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運動損傷及預防處理原則

2021-02-23 龔偉傑羽毛球俱樂部

運動損傷是指在進行體育活動過程中產生的身體損傷。可能導致運動損傷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運動的場地環境、鍛鍊的負荷強度、個人的技術水平以及運動著裝不合理、熱身不充分等。那麼,常見的運動損傷有哪些?如何預防?遇到運動損傷又該如何正確處理呢?

運動損傷多種多樣,根據不同標準可以分成許多類別。按傷後皮膚或黏膜完整與否可分為:開放性損傷(擦傷、刺傷等)和閉合性損傷(肌肉拉傷、扭傷等)。按傷後病程的階段性可分為: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按受傷的組織結構分類可分為:皮膚損傷、肌肉損傷、肌腱和韌帶損傷、關節損傷、滑囊損傷、軟骨損傷、骨損傷、神經損傷、血管損傷和內臟損傷等。按傷性輕重可分為:輕傷(不影響工作和訓練)、中等傷(24小時以上不能工作或訓練者)和重傷(須住院治療者)。

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與鍛鍊者的基礎、技能水平有關,也與運動項目的特點、技術難度以及運動環境等因素有關。其主要原因有:

1. 思想麻痺大意是所有運動損傷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其中包括運動前不檢查器械,預防措施不得力,好勝好奇,常在盲目和冒失中受傷。

2. 運動前準備活動不充分,特別是缺乏針對性準備活動,使運動器官,內臟器官機能沒有達到運動狀態而造成損傷。

3. 運動情緒低下,或在畏難,恐懼,猶豫以及過分緊張時發生傷害事故。有時因缺乏運動經驗,缺乏自我保護能力致傷。

4. 內容組合不科學,方法不合理,紀律鬆散以及技術上的錯誤等都可能引起損傷。

5. 運動場地狹窄,地面不平坦,器械安置不當或不堅固,鍛鍊者擁擠在一起或多種項目在一起活動,容易相互衝撞所致。

6. 空氣汙濁,噪音,光線暗淡,氣溫過高或過低,以及運動服裝不合要求等原因,都可以直接或間接造成傷害事故。

1. 早期處理

指傷後24小時或48小時以內,組織出血和局部出現紅腫痛熱、功能障礙等徵象的急性炎症期。處理方法和步驟:第一,冷敷。用冰袋、冰棒或冷水浸溼的毛巾冷敷受傷部位。此外,外敷新傷藥可收到迅速止痛、減輕急性炎症的效果。無以上器材或設備時,可購買冰礦泉水冷敷受傷部位或至冷水龍頭處衝洗。第二,加壓包紮。冷敷後,用適當厚度的棉花或海綿放於傷部,然後用繃帶或布條稍加壓力進行包紮,包紮的鬆緊要適度,每8小時應該鬆開繃帶幾分鐘,再進行包紮。加壓包紮24小時後即可拆除。第三,抬高傷肢。經冷敷和加壓包紮後的傷肢,可在傷肢的下面墊上物件,抬高受傷的肢體。此外,疼痛較重者和淤血較重者可遵醫囑服藥。注意,這一時期,傷部不宜做按摩,否則會加重出血和組織液的滲出,使腫脹加重。

2. 中期處理

指受傷24或48小時以後。這時出血已經停止,急性炎症逐漸消退,但傷部仍有淤血和腫脹。處理方法和步驟:第一,熱療和按摩。用熱水袋或浸溼熱水的毛巾(注意避免燙傷),對受傷的部位進行熱敷,然後按摩受傷部位(按摩用力應從輕到重,用力方向應指向血液回心方向)。第二,請醫生做進一步的理療和藥物性治療。

3. 後期處理

損傷基本修復,腫脹、壓痛等局部徵象也已消除,但功能尚未完全恢復,鍛鍊時仍感疼痛、酸軟無力。處理方法:按摩、理療和功能鍛鍊為主,適當配以藥物療法。

1. 了解和學習一些運動損傷發生的原因和基本預防知識,強化預防運動損傷的意識。避免因為無知導致的無畏,從而引發運動損傷。

2. 合理選擇鍛鍊內容,合理安排運動負荷。

3. 做好準備活動。

4. 加強易傷部位的鍛鍊。堅持對容易受傷部位和相對薄弱部位的鍛鍊,提高它們的機能,是預防運動損傷的一種積極手段。

5. 避免由於局部負擔過重而發生的微細損傷積累導致的慢性勞損。體育鍛鍊時,身體的不同部位承擔的負擔不同,局部負擔過重,可能會導致微細性損傷,這種微細損傷經過一段時間的累積,就會發生慢性勞損。

6. 選擇安全衛生的運動環境。

7. 加強自我醫務監督。鍛鍊者要掌握必要的自我醫務監督知識和方法,及時了解自己的身體和心理狀態,及時調整自己的鍛鍊計劃。

聲明:本文文字和圖片素材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商務合作請聯繫小編

相關焦點

  • 常見運動損傷及預防處理原則
    可能導致運動損傷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運動的場地環境、鍛鍊的負荷強度、個人的技術水平以及運動著裝不合理、熱身不充分等。那麼,常見的運動損傷有哪些?如何預防?遇到運動損傷又該如何正確處理呢?·  正  ·  文  ·  來  ·  啦  ·運動損傷多種多樣,根據不同標準可以分成許多類別。
  • 【運動防護】運動損傷的預防及處理
  • 如何預防和處理常見的跑步損傷?9種損傷處理方法,建議收藏!
    而許多跑者經常會因跑步而發生肌肉痛、韌帶拉傷和膝蓋傷痛等傷病,不僅消耗了跑者對跑步的積極性,如果不引起重視還會因一時不查而造成更為嚴重的損傷。因此,每一個正在跑步或準備參與跑步運動的跑者都需要對如何預防和處理常見的跑步損傷有所了解,可以在跑步時有效預防受傷,並能在發生緊急情況的時候及時進行處理。
  • 擦傷、肌腱拉傷、韌帶損傷,常見運動損傷應急處理攻略在這裡!
    籃球、足球等對抗性運動最易出現膝、踝關節韌帶損傷、手指關節挫傷、皮膚擦傷及腰扭傷等運動風險;喜愛羽毛球、網球等揮拍運動最易出現肘關節、肩關節以及膝關節損傷風險;跑步等田徑運動最易出現踝關節扭傷、膝關節軟骨和韌帶損傷、腿部肌肉拉傷等風險。熱愛爬山、爬樓梯等運動最易出現關節、肌肉疼痛類風險,以膝關節損傷更為常見。
  • 六大常見跑步損傷,成因及處理預防方法
    跑步損傷已經成為屢見不鮮且相當棘手的問題。 作為一個對自己負責的跑者,熟識幾種常見的傷病症狀和處置方法已成為成熟跑者的必備技能。 今天這篇文章就有必要為大家歸納和分享六大最常見的跑步損傷,分析其形成原因以及如何處理預防的注意事項。
  • 和睦家健康護航|跑者常見的運動損傷 TOP3,你知道如何預防與治療嗎?
    和睦家告訴你跑馬損傷「TOP 3」 一場馬拉松賽事中,跑者常見的運動損傷有哪些呢?和睦家為大家整理了跑馬常見損傷「TOP3」—— TOP1:肌肉痙攣 「肌肉痙攣」也就是俗稱的「抽筋」,常常是突然發作,持續幾十秒甚至十幾分鐘,發生時會感覺非常疼痛並且無法繼續進行活動,一般發生在運動時或者運動後。
  • 運動損傷的處理方法
    「很多人只有滿腔熱愛而沒有科學計劃,是運動損傷高發的重要原因。運動需要掌握一個尺度,尤其要掌握一些運動防護方面的知識,只有科學的運動理念才能讓我們享受運動的同時,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 跟腱斷裂影響運動員職業生涯,突發運動損傷該怎麼處理?
    在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和我們普通老百姓的健身鍛鍊活動中,跟腱斷裂是比較常見的運動損傷之一,會引起疼痛、腫脹出血、活動障礙等,對運動員來說可能會影響到他們們今後的職業運動水平,對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也不容小視,可能會嚴重影響到我們的生活和工作質量。
  • 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博士的總結:運動損傷的急救和預防
    生命在於運動,但是錯誤的運動可能會對身體造成損傷,今天就說說運動損傷的預防和緊急處理。
  • 美國運動員功能障礙和運動損傷的康復原則
    課程中間感受最深的就是關於美國目前運動損傷康復的基本原則與思路,也就是美國人運動損傷康復實踐的指導思想:功能障礙基礎上的損傷康復原則(Principles of Impairment-based Rehabilitation)。結合參考美國損傷康復相關的一些資料,這一損傷康復原則主要包括下面的幾個要點。
  • 常見網球傷病的預防(三)——肩部損傷的預防及保健
    文/智仁網球運動有益於健康,但在實踐中出於種種原因,由於單臂揮拍一瞬間的動作如果違反人體運動生理科學或準備活動不足等情況也會出現肩部損傷,其表現有肩部扭傷、肌肉酸脹、老損、脫臼、韌帶撕裂和肌肉拉傷等,這裡我們以預防為主,談及肩部的保健。
  • 骨科專家:面對打網球、羽毛球常見的運動損傷,我們該如何預防?
    關節損傷1、肩袖損傷由於揮拍時錯誤的發力動作,以至於肩關節反覆旋轉或超常範圍的運動,使得肌腱與骨或韌帶反覆摩擦,引起肩袖肌腱(最常見的為岡上肌腱)損傷撕裂。4、膝關節損傷在網球和羽毛球運動中,要求瞬時變向運動、原地彈跳、不停的跑動,造成半月板受壓不均勻、交叉韌帶所受剪切應力增加、髕股關節面磨損增加等等。同時,劇烈的運動使股四頭肌容易疲勞,協調性下降也會增加膝關節損傷的風險。
  • 嚴冰4/急性運動損傷的處理
    二、缺乏必要的運動安全知識與技術有一些運動損傷是突然發生的,我們稱之為急性運動損傷。處理得當,損傷恢復好,就不易出現二次損傷。由於運動安全的理念與知識掌握欠缺,很多人缺乏必要的或者正確的急救處理知識與技術,導致損傷處理不當,就容易轉變為慢性損傷。例如,有的人打羽毛球卻打成了肩袖損傷,打桌球打出了網球肘等等。很多損傷的發生是有前兆的,但是普通人往往注意不到這些症狀,這直接導致了運動傷害的發生。多了解一些損傷的必備知識,百利無一弊。
  • 最完整的羽毛球運動損傷介紹及預防措施
    另外,劇烈運動時,人體各器官均處於應激狀態,腎上腺分泌大量的腎上腺素,使人心率異常加快、血壓急劇上升。若運動驟停,則機體腎上腺素的消耗減少,致使血中含量劇增,可以引發心動過速甚至心室纖顫而致命。因此,劇烈運動後不要「急剎車」,應該緩慢減速再停。五,嚴格運動秩序。運動損傷往往發生在沒有秩序的混亂狀態中。無論參加什麼活動,應養成自覺遵守秩序、遵守運動規則的習慣六,及時進行傷後處理。
  • 崴腳、抽筋、骨折......6種常見運動損傷處理方法,幫你快速恢復
    運動是一把雙刃劍,運動不得當就會引發運動損傷。運動損傷是指由於運動所致的急性或慢性損傷,其發生與運動項目、動作、運動能力水平、運動環境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據資料統計,25.82%的人最容易傷到膝關節,20.64%的人腳踝部容易受傷,17.76%的人會傷到腰部,大腿、臀部的受傷比例為8.9%,肩部的為8.44%,小腿佔到了8.2%。
  • 脊髓損傷很可怕,脊髓損傷併發症更可怕,教你一招預防方法!
    一、壓瘡脊髓損傷由於長期的臥床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壓瘡,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就會嚴重的影響患者康復的進度,所以在生活中要注意預防。二、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患者由於脊髓損傷後肢體癱瘓,長期臥床等因素容易引起血栓,家屬應該在這些方面提起注意,必要時遵照醫生的建議應用一些預防血栓的藥物。
  • 漲知識|腿部出現灼燒針刺感,你的運動神經可能損傷了
    跌打損傷,在跑者中間並不鮮見,但還有另一種更為需要注意的傷病——神經損傷。在實際跑步過程中,不少跑友容易將神經損傷和肌肉勞損傷病混淆,耽誤了處理和治療,甚至留下了長期的傷病。如何鑑別神經損傷?初期應該怎樣應對?平時又應該怎樣去預防?《Runner’s World》網站對此採訪了多位專家,針對這一問題給出了專業的建議。
  • 圖解常見運動損傷檢查方法
    關節運動功能檢查 1.頸椎關節活動範圍 運動創傷特殊檢查方法 1 頸部損傷檢查法
  • 發生運動損傷通常該如何緊急處理?
    運動損傷對於很多運動愛好者是很常見的,特別是年輕人群,他們熱愛運動,但常常因為缺乏一定的運動訓練知識而造成運動損傷,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運動損傷後的應急措施:1.擦傷:即皮膚的外皮擦傷。2.肌肉拉傷:指肌纖維撕裂而導致的損傷。主要因為運動過度或熱身不到位造成,可依據疼痛程度了解受傷的輕重,一旦出現疼痛感應該馬上停止運動,並在痛點敷上冰塊或冷純棉毛巾,保持半小時,以使小血管收縮,降低局部充血、水腫。切勿搓揉及熱敷。3.挫傷:因為身體局部遭受鈍器打擊而造成的組織損傷。
  • 為什麼容易造成運動損傷?大多與這8大因素有關,喜歡運動的人快看看!
    運動損傷是最常見的損傷類型,由於機體各部位都有自身的解剖弱點,由於各種健身運動和體育鍛鍊項目的要求不同,在運動過程中受條件和環境的影響,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損傷,只有找到損傷的原因才能夠進行治療。 那麼常見的引起運動損傷的原因都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