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周歲以下的孩子都處於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營養供給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營養吸收的進去,孩子的所需營養就能得到供給;要是積食脾胃不好,即使補充再多營養也難吸收進去。要想孩子營養充足,就得添加好輔食,保證孩子不積食。
家長給孩子添加輔食應注意的問題:
1. 時機。
什麼時候添加輔食可不能隨性,要根據時間和嬰兒狀態來決定。調查顯示,孩子添加輔食的最好時機是不要早於17周,不要晚於26周,建議在6月齡後添加。而且要根據孩子的消化能力情況,以及健康程度來合理添加。
2. 原則。
孩子添加輔食要適時適量、由少到多、從一種到多種,由稀薄到稠,再從液態到固體。
3. 目的
考慮好添加輔食的目的,一個肯定是滿足營養需求,另外還要鍛鍊好孩子的腸胃,為日後的消化吸收工作來打好鋪墊。孩子吃母乳,對鐵元素相對匱乏,所以孩子消化能力好些時、月齡大些後,再適當添加含鐵元素營養食物、水果泥、蔬菜泥等。
這些都是輔食添加中常見的誤區
1.愛給孩子吃糊糊
家長們都覺得糊糊類的食物孩子吃了噎不到,還更好消化,能讓孩子更好進食。殊不知,孩子常吃糊糊牙齒以及腸胃會得不到鍛鍊,日後容易讓孩子咀嚼能力差,導致不喜歡吃飯,腸胃得不到訓練很容易吃點東西就積食。
2.愛給孩子吃花裡胡哨的
很多家長愛跟著小紅書學習做各式各樣的輔食給孩子吃,外形好看孩子也更願意吃。其實這樣很容易讓孩子踩雷、出現對食物不耐受情況。像是常見的雞蛋、牛奶、小麥都容易讓孩子不耐受,但也是輔食中常見的。
之前就有個孩子,媽媽不知道孩子對核桃過敏就做了核桃輔食,讓孩子過敏差點窒息。
3.食物嚼碎了餵
老人都喜歡把食物嚼碎了,再餵給孩子吃,認為孩子牙齒沒長全,咀嚼食物不方便。這也是不建議有的行為,一方面是家長攜帶的病菌很容易隨著唾沫,進入孩子體內;另一方面,孩子自己不用咀嚼使消化液分泌不充分,很容易導致積食。
「十孩九積」,孩子添加輔食後難免會積食,積食嚴重會讓孩子脾虛多病、引發肺炎、哮喘等,嚴重還會導致孩子發育遲緩、難長個,影響一生。
但家長也不要過於擔心,積食後能及時調理,對孩子身體影響是非常小的,而且積食也是可預防的,醫生常建議食療應對積食,如食療猴菇鋅棘消食水,藥食同源,對孩子無傷害、無添加,適合小孩用。
孩子出現積食脾虛醫生大都不建議食用藥物,原因是藥物、抗生素使用後對身體的危害遠比疾病本身要大得多,這也是小孩打點滴後胃口不好、容易腹瀉嘔吐的原因。食療猴菇鋅棘屬溫和食療法,對孩子身體無傷害,原理是其中天然食藥材,猴頭菇、沙棘、大麥、雞內金、山楂、茯苓、金銀花、山藥,都有去積滯健脾胃的效果,滋養、顧護脾胃,用作袪積食、日常健脾、預防都是可行的。
分辨積食
月齡小的孩子:口中有異味、舌苔白、漾奶、拉奶瓣、哭鬧、夜醒、愛趴著睡、流口水、睡覺半睜眼、睫毛黏連
月齡大些的孩子:口中有異味、舌苔白、脾氣暴躁、不愛吃飯、進食量小、膚色發黃、不長肉、長個慢、體弱多病、愛「上火」