經
你可以慷慨大方
我想說大象這樣擺動
神經瘋狂之語
蛇也那樣擺動
鬣狗正對著政體狂吠
如果我是個蘇菲派,我可能會失控
這不是堅實大地之舞
不是資本唯物主義軍政之舞的地圖
這就是書寫之舞
另一個時代的眾多電影女明星們
從未弄混優先權
她們有自己的導演,自己的「舉止」
自己的指南
她們還有自己的「聲音」,自己的「手勢」和「姿態」
她們為熒幕而演
她們有自我的「欲望」
她們的天空被一層纖薄的雲覆蓋
萬籟俱寂,直至他們在「布景」裡就位
猶如靜謐詩作的一幕
這是你身不由己的場景
從而被記下
那個出現並徘徊的
就是你指著說,是,就是「她」的那個人
她已然駐足,雙腿像是屬於
不同的生物
像它們皮毛上毛孔的一隻隻眼睛
和聲音
聽起來只有她能和它們一樣
然後繪製地圖
改變著世界前行的方向
如果這就是一支舞
你將感到驚愕……
副詩:
這是讓所有人瞧見的書寫之舞
來自滅亡之地的完整畫面,
死蔭之地的景致……豺狼逼近……豺狼逼近
篩掉,從四處散落的屍首裡篩掉
篩掉……篩掉……篩掉……
(譯詩轉載自現實以上主義、徐淳剛)
郭俊,自由寫作者、譯者。獨立出版半自傳體小說《偶體》,譯有美國「垮掉一代」代表詩人安妮•沃爾德曼詩集《安妮•沃爾德曼作品選》(榮獲2017首屆後天國際詩歌藝術獎)及散文、「後紐約派」代表詩人羅恩•帕吉特與于堅合著詩集《三首盲詩》等。作品散見《紅巖》、《後天》等。
安妮·沃爾德曼,生於紐約市格林威治村。美國「垮掉一代」著名代表詩人、表演藝術家、教授、編輯和文化活動家。與艾倫·金斯堡聯合創辦傑克·凱魯亞克虛體詩歌學院。學院位於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納羅巴大學。她是學院中傑出的詩學教授和夏季寫作項目藝術總監。雖然她是年輕一代,但艾倫·金斯堡經常把安妮·沃爾德曼稱為他的「精神之妻」。《出版人周刊》稱她為「反文化巨人」。她出版了超過40本詩集,其中包括長篇混合敘事詩集《海牛/人類》(企鵝出版社,2009);以及長達1000頁的女權史詩《洛維斯三部曲:顏色的機制隱藏》(咖啡屋出版社,2011) ,這使她在2012年獲得了美國筆會詩歌獎。散文則有《向詩歌宣誓》和《先驅》。最近出版的詩集包括《戈薩低吟》(企鵝出版社,2013),《捷豹和聲》(後阿波羅出版社,2014)及與蘿拉·萊特合著的《交叉世界:跨文化詩學》(咖啡屋出版社,2014)。她即將在2016年出版《心中尚未出生的聲音之女》。她以頗具吸引力的公開表演而被人所知,並經常與音樂家和舞蹈家合作。其中包括梅雷迪思修道士,瑟斯頓·摩爾和她的兒子安布羅斯·拜。沃爾德曼分別在2013年和2014年獲得了雪萊紀念獎和古根海姆獎學金,並成為美國詩歌學院的榮譽校長。並在2015年獲得了前哥倫布基金會授予的終身成就獎。
往期精選:
送信人一周年 | 你有收到過信嗎?
2017年送信人集錦
悅讀 ‖ 十個世界級的女詩人
特朗斯特羅默 | 巨大的謎
阿巴斯·基阿羅斯達米(Abbas Kiarostami) | 一匹狼在臥等,及攝影作品
梁小曼譯 | 洛爾娜•克羅齊(Lorna Crozier)詩選
得一忘二譯詩 | 湯姆·希南詩選
安娜•洛格維諾娃 | 赤裸著身子醒來……
埃烏熱尼奧•德•安德拉德 | 和你在一起
馬克·斯特蘭德 詩選
杜拉斯 | 所謂孤獨,那就是:要麼死亡要麼出書
馮默諶譯詩 | 我們相遇在一場微雨般的鳥鳴中
雷蒙德·卡佛 | 我父親的一生
亞當·扎加耶夫斯基詩選
加繆 | 西西弗的神話
謎一樣的艾米莉·狄金森
恩岑斯貝格 | 國語
約翰·阿什伯利 | 在另一個時間裡
薩福的情歌
蒙田隨筆
波伏娃 • 我想要的是生活的一切
德裡克·沃爾科特 | 白鷺
羅伯特·勃萊 | 秘密
哈瑞·馬丁松 | 在海上我們感到春天或夏天只是一陣風
葉胡達·阿米亥 | 在奧茨維辛之後,沒有神學
伊瓦•麗普斯卡詩選
裡爾克 | 一切將再次變得宏大……
裡爾克 | 果園
赫爾曼·黑塞 | 在霧中
聶魯達 | 馬丘比丘之巔
米沃什訪談 | 詩的藝術
查爾斯·西密克 | 詩七條和詩十首
詹姆斯·賴特 | 現在是晚冬。
辛波斯卡 | 我偏愛狄更斯勝過杜斯妥也夫斯基。
埃烏熱尼奧·德·安德拉德 | 雨落在灰塵上,就像落在 李白的詩中。
馬克•斯特蘭德《保持事物的完整》譯讀
亨裡克•諾德布朗德 | 這黑暗比歐洲的更為潮溼,渾濁
阿赫瑪託娃《安魂曲》
翁貝爾託·薩巴詩選
谷川俊太郎 | 列寧的夢想消失,普希金的秋天留下來
雷蒙德•卡佛 | 朋友們,我愛你們,真的。
裡索斯 (Yannis Ristos) 詩選
卡瓦菲斯 | 「其餘的,我到了九泉之下自會說出」
那吞噬地獄烈焰的人
查爾斯·西密克 | 詩七條和詩十首
誇西莫多 | 你低下了頭,凝眸注視我
達維什︱我觸摸你 如孤獨的小提琴觸摸那遙遠地方的邊緣
特朗斯特羅姆 |像一把被攜帶在 黑色琴匣中的小提琴
華萊士•史蒂文斯 |彈藍色吉他的人
加裡·斯奈德詩選
米沃什(Czesiaw Miiosz)詩選
「有一天我們會相遇」 ——尼古拉·馬茲洛夫詩選
日本著名俳句和俳句的幽玄之美
策蘭詩選88首
瑪麗安·摩爾22首
龐德(Ezra Pound)詩選
卡爾維諾:蒙塔萊《也許有一天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